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54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

A.街市B.坊市C.夜市D.草市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B.顺利发展C.停滞不前D.曲折发展

4.统计资料表明: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造成这种局面的经济根济根在于

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

B.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C.中国没有出现过类似西方的工业革命

D.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人的出类拨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C.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6.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

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

这表明陈独秀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

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

7.宋儒朱熹有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

”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8.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0.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

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                  B.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由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11.光绪帝曾在上谕中说:

“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上谕精神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某中学学生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

”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

甲说:

“这里的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

”乙说:

“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

”丙说:

“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

”丁说:

“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四人中观点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无为而治

14.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

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15.《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16.《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19.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20.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倒计时,‘读秒到零,起爆!

’刹那间,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天空和大地燃烧起,太阳都变成灰色了。

随后就是一声巨响,向外扩展,……火球在翻滚,在升高,在膨胀,橘红、靛蓝、绒白地变换着,终于,它定格成一朵直竖在空旷的天地之间的蘑菇云。

令人恐怖的美丽!

”材料记载的新中国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

C.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2.有位名人曾放言:

“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

A.这是“大跃进”时的口号

B.这是类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

C.利用航天技术才能够实现

D.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2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泰哥拉

上饶县中学2016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座位号

历史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7分,28题15分)

26.(共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

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

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

在西方人看,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

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

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

两次文化融合的原因和结果有何不同?

(10分)

(2)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

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6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2分)

27.(17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材料一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

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一一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

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材料二(七十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

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

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三《16—19世纪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

倍)

阶段

英格兰/尼德兰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

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

1500—1549

1550—1599

1600—1649

1650—1699

1700—1749

1750—1799

1800—1820

7.4

7.3

6.7

9.3

——

10.1

11.1

6.7

——

——

6.2

6.3

7.0

6.2

4.0

4.4

4.5

4.1

4.1

5.1

5.4

3.9

4.3

4.0

3.8

3.5

4.7

——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并依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

当时的政府是怎样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二,七十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

当时的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于制度创新有什么促进作用?

(4分)

(3)有学者认为是“农业之革命造就了工业之革命”,也有学者认为是“工业之革命造就了农业之革命”,你认为材料三的数据支持的是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5分)

 

28.(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

《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

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

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

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上饶县中学2016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