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965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县二中高三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象形与写意的相辅相成,这种主客体的对立统一,生成了中国绘画的本质哲学观,并由此生发出中国画丰富多样的独特表现方法;二是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

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虽然文人画重写意简笔,但仍有写实工笔的意蕴存在于中国画的形式和精神之中,否则,中国画会完全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写实手法,而西方之古典写实方法在中土也会水土不服。

无论是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的教学与创作体系,还是周昌谷、方增先等人的新浙派人物画,都较为成功地将西方写实因素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推动中国画的现当代革新和发展。

如果中国画本身没有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晕染等方法,这种结合就没有基础,这种革新也就不会成功。

中国美学精神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

先秦至汉魏美学,将诗歌、音乐和书法都看成是心灵意志和情感的表达。

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虽然主形和重形,但是我国的心志论和情感论美学精神,对于绘画仍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传神观照”,以及南朝宗炳的“畅神”和谢赫的“气韵生动”等观念中。

顾恺之、宗炳、谢赫都是著名画家,他们在强调写形、象形的同时,还注意到写形状物的精神表达,即更高的精神与心志内容的要求,就是要以形“写神”“传神”,还要“畅神”,借以达到最高的美学标准“气韵生动”。

对“意”的表达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苏轼进一步发展了士夫画观即文人画观,强调以画达意,以诗适情。

而到元代倪瓒,更鲜明地提出“聊以写胸中逸气”。

此外在创作中,唐代王维提出水墨最为上,五代董源、巨然,到宋代文同、苏轼、米芾,再到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王,水墨写意,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主流画科和主要表现方法,那么写意自然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中国画家和理论家是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

由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表情特点,所以在20世纪初,当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引入到中国时,林风眠等人开辟中西结合的另一道路,即将中国写意笔墨同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相结合,创造现代形态的新的中国画。

中国画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象物写形及水墨写意的双面特征,既辩证地解决了创作中的主客体精神哲学问题,同时也为中国画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画具有较大的包容性,以至20世纪初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之中,既能够吸纳西方古典写实和素描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水墨人物画,又能够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抽象以及立体主义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节选自陈池瑜《中国画的本质:

写形兼写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会拒绝西式素描、明暗造型等手法是因为中国文人画看重写意简笔,强调以画达意。

B.中国画工笔写实的历史传统和白描、色彩晕染等方法为新浙派人物画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C.中国绘画美学发展到汉魏六朝,虽然出现了心志论和情感论等观念,但整体还是强调写形、象形的。

D.在理论上,苏轼等人强调文人画观;在创作上,王维等人强调水墨为上。

水墨写意成为主要表现方法,写意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中国画的本质特质主要有两点;其中本文着重于论述第一点,即象形与写意的相辅相成。

B.文章以对比论证的方式证明了中国画具有写形、象形之历史传统又有言志表情的传统。

C.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水墨写意是如何逐步发展为中国画最重要的本质特质。

D.文章立足于中国画的写意特征,以林风眠等人创作新派国画的例子,论证了中国画的包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兴成教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适情达意的审美价值论的辩证统一,所以对中国画而言,最重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挥伦理作用。

B.汉魏六朝绘画美学追求的最高的美学标准是“气韵生动”,因此“畅神”比“写神”“传神”更重要。

C.正是因为中国画家和理论家辩证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二者的关系,因此中国画既强调写形,也强调传神;既强调写实,也强调表意。

D.得益于中国画的包容性,中国画融合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语言特征,创造新的现代艺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联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共同发布《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停车难”问题的症结,并不仅仅在于车位数量少。

虽然我国停车位缺口率已经达到50%,但与此同时,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51.3%,存在严重的停车资源浪费现象,这正是导致停车难的另一大关键原因。

《报告》提供的详细数据显示,各类停车场高峰期以外的时间段的车位使用率过低,其中,商务写字楼、公共场馆、医院、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日均使用率均低于50%。

尤其是商业综合体类停车场,其日均使用率仅为37%,低于平均水平的43%。

《报告》以十大核心城市(武汉、成都、苏州、上海、重庆、广州、长沙、北京、西安、深圳)作为数据研究的主要样本,结果显示,2017年8月份城市车位最高使用率仅有55%(深圳),最低至38%(武汉)。

综合来看,国内各大城市车位利用率之低,令人咋舌。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在车位使用率提升到80%的情况下,重庆、上海两个城市单纯通过提升车位使用率,就能满足2019年的全部车位需求。

也就是说,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未来两年内,即便这两个城市不再新建车位,也能满足车主的需求。

(摘编自《都说停车难,车位竟50%闲置?

大数据报告揭露真相》2017年12月22日搜狐新闻)

材料二: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停车难问题产生的实质是稀缺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即有限的车位资源和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间的矛盾。

因此,解决思路主要在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种模式。

”重庆规划展览馆规划研究中心总经理常延聚说。

常延聚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来看,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

前者通过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如英国伦敦为限制车辆进入中心城区,从2000年起提高市区停车费用,且进入者要缴纳额外的“拥堵补偿费”。

“此外,1962年日本出台法律,规定车主在上车牌时必须提供车库证明,确保在距离住宅直线距离2公里内有存车场所。

伪造车库证明、有车而没车位都属于违法行为。

北京市曾在1998年推行类似的‘有位购车’制度,但由于出现虚开车位证明乱象,政府无法精准掌握市区的车位数量,这一具有前瞻性的举措于2004年取消,非常可惜。

”程德安说。

专家认为,替代手段重点则在打造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次。

如日本通过修建科学便利的公共轨道交通,使市民乐于接受,进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

“所有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均应以落实‘公交优先’为第一要务。

”周涛说。

但一味抑制需求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还应从供给侧着手,在不过度限制市民停车需求和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之间寻找平衡点。

(摘编自《我国车位缺口超5000万个停车难“全面爆发”》2017年4月28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

基于共享思维,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的需求,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共享停车持续升温,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已有ETCP、Airparking、有位停车、车位分享等多款与共享停车有关的App上线。

共享停车对于解决停车难确实有不少优势,部分城市已初见成效。

一方面,共享停车可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共享停车既可以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又可以为业主带来收益、为车主带来便利。

另一方面,相比新建停车场,共享停车无需增加任何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成本,仅需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了不少麻烦。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停车位的矛盾,一些居民认为小区的停车位共享之后,随着陌生人、陌生车辆进入小区,会带来安全隐患。

部分业主还面临着临租人延时带来的无位停车的问题。

二是车位所有权复杂,有的属于小区业主,有的属于房地产开发商,有的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等,所有者利益诉求并不一致。

有些小区虽然符合共享停车位的条件,但是因为物业与业主之间本身就矛盾重重,为了避免引发更多的矛盾,业主、物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不过“共享”已成为趋势,只是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从而极大地缓解“停车难”。

(摘编自《缓解停车难:

共享停车已成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11月16日中国交通新闻网)

4.下面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停车位缺口率已经达到50%,车场的平均空置率也高达51.3%,是导致停车难的两大关键原因。

B.需求端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替代手段为主。

前者通过收费等形式抑制停车需求,后者通过城市交通政策的出台、资源的配置、设施的建设,来实现“公交优先”以抑制需求。

C.共享停车对土地的开发和使用资金投入很少,主要考虑服务平台、端口的技术支持以及少量的人力维护即可。

D.共享停车在推广阶段遇到的问题,一是车位共享后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由于车位产权复杂造成的利益诉求不一致。

5.下面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以重庆、上海为例说明,即使不再建新车位,只要车位使用率提高到80%,在未来两年内仍可以满足各大城市的车位需求。

B.解决停车难还应从供给侧着手,争取既不过度限制市民停车需求也不占用过多土地面积。

C.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城市闲置停车位信息实时汇总分析,实现了对空闲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D.“共享”已成为趋势,在实现共享停车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协同,细化规则,克服目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真正推动新举措的实施,从而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6.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有效地推动“共享停车”这项新举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疏枝横斜的勃拉姆斯

肖复兴

雪后的小年夜,去国家大剧院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心里充满雪一样晶莹的期待。

这一次,芝加哥交响乐团带来的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和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选择,选择了交响乐的前期和中后期的代表作,足踏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让我们观赏相同的水脉涟漪和不同的沿岸风光。

一个晚上,度过了一百多年的时光。

勃拉姆斯一生只有四部交响出,听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是必选。

这部交响曲,勃拉姆斯在世时就红遍整个欧洲,迄今一直被认为是勃拉姆斯最经典的音乐。

一开始低音弦乐如蜂群在欲雨的低空下嗡嗡盘桓,便先声夺人。

接着,法国号和木管美丽动人地响起,撕破云层,洒下一道道柔和的光;然后,大提琴和中提琴响起热情又有些忧郁的歌,让那一道道的光既明亮又扑朔不定,真的是一唱三叠,有着那样层次分明的起伏,如同扯着一袭华丽的丝绸在风中在光中翩翩舞动,抖动得绸面上光斑闪烁,变幻迷离,绽开着缤纷层叠的花朵。

第三乐章,被公认为是勃拉姆斯天才的独创。

这一接近回旋曲的乐章,妩媚得如同勃拉姆斯的恋人克拉拉一样丰满迷人,它那来自民间舞曲的悠扬旋律,让人想起阳光下轻快地舞蹈,双簧管在大提琴的弹拨下的忧伤,宛若月光下迷离的疏影婆娑,木管和单簧管在弦乐的烘托下如夜色中的雾露一样轻轻地荡漾。

那种纯正的德意志味道,被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得有些怪怪的。

据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观众忍不住站起来向勃拉姆斯致意。

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交响曲是勃拉姆斯的一部田园诗,沿承的是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之风。

但在我听来,田园诗只是花开的一瞬,便流云般飘散,第一乐章后半部分出现的撩人的长笛,沉痛的法国号,第二乐章最后出现的尖锐的长号,我是再也听不出田园的味道来了。

第四乐章,让芝加哥交响乐团久负盛名的铜管乐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可以一扫前几乐章出现的丝丝阴霾,却依然让人在欢乐中有些感伤,在激荡中有些旁枝横逸的若有所思。

或许,这就是勃拉姆斯。

同他的前辈相比,他已经不是莫扎特和贝多芬时代的交响思维了;同他的同辈比,他不像柏辽兹的交响曲那样离经叛道,也不像浪漫派交响曲那样充满多汁起腻而泛溢的多愁善感。

当然,对充斥乐坛的交响乐大多是对贝多芬时代毫无表情和生气的拙劣模仿而言,他更是拉开了天壤之别的距离。

克制感情,尤其克制抒情性和戏剧性,却又不屑于感情单一和世俗;期待交响乐的新思维,不满足于单摆浮搁的交响乐的既定格式;使得勃拉姆斯的交响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其丰富,有了宽厚的延展性。

在浪漫主义后期,勃拉姆斯重大的贡献,除了弦乐四重奏,就是对交响乐身体力行的改革。

这种改革,回归古典主义,又不尽是贝多芬式的古典主义,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

对比贝多芬时代,对于音乐现实而言,音乐史家朗格曾经说:

“同样的河流,在勃拉姆斯是向后倒流的,而在贝多芬则是向前涌进的。

”对于音乐主旨而言,朗格说:

“贝多芬是歌德的副本,勃拉姆斯是易卜生。

”也就是说,勃拉姆斯更多内省,而不是贝多芬澎湃式的激流勇进,和他的后来者激进的马勒,也拉开了明显的距离。

因此,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很出名,但很难演绎,他不如贝多芬和马勒那样可以在瞬间激荡得水花四溢,也不如柴科夫斯基那样缠绵得泪水涟涟。

难就难在他的那种内省和古典精神的把握。

所以,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没有演奏贝多芬和马勒作品那样热门,那样讨喜。

在以前的版本中,卡拉扬和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都曾经受到过欢迎,被评为企鹅三星。

如今,要达到那样水准,有些难度。

在马泽尔指挥下,芝加哥交响乐团对勃拉姆斯这部第二交响曲的演绎,有能力、有节制、却随意。

久经沧海的马泽尔,像个老顽童,将一部内在潜台词和情感丰富的大戏般的音乐,处理得过于云淡风轻,特别是缺少了勃拉姆斯深埋内心的感情涌动。

说实在的,远不如最后加演的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两支曲子精彩,更能彰显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本色,和马泽尔本人的那么一点难得的幽默。

看他一手挥舞着指挥棒,一手扶着指挥台的栏杆,总觉得像看一幅丰子恺先生画的那种水墨人物画,带动得勃拉姆斯也如此一钩弯月,疏枝横斜起来。

同样的疏枝横斜,不同的是,马泽尔是抬头望月,勃拉姆斯则是低头沉思。

(选自《肖复兴散文新作》,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贷,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融形象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音乐随笔,主要讲述了作者小年夜在国家大剧院欣赏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独特感受。

B.“一个晚上,度过了一百多年的时光”,意指作者听到的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分别是交响乐前期和中后期这一百多年发展史的代表作。

C.作者认为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虽然让人体验到了欢乐,但更多的是沉痛、伤感甚至激荡,并无田园诗的味道,也异于贝多芬时代的交响思维。

D.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被称作新古典主义,不好演绎,卡拉扬和阿巴多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被评为企鹅三星,其他乐团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准。

8.文章是如何描写勃拉姆斯交响乐乐曲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作者为什么说勃拉姆斯是“疏枝横斜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姜绾,字玉卿。

弋阳人。

成化十四年进士。

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

弘治初,陈治道十事。

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

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己。

绾疏言:

“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

用揭帖而抗诏旨,扬言阴中,胁以必从。

其他变乱成法,厥罪有十。

以内官侵言官职,罪一。

妒害大臣,妄论都御史秦纮,罪二。

怒河闸官失迎候,欲奏罢之,罪三。

受民词不由通政,罪四。

分遣腹心,侵渔国课,罪五。

按季收班匠工银,罪六。

擅收用罢闲都事,罪七。

官僚忤意,辄肆中伤,罪八。

妄奏主事周琦罪,欺罔朝廷,罪九。

保举罢斥内臣,窃天子威柄,罪十。

”事下南京三法司。

既,复特遣官覆治以奏。

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祖生衔向切骨。

时向方监后湖黄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

诏下法司勘。

勘未上,而琮为绾所劾。

于是琮、祖生及吉合谋削锦籍,谪向官,复逮绾及余濬等,赴京论鞫,皆谪为州判官。

绾谪判桂阳,量移宁国同知,迁庆远知府。

斩剧贼韦七旋、韦万妙。

其党纠贼数万攻城,绾坚守,檄民兵夹击,破走之。

东兰诸州蛮悉归侵地。

总督刘大夏奇其材,荐为右江兵备副使。

思恩知府岑濬逐田州知府岑猛,绾献策总督潘蕃。

蕃令与都指挥金堂合诸路兵大破贼,思恩平。

绾条二府形势,请改设流官,比中土,廷议从之。

寻引疾还。

俄起河南按察使,寻复以疾归,卒于家。

(选自《明史·姜绾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

B.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

C.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

D.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先秦时指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自秦朝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B.孝陵,指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朱元璋奉行以孝治天下。

C.法司,明清时以吏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D.量移,古代公文用语。

多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至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绾履职尽责,积极进言。

担任南京御史期间,他先是陈述治国之策十件事,后又说午朝应当讨论重大政事,不要泛泛陈说琐事。

这些都得到皇帝的答复。

B.姜绾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弘治二年二月,南京守备太监蒋琮因芦场事件交由姜绾复查,蒋琮向姜绾求助,但姜绾不为所动,反而上疏列举蒋琮十条罪行。

C.姜绾遭受报复,因此被贬。

姜绾弹劾蒋琮没有成功,反而遭到蒋琮的报复。

蒋琮与陈祖生、刘吉等人合谋反扑,姜绾被逮捕到京城审讯后,贬为桂阳判官。

D.姜绾颇善用兵,破贼有功。

任庆远知府时,他斩杀大盗韦七旋、韦万妙,击退其党羽,受到刘大夏赏识。

后与潘蕃一起指挥各路兵马大败贼寇,平定思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扬言阴中,胁以必从。

(2)绾条二府形势,请改设流官,比中土,廷议从之。

寻引疾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③?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金天兴三年(1234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

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

②麯饼:

《晋书·愍帝纪》:

“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

”③胶船:

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

④大定明昌:

是金鼎盛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15.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

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在苦难而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人生姿态。

写出了大量名垂千古的旷世文章。

那是《登高》中杜甫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无尽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琵琶行》中白居易偶遇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琵琶女时,表达深切同情的千年一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也是《陋室铭》中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以自身美德为做的淡泊从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虽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但具体到人格与气质,却与孔子。

孔子对所受到的打击、侮辱等,对于那些伤害他的或他不满意的人,他不是直接进行反击,他是把对方的恶行或恶德上升到普遍的人性的弱点。

从具体到一般,哲学化了,深刻了,他几乎可以说是“逆来顺受”的。

孟子不一样,他是咄咄逼人、、无所畏惧的。

()

比如孟子批评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无父”。

他批评杨朱的利己主义是“无君”,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上,不替君王分担忧愁,那不是眼中无君吗?

他接着就大骂: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有人问孟子你为什么好辨?

而且辩论时很没有风度,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孟子说难道我就喜欢跟别人辩论?

我是不得已,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太混乱了,人的思想太混乱了,所以我忍无可忍,必须为道义而战!

孟子不是随口乱骂的,他有两个特点,一是“吾知言”。

天下的学问我能够了解,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主张,我知道他们的是非曲直,我对这些思想、观点、立场进行了分辨以后,我明白孔子的思想是最好的,所以我要地宣传孔子的思想。

二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就是正气。

孟子在跟别人辩论的时候,不顾别人的感受骂别人。

这个人虽然不好,但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广度。

我有浩然之气,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当然有资格批评你。

他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也许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让自己与周围人关系很紧张,他更不会背后去使诈坑别人,因为他没有私心,只有公敌。

他是为公众的道义这么做,而不是为。

唐代有一个大诗人叫孟浩然,“浩然”是他的号,就是因孟子而取。

明代有一个作家叫张养浩,字思孟,字也是由孟子而来。

孟子确实太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