肿瘤化疗基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3223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化疗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肿瘤化疗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肿瘤化疗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肿瘤化疗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肿瘤化疗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化疗基础.docx

《肿瘤化疗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化疗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肿瘤化疗基础.docx

肿瘤化疗基础

肿瘤内科治疗基础

1.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的抗恶性肿瘤药A(6.3.2)

A、5-氟尿嘧啶

B、阿霉素

C、甲氨喋呤

D、长春新碱

E、6-疏基嘌呤

2.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B(6.2.1)

A、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B、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C、药物的基本作用

D、药物的作用机制

E、药物作用的方式

3.肿瘤化疗中,多药耐药最主要与下列哪一个耐药基因表达物有关D(6.2.4)

A、P-53

B、GSH/GST

C、TOPOⅡ

D、P-gp(P糖蛋白)

E、Ras

X型题

4.属于免疫增强剂的有:

ABCDE(6.2.2)

A.瘤苗

B.转移因子

C.卡介苗

D.胸腺素

E.白介素2

填空题

1.化疗药物共有和常见的毒副反应主要有______和______,此外,一些化疗药物对某些系统有特殊不良反应,如长春新碱易引起______,阿霉素有______毒性,順氯胺铂有______毒性,环磷酰胺可能引起______等(6.2.1)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心脏肾出血性膀胱炎

名词解释

1.生物治疗(1.2.1)肿瘤的生物治疗是以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指通过肿瘤宿主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2.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1.2.4)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是以特异性杀伤T细胞(CTL)免疫为主的肿瘤免疫疗法。

3.被动特异性免疫治疗(1.2.4)又称过继性免疫治疗。

是通过输注抗血清或免疫活性细胞来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抗肿瘤效果的一种免疫治疗方法。

4.核酸疫苗(1.2.4)由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抗原基因片段及其载体构成的肿瘤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核酸疫苗能够同时继发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能够诱导许多亚单位疫苗所不能诱导的CTL效能。

5.白介素(1.2.2)是免疫系统分泌的主要起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目前正式报道的有18种(IL-1~IL-18),大部分都与抗肿瘤的调节有关。

6.干扰素(1.2.2)是由细胞对病毒感染或抗原、丝裂原及双链RNA的刺激起反应而诱导产生的一组蛋白,主要由IFN-α,IFN-β和IFN-γ三类分子及其亚型组成,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其生物学活性主要有诱导细胞抗病毒、调节免疫系统和细胞生长分化等。

7.肿瘤坏死因子(1.2.2)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布带糖基的蛋白质,在体内可引起肿瘤坏死,使肿瘤体积所需甚至消失。

TNF可分为TNF-α和TNF-β,分别来源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8.集落刺激因子(1.2.1)是一类调节血细胞生成的高度特异性蛋白,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9.生物反应调节剂(1.2.2)指一种物质或方法,能体积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使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朝着有利于肿瘤治疗的方向发展。

10.导向治疗(1.3.2)借助高度特异的亲肿瘤物质作为载体,以有细胞毒作用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化学药物、毒素等作为弹头,依靠载体的特异性和对肿瘤的亲合力,将弹头物质尽量集中于肿瘤细胞并发挥稳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宿主损伤较小的治疗方法。

11.辅助化疗(1.2.1)又称保驾化疗。

指肿瘤原发灶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给予的全身化疗。

主要目的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病灶,防止癌症的复发转移。

12.诱导化疗(1.2.1)指药物治疗。

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案。

13.根治性化疗(1.2.1)指化疗必须杀灭体内全部恶性细胞,即完全杀灭(totalkill),以达到肿瘤治愈。

根治性化疗是肿瘤内科治疗的最终目的,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诱导缓解阶段:

通过化疗取得疗效,使肿瘤细胞数降至1×109以下,即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②巩固强化阶段:

疗效达到CR后,继续化疗杀灭肿瘤细胞,直至将肿瘤细胞完全消灭,达到真正治愈。

14.维持化疗(1.2.1)指急性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CR)并经巩固或强化治疗后的化疗。

一般而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需要约3年的维持化疗。

15.姑息性化疗(1.2.1)对于经评价已无治愈可能的某些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化疗的目的只是延长其生存期、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此种化疗称为姑息性化疗。

高度姑息的目的是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低度姑息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6.分子靶向治疗(1.3.4)指以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等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为靶点,使用药物或其他物质,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治疗方法。

17.剂量强度(1.2.4)每周药物按体表面积每平方米的剂量(单位符号为mg·m-2/周),而不涉及给药途径。

相对剂量强度(RDI)是剂量密度(dosedensity)和标准剂量之比。

18.生物反应调节剂(1.2.1)指某些虽不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基本上有无明显毒性的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通过影响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从而使化疗疗效增强。

19.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1.2.2)是临床试验设计、实施、总结和报告的一种规范,以便向公众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保护患者的权益,同时保证研究的质量在学术上和伦理上都尽可能完美。

20.多药耐药(1.2.1)由于接触某种化疗药物而产生耐药的肿瘤细胞,对其他结构上无关、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这种广谱耐药现象称为多药耐药性或多向性耐药性。

21.化疗增敏剂(1.2.3)能够逆转MDR的药物统称为化疗增敏剂。

化疗增敏剂能够增加MDR细胞内的药物积累,增强抗癌药物对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常并不能完全逆转它,同时在敏感组织只能轻微或根本不能增强抗癌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22.拓扑异构酶(1.2.4)是调节DNA空间构型动态变化的关键酶。

在DNA复制时,复制叉行进的前方DNA分子总是产生超螺旋,拓扑酶可松弛超螺旋,还可以引入负超螺旋,有利于复制叉的行进及DNA的合成。

在复制完成后,拓扑酶又可将DNA分子引入超螺旋,有利于DNA缠绕、折叠、压缩以形成染色质。

DNA拓扑酶有多种,主要有Ⅰ型及Ⅱ型。

23.微管(1.2.4)是细胞途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中空的管状结构,由13个原纤维组成,每个纤维是由管蛋白二聚体α和β组成。

微管的主要功能是:

构成了细胞的网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细胞的收缩和伪足运动,是细胞运动气功的基本构成结构成分;参加细胞器的位移活动;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24.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1.2.1)此类药物只对处于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周期或某些周期的肿瘤细胞敏感,而对处于G0期的细胞不敏感。

25.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1.2.1)能直接破坏DNA或影响DNA的复制与功能,杀灭处于细胞增殖周期各期的肿瘤细胞,甚至包括处于CD期的细胞。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包括烷化剂、杂类、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丝裂霉素等。

26.序贯治疗(1.2.2)又称序贯化疗。

将两种不同的化疗药物间隔一定时间序贯或交替给药,通常先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大量消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的总数下降,且更多的肿瘤细胞进入增殖周期而被后用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

如临床上常用的大剂量间歇给药就是利用募集作用的原理。

27.同步化作用(1.2.4)先用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将肿瘤细胞阻滞于某个周期中,待药物作用消失后,肿瘤细胞将同步进入下一周期,此时再使用作用于后一周期的药物,可以杀灭较多的肿瘤细胞而较少损伤正常细胞。

28.不良反应(1.2.1)抗肿瘤药物在具有杀伤癌细胞的作用,即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对人体的某些正常组织器官细胞有损害作用,此种损害就是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主要影响胃肠道、骨髓造血组织和生殖细胞,个别药物是对某个特定的组织器官有损害。

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效应(aftereffect)和特殊效应等。

29.缓解期(1.2.1)自出现疗效至复发的期间称为缓解期。

30.中位缓解期(1.2.1)将各个缓解期由小到大排列,取其居中的数值为中位缓解期。

31.生存期(1.2.1)从开始化疗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应注明是否仍存活)。

32.无病生存期(1.2.1)CR患者从开始化疗至开始复发或死亡的期间,未取得CR者无此项指标。

33.无进展生存期(PFS)(1.2.1)经治疗后病变未恶化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存时间,是衡量临床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34.疾病进展时间(TTP)(1.2.1)自疾病诊断或治疗开始,至疾病开始恶化的时间。

35.半衰期(1.2.1)是药物从机体消除快慢的指标。

可分为:

①生物半衰期:

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②血浆半衰期:

指药物自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36.生物利用度(1.2.2)又称生物有效性,是指非静脉途径给药后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药物被吸收入血的相对量或吸收程度。

生物利用度不仅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合理给药途径的重要参考依据。

37.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1.3.2)将化疗药物经导管直接注入到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的疗法,既可以增加肿瘤举办化疗药物浓度以提高疗效,有可以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38.根治术(1.2.1)是对上皮癌瘤而言的治愈性手术,指将肿瘤所在的器官的大部分或全部连同区域淋巴结做整体切除,如癌瘤侵犯其它器官,则被侵犯的器官亦应做部分或全部切除。

39.广泛切除术(1.2.1)是对肉瘤而言的治愈行手术,指广泛整块切除肉瘤所在组织的全部或大部分临近深层软组织。

40.姑息性手术(1.2.1)包括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和减症手术,前者是指对原发灶或其转移灶部分或大部分切除,肉眼尚可见肿瘤残留;后者则根本未切除肿瘤而仅仅解除肿瘤引起的症状。

41.减瘤手术(1.2.1)将原发灶做大部分切除,减少肿瘤负荷,便于用其他治疗方法控制手术后所残存的瘤细胞。

42.分子分期(1.2.4)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RT-PCR)去确定常规方法不能发现的淋巴结转移、血道转移、骨髓转移,进行精确的肿瘤分期的方法。

43.分子定界(1.2.4)指利用分子生物学(如RT-PCR),发现隐匿癌灶准确判断肿瘤侵润的边界。

44.辅助性手术(1.2.2)为了配合其他治疗所实施的手术。

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前所行的去势手术。

45.癌痛的三阶梯疗法(1.2.1)是由WHO大力推广的镇痛方法,是指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和/或联合应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类固醇抗炎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配合其他必要的辅助药来处理癌性疼痛的方法。

应用上述镇静剂的原则是:

①口服给药;②按时给药;③按阶梯给药;④个体化原则。

46.KPS评分(1.2.1)是评价肿瘤患者一般状况的一种定性标准,0—100分每10分一个等级共11个等级,也是评价抗肿瘤疗效的指标之一。

47.生活质量(1.2.1)又称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

包括躯体功能、情绪或心理功能;社会职能、疾病本身及其治疗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等。

48.综合治疗(1.2.1)也称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分期、浸润范围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的、合理的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寿命,最大幅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9.肿瘤溶解综合征(1.2.1)部分恶性肿瘤病人,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大量的肿瘤细胞溶解,使大量的代谢产物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及低钙血症,甚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代谢危象,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

50.tumorvaccine(1.3.2)肿瘤疫苗,简称瘤苗。

将其对肿瘤患者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激发肿瘤患者机体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性应答,最终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排斥。

肿瘤疫苗包括细胞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肽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等。

51.neoadjurantchemotherapy(1.2.1)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的化疗称为新辅助化疗。

作用是可以控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和手术中因挤压肿瘤造成的癌转移;缩小病灶,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手术创伤范围;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

可提高手术和放疗疗效。

52.CR(completeresponse)(1.3.1)完全反应,由称完全缓解,指临床上已查不到肿瘤。

对于可测量的病变,CR指可见的癌变完全消失,超过一个月;对于不可测量的病变,CR指所有的症状特征完全消失至少4周。

53.PR(partialresponse)(1.3.1)部分反应,又称部分缓解。

对于可测量的病灶,PR指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四周;对于不可测量的病灶,PR指肿瘤估计缩小大于或等于50%,至少4周。

54.NC(nochange)(1.2.1)无变化。

对于可测量的病灶,指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为超过25%;对于不可测量的病灶,指病情节无明显变化至少4周,肿瘤大小估计增大不到25%,缩小不足50%。

55.PD(progressivedisease)(1.2.1)对于可测量的病灶,指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变。

对于不可测量的病灶,指新病灶出现和原有病变估计增大大于或等于50%。

简答题

1.简述WHO药物治疗癌症疼痛的五个要点?

(6.2.1)

答:

①口服给药;②按阶梯给药;③按时给药;④个体化给药;

注意具体细节

2.癌症疼痛如何按三阶梯给药?

请列举各阶梯代表性药物(6.2.1)

答;止痛药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内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

第一阶梯是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就应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增加(不是取代)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即第二阶梯。

如非阿片类药物加弱阿片类药物仍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或疼痛初起时即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者,应使用强阿片类药物,代表药物是吗啡。

3.阿片类药物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如何处理?

(6.2.1)

答:

1)便秘:

用番泻叶、麻仁丸、西沙比利等;2)恶心、呕吐:

患者可自行耐受,必要时用胃复安、恩丹西酮等;3)镇静、嗜睡:

患者多可自行耐受,必要时减少止痛药物用量;4)呼吸抑制:

从较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阿片药物剂量,则很少出现呼吸抑制,必要时用纳洛酮治疗。

4.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哪几种方式(6.2.2)

答:

根治性化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抢救性化疗,特殊途径化疗:

如:

腔内化疗,鞘内化疗,介入化疗等。

5.列举抗肿瘤药物的五种主要副作用及代表药物(6.2.1)

答:

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

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均有;肾毒性:

顺铂;心脏毒性:

阿霉素;神经毒性:

长春新碱;出血性膀胱炎:

环膦酰胺

6.简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6.2.2)

答:

①口服②肌肉注射③静脉注射④腔内注入⑤椎管内注入⑥动脉插管⑦肿瘤内注射⑧局部外敷

7.何谓辅助化疗?

有何临床意义?

(6.2.1)

答;也称保驾化疗。

目的是控制术后或放疗后残留病灶及消灭微小转移灶,以期延缓或控制复发和转移。

8.何谓新辅助化疗?

有何临床意义(6.2.1)

答:

用于术前或放疗前的化疗。

其意义在于控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癌灶;使原发癌灶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小手术创伤范围;避免术中因挤压肿瘤造成的癌转移;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

9.化疗主要有哪些远期毒性?

(6.2.1)

答;免疫功能低下、致畸作用、致癌作用

10.简述顺铂联合化疗常用剂量及主要副作用,并列举三种常用顺铂治疗的肿瘤(6.2.4)

答:

每次70~100mg/m2,每三周一次;胃肠道反应、骨髓毒性、肾毒性、耳毒性;肺癌、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等。

11.简述阿霉素联合化疗的常用剂量及主要副作用,并列举三种常用阿霉素治疗的肿瘤(6.2.4)

答;;每次40~60mg/m2,每三周一次;胃肠道反应、骨髓毒性、心脏毒性;乳腺癌、软组织肉瘤、淋巴瘤等。

12.什么是肿瘤的综合治疗?

(6.2.1)

答:

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分期、浸润范围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的、合理的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寿命,最大幅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论述题

1.何谓肿瘤的综合治疗?

试述肿瘤综合治疗原则(6.3.3)

答:

肿瘤的综合治疗就是根据不同肿瘤,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不同病期、不同生物学行为及机体一般行为状态、免疫功能状况、重要脏器(心、肝、肾、肺等)功能等,合理而有计划地使用现有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中医中药等治疗,以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或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肿瘤的综合治疗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则:

一、目的要明确

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可能有以下因素:

①局部治疗不彻底,或在不成功的治疗后局部复发;②远处播散;⑦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给肿瘤复发播散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采取治疗措施时应首先明确以下三点:

(一)患者的机体状况应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安排治疗,肿瘤的治疗过程一般可归纳为:

①第一阶段尽可能除去肿瘤;②第二阶段使患者体力各方面得到恢复,特别是着重重建患者的免疫和骨髓功能;③以后视情况再进行强化治疗;④治疗后同样还是需要不断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

(二)肿瘤局限与播散状况要明确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应根据患者的病期即侵犯范围决定首先采取哪一种治疗手段。

(三)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负担手术、放射、化疗和生物治疗由于具有一定副作用都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要充分衡量每一种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得失。

对于根治性治疗,目前明显的趋向是考虑治疗对患者的机体和精神上的影响,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器官。

在姑息治疗时,充分权衡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得失更为重要。

二、合理安排治疗

在充分权衡正邪之间、局限与播散的情况下,制定合理、有计划的综合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医师充分讨论协商。

对于某些肿瘤,如皮肤癌,通过局部治疗可将其治愈,就没有必要再加用其他治疗。

在另一些情况下,如绒毛膜上皮癌、骨肉瘤、小细胞肺癌等,虽尽量扩大切除或照射,却不能消除远处播散的可能,必须采取必要的全身治疗,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还有一些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某些恶性淋巴瘤,多数在诊断时即属全身性,所以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一些以局部复发为主要问题的肿瘤,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颈部癌,辅助放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治愈率。

即使是同一种肿瘤,也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趋向,估计局限与播散哪一个可能最大,从而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措施。

2.试述肿瘤综合治疗的常规方式(6.3.4)

答:

1)辅助放化疗:

对于比较局限的肿瘤先行手术治疗,之后再根据手术情况加用放疗及(或)化疗:

由于综合治疗,使Ⅱ、Ⅲ期乳腺癌的治愈率不但有了提高,而且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2)术前放化疗:

对于肿瘤局部病灶较晚期或已有区域性转移的患者可先作化疗或放疗,以后再行手术。

有些局部较晚期但尚无远处转移的肿瘤患者,施行较小的手术和放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和较好生活质量。

对晚期的乳腺癌患者先行化疗,局限以后再作手术,术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故疗及(或)化疗,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治愈率。

3)通过化疗和/或放疗使不能手术者变为可以手术:

国内外经验均表明在化疗后手术能够提高治愈率。

目的是切除耐药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在混合癌中切除可能存在的其他成分,降低复发机会。

4)同时放化疗

5)生物治疗与其他治疗结合

3.什么是肿瘤化疗?

试述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6.2.1)

答:

肿瘤化疗是指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治疗肿瘤。

手术和放疗是局部治疗,化疗是全身治疗。

对于一些局限性、播散趋向很小的肿瘤(如皮肤癌),单用手术或放射治疗即可治愈;但对于播散趋向明显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睾丸肿瘤、骨肉瘤、肺腺癌)单靠手术和/或放疗不能防止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些病人即使采用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也不能取得根治性疗效,需要全身化疗。

目前化疗单独使用,在多数肿瘤尚处于姑息性治疗水平,但对于某些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睾丸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等,化疗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

对于乳腺癌、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和大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但同时也应看到,临床上最常见的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胃肠道癌、肝癌、胰腺癌、头颈部癌等,目前化疗的疗效尚不满意。

4.试述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的原则(6.2.1)

答: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杀灭瘤细胞,不仅能明显提高疗效,还可减少或延缓耐药的出现。

在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构成联合化疗方案的各种药物,单独使用时对该种肿瘤都有效,并都选用有效剂量。

(2)应尽量选择几种作用机制、作用时相不同的药物组成联合化疗方案,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

(3)尽量选择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的药物联合,避免不良反应相加。

5.试述根据化疗的目的,肿瘤化疗在临床应用可分为那几种方式(6.2.1)

答:

目前临床上根据化疗的目的不同,将化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根治性化疗:

以达到治愈,或明显延长缓解期为目标。

可治愈的肿瘤:

急性白血病,绒癌,恶性葡萄胎,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等。

应尽早给予正规、强烈、足量、足够疗程的化疗。

2.辅助性化疗:

也称保驾化疗。

目的是控制术后或放疗后残留病灶及消灭微小转移灶,以期延缓或控制复发和转移。

一般术后3-4周开始。

3.新辅助化疗:

用于术前或放疗前的化疗,目的是控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癌灶和手术中因挤压肿瘤造成的癌转移,使原发癌灶缩小,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小于术创伤范围,避免术中因挤压肿瘤造成的癌转移,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

一般采用短疗程,中等剂量,化疗2-3个周期。

4.姑息性化疗:

对肿瘤己全身扩散的晚期癌症病人.为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可给予姑息性化疗。

5.抢救性化疗:

用于晚期肿瘤,以抢救为目的。

病例选择:

初治病例,或未经过正规化疗,对化疗可能有效,对化疗毒副反应可能耐受,无严重并发症。

6.特殊途径化疗:

1)腔内化疗:

胸腔、腹腔、心包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

2)鞘内化疗:

治疗脑膜白血病,淋巴痈,其它实体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3)动脉插管化疗:

介入化疗。

可治疗肝癌等。

6.举例说明目前肿瘤化疗可能取得哪些疗效?

(6.2.2)

答:

肿瘤化疗的疗效差异很大,目前可分为可以根治;可延长生存时间及姑息性疗效三级。

(1)可以根治的肿瘤是指通过化疗治愈率在30%以上的肿瘤,有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肿瘤、Burkit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何杰金病、儿童急性白血病、横纹肌肉瘤、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肾细胞瘤。

(2)可延长生存时间,治愈率在5%~30%的肿瘤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肺癌、骨肉瘤、胃癌。

(3)姑息性疗效的肿瘤有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化疗与手术或/和放疗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的肿瘤有乳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