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887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docx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试题1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10月阶段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示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适宜在甲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玉米、水稻B、棉花、春小麦、大豆

C、春小麦、亚麻、甜菜D、油菜、茶叶、春小麦

2.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

图示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0米。

读图回答3~4题。

3.观察者站在甲处能够看到的

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

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图示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地的地形类型

A、平原B、高原C、丘陵D、山地

6.乙河流从源头到与其它河流的交汇处的落差可能是

A、200米B、500米C、1000米D、1500米

图示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此图可代表某种地理事物。

回答7~8题。

 

7.该种地理事物是

A、水库B、梯田C、峡谷D、沙丘

8.图中所指的某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坡B、江南丘陵

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回答9~11题。

 

9.在图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B、9日

2时C、9日20时D、8日8时

11.该季节能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绿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D、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

500000,图幅面积为10000平方厘米。

根据需要,现用1:

1000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新图图幅的面积为

A、20000平

方厘米B、5000平方厘米C、250平方厘米D、2500平方厘米

13.新图与原图相比,表示的地理事物

A、更详细B、较粗略C、没有变化D、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图,回答下列各14~17题。

 

1

4.表示1月份赤道上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

15.3月21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A、②③B、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

16.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日北极点B、6

月22日北极圈

C、12月22日南极点D、12月22日南极圈

17.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大风沙暴B、寒潮

C、春旱D、午后暴雨

 图示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

读图回答18~19题。

 

18.就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大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南向西北流 B、西北向东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19.若要安排戏水和露营活动,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选点是

A、W          

 B、XC、Y           D、Z

图示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可能原因是

A

、梅雨的影响B、台风的影响C、寒潮的影响D、大气污染的影响

图示为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22~23题。

 

22.若图示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23.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泥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

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24~25题。

 

24.河床断面形态从乙至甲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5.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读南半球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

6.按照7月气温、1月气温、年降水量、地形剖面图的排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7.对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为阳坡,且雪线较高B、甲坡为阳坡,且雪线较低

C、乙坡为阳坡,且雪线较高D、乙坡为阳坡,且雪线较低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28~30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28.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0.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图示为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4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3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据统计6月22日的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假设为a)与12月22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假设为b)二者相差73卡/厘米2·日。

图示为我国与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

 

(1)说明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的原因。

(3分)

(2)分析我国30°N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的原因。

(4分)

(3)比较a、b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

(3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2015年10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雅加达(首都)至万隆(第四大城市)的高铁项目。

雅万高铁计划沿途设置8个站点,设计时速300千米,将全部采用中国的高铁技术与装备,计划3年建成通车。

 

(1)说明雅万高铁在图示Ⅰ、Ⅱ两条线路中选定Ⅰ线路建设的理由。

(2分)

 

(2)推测雅万高铁修建中需要应对的自然挑战。

(4分)

 

(3)阐述雅万高铁的建设将对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

 

34.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第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

图示为某区域等高线和平均终霜冻日(从1月1日起计算的日数)的空间分布图。

 

(1)描述终霜冻日的分布特点。

(4分)

 

(2)指出霜冻对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并分析霜冻来临时可采取的田间防御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01—05:

CCCAB06—10:

CBBBD

1

1—15:

DDBBB16—20:

CDBBB

21—25:

AADBB26—30:

ADADD

31.(10分)

(1)特点:

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2分)

理由:

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分)

(2)问题:

泥沙淤积。

(1分)

原因:

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2分)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3分)

32.(10分)

(1)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云层厚,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3分)

(2)我国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海拔高,日照时间较长。

(4分)

(3)a小于b(或b大于a)。

(1分)

原因:

6月22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a)较少;12月22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b)较多。

(2分)

33、(10分)

(1)I线路连接更多的城市(聚落);且经过地

区地势相对平缓。

(2分)

(2)应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火山、地震多发等挑战;要克服气候湿热、天气多变;跨越河流;野生动物侵袭等困难。

(4分)

(3)缓解交通压力,(方便沿线居民出行)节省通勤时间;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地域间的联系;获得建设与管理、运营的相关技术和经验等。

(4分)

34、(10分)

(1)终霜冻日分布不均;由南向北终霜冻日递增;纬度越低终霜冻日越早(纬度越高终霜冻日越迟);海拔越低终霜冻日越早(海拔越高终霜冻日越迟)。

(4分)

(2)危害:

冻坏或冻死农作物;影响品质和产量。

(2分)

措施:

人工烟熏,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农田灌溉,提高空气和土壤温度;喷施抗寒制剂,增强作物抗寒能力。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