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993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docx

文化扎根教育校本教材定稿

 

 

苏州市觅渡中学流动人口“文化扎根”教育

课题研究组

2009、4

 

目录

一、苏州城市精神的内涵和核心…………………………………………………(4)

二、与学生的对话…………………………………………………………………(5)

三、《苏园六纪》与刘郎……………………………………………………………(6)

四、苏州赋(王蒙)…………………………………………………………………(7)

五、陆文夫的《被女性化的苏州人》……………………………………………(9)

六、方言vs普通话(戏说哉?

胡说也!

)…………………………………………(10)

七、文明的发祥…………………………………………………………………(12)

八、论三山岛细石器的独创性…………………………………………………(13)

九、草鞋山遗址发掘追记(汪遵国)……………………………………………(18)

十、说说《吴越春秋》……………………………………………………………(23)

十一、水文化是苏州的特征和个性……………………………………………(24)

十二、苏州的冬至夜习俗………………………………………………………(26)

(资料摘自《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

一、苏州城市精神的内涵和核心

苏州城市精神: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崇文:

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

据统计,自唐至清1300年间,全国共出文状元596名,其中苏州一地就占了45名。

流风所及,绵延至今,在重文风气的熏陶下,现代苏州也已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最终形成了苏州特有的“状元群”、“院士群”现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尚文崇教乡风民俗的养成。

融和:

是指博采众长、协调发展。

苏州所要宣示的是开放与包容并存的理念以及和谐的发展追求。

同时,融和还体现了继承和创造,既把苏州人2500年儒学思想、人文特色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又体现了一种动态追求,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所创造的有益成果,并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扬光大。

创新:

苏州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堪称奇迹。

而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敢于植根于现实,踏出一条条符合当地实际、大发展大变革的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凭一股“四千四万”精神(“走遍干山万水、吃尽干辛万苦、说尽干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

”),叩开了工业时代的大门;经济国际化阶段,苏州摸索出了一条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在全面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苏州在生动实践“三创”精神(“创业、创新、创优”)的同时,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

苏州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使苏州发展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致远:

受吴地文化的影响,苏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了苏州人和苏州城市永恒的价值目标。

在当前实践“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需要各种生活要素、生产因素和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需要我们发扬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抢抓机遇,争先发展,“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都是致远精神不同形态的反映。

同时,这种“不露也锋芒”、有深度的闯劲、韧劲也是苏州人一贯的追求风格。

 

二、与学生的对话及其思索

课题组顾伟

2009年02月21日这天,上届初三(3)班陈莎莎、郑娜、王冠、张敏四位同学到学校来看望老师,她们都是随父母从外地到苏州来读书的,而现在,她们也都留在苏州继续读书,“职校技校->在苏州找工作->在苏州扎根”是她们的生活路径。

谈话中问到她们是否学了苏州话,答案不甚理想,她们多不会说多少,只是能听懂一些,远不如她们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父母往往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较多。

语言也往往有这样的特点:

没有应用的空间和时间,语言智能就要萎缩。

(语文教学也重在运用。

)从中我又想起了我之前得到的一个结论:

学习苏州文化,乃至江南文化,当地的语言是个肤浅的切入点,然而,当你对苏州文化的精华(园林建筑艺术、昆曲艺术等)有深刻的认识了,那么再进入方言的学习,那才是有“根”的。

对于文化扎根的问题,方言的学习并非必要。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能佐证我的观点,那就是在苏州出生、长大的小孩,虽然能说方言,但也没有对苏州文化有多少认识。

另外一个现象是,苏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中,真正是苏州人的有多少?

外地过来的人当中,未必少见对苏州文化有深刻见解者。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陆文夫、刘郎……因为对文化的深刻认识与是否能说方言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有点旁观者清的意思。

静、定

“在这里安静住着,那是有福的。

”说得真好!

安静是苏州文化的特点,而静、定是最能孕育智慧。

学生读书,最要紧的是能静得下心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州的学子是有福的,因为苏州文化的内在取向上就是让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为一,追求生命的本真境界。

这一点,不论是苏州籍的学生,还是外地过来的新苏州学生,都是要知晓并牢记的。

毕竟苏州的文化从历史到现代,乃至今日,向来不是封闭而成的,苏州文化是中华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当代,更有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命题。

苏州文化历史上便是中华文人的共同创造,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熔炉里的不可多得的结晶体。

多年以后,我们的同学或许也能为苏州的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做出崭新的贡献。

三、《苏园六纪》与刘郎

跨入新世纪的前夜,中央电视台再次播放了一部名为《苏园六纪》的六集电视文化艺术片。

苏州园林好看,看懂苏州园林则不易,《苏园六纪》让人在尽享秀美景色之时,更令你体味那有形无影的深深的韵味。

该片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苏州园林所产生的背景,它是显赫过、富贵过、也曾失落过的士大夫们,经过有文化的艺匠之手所营造起来的风雅、安闲、优裕的生活形态的体现,更点明了园林艺术的核心主题———隐逸;不仅从园林中的廊、窗、厅、榭、石等道出了园林古雅、精致、幽深、通透的审美特征,更概括出了园林独享、静寂、深邃、安闲的意境;不仅将理水、建筑、叠石、花木四大造园要素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美学、哲学、美术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将对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融入到文采飞扬、充满哲学意味的解说词中,使之成为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一个载体。

《苏园六纪》不可不看,拍《苏园六纪》的人更不可不知,其人,刘郎是也。

刘郎,少小离家,浪迹河湟。

大西北的豪放旷逸,开阔了他的胸襟,西部山川的蛮荒之美,陶冶了他的性情。

从事电视二十余载,他始终执著地守在中国电视文化艺术片这方净土上。

无论人们是褒是贬,不管风向潮流怎样变换,荣辱不惊,处世泰然是其心中不变的准则。

刘郎所作的电视文化艺术片,其数量几近等于他的“业龄”。

它发端于早年间的《梦界》、《西藏的诱惑》;形成于《天驹》、《上下五千年》;至《江南》、《苏园六纪》时已个性展露,独成一家了。

1994年,刘郎乘着他的艺术之舟,从粗犷豪爽的大西北划向了婉约、精致的江南水乡。

人文环境的差异之大显而易见。

然刘郎却在这“南辕北辙”中找到了电视艺术创作上的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历史来观照和统领不同题材的创作。

从文化的特殊视角和背景上,对民族、自然、历史、人生、艺术作出深入的文化思考和揭示。

他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认为搞电视文化艺术片,有三本书必读:

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重视三个长期积累:

生活积累、思想积累和文化积累;同时还要做到长期储蓄、短期储备和临时储存。

在时下电视界不少人重实践、重技艺技巧,而疏于文化理论建设的态势下,能如刘郎者潜心读书,颇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要领,认真创作电视艺术作品的人,寥寥无几。

刘郎,真乃一介电视人也。

 

四、苏州赋王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

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

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

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

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

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

它已经老态龙钟。

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笔。

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

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

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

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

在庆祝苏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

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

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

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

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盛景而万分感动。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

会有人甘心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

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

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

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

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

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

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

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

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的佳看美点了。

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

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

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

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

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

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

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

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

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

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

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

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

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

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

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

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

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

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

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

苏州是永远的。

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五、陆文夫的《被女性化的苏州人》

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

苏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认为其诱因是语言,是那要命的吴侬软语。

吴侬软语出自文静、高雅的女士之口,确实是优美柔和,婉转动听。

可是,吴侬软语由男人来讲就有点“娘娘腔”了。

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张天翼,他年轻时在苏州闹过革命,也在苏州坐过监牢。

他和我开玩笑,说苏州人游行示威的时候,喊几句口号都不得力,软绵绵地,说着,他还模仿苏州人喊了两声。

苏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语言之外,那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显露出一种女性的细致、温和、柔韧的特点,此种特点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形成的。

吴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

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产的,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高产和精耕相连;要想多收获,就要精心地把各种劳务作仔细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获,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劳动是持续不断的,是有韧性的。

这就养成了苏州人的耐心、细致,有头有尾。

苏州人细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着调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苏州的刺绣、丝绸,游览过苏州的园林后便可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那些心灵手巧、耐心细致的苏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绣品和精致的园林。

一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们习性的综合反映。

苏州人被女性化,这也没有什么贬意,喊口号虽然缺少点力度,却也没有什么害处。

相反,在当今电子化生产的条件下,苏州人的精细、灵巧、有耐性,却成了不可多得的优点,成了外商投资在人力资源上的一种考虑。

我不敢说苏州所以能吸收这么多的外资都是因为苏州人的精细,却听说过有一宗很大的国外投资,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到处考察,难作决策,可在参观了苏州刺绣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

苏州人如此灵巧心细,能绣出如此精美的绣品,还有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不能生产,还有什么精密的机械不能操作呢!

现代化的生产已经不是抡大锤的时代了,各种产业都要靠精心策划,精心管理,这一些正是苏州人的拿手。

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

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

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想做隐士。

隐于市却又要无车马之喧,而有山川林木之野趣。

怎么办,造园林。

在深巷之中,高墙之内,营造出一片优美闲适而与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隐、退养而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

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说一个地区人们的习性,只能是一种大体的印象,并非是绝对的。

苏州人也有性情刚烈的,也有勇猛顽强的,也有随着郑和的船队而走遍世界的;特别是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心态正在相互影响,地区的风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步演变。

六、方言vs普通话(戏说哉?

胡说也!

课题组顾伟

女儿今年四岁,我们从小就一直用普通话教她说话、与她交流,没有有意识的去教她说苏州话。

随着语言模仿能力和说话参与精神的增强她现在越来越不满足于只说普通话了,时不时会冒几句洋泾浜苏州话出来,逗得我们啼笑皆非前仰后合。

于是,以前那种纯粹的普通话也开始掺入了方言的元素,并开始引起亲戚们的注意和批评,甚至她幼儿园的老师也加入到其中,说小孩太可怜了,普通话总能学会,方言则不大能学标准了。

我是语文教师,说普通话是职业习惯,推广普通话还是我的职责呢,用它来教孩子自然是顺理成章。

现在想来,或许将来孩子是不会说标准的苏州话了。

但我并不后悔,我自认为2-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若错过了补救起来就吃力了,而这一时期用什么语言教她更好呢?

如果你们打算近期移民美国,我说最好是教她英语,如果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中国人,那么普通话当然是首选,为什么?

原因之一: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量,但你所能找到的语言训练材料可以说几乎100%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

书本、录音带、电视、光盘资料等,其中有多少是苏州话的呢?

可能有人会说苏州的一些电视台不是也有讲方言的节目吗?

可是我要说,你是要孩子听说书吗?

有时电视上也会有一些小孩子用苏州话念或唱儿歌、顺口溜的,可仔细一听,怎么就跟自己小时侯说的不一样呢?

怎么听怎么别扭啊!

而电视里那些优秀的少儿节目都是普通话节目,不要说了方言反而干扰了孩子的信息接受啊。

要知道她们的信息抗干扰能力几乎是没有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早期良好的语言训练是多么的重要,不要让所谓的面子和尊严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所以说,普通话在孩子语言发展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女儿如今一天里说的话加起来是我俩总和的二倍还不止(不夸张),口齿还比较清晰,也认识了不少字了,我想就得益于此吧。

原因之二:

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

试问我们当今社会说方言的机会多吗?

恐怕实在是有限了。

保护方言我并不反对,但首先要服从本民族的大局。

外国人不怕我们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不团结,你看推广个共同语言都这么难,如今局面好比天下诸侯烽烟四起,各执方言大旗,其中尤甚者乃“沪派”,不把天子和诸侯放在眼里,苏州人明明也在其瞧不起之列,却偏偏也学会了自视日高,开始抢占普通话的地盘了。

对此我实在是无法理解,本来或许是出于追求尊严的目的,但到头来恐怕会遭受全国人民的白眼,“沪派”的教训应当牢记。

原因之三:

我一直认为,没有统一的语言就没有统一的中华!

秦始皇还曾经统一过度量衡并把小篆作为统一的书面语言,难道我们都忘了?

所以说,语言只有统一才有力量。

有人会说苏州话如此可爱以至我们要永远保护好老祖宗这份世界遗产。

可你要知道万事都在发展,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伍子胥活着听见现在的苏州话说不定还以为是西班牙语呢!

相关链接:

争鸣:

要不要提倡方言进课堂

来源:

江南时报2005年08月18日作者:

慎海雄

将于新学期亮相的上海市初中预备班语文拓展课程教材中,首次收录了上海地方方言。

据称,这些沪语方言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的《上海七百年》,主要探寻了上海话的由来和发展。

像“阿是”等苏州话、“阿拉”等宁波话,“司的克”、“水门汀”等外来语,还有许多上海人如今听不太懂的老上海话,也被一一列入。

此间媒体援引有关人士的话称,此举有助于让上海学生了解上海方言的悠久历史,更好地融入社会。

方言进课堂,固然是桩新鲜事,但是在普通话还需要国家下大力气推广的今天,让小学生在课本里学方言,这样的做法值得商榷。

如果在三尺讲台上重新捡起方言来“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国家的明文规定,不值得提倡。

我国国情特殊,民族众多,方言遍布,“十里不同音”,“隔山听不懂”。

游离于普通话之外的地方方言阻碍了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

对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而言,语言的统一是一件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一直以来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普通话,近年来还每年设立普通话推广周。

许多地方政府也明确规定,在机关单位和服务窗口一律使用普通话。

我们不回避方言在地域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但在信息传递越来越直接,人们的生活工作半径越来越拓展,无障碍的语言平台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方言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暴露无遗。

现在是不是像某些人士所说的“普通话推广得太广了”,到了“该保护方言”的时候了呢?

据不久前公布的我国首次“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全国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仅为53.06%,其中城镇居民为66.03%,乡村居民为45.06%。

即便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城市,虽然市民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占总人口数的70.47%,但在集市、医院等公共场合,常用普通话的市民低于30%;市民在单位常说普通话的占34.84%,这个数字居然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上海这个大都市学说普通话的任务还很艰巨,与这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并不相称。

方言的发掘、保护、研究和传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不能与国家推广普通话这个大政方针相违,更不该把方言编入教科书拿到中小学课堂上来搞“传承”。

(按:

流动人口子女学方言,不着眼在“学会”,而重在领会精神,从欣赏的角度去了解、熟悉,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种子,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会生根发芽。

七、文明的发祥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

根据考古资料,远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了。

近年来,随着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以及草鞋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苏州地区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吴地原始文化后期,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手工业也随之发展。

据考古发现,当时制石、制玉和制陶技术已具有较高水平,其中如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刻花陶罐,腹部刻画图案五组,为猫、鸟、蝶、蛇、鸡等形态,富有艺术的代表性。

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简介:

三山岛在吴县东山西南的太湖中。

1985年上半年在这里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后,南京、上海、苏州、吴县的考古工作者于年底联合进行发掘,获得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据推测,这一遗址是当时人类制作石器的加工场和季节性居住地。

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把人类在苏州地区生活的历史推前到一、二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同时进一步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篮。

(“苏州市地方志”网站)

草鞋山阳澄湖南岸的一个土墩,位于吴县唯亭镇东北一公里处.

遗址是1956年发现的。

1972年和1973年,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历史系和苏州博物馆这里进行考古发掘。

发现了古人类的居住建筑遗迹和二百多座墓葬,出土了炭化稻谷、纺织品残片和大量的磨光穿孔石器、骨角器、陶器、玉器等,证明早在六千多年前,人类已在这里创造了比较先进的文化,苏州地区也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八、论三山岛细石器的独创性

提要:

苏州三山岛是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三山细石器具有独创性,由其开创的文化特征经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直至百越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有独立语言、文字、宗教,是最早开发水稻农作的太湖文明。

三山岛是位于苏州南端太湖中央的小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因1985年被发现冰河期前动物群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居住溶洞及旧石器,而闻名于世。

自1985年12月南京博物院、上海大学联合考古后,二十多年来再没有考古队正式光顾过。

对三山文化的研究仍仃留在1987年报告水平上。

本人作为考古志愿者,出于对太湖文明独创性研究的需要,曾四赴三山岛洞考察,在不动遗址土,仅作地面采集的前提下,收集到玛瑙质细石器成品近百枚,以及加工工具、石核、半成品及废品一批。

己构成研究的基础资料。

两天采集,收藏己近百。

一、三山有细石器。

按陈淳教授1987年发表在《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九期的《三山文化-江苏吴县三山岛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他们当时共发掘出土旧石器制品5263件,其中成品石器453件(占比例8.6%),石核250件,石片4560件。

材质为燧石、石髓、玛瑙等。

石制品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经使用所致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或重叠集中的麻点状疤痕,痕迹分布较有规律,为使用所致。

文章没有提及三山岛有细石器。

童恩正教授在《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1989年)指出: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州、北非、西亚、南亚甚至中国北部,石器的大小都有愈发展愈趋小型的倾向。

打制石器是循着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石叶石器-细石器的方向而发展。

不过在南中国(除西藏高原以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