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61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济南版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含有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等六类营养成分。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被誉为

“三大营养物质”。

3.谷类和根茎类中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黄、花生、豆类和硬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

4.糖类: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麦芽糖、葡萄糖。

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5.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

6.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7.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9.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0.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1.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2.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

13.维生素C有一个重要特性,它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4.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

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

如物质运输和调节体温。

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5.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16.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饮食中长期缺乏铁容易患贫血症。

17.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长期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18.提供能量的先后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相同质量下提供能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脂肪;构成细胞的主要万分是水。

第七营养素:

膳食纤维。

见书第3页。

19.检测维生素C用高锰酸钾溶液,呈现褪色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果蔬提取液的多少。

使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用的果蔬的滴数越多,证明果蔬中含维生素C越少。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P8)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消化腺包括:

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

4、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

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重点:

①在口腔内,食物中的一小部分淀粉被初步消化。

②在胃内:

物理性消化:

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与胃液混合;胃液呈酸性。

化学性消化:

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③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营养成分。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物理性消化:

肠的蠕动,小肠内胆汁的乳化

胰麦芽糖酶、肠麦芽糖酶

胰淀粉酶、肠淀粉酶

化学性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胰脂肪酶、肠脂肪酶

胆汁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肠太酶

胰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8、三大营养物质的比较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开始消化的部位

口腔

小肠

彻底消化的部位

小肠

小肠

小肠

消化最终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需要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肠液、胰液

9、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10、.吸收部位:

①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②小肠:

吸收绝大部分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葡萄糖、无机盐。

大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总结:

1、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以后,进入循环系统,最终随血液运往全身。

2、糖类、蛋白质、脂肪先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

水、无机盐、维生素。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①消化道中最长一段。

(消化、吸收)

②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消化、吸收)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吸收)

含多种消化液。

(消化)如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其中,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膳食:

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2、食物金字塔(见P16)淀粉类、果蔬类、肉类鱼类、蛋奶类、油脂类。

3、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4、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早餐尽量营养全面。

5、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6、不合理膳食容易引起营养缺乏症或肥胖、生物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

二、食品安全包括两方面:

1、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

2、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中的安全问题。

三、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

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23)

1.

呼吸系统:

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

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鼻腔:

前端有阻挡空气灰尘的鼻毛,内表面能分泌黏液使空气清洁和湿润,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

喉:

以软骨为支架,同时也是发音器官。

气管:

以C形软骨为支架。

支气管:

在肺内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其末端膨大形成肺泡。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功能:

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位置: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肺内的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原因:

肺泡数目多,

肺泡外面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就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这时肺内气压就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口诀:

吸收廓大压小;呼舒廓小压大。

呼吸运动: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与呼气的过程。

演示实验P24-25。

即呼吸运动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肋间肌和膈肌

膈顶

肋骨胸骨

胸廓

肺内气压

吸气

收缩

下降

向上向外运动

扩大

扩张

低于大气压

呼气

舒张

上升

向下向内运动

缩小

回缩

高于大气压

注:

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在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都等于外界大气压。

气体交换原理:

气体具有扩散作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4.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8、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呼吸会受到阻碍)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2)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实现)(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心脏舒缩)(4)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实现)

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

1.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营养物质。

糖(17.15千焦/克)、蛋白质(17.15千焦/克)、脂肪(38.91千焦/克)。

2.热价:

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即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燃烧释放的热量。

3.食物的热价公式:

4.人体能量的释放:

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实际上就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能量主要用于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

5.能量消耗与什么有关:

①因年龄、性别、体质有所不同

②活动强度不同,所需能量不同。

发育期消耗的能量要比其他时期多。

6.每天摄取的食物数量与消耗之间应该维持平衡,如果长时间食物摄取量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业废气、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室内空气污染等

2、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对自身:

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常年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级呼吸道疾病;致癌;还损害神经系统,使记忆力衰退、过度衰老。

对他人:

使吸烟者周围的人容易受到二手烟的危害。

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注:

1、血红蛋白是血液里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决定了血液的颜色是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在氧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2、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贫血主要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3、动脉血:

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在体动脉、肺静脉中流动脉血)

4、静脉血:

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与营养物质的含量多少无关(在肺动脉、体静脉中流静脉血)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氨基酸。

尿酸、尿素等。

实验一:

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

试剂:

5%的柠檬酸钠溶液。

结论:

加了5%柠檬酸钠溶液的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其中中间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是红细胞。

1、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名称

大小数量

形态

结构

功能

过多/过少

红细胞

较大最多

双面凹的圆饼状(含血红蛋白)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过少,均可能导致贫血

白细胞

最大最少

圆球状

有细胞核

做变形运动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过多:

炎症

血小板

最小较多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少:

流血不止

过多:

血栓

二、输血与血型

1、血量一般稳定,成年人的血量是一般是体重的7%-8%。

若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1200毫升-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2、一次义务献血200毫升-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血型: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3、输血原则:

一般来说,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其它三种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O型血人是万能供血者,AB型人是万能受血者。

4、一次失血不超过400亳升,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1、血液循环系统由以及和血管组成。

以及是血液运输的动力系统。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

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2、毛细血管的特征:

数量多、分布广、血流慢、管壁薄、管腔小。

3、(P52图)3.3-10血液流经组织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进入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

同时,血浆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

4、观察小鱼尾鳍中血液流动(P50)

一、血管(血管穿过人体内的所有的组织。

)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图:

P52页图3.3—10

血管种类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止血方法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无瓣膜

管腔较大

近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是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数量多,分布广。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

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弹性最小

管腔很细(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消毒后包扎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地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管壁较薄、弹性小。

管腔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管腔较大

远心端止血

1.人体血管:

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3.{}毛细血管是人体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心脏(P52)

1、

位置:

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

大小:

拳头那么大。

2、功能: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昼夜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运来了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3、

心脏结构:

心脏壁。

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

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室壁最厚。

四个腔。

上房下室:

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瓣膜。

心脏具有瓣膜,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的瓣膜分房室瓣和动脉瓣。

4、

与心脏连通的血管(规律:

房连静,室连动)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

注:

动脉血管内无瓣膜。

几种不同的瓣膜的比较: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液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动脉

静脉瓣

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心房

5、心脏跳动:

心脏跳动一次,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

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到心脏,此时心脏牌休息状态。

6、心脏跳动的过程(P54页图)

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关,防止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回心室)

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防止心室内的血倒流回心房,动脉瓣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房室瓣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关,防止动脉内的血倒流回心室)

7、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有所不同,成年人正常范围:

60-100次/分。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P54)

1.血液循环:

在心脏的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叫血液循环。

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胞血管网。

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向右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体循环。

(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网,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口诀:

起于室,终于房,体左肺右

5、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体循环:

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

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6、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7、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8、体循环: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

(此处既有物质交换又有气体交换),结果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此处只进行气体交换),结果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9、心脏左侧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内流动脉血,心脏右侧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内流静脉血(即体循环的体动脉血管内是动脉血,体静脉血管内是静脉血,肺循环的肺动脉血管内是静脉血,肺静脉血管内是动脉血)

10、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橡皮管扎起来目的是减缓或阻止血液流向心脏。

针刺入的是静脉血管,因管壁较薄,血流慢,分布广,管腔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出血少,易止血。

11、

血流规律一般是: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心房

12、

应用:

手背上静脉注射的青霉素到达肺部的途径是:

手部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或肺泡

二、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它的表示方式:

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

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

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高血压和低血压概念。

三、脉搏:

动脉的搏动。

脉博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四、关注心血管健康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长期酗酒或吸烟,另外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体育锻炼。

保持心血管健康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育锻炼。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

形成尿的器官:

1、

排泄:

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2、肾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

毛血细管球

肾小体

结构单位——肾单位肾小囊:

双层壁,与肾小管相通

肾小管:

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

3、原尿:

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4、尿液: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这瞟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

而剩下的其它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含废物多的动脉血液含废物少的动脉血(原尿)含废物少的静脉血(尿液)

二、尿液的排出

尿液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排尿的意义:

及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和尿道共同组成人体的泌尿系统。

6、血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

蛋白尿:

含有蛋白质的尿。

(肾小球炎或发生病变)

7、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

每天应该适量的喝水。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形成汗液的器官:

皮肤

一、皮肤的结构

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2.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生发层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

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表皮角质层:

防止细菌侵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上皮组织)生发层:

分裂产生新细胞

皮肤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真皮(结缔组织)血管

感觉神经末梢

汗腺分泌部:

盘曲成团的细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导管

皮肤的附属物皮脂腺

毛发

指(趾)甲

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2.汗液的形成:

血液流经汗腺分泌部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水、无机盐、尿素等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3.汗液的排出:

汗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

4.排汗的意义:

排出体内废物,调节体温。

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

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1.外分泌腺:

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2.内分泌腺:

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入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

腺体类别

导管

分泌物去向

举例

外分泌腺

有导管

进入体内管腔或排出体外

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

无导管

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胸腺等

(2)激素:

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它们在血液中量虽极少,但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调节是不可缺少的。

(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异常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1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2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3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最大)

1、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2成年过多患甲亢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转化,降低血糖

1分泌不足患糖尿病2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补:

侏儒症与呆小症异同;相同点:

患者都有从幼年患病且身体都矮小。

不同点:

“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

“呆小症”是由于幼年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不仅身材矮,生殖器官不发育且智力低下

孕妇在怀孕时缺碘,生出来的婴儿会患呆小症。

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内分泌腺包括:

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5.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6.生长激素的作用:

①如果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②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身材异常高大)③如果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手、足、鼻、下颌等部位肥大)

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8.胰岛素的作用: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

9.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中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

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脑神经、脊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可分为: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2.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组成,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的信息,然后发出指令。

3.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