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版教案设计.docx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版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版教案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版教案设计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重点: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难点: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授课时间:
4课时
思考题: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结合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试分析: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
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
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4、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5、如何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书目:
1、马克思:
《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4、毛泽东:
《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毛泽东:
《实践论》,《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
教 案:
第一节社会基本对质及其规律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的基础总是看作非物质的观念性的东西,有的人把心理宗教教义,有的人把道德精神,有的人把英雄意志作为社会历史的支配力量,我们把这些非物质的观念的东西用一个总名来概括就是“社会意识”。
与此相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用生产方式来解释历史,把生产方式作为历史的基础,我们把生产方式叫“社会存在”。
看来,两种历史观对立的焦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历史问题。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历史观中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
就是人们在对社会历史发表根本看法时所出现的根本矛盾,根本对立之处是什么。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首先须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
如果有针对性地说,社会意识指唯心主义作为历史基础的那些观念、意识如心理欲型、宗教教义、神的义旨、道德精神、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意志等。
因为唯心主义者是把这些东西作为社会历史的基础来看待的。
全面地看,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意识现象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道德、宗教、艺术、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科学、社会心理等。
我们在后面将专门讲社会意识问题。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但又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同时还包括作为劳动的自然前提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这二者的关系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根源基础,谁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问题。
如果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根源基础,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那么,这种理论就叫历史唯心主义。
如果认为社会存在是根源基础,是决定性的方面,那这种历史理论就叫历史唯物主义。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对社会存在保持着相对独立性。
(二)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斗争的焦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标准的。
这个问题也是任何历史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2.全部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纳起来不外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类,因此研究社会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两大类的关系问题,把二者的关系问题作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的所有历史观问题的前提。
如解决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就受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决定:
如果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就会在社会存在中找历史的动力,相反,就会在社会意识中找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根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有能动反作用。
(一)劳动是正确回答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关键
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对象化、物化。
人的内在本质在没有对象化时是以意识的、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自身内部的,它是意识性的东西,它包括人的理想、目的、动机等。
唯心主义看到了社会活动和产品是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外化而来的,因而就说,社会活动、产品的本质是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因而得出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根源的唯心史观的看法。
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看到了社会的主体性一面,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不仅是人的本质的展示和确证,而且是物化、客观化。
也就是说在劳动中对象化出去的人的本质,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物化了,客观化了。
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产物的生产方式物化了成了客观性物质性的东西了。
这种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即生产方式,也就是社会存在,反过来要成为人的内在本质即内在观念,人的本性的根源,原因了。
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了。
原来的历史唯心主义者们认为人的内在本质本性是社会生活的原因、基础,马克思把问题反过来了,他认为,人所创造出的物化的东西是人的内在本性、本质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的颠倒就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
对此,普列汉诺夫说:
马克思“完全从相反的方面去接近问题,他把人的天性看作是永远地改变着的历史运动的结果,其原因在人之外。
为了生存,人应该维持自己的机体,从他的周围的外间自然中摄取他所必需的物品。
这个摄取需要人对这个外间自然的一定的作用。
可是‘在作用于外间自然时,人改变了自己本身的天性’。
在这几句话中包括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全部本质。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第671页。
)也就是说劳动所所创造的东西以及劳动过程本身反过来决定人的天性,即人的内在心理、精神。
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精神又试图指导和控制人所物化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但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达到“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反杜林论》第280页。
)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1.“物质动因”决定“思想动机”(恩格斯)
2.“环境”决定“意见”,实践决定环境。
(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
1.只看到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2.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上节指出,作为人的本质对象化、物化的生产方式,即社会存在反过来决定人的本性、人的意识,即社会意识,而生产方式不过是劳动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也就是说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作为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即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构成社会的基础和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涵义。
马克思说:
“任何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马恩选集》第1卷,第24页。
)人有肉身,肉身有欲,为了满足此欲,人就要占有自然。
人的独特性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占有自然的。
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人所需要的现成的东西,所以人必须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来。
人改造自然界有能力大小问题,生产力概念就是反映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哲学概念。
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
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就是说人的需要如果不向劳动转化,仅停留在自身内部是形不成生产力的。
2.生产力的特征。
(1)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因为生产力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对象化、物化。
人的内在本质是肯定,是主观性的,其对象化了之后,就物化了,主观性就被否定了,因而成为客观性的东西。
具体来说,第一,生产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的力量。
第二,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2)生产力具有主体性。
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力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生产力是人的能力,能力就是主体性。
生产力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物质载体,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必然的物质形式。
人的本质要得到确证,得到呈现和展开必须对象化为生产力。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最直观的看到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因而,生产力虽然是物质的东西,但不同于纯自在的物质的东西。
(3)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向人的需要的转化。
从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科学的角度看,劳动向需要的转化更重要。
如果只看到需要向劳动的转化就会把人的物欲、需要看得比生产力更根本,而这是同马克思历史观的科学性质不协调的。
李泽厚曾指出:
“实践也有感知,为什么感知不是出发点和基础?
好些人搞不清这个基本问题;正如好些人认为先有需要(吃、喝……)才去生产,因而需要比生产应更根本更是出发点一样,这是由于他们没重视任何需要,感知的具体存在和发展状况恰好是被历史地决定于具体社会实践和社会生产的条件和水平。
例如原始人的感知和需要就不同于现代人……。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第480页。
)这个意思马克思已经指出过。
他说: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马恩选集》第1卷,第32-33页。
)“新的需要”是由“工具”(生产力)引起的。
因而这种需要就不是纯生物心理性的了,而是社会历史性的了。
这种历史性的需要是不断增长和扩大的(原因在劳动),因而生产力就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
3.生产力的构成。
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1)劳动对象。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要通过劳动对象体现出来,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深度都反映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如工业生产中看看你所有的材料(劳动对象)就知道生产能力有多大。
那么,什么是劳动对象呢?
所谓劳动对象,就是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
自然界是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
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因为,第一,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
第二,劳动对象对于劳动工具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第三,劳动对象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劳动资料。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主要地体现在劳动资料中。
所谓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劳动资料的主干。
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加入了工具这个中介。
人让物(工具)与物(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然后人去获取其成果。
黑格尔将这叫作“理性的狡计”。
荀子也说,人的特点在于“善假于物”。
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
生产工具是人在生产过程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物件,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的作用。
生产工具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长。
工具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又会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整个社会的变化是从工具变化开始的。
因此,马克思说,如果说动物发展史是动物器官变化的历史,那么,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干,围绕着生产工具正形成了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
(3)劳动者。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直接地体现在人自己身上。
所谓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如婴儿、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是人,但不是劳动者。
人要成为劳动者,就要有劳动能力。
人从出生到幼儿园直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劳动能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劳动能力从内容上看包括人身上的自然力和精神力。
自然力也就是体力,精神力包括智力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德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责任心
精神力
劳动能力智力——经验、知识、技能
自然力—体力
在劳动能力中,体力、智力、德性是缺一不可的。
有体力无智力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有体力和智力但无德性,不想干活,那也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
有德性无智力体力也不能成为合格劳动者。
我们的许多社会制度、体制、政策正是围绕着培养“劳动能力”而设计的。
如发展体育运动和优生优育,是为了增强体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增强智力(当然也有体、德育);建设精神文明,进行政经体制改革是为了增强人的德性,即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
因此,某种体制、制度、政策对不对,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培养人的“劳动能力”。
这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
因此学习哲学有利于增强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增强判断体制政策是非的能力。
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
因为,在生产力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是“物”的因素。
劳动者是“人”的因素,物是死的因素,人是活的因素。
劳动资料要由人来创造,发动和控制,再好的劳动工具,如果没有人去发动它,它永远只是可能的生产力,变不成现实的生产力。
因而,最基本的生产力是主体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个人的“活的机体中的劳动能力”(《马恩全集》第47卷,第35页)。
劳动者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事业。
培养、尊重和爱护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
一个不尊重人才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贫穷的社会。
凡尊重人才的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发达,经济富裕的社会。
当然,尊重人才要由相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来保障,这就涉及到生产关系问题了,是下面要讲的内容。
生产力主要由以上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或者说,人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因素上面。
除了三个实体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智能性要素。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马克思和邓小平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说:
“生产力也应包括科学”(《马恩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邓小平同志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这是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科学概括。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本身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首先,科技对劳动者素质起决定作用。
科技把劳动者武装起来可以使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现代生产中脑力在劳动消耗中占的比重迅速增长。
体力和脑力在劳动消耗中的比例,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情况下为9∶1;在中等机械化水平时为6∶4;在高度自动化情况下为1∶9。
脑力的内容主要是科技知识。
其次,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为劳动工具,推动先进工具的运用。
科技越发达,工具就越先进,生产率就越高。
再次,科学技术是扩大劳动范围的关键。
科技可以创造新型人造材料;使已知物的用途扩大;使生产过程中的废物重新加入生产循环,即成为劳动对象。
最后,在现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已走在了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新过程。
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的基本关系模式是:
生产→技术→科学的双向发展过程。
现代生产力是知识因素和物质因素的有机结合。
科技在现代生产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60-80依靠科技进步取得。
马克思说,科技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他还指出,科学技术是比当时法国一些著名革命家“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二)生产关系
人的生产是社会性的生产,就是说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
生产力中的各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这种社会形式也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涵义。
人在生产中要发生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是标志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关系则是标志人和人的关系的。
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人和物的关系,如人对生产资料(物)的占有、所有关系、劳动产品(物)的分配等都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
例如,在工厂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表现着资本家(人)与工人(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反过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表现为生产资料(物)的资本家私人占有、所有。
因此,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如解决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
人与人之间正义、平等、自由价值的实现得依赖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关注所有制关系的原因。
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人际间或主体间关系。
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也在此。
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
你要种地(生产)你就必然碰到这地是谁的(所有制关系),打下的粮食怎么分配(分配关系)。
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必须能交换(交换关系),否则生产无法再进行下去。
这些关系都是经济关系。
因此,马克思说: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马恩选集》第2卷,第90页)
2.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
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产物。
在生产关系中体现着人的本质。
我们只熟悉麻布、亚麻是人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亚麻一样也是人的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马克思说:
“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
”(《马恩选集》第1卷,第108页)人们在生产和对象化物质产品时也生产和对象化着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过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及个体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
(2)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由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物化,就是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否定,因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生产关系和别的产品一样,一旦对象化出来就进入了现象界,现实关系领域,成了客观性的东西了。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现实的经济关系,它不是按人的主观意志构成的,它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决定。
(3)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
一种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就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它作为生产力的形式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空间和可能的发展余地。
3.生产关系的内容。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经济关系呢?
人在进行生产时首先会发生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为谁所有的,你要种地得知道这地是谁的,然后才知道能不能种,怎样种,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进行分配,这也是在生产中要发生的关系。
在分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交换,否则下一步生产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交换关系。
分配后的产品要消费,不消费劳动力不能再生产,生产也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消费关系。
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这些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在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有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呢?
回答有肯定的。
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呢?
首先,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力的关系看,生产资料所有制使生产力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分离的状态下,只能是可能的生产力,只有二者按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时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的形式。
其次,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
譬如,分配关系就由所有制关系决定。
如果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就是按生产资料分配。
谁是所有者谁就分得的劳动产品多,否则就少。
分配多了消费当然就多了。
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交换就会采取市场形式,是公有制就有计划调拨形式。
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也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正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因而,在改革中和社会形态更替中变革所有制都是最深层次的、难度。
最大的变革内容。
一种所有制合理不合理也就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关系极大。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和环节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要通过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来实现、来落实,否则,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落空。
资本家在生产中的管理地位、按资分配、平等交换、消费中的富裕化、工人的相对贫困化,这些都体现着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
所有制最终得落实到分配、交换、消费中来,否则所有制就是空洞的抽象的。
交换、分配也会产生财产的所有关系的新变化。
人们占有、所有生产资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
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交换、生产,更合理的分配。
上面我们分别介绍了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作为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它们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讲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幸福价值,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去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生产力;人为了改造自然必须结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关系。
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这对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