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649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文拓展阅读练习

(一)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

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

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

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

【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

【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

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

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

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5.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6.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各有何作用?

(4分)

 

7.选文从雾凇外表的       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         ,运用了       说明顺序。

(3分)

8.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3分)

 

9.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6分)

 

 

 

(二)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

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

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就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3.这篇文章章采用了______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和放线菌的作用。

14.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5.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三)

阅读《会飞的火车》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

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

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

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

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

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

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

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

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年3月版)

1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请简要说明。

1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3.“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4.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

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

 

(四)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

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1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3分)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19.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20.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3分)

 

(五)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

(11分)

候鸟的迁徙

余夫

(1)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2)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

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3)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4)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

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5)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

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

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

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

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

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

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

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6)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

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

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

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7)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

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

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3分)

  选文

(2)——(6)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观测A____、B、C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15、选文第6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I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而“大多数候鸟迁徙的路线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磺鹀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巾心约35。

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17、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3分)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

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

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

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六)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

王元红

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

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

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

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

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

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

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⑧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

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⑨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

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

⑩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

⑪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

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

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

(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

(2分)

2.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

(每点用四个字概括)(3分)

(1);

(2);(3)。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纳木错湖越变越大,归根结底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B.本文是按由主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纳木错湖水位上涨原因的。

C.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牧民十分愚昧。

D.第⑥段加点词语在文中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4.作者在文尾说“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哪些事情?

(试举四例)(4分)

 

 

 

答案及解析:

(一)【答案】:

5.(3分)B

6.(4分)①分类别、下定义;(2分)②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2分)

7.(3分)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逻辑(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8.(3分)①雾凇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6分)示例:

①雾凇可以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

②雾凇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更加优美、宁静;

③雾凇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答案及解析】

13.逻辑、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14.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15.

(1)散发清香

(2)生产抗生素(3)制造味精(4)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6.C

【解析】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辨别说明顺序,要从分析文章结构、准确理解概括段意入手。

联系文章内容,可知本文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再到功用的逻辑说明顺序,据此填写答案即可。

14.试题分析: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

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本题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结合语句分析即可。

15.试题分析:

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句作答。

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

本题结合文章的第7、8段筛选概括即可。

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16.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中的“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可知,C项“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故答案为C。

(三)【答案及解析】

11.示例:

时间顺序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12.示例: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13.示例:

“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

“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1.试题分析:

考查文章的说明顺序。

2—5段写磁悬浮列车的发明,6—8段写磁悬浮列车的发展,9段写磁悬浮列车的磁悬浮列车的前景。

所以说是时间顺序。

12.试题分析:

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

“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