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321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docx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考情分析】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理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掌握人口年龄构成图的判读,理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成因、后果及对策。

3.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三者的关系。

4.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5.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

6.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常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某地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状况(用文字或者表格)要求考生分析该地的人口增长特点和所属模式,分析该人口增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常以选择题形式给出某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图像,或者时事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常通过给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或统计图要求学生描述城市分区特征、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以选择题的形式给出城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要求学生分析城市形态及成因、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形成原因等

4.高考命题中通常给出某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或其城市化特征及所处城市化阶段;通过给出相关的图文材料体现城市化过程中的某种问题,如污染问题、交通拥堵等,要求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知识归纳】

一、人口增长模式判读及人口问题发现

1.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判读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表明人口增长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年龄结构类型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

比重(65岁及以上)%

原始型

年轻型

40岁以上

4岁以下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传统型

成年型

30~40岁

4~7岁

人口出生率降低

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现代型

老年型

30岁以下

7岁以上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

2.人口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同,对比分析如下: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很快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二、人口迁移发现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对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

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2)对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

加强了迁出地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与分布

城市空间结构往往由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组成,如下表:

功能区

位置

特点

布局原则或趋向

住宅区

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生活,又便于上下班

是城市占地面积最广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一般有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

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地方;低级住宅区常靠近工业区;高、低级住宅区常背向发展

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的最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地区

一个城市常有一个或数个工业区,是城市区域中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

沿交通干线分布(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中心商务区的建筑物高大、稠密,人流量、车流量昼夜差别大,经济活动繁忙

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的交会处)

四、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例析】

【例题1】(2012·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B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金字塔图的识别以及人口老龄化、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题,根图可知,1982~2009年青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小,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选项A错误;1982年青少年人口比重比2009年大,而老龄人口比重比2009年小,说明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选项B正确;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选项C错误;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重与2009年相近,但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故本年龄段的人口数2009年大于1982年,D选项错误。

(2)题,由人口年龄结构图变化可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选项A错误,B正确。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变化,选项C不正确;2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选项D错误。

【例题2】(2012·浙江卷)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

(1)~

(2)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新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

【答案】A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的城市化进程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题,Ⅰ阶段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表明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减少;Ⅳ阶段后,费城中心城区人口仍然为负增长;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是负值,说明中心城区人口仍然在减少。

(2)题,波士华城市带为美国最为成熟的城市带,Ⅳ到Ⅴ阶段各地交通状况都比较完善,相差不大,排除选项A;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水平高,生产生活频繁,前期污染严重,人口向外迁移,后期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口逐渐回迁,故B正确,D错误;美国在市场经济下,人口政策对人口变化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

【方法技巧】

1、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可用金字塔形的坐标读法,把每个坐标的原点所在坐标轴看作底边,100%看作顶点,然后转着圈读。

或者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判读三角坐标图,先要读出各项地理事物在总体中的比例,然后通过比较,得出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特点。

在此应注意:

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图中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增减方向一致,即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分布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

2、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1)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形状,是年轻型、成年型还是老年型,其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2)从微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代表的人口组成状况,如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等。

(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所属模式,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3、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分析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

①市中心:

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

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

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

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4、城市化造成的景观变化发现

【专题训练】

(2012·乌鲁木齐模拟)下表为2005年某四国部分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1~3题。

  指标

国家  

总人口数(百万)

面积(万km2)

最大都市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比例(%)

人均收入(美元)

婴儿死亡率(%)

20.3

768.7

429.6

12

33120

6

296.9

937.1

1850.0

19

43560

5

83.1

30

1094.1

37

1290

25

28.8

23.6

129.6

87

280

79

1.表中数据相关程度最强的两项指标是(  )

A.面积与最大都市人口

B.人均收入与婴儿死亡率

C.总人口数与乡村人口比例

D.最大都市人口与人均收入

2.首要型都市是指某国最大都市,人口数量非常多,与第二大都市人口数相距甚远,主要出现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国家。

上表中,都市体系最可能出现首要型都市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D.丁

3.乙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北美B.东欧

C.东亚D.南美

(2012·郑州模拟)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下图为中原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

4.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5.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C.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D.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6.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自然原因的是(  )

A.地形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C.土层深厚且肥沃

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2012·哈尔滨检测)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

读表回答7~9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平方千米)

313

129

70

3

人口生理密度(人/平方千米)

559

934

3503

35

7.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

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8.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9.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加拿大B.乙是印度

C.丙是埃及D.丁是中国

(2012·海口模拟)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  )

A.aB.b

C.cD.d

11.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总人口增长快B.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C.迁移人口少D.人口老龄化严重

(2012·绍兴调研)“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读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2002年B.2007年

C.2012年D.2020年

13.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2012·南通调研)下图为“长江沿岸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6题。

14.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地租金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乙、丁、甲B.甲、乙、丙、丁

C.乙、甲、丙、丁D.丁、乙、甲、丙

15.在P地保留公共绿地,其目的主要是(  )

A.提高居民生活品质B.储存高档住宅用地

C.扩大城市用地规模D.预留社区广场用地

16.沙洲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蔬菜地—花卉园”的演变,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劳力的减少B.市场需求的变化

C.沙洲面积的扩大D.土壤条件的改良

(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城镇发展示意图。

该地区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其中,柳市的五金电器、白石的橡胶制品在国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地区城镇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间距离扩大       B.城镇人口增加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D.城镇数目增多

18.下列有关1998年该地区城镇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乐清的服务范围较柳市小

B.虹桥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多

C.芙蓉和北白象的城镇服务功能相同

D.乐清与柳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

(2012·福州质检)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最有可能位于该市中心的路口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0.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

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

A.向西、向北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D.向西、向南

(2012·沈阳四校协作体测试)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图,回答21~22题。

21.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22.第三阶段促使该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①④

23.(2012·烟台模拟)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材料2: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读材料1,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_________。

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2,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3)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

理由是什么?

24.(2012·莆田模拟)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结合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5.(2012·哈尔滨检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2:

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3:

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1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阶段______________。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从阶段1到阶段3,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1~3BCA

【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面积与最大都市人口没有相关联系,故A项错误;人均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婴儿死亡率低,反之亦然,故B项正确;总人口数由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共同构成,与乡村人口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最大都市人口与人均收入没有必然联系。

第2题,由表中数据可知,丙国最大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与第二大都市人口相差巨大,因此丙国为首要型都市的国家。

第3题,乙地经济发达,最大都市人口数量最多,且人均收入最高,乡村人口比例较低,应为发达国家。

结合选项可知,北美地区符合。

4~6DDC

【解析】第4题,图示城市群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在河南省,郑州市为省会城市,为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则为低一级的城市。

第5题,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也不现实。

第6题,中原城市群主要处于河南省境内,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宽广,气候适宜,有充足的水源。

土壤状况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小。

7~9DCC

【解析】第7题,由题意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人口算数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通过计算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小到大为丙、丁、乙、甲。

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小,耕地不足,故粮食问题最为严重。

第9题,加拿大纬度高,耕地面积小,不适合发展耕作业,故A项错误;印度耕地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比重最大,故B项错误;埃及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故C项正确;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面积大,故D项错误。

10~11AD

【解析】第10题,从图甲中各曲线的变化上可知,a为人口机械增长率、b为出生率、c为死亡率、d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11题,从图乙中可知,65岁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说明人口出现老龄化。

12~13AB

【解析】第12题,从图中分析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在新就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

第13题,“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劳动力中农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加值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14~16BAB

【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甲处为商业用地,地租最高;乙处为住宅用地,地租次之;丙处为公共绿地,丁处为工业用地,地租最低,故选B。

第15题,P地周围为住宅用地,在P地保留公共绿地,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故选A。

第16题,从其变化上可以看出,沙洲农业景观的演变,与市场需求变化关系最大。

17~18AD

【解析】第17题,随着城镇密度的增大,城镇间距离在缩小。

第18题,读图可知,乐清的城镇等级高于柳市,因此服务范围较大的是乐清;虹桥的城镇等级低于乐清,因此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少;北白象的城镇等级高于芙蓉,因此其服务功能多于芙蓉;不同等级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可能是重叠的。

19~20CB

【解析】第19题,该市市中心的路口车流量最大,由此判断应选C。

第20题,从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来看,南部车流量变大,东部车流量变大,城市应该向这两个方向发展,城市化使车流量增大。

21~22DB

【解析】第21题,由图可知,该国到了第三阶段城市化水平远高于工业化水平,应属于发达国家;该国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略有降低,并不是因为工业化生产倒退了,而是因为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第22题,第三阶段该国具备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