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584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教案

第1单元 关注信息社会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的三种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社会、知识产权的内涵以及信息生态问题的表现;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3、掌握知识产权的类别,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技能目标

1、能够结合案例描述信息的基本功能以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尝试运用信息的相关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3、针对周围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并负责地参与信息活动;

2、养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并逐渐适应信息社会。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单元教学构想

1、本单元对信息社会的信息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对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对学生有很大帮助。

2、指导学生认识信息社会及信息社会的特殊信息现象。

3、针对有部分网隐学生及出入网吧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怎样适应信息社会,及青少年学生出入网吧的危害。

第1课 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的三种表现形态,熟态,熟悉信息传递的各种方式及其变化;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1、能够结合案例描述信息的基本功能;

2、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体会和归纳信息,并尝试运用信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逐步提升信息意识;

2、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并负责地参与信息活动。

教学重点

1、信息传递的各种方式及其变化;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泰坦尼克号失事是因为信息不通畅引起导入

二、讲解新课

(一)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需要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表现出来,所以说,信息离不开载体。

1、文字形态的信息

即以文字的形式存储于各种不同的载体上,这是目前内容最丰富、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

2、声像形态的信息

以声音或图像的形式出现,比文字直观,易于理解。

3、记忆形态的信息

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传播和被接收的信息,这种信息只在人脑中贮存,而不具有确定的记录载体。

记忆形态的信息最不易被学生理解,特别是信息离不开载体有言在先。

(二)信息的特征

信息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并不是事物本身。

信息来源于事物,又必须依附于物质作为载体。

1、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表达,因此,只要有事物存在,只要事物不断地运动,就会有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变化,也就存在着信息,所以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2、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表达、存储和传递都具有依附性。

3、传递性

信息能够在时间单人一点传递到另一点。

4、共享性

信息在共享过程中,不会像物质和能量那样产生任何损耗。

5、时效性

如果超出了时间界限,再好的信息也不会产生效益。

6、价值相对性

信息是一种有别于物质和能量的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合理运用信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学习效果。

因此,信息是有价值的。

但由于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也不同,信息的价值又是因人而异的,即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7、真伪性

从信息利用的角度而言,信息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

8、可处理性

可对信息进行压缩、存储、整理,也可以转换信息的形态。

在传播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处理的信息可以实现创新或增值,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领域和群体。

其他特征:

如多样性、可识别性、可度量性、不完全性、动态性、无限性、客观性、层次性等特征。

三、活动与探索

根据信息的特征,讨论“泰坦尼克号”失事

四、小结

五、作业

第7页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信息的特征

二、讲解新课:

(三)信息的传递

传递信息的方式

1、古代信息的传递

“上古结绳而治”,结绳传播信息、交流思想。

烽火台:

传递军事信息。

飞鸽传书

快马驿站

击鼓鸣号

2、现在信息的传递:

电话、电报、传真、电视、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电子邮件、MSN、QQ

3、信息传递的原理

编码-改送-接收-解码

在传递信息之前,应该预先规定各种信息的含义,以确保信息接收方的准确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形式、媒介发送出去,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后,通过翻译信息的含义来接收信息的真实内容。

(四)信息的功能

1、信息是知识的来源

通过归纳和分析加工成知识。

2、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决策者需要大量准确的全面的信息作为依据,消除不确定的信息,作出决策。

3、信息是思维的材料

人的思维和智慧是信息加工的产物。

4、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5、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

现代社会将信息、物质和能量看成支持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三、活动与探索

“信息的功能”这一知识点由学生举例逐一说明

四、小结

五、作业

第7页第2题

 

第三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

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查询古代信息传递

2、查询现代信息传递的具体实例

3、搜索“空城计”,体验信息的真伪性及其他特征。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视

组织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2课 信息技术综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2、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技能目标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案例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信息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养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能够积极展望未来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

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的内涵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信息的形态

信息的功能

二、讲解新课

(一)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IT)是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储存、传输和应用的相关技术。

从本质上看,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的庞大技术群。

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包括用于信息采集的感测技术、用于信息传递的通信技术、用于信息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以及用于信息使用的控制技术。

1、感测技术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以声、光、电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3、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支柱,而计算机技术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4、控制技术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及需求,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进行控制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

现代控制技术通常是指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系统能在无人处境参与的情形下运行,并承担人的某些工作任务。

以上四项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群的核心地位,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

(二)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

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为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

2、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BBS、MSN、BLOG等,不但满足了人们自主发展和群体交流的需求,也进一步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3、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老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谁知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以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化学习资源为信托的。

此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全新的交流方式与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远程教育、终身学习、个别学习奠定了基础。

4、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一,通过网络体系,人们的观念在快速交流、渗透并相互影响,这将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的得益协调各自的行为。

第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第三,人们的交往、购物、医疗、学习、办公、娱乐等许多事情都可能通过网络进行。

总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由它引发的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发展阶段

(1)信息技术研究开发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

3C,即信息技术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领域都有了较大突破。

(2)信息技术全面应用阶段(7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

3A,即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领域有了很大发展

(3)数字信息技术发展阶段(8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3D,即信息技术在数字化通信、数字化交换、数字化处理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这些技术是解决在网络环境下对不同形式的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的关键。

2、发展趋势

信息的搜集存储技术将向全面化、人性化、海量化发展;

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将向智能化、多元化、自动化发展;

信息的传输交流技术将向网络化、多媒体化发展;

信息的应用技术将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发展。

三、活动与探索

可开展学生活动,对比引入信息技术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等的不同变化。

形式可多样化,诗歌、话剧、小品皆可。

四、小结 

五、作业

13页“实践与创新”题1、2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

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查询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2、查询信息技术发展

3、搜索“SOHO一族”有关信息,作一个PPT课件。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

指导各组学生作品制作,查看学生作品进展情况

有特色的作品在电子教室上展出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3课 审视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生态问题的表现形式;

2、掌握知识产权的类别,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信息生态问题;

2、针对周围知识产权的现象,能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信息社会的特征,逐渐适应信息社会。

教学重点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努力适应信息社会

教学难点

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二、讲解新课

(一)信息生态问题

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信息生态问题指的是信息生态失衡问题。

1、信息超载

一方面,由信息的海量增长造成的;另一方面,人为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工具随意发布信息,人类获取信息存在局限性,都导致信息超载的主观原因。

2、信息污染

信息垃圾、冗余信息、色情信息、电脑病毒等充斥信息环境,使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不但难以找到真正需要的有效信息,而且会受到欺骗性、误导性甚至破坏性信息的严重影响。

3、信息犯罪

包括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骚扰、信息欺诈、信息破坏、信息盗窃、信息渎职、信息攻击等内容。

4、信息综合症

信息技术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各种不良影响。

表现:

烦躁不安、胸闷压抑、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

(二)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的是通过创造性智力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它包括工业产权、著作权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等。

其中,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努力适应信息社会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对信息的敏感程度。

要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在信息的海洋中及时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2、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必须学习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文化,培养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长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特别是在使用电脑时,要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注意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确保身心健康。

4、遵守信息法规

努力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制造和散布无用、有害和虚假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坚决抵制盗版软件以及有损信息安全的行为,为营造一个和谐的信息社会而努力。

三、活动与探索

知识产权,是人们常常忽略的一点,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三个知识点“努力适应信息社会”这是我们的目的所在,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位。

四、小结

五、作业

18页第1题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

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查询知识产权保护法

2、查询信息生态问题现状

3、在搜索引擎上检索任一关键词,体验信息超载,并查询其他垃圾信息、冗余信息等。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上网查询情况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2单元 把握未来际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的来源、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IP地址和域名的格式;

3、了解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熟悉常用的搜索引擎;

4、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5、了解不同信息的下载途径,掌握提高下载效率的方法。

技能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工具采集信息,并运用恰当的方式保存信息;

2、学会设置IP地址,能通过三种方式访问因特网;

3、熟练运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会使用在线数据库查询信息,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高效地下载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培养分类管理信息的意识;

2、提升高效合法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自我防护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

单元教学构想

1、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怎样快速检索出有用信息,在于搜索引擎的技巧上,指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第1课 把握未来际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的来源,掌握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

2、理解信息需求的四个要求;

3、了解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信息的需求;

2、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采集信息,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保存信息;

3、能够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提升科学、高效、合理、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3、提升鉴别信息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信息获取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信息需求分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风预警

二、讲解新课

(一)信息的需求分析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分析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1、信息的对象差异

信息的对象差异是指同样的信息对不同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一样。

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取信息。

2、信息的时间要求

信息在哪个时间范围内生效

3、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发生的地点及适应的范围

4、信息的内容形式

广义的信息包含信息本身的内容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信息的来源

文献型信息源

数据型信息源

声像型信息源

多媒体信息源

(三)信息的采集

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采集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四)信息的保存

分类汇总

把获得的信息以合适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一方面提高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计算机中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

文字:

txtdochtmlwpspdf

图像:

jpgbmppsd

音频:

mp3

视频:

rm

动画:

swf

其他:

exezipxls

(五)信息价值的分析

1、信息的先进性

该信息是否提出了新理论、新观点或新发现。

一般可选用操作性强的指标。

2、信息的适应性

该信息对信息接收者可供利用的程度。

一般可参考客观实际情况、主观实际需要、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等因素。

三、活动与探索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中信息需求分析是重要的一环,本课内容全面。

信息保存是对信息分类汇总,要记住不同信息种类的存储格式,这一点对同学们较难的,要加强记忆。

四、小结

五、作业

27页题1

 

第二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

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查询信息存储格式

2、查询不同信息采集工具及使用方法

3、查询信息价值的分析方法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上网查询情况

展示学生完成练习1、2的成果。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2课 赢在网络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上网所需设备、ISP的含义、IP地址和域名的格式;

2、了解因特网提供的服务以及访问因特网的三种方式;

3、理解IP地址及域名的内涵。

技能目标

1、学会设置IP地址,能通过三种方式访问因特网;

2、能够综合运用因特网提供的功能为生活、学习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提升对网络的认识水平以及应用意识;

2、逐步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教学重点

IP地址和域名的内涵;三种访问因特网的方式。

教学难点

IP地址和域名的内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信息存储格式

信息的价值分析

二、讲解新课

(一)网络基础常识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分类:

(依据覆盖的范围)

局域网:

在较小的区域内将若干独立的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用户共享数据资源。

一般不超过10公里。

城域网:

范围就是城市区域,一般在10-60公里,最多不超过100公里。

广域网:

一般超过100公里,可以跨越城市、地区甚至国家,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局域网组成。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2、上网所需要的设备

硬件:

计算机、网卡、连接设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水晶头等),如果是电话线上网,还需要调制解调器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

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等)、浏览器、文件传输工具、E-mail收发软件等。

3、ISP(Internet服务提供商)

目前国内: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长城网

4、IP地址和域名

IP地址: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网络号:

主机所连接的网络

子网号:

本网络内的各个子网编号

主机号:

标识该网络上特定的那台主机

一般由四个小数点隔开的0-255的十进制数构成。

域名:

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顶级域

顶级域:

一类是国家顶级域,又叫地区域,根据地址位置来表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由两个字母的代码组成;一类是通用顶级域,又叫机构域,由三个字母的代码组成。

举例:

comedugovmilnetort

Cngbukfrjpdeca

三、活动与探索

由计算机实验室内网络为例讲解上网所需设备。

要引入IP地址设置,其步骤要让学生掌握。

对IP地址和域名,以不同的IP地址和网站域名举例讲解较好。

然后,分析域名。

四、小结

五、作业

搜集报纸、刊物上的网站域名或IP地址并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引入

IP地址

域名

顶级域

二、讲解新课

(二)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服务

1、电子邮件服务(E-mail)

2、WWW服务

WWW含义是全球信息网,万维网或3W,它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3、文件传输服务(FTP)

因特网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包括“上传”和“下载”

4、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用户通过贴和口令登录远程主机,成为该主机的合法用户,便可以使用远程计算机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

5、新闻组(NEWSGROUP/USENET)

6、电子公告板(BBS)

(三)因特网的访问方式

1、通过IP地址访问

2、通过域名访问

3、通过网络实名访问

(四)赢在网络时代

1、尽早接触网络

青少年越早接触网络,对其成长越有利。

2、善于运用网络

网络工具的出现必将推动网络社会的崛起和网络发展方式的形成。

要善于运用网络工具开掘知识资源,不断汲取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

3、防止沉溺网络

青少年在上网的过程中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慎防网络陷阱和网络犯罪,切实维护网络道德。

三、活动与探索

让青少年赢在网络时代,是时代进步和青少年发展的迫切需要。

组织学生对如何上网展开讨论。

四、小结

五、作业

35页题2

 

第三课时

上机练习

练习环境:

网络教室,因特网

练习内容:

1、IP地址设置

2、用三种不同方式访问CCTV

3、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并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

上机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1、检查学生穿戴鞋套情况

2、学生检查微机

3、开机

二、教师布置上机任务和其他注意的问题

1、教师启动电子教室软件

2、布置练习内容

3、上网注意事项

三、学生上机练习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上机情况

指导学生IP地址设置及电子邮箱申请。

四、整理微机

学生关机,整理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摆放好凳子。

 

第3课 网络信息检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2、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3、掌握不同信息的下载途径,知道如何提高下载效率。

技能目标

1、能够熟练的运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2、会使用在线数据库查询信息;

3、学会运用多种途径高效地下载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合法、科学、快捷地获取网络信息;

2、逐步培养分类管理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点

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多途径下载信息

教学难点

多种途径下载信息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与导入

三种网络访问方式

二、讲解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