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48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docx

高考生物专题综合评估六

专题综合评估(六)

(时间:

35分钟 分值:

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7·广西崇左一模)下列实验的改变对其结果影响最大的是( A )

A.用纤维素酶处理过的植物细胞代替未处理的植物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B.用有机溶剂丙酮代替无水酒精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C.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用低温代替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若用纤维素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丙酮和无水酒精均属于有机溶剂,均可以提取叶绿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大蒜根尖也可进行有丝分裂,故可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似,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对实验结果影响

不大。

2.(2017·新疆乌鲁木齐一诊)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B.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D.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解析:

甘蔗中主要含有蔗糖,其不是还原糖,不能鉴定还原糖;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植物细胞中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发生渗透吸水时,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解离过程时细胞已被杀死,不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必须先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再用健那绿染色以观察线粒体

B.通过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猫叫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C.使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将培养液混合均匀后再取出

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高时,用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

解析:

可将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涂抹在健那绿染液中以观察线粒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的计数用抽样检测法;当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高时,用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

4.恰当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获得科学的结论,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以病毒为材料探究培养液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B.以花生种子匀浆为材料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C.以高等动物的睾丸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以兔的血液为材料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解析:

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生长繁殖,因此以病毒为材料探究培养液中其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5.(2017·陕西汉中二模)下列有关实验和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B.孟德尔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

染液

D.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

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摩尔根;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过氧化氢高温易分解,不可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6.(2017·广东汕头二模)某兴趣小组研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A )

A.a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

B.b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

解析: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浓度处理的杨树茎段侧芽生长量小,说明a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不能促进细胞分裂;在a、b、c三种浓度生长素中,c最适宜促进杨树侧芽生长,但是不能说明c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b浓度和c浓度都小于a浓度,但是b浓度和c浓度之间不能确定大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39分)

7.(2017·山东菏泽二模)(11分)多酶片是一种可以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片。

它是含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结构的糖衣片。

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多酶片的外层应为    酶,其糖衣的作用是      。

 

(2)酶和生物膜上与跨膜运输有关的      (物质)化学本质相同。

 

(3)高等植物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     中,其参与的反应是            ,反应的产物是    。

 

(4)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细胞代谢抑制剂。

①该实验目的自变量是 。

 

②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比较乙组和甲组,得出的结论是   

        。

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与

    (细胞器)少有关。

 

解析:

(1)胃蛋白酶在胃液中发挥作用,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在小肠中发挥作用,故“多酶片”的外层含有胃蛋白酶,内层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其糖衣的作用是保护内层的酶。

(2)酶和生物膜上与跨膜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蛋白质。

(3)高等植物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都需要酶的催化,反应的产物是糖类(和C5)。

(4)根据题意可知,HgCl2可以影响能量的供应,而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中除了HgCl2不同外,胡萝卜的成熟程度不同,故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细胞代谢抑制剂,乙组中加入了HgCl2,说明了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细胞吸收磷酸盐;甲组中是成熟胡萝卜片,丙组中是幼嫩胡萝卜片,其他条件都相同,由于丙组幼嫩组织中线粒体数目少,供能少,因此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

答案:

(1)胃蛋白 保护内层的酶

(2)载体蛋白

(3)叶绿体的基质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 糖类(和C5)

(4)①是否有HgCl2、细胞成熟程度

②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主动运输) 线粒体

8.(2017·内蒙古赤峰三模)(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做了如下相关实验:

①将多只生长状况相同的成年健康小鼠平均分成A、B、C三组;

②A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Ⅰ(抑制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功能)和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B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药

物Ⅰ和药物Ⅲ(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C组小鼠注射等量的

    ;(不同药物只是限制对应区域的功能,对其他区域无影响。

)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每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求平

均值。

请回答: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    运输到垂体,并被垂体细胞膜上的      识别,从而发挥作用。

 

(2)实验中的步骤②应填        ,三组实验结果中TSH的含量多少为         。

 

(3)小鼠注射药物Ⅰ的目的是 

 

             。

 

解析:

(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并被靶细胞即垂体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发挥作用。

(2)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

本实验的单一变量:

加药物Ⅱ和药物Ⅲ,设置两组实验组,加生理盐水的为对照组。

实验中的步骤②应填药物Ⅰ和生理盐水,A组中药物Ⅱ抑制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增加;B组中药物Ⅲ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则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则促甲状腺激素量降低。

C组是空白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处于A和B两组之间。

故三组实验结果TSH的含量:

A组>C组>

B组。

(3)本实验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调节机制,因此需要排除下丘脑的影响因素,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垂体的分泌,所以小鼠注射药物Ⅰ。

答案:

(1)体液 特异性受体

(2)药物Ⅰ和生理盐水 A组>C组>B组

(3)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垂体的分泌

9.(8分)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证明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某种农药具有分解作用而提出的实验方案。

(如何检测农药的含量不做要求)

①他们在同一块农田的不同地点取等量的土壤,将其标记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待用。

②实验开始时向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用无菌水配制的某种农药,并与土壤混匀,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③一段时间后,多次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农药的浓度并求平均值,比较两组农药含量的差异。

(1)请指出并改正实验中两处明显的错误,并说明原因。

错误一:

 , 

改正:

 , 

原因是 。

 

错误二:

 , 

改正:

 , 

原因是 。

 

(2)上述改正遵循的主要是实验设计的什么原则?

 。

 

解析:

不同地点的土壤湿度、有机物含量的差异等可能导致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含量和种类有差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

上述两点改正遵循的主要原则都是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

(1)不同地点 同一地点 不同地点的土壤微生物含量和种类可能有差异,可能对结果造成干扰 放在自然条件下 放在无菌条件下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对结果造成干扰

(2)单一变量原则

10.(2017·河北衡水模拟)(10分)果蝇的眼色有红眼、伊红眼、白眼之分,分别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1、A2、A3控制。

为研究眼色的遗传规律,某小组用一只伊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    ,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

 

(2)为获得纯合的伊红眼雌果蝇,该小组打算用F1中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所需果蝇。

请补充完善杂交实验方案及挑选的

方法:

杂交方案:

 。

 

挑选方法:

 。

 

解析:

由题意可知,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由此可以判断红眼对伊红眼为显性;又由于“雄果蝇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说明亲本中伊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

可判断伊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故等位基因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

Y,则有

×

Y→

Y、

Y,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为获得纯合的伊红眼雌果蝇,应让F1中红眼雌果蝇(

)分别与伊红眼雄果蝇(

Y)杂交;由

×

Y→从

Y、

Y可知,应在后代中出现伊红眼雄果蝇杂交组合中挑选伊红眼雌果蝇,即为纯合伊红眼雌果蝇。

答案:

(1)A1 A2 A3 2

(2)杂交方案:

让F1中红眼雌果蝇分别与伊红眼雄果蝇杂交 挑选方法:

从后代中出现伊红眼雄果蝇(或不出现白眼雄果蝇)杂交组合,挑选伊红眼雌果蝇,即为所需那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