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573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

观 园

陈四益

①中国人对景物的观赏,先秦时期多任其自然。

造园之兴,可上溯秦代,但那时帝业初兴,开疆拓土,君临天下,所以想的不过是壮其宫室,广其园囿。

②私家造园起源甚早,蔚成风气,则在宋以后。

尤其是山水画兴,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昆阆之形,围方寸之内,激发起造园家无限奇思妙想,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精美园林。

由于园主家业的衰败,时局的动荡,战乱的破坏,愚昧的毁弃,到今天,经典园林,所余无多。

因其无多,更需珍惜。

人海人山的践踏是对名园的破坏,闭门谢客的封闭也会断送了名园的生命。

③懂得园林之美妙,要有一双审美的慧眼,否则,美景当前,只留得几张时装照和一句:

“啊呀,好看来西呀!

”——岂不可惜。

苏州久被上海人称为“后花园”。

春日晴好,各家园林人满为患。

不过,多数游客只是轮番在各处摆姿拍照,然后又急忙奔向其他园林,略无驻足流连、细细品味的余闲。

每见此景,总不免为之扼腕叹息。

④美,要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展现它的奥秘。

园林之美,要有懂得园林的观赏者,才能展其妙趣。

我认识一位苏州资深导游,她能把造园的奇思、观园的妙谛讲解得细致入微、俱在眼前。

她告诉我,导游要能引人入胜,先得长期积累,深入研习,自己成为行家;当然,单有知味的导游还不够,还必须有求知的游客。

有修养的游者遇到无修养的导游,或有修养的导游遇到无修养的游者——不是游客无味,便是导游无趣。

赶路式的旅游,难免只能观其大焉者也。

精细的园林,如不能深入领会,就必将“如入宝山空手回”了。

⑤游览园林,也如学习。

要把事前预习的功夫做够,游览时,好景当前,一经点拨,便豁然贯通。

自从《带一本书到巴黎》一类书籍出版,不少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真是带了这类书去的,大约一是因为花费浩繁,一生或只这一回,不甘空跑一趟;二是因为有语言文字的障碍,不得不做些功课。

⑥多年前,应邀到过如皋水绘园。

水绘园是如皋冒家建于明代晚期的园林,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到明清易代之际已渐趋零落衰败。

清初,经冒辟疆再度经营,才重新显现出活跃的生命。

“冒董姻缘”是水绘园传说的魂。

水绘园得此一魂,平添了无数思绪与谈助。

可惜那回行程仓促,事前又没找到足够的资料做番“功课”,闲逛一晌,不曾留下多少印象。

近来得到一册关于水绘园的资料,在补上了有关水绘园艺术、历史、人物故事的一课之后,才惋惜那次竟是虚行,内心很是懊恼。

遗憾的是,近几年我未能有机会再临水绘园。

⑦今日的水绘园,已非当日风貌,而是今人追摹、想象中的水绘园。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6分)

答: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文段进行层次划分。

本段共7句话。

第1、2句是第一层,提出“园林之美,要有懂得园林的观赏者,才能展其妙趣”的观点;第3、4、5句论述导游、游客的文化修养与观园的关系,阐述文化修养对观园的重要性;第6、7句从反面强调观园需要品味、领悟,才能有所收获。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园林的妙趣需要懂得园林的欣赏者去发现,接着论述导游和游客都要有文化修养,最后从反面阐明只有懂得欣赏才能有所收获(或最后阐明若不品味、领悟就会没有收获)。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在作者看来,一座名园怎样才有“生命”?

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6分)

答: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从物(名园自身)和人(观赏者)两个角度来思考。

从物(名园自身)的角度看,由第②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园林要建造精美;由第⑥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园林要有历史积淀,要有人物与故事。

从人(导游、游客)的角度看,由第②③④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要学会珍惜园林,要有文化修养,要有一双慧眼,要驻足品味园林,要懂得欣赏。

参考答案:

①从园林的角度看,要有精彩的造园艺术,要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要有引人入胜的人物与故事;②从欣赏者的角度看,要学会珍惜,要拥有慧眼(或驻足欣赏),要懂得观赏。

(每点3分)

3.第⑦段说今日的水绘园“是今人追摹、想象中的水绘园”,你怎样理解?

(6分)

答:

 

解析:

通读文章可知,第⑥⑦两段是关于水绘园的内容,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在第⑥⑦两段。

解题时,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语句,如“可惜那回行程仓促……不曾留下多少印象”“在补上了有关水绘园艺术、历史、人物故事的一课之后,才惋惜那次竟是虚行,内心很是懊恼”“今日的水绘园,已非当日风貌”,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①今日的水绘园已失去昔日的风貌;②作者因未能再临水绘园而只能追忆当年的模糊印象;③观赏者可以通过了解水绘园的艺术、历史、人物故事来描摹、想象水绘园当年的盛景和风情;④流露出作者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18分)

随便过的节日

阮 直

节日一般都是一年过一个,可在中国有一个节日可以随便过,那就是“诗歌节”。

哪天激情饱满,哪天就过“诗歌节”。

县市一级组织的不算在内,仅地市一级政府宣传部、文联、杂志社牵头主办的诗歌节每年就有数百个。

这是诗人的幸运,却不见得是诗歌的幸运。

不少诗人激动起来,高歌诗的春天来了,以为这回真的能“打造出半个诗歌的盛唐”。

可诗歌节过去之后,我们在媒体上见到的是领导的讲话、学者的奉和、诗人的表态,书法家书写的是唐宋诗词,电视上不断播出的是开闭幕式的文艺晚会,就是看不见一首在诗歌节中诞生的诗歌佳作,也见不到有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于诗歌节。

按说“西瓜节”西瓜是主打,“南瓜节”南瓜就该是主角,总不能办着“冬瓜节”,冒出来的都是“花大姐”吧。

如今这诗歌节与诗无关的人倒比诗人更耀眼,与诗无关的活动,倒比诗歌更火热、更夺目。

就像“六一”儿童节主角都是大人,“三八”妇女节抢镜头的都是些爷们儿。

诗歌节总得有诗摆出来吧,不能你办诗歌节,拿出的产品还是几千年前老祖宗的低吟浅唱吧,举着“咏唱经典”的旗号,并不能遮掩自己的空白呀。

当代人办诗歌节不能拿出自己的诗歌作品,只朗诵着老祖宗的作品,即使分贝再高,那也是当代人灵感的集体麻木。

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也算是电影与文学的“节日”了,①可人家是有“母体”的庆典。

一年一“过节”,年年有内容。

而我们的不少“人工打造”的节日,从起初创意就在“节”的形式本身了,图的就是节日这种形式能制造出宏大的场面、火热的氛围、广泛的影响,至于节的内容好像并不重要了。

如果重要,那么“诗歌节”的主角应该是诗人,不该是不写诗的领导、不写诗的评论家、不写诗的文化名流、不写诗的商界精英、不写诗只朗诵诗的“嘴力工作者”。

我倒觉得,凡是用庆典的方式举办的“节日”,只有喧哗,最后顶多凝固成个纪念日的符号,②而不会是那个节日母本的再生或复苏。

就像如今的过年,不再是驱赶“年”这个怪兽,清明节不再是郊游,端午节也不是“避恶”,中秋也与嫦娥无关了。

几乎没有一个节日的内容与节当初的意义是相符的。

如今的诗歌节,我担心它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诗歌”本身了。

节日一天就过完了,但日子是过不完的,如果我们心中有诗,它就是常态,而不会是庆典。

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但之前无论哪个时代的诗歌繁荣都没有诗歌节的助推。

诗歌历来是教化启蒙、文化传承、感知审美的重要手段,更是诗人自己实现生命超越、抵达灵魂彼岸的宗教,外在节日的“大帮哄”永远无助于伟大诗人、伟大作品的诞生。

时代可以喧哗,但诗永远尊贵。

我们只有归还诗的自由与高贵才会有诗的繁荣与创新。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答:

 

参考答案:

第一层(第1段):

简述诗歌节随便过的现象,指出这不是诗歌的幸运。

第二层(第2~5段):

揭露诗歌节中尽是与诗无关的人和活动而唯独没有诗歌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实质:

当代人灵感的集体麻木。

第三层(第6、7段):

表达作者的担忧,诗歌国度恐怕再也没有伟大诗人和作品诞生。

第四层(第8段):

收束全文,指出使诗歌回归繁荣的方法。

(6分)

5.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

(6分)

答:

 

解析:

作答本题,要结合上下文,从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入手。

如①句,要重点理解“母体”一词的含义,明确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的“母体”是什么。

抓住“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也算是电影与文学的‘节日’了”“一年一‘过节’,年年有内容”等语句不难得出答案。

②句,要重点理解“母本”一词的含义。

从整个文章来看,作者认为获得“再生”和“复苏”的应是诗歌本身,所以“节日母本”是指诗歌本身,而抓住“凡是用庆典的方式举办的‘节日’,只有喧哗,最后顶多凝固成个纪念日的符号”,可明白整个画线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

①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是基于电影和文学创作活动设立的,先有电影和文学创作活动,而后才有奥斯卡金像奖、诺贝尔文学奖。

(3分)②诗歌节注重形式,忽视内容,不会是诗歌本身的再生或复苏。

(3分)

6.作者为什么说设诗歌节“不见得是诗歌的幸运”?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诗歌节的特点和实质:

诗歌节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诗歌节的主角是与诗无关的人,而不是诗人和诗歌;诗歌节反映了当代人灵感的集体麻木。

其次要分析这样的诗歌节对诗歌的复苏或再生有益与否。

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①从表面上看,频繁地设诗歌节,诗和诗人受到了推崇;而实际上,诗歌节的主角不是诗人,出风头的是与诗无关的人和事。

②从创作实践上看,诗歌需要自由,诗歌节崇尚喧哗,注重形式,无益于诗歌创作,诗歌本身并不能获得再生或复苏。

(每点3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18分)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 金

①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

如今,关于工科人才的培养,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

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

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②为何会出现这“两难”?

窃以为是因为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③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

因此,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

④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应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

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谙悉工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早年间,钱三强先生立志立德,正是得益于人文教育。

他中学时代即就读于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孔德学校,接受德智体美的全人教育,名字也由“钱秉穹”改为“钱三强”,意为德智体都强。

后来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在未来中国蓝图的吸引下,钱三强决心学工科,以实际行动报国,自此一生未改初心。

⑤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有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有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也让工程技术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久远价值。

目前,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工艺审美素质要求更高。

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将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

⑥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

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7日)

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需先厘清行文思路,划分层次,再归纳层意。

第①段指出工科人才培养中存在“两难”,第②段开头问“为何会出现这‘两难’”,然后具体分析原因,第③段明确指出“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第④⑤段都以“一流的大国工匠”开头,都是对人文教育对培养一流大国工匠的作用的分析,第⑥段是总结段。

①②③可划分为一层,④⑤划分为一层,⑥为一层。

将每层的大意用简洁的语言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培养大国工匠过程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分析原因,指出工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人文教育;(2分)其次,具体分析人文教育对于培养一流大国工匠的作用;(2分)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当前需以人文教育培养大国工匠。

(2分)(只有术语,没有分析,最多得2分)

8.作者为什么说“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

文中举钱三强的例子有何作用?

(6分)

答:

 

解析:

本题有两问,要分开回答。

回到原文可发现,“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这句话前有“因此”一词。

从“因此”可以看出,第一问的答案就在第③段中,把“因此”前面的内容稍加整合即可。

第二问应该从论述类文本例证的作用的角度来回答,举例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知道了第④段的主要观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参考答案:

原因:

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2分)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

(2分)

作用:

说明人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2分)(意思对即可)

9.作者认为,成为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要回到原文,寻找对应信息点,确定答案来源。

第④段的开头是“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第⑤段的开头是“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确定答案应从这两段中找。

参考答案:

①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②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③在工程技术中融入思考和生命力的能力。

(每点2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18分)

关于中庸之道

余秋雨

中庸之道侧重于方法论,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

人类太容易走极端了。

能不能在两个极端之间找一条最恰当、最合适的路?

儒家就相信这条路的存在,相信即使一时找不到,它也存在。

这种信念,变成了一种信仰,因此,方法论也就变成了目的论。

实际上,每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沾染极端主义思维。

极端主义的初级形态就是追求危言耸听的“痛快”,极端主义的高级形态就是争取成为站在悬崖峭壁上的“英雄”。

为什么是站在悬崖峭壁上的呢?

因为这些人越要吸引观瞻,就要把对立面看得越大、越强,结果把自己脚下可踩踏的地方越逼越小。

我见过“文革”时期的造反派头头儿以及某些族群分裂主义首领,他们几乎都是这样。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首领?

因为提出的口号特别刺激。

特别刺激的口号一定是狭隘、苛刻、夸张的,那就成了“原教旨主义者”,或者说“基本教义派”。

他们容不得任何修正、宽容和妥协,并把修正、宽容、妥协看成是叛变。

这种思维,把满世界都看成仇敌,那就只能把自己看成无以立足的孤独者了。

不少人喜欢仰望这种形象,于是他们也就扮演起这种形象,到后来,让别人和自己都没法活。

中庸之道否定了这种扮演,笑眯眯地解救了这些人,也解救了他们的所谓“仇敌”。

天下的活动空间很大,人类的生存方式很多,何必玩这种极端?

极端主义认为,“离佛一尺即是魔”。

这种理论看似保护了佛的纯洁性,其实是孤立佛、限制佛,让佛失去了话语空间和行为自由,并对一尺之外的所有物象进行呵斥和打斗,那么佛也就不再是佛。

中庸之道正相反,认为“离魔一尺即是佛”,佛的世界无比广阔,一切人都能走向光明。

正因为这样,孔子把中庸之道看成是最高、最广的道德。

他在《论语》中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他由此进一步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也就是说,那些永远在玩弄极端概念、陈述刺激话语的“英雄”,基本上是小人。

这话,希望大家记住。

我为什么历来不与极端主义辩论?

因为心中早有孔子的这个判断。

学习中庸之道,我建议大家多读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中庸》篇,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记述的,很有价值。

我在这里忍不住要为大家读一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一直认为,中庸之道,是二十一世纪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最佳哲学,可惜很难让外国人领会。

我还认为,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有删改)

1.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文段内容,然后为文段划分层次,最后概括出各层意思。

第二段的第一句为第一层,直接提出“每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沾染极端主义思维”的观点;“极端主义的初级形态……看成是叛变”是第二层,先指出极端主义思维的两种形态,然后分析极端主义思维产生的原因,接着又以造反派头头儿以及某些族群分裂主义首领为例,说明了这种思维的表现;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指出极端主义的危害。

考生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

①首先点明年轻人都有可能沾染极端主义思维的观点;②接着指出极端主义思维的两种形态和这种思维产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其表现;③最后指出这种思维的危害。

(每点2分)

2.文中“离佛一尺即是魔”“离魔一尺即是佛”的含意分别是什么?

请简要作答。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其含意。

“离佛一尺即是魔”后有“对一尺之外的所有物象进行呵斥和打斗,那么佛也就不再是佛”,说明极端主义对不合其思想的人的敌视。

“离魔一尺即是佛”后有“佛的世界无比广阔,一切人都能走向光明”,说明中庸之道认为只要不走极端,人人都可以被解救。

参考答案:

①“离佛一尺即是魔”,极端主义把自己比作“佛”,认为稍微不合其思想的就都是敌人,就是魔。

②“离魔一尺即是佛”,中庸之道认为佛的世界无比广阔,只要不走极端,人人都可以被解救,成为有“佛”性的人。

(每点3分)

3.结合全文,谈谈“中庸之道”的理论特点。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文本,逐层概括“中庸之道”的理论特点。

第一段中说中庸之道是一种制衡哲学,第三段讲中庸之道反对极端主义,第四段至文末讲中庸之道讲究中和之美,是一种最高、最广的道德。

参考答案:

①中庸之道侧重于方法论,讲究制衡,是一种处世哲学;②中庸之道反对极端主义,主张一切人都可教化;③中庸之道讲究中和之美,是一种最高、最广的道德。

(每点2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18分)

《美的历程》结语

李泽厚

①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否?

②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作这种美的巡礼。

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

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

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

这都是常见的现象。

客观规律在哪里呢?

韦列克就反对作这种探究。

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就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

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

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

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③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

艺术永恒性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譬如说,凝冻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

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

是不是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

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

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

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

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

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然而,它既不是永恒不变的,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的。

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

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

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

④重复一遍,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它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说,它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积淀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觉,也就是积淀了内容的形式。

⑤美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巨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有删改)

4.请根据这篇文章,推断《美的历程》一书的主要内容。

(6分)

答:

 

解析:

本文的标题是“《美的历程》结语”,那么文中应有关于写作内容的交代和讨论。

第①段中说“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说明《美的历程》这本书回顾了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历程;第②段中说“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中可推断《美的历程》一书研究了中国古典文艺存在及发展的内在逻辑;第③段提及“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由此可推断《美的历程》一书探寻了艺术作品永恒性的秘密。

参考答案:

①回顾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历程;②研究中国古典文艺存在及发展的内在逻辑;③探寻艺术作品永恒性的秘密。

(每点2分)

5.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可先划分第②段的层次,然后概括各层大意。

第②段共11句话。

第1至7句是第一层,先指出“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作这种美的巡礼”,然后进行了具体的阐释;第8至10句为第二层,针对前面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分析原因;最后一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将各层大意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首先指出艺术发展存在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使人怀疑甚至否定艺术发展规律的存在;然后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最后得出结论,文艺的存在及发展有其内在逻辑。

(每点2分)

6.古典文艺为何仍能感染激动着今天和后世?

作者因此得出了怎样的观点?

(6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