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470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docx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

高三化学二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试题(带解析)

时间:

4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60分)

1.(2014•福建卷)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

.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解析 A项正确,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B项正确,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下通过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醇。

项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2H6,乙醛的分子式为2H4,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D项正确,乙醇和乙酸通过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答案 

2.(2014•吉林省长春市调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层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乙烯使溴水层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苯使溴水层褪色是发生了萃取,A项错误;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盐)和甘油,蛋白质的最终水解产物为氨基酸,B项正确;钠的密度比煤油大,钠沉在煤油下面,将钠与空气隔绝,项正确;根据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可知,它们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 A

3.(2014•石家庄检测一)下列有机物,既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又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苯    B.甲苯   .乙烯   D.乙烷

解析 苯既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乙烷既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 

4.(2014•x疆高三诊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甲苯、甲醇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和乙酸可以用无色的酚酞试液鉴别

解析 在光照条下,甲烷、甲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甲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A选项正确;聚乙烯中不含不饱和键,故不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选项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分别向乙醇和乙酸中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仍都是无色,故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鉴别,D选项错误。

答案 A

.(2014•洛阳市统考)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能使酸性n4溶液褪色

B.甲烷和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12H22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H溶液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H”

解析 苯和完全饱和的油脂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

B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

蔗糖和麦芽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项正确。

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项错误。

答案 

6.(2014•武汉市调研)丙烯酸(H2===H—H)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中和反应B.水解反应

.加成反应D.酯化反应

解析 丙烯酸中含有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B

7.(2014•x疆高三诊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有机物H3H2H(H3)2的一氯代物有种

B.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用—4H9取代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最多可得4种同分异构体

解析 有机物H3H2H(H3)2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A选项错误;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选项错误;丙烯分子中含有—H3结构,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选项错误;—4H9碳链可写成————、和

所以—4H9取代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得到4种同分异构体,D选项正确。

答案 D

8.(2014•武汉高三调研)某单官能团有机物的分子式为3H6,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种B.种

.6种D.7种

解析 符合条的有,

共种。

答案 B

9. (2014•武汉市调研)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

B.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在一定条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解析 柠檬烯有8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8种,A项错误。

由柠檬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10H16,丁基苯的分子式为10H14,二者分子式不同,B项错误。

柠檬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项错误。

柠檬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柠檬烯分子中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发生取代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4•河北省质检)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成分相同

B.葡萄糖、淀粉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石油的裂解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A项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石油的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答案 

11.(2014•武汉市调研)有如下四种碳架结构的烃,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B.b和是同系物

.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b、、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由题给碳架结构可知,a为2&sh;甲基丙烯,b为2,2&sh;二甲基丙烷,为2&sh;甲基丙烷,d为环丁烷。

a和d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b和都属于饱和烷烃,互为同系物,B项正确;d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项错误;b、、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 

12.

(2014•大连双基测试)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可以和NaH溶液反应 ③在一定条下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 ④在一定条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⑤在一定条下可以和新制u(H)2反应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解析 ①有机物A中存在醇羟基、醛基和与苯环相连的甲基,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①正确;②有机物A中存在酯基,可以和NaH溶液反应,②正确;③有机物A中存在醇羟基,在一定条下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③正确;④由于与连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有机物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④错误;⑤有机物A中存在醛基,在一定条下可以和新制u(H)2反应,⑤正确。

综上所述,项正确。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8分)(2014•郑州质检)近年,乳酸[H3H(H)H]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

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所有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

(2)在一定条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乳酸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

A.溴水B.NaH溶液

.u(H)2悬浊液D.2HH

(3)若以丙烯(H2===H—H3)为主要原料(其他无机原料任选)合成乳酸,其合成过程的流程图如下:

则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解析 

(1)乳酸中含有羧基和羟基。

(2)乳酸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与NaH溶液、u(H)2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与H3H2H发生酯化反应。

(3)本题采取逆推的方法可推出B为H3H(H)H2H,A为,则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羟基和羧基 

(2)A (3)加成反应 14.(10分)(2014•河北省高三质检)lH2Na是合成一种除草剂的重要原料,其制备过程如下:

A――→H—l①l—H2—H2—H――→2,u△②B――→n4/H+③lH2H――→NaH3 lH2N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烃A在一定条下发生聚合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类似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lH2H2H与lH2H可发生反应,该反应类似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解析 

(1)由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可推出其分子式为2H4,结构简式为H2===H2,反应①的有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烃A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nH2===H2――→一定条H2—H2,注意不要漏掉n。

(3)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注意配平和反应条。

(4)书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和配平,不要漏掉水分子,反应原理为酸脱羟基醇脱氢。

答案 

(1)2H4 加成反应

(2)nH2===H2――→一定条H2—H2

(3)2lH2H2H+2――→u△2lH2H+2H2

(4)lH2H2H+lH2H

lH2H2H2l+H2

1.(8分)(2014•武汉市高三调研)为测定某气态烃A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实验表明产物是2、和水蒸气。

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他们在一定条下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方案:

燃烧产物――→浓硫酸浓硫酸增重22g――→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32g――→点燃生成2176g

乙方案:

燃烧产物――→碱石灰碱石灰增重60g――→灼热u固体减小064g――→石灰水白色沉淀40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者“乙”)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________(填“是”或者“否”)需要测定其他数据,原因是________。

解析 

(1)甲方案中,浓硫酸增重的是水蒸气的质量,碱石灰增重的是2的质量,再由点燃生成2176g,可求得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A的最简式;乙方案中,只能确定的质量,不能分别求出2、H2的质量,不能求出A的最简式。

(2)22gH2为014l,则A中含氢原子028l,132g2为003l,176g2为004l,所以A中含碳原子007l,和H的个数比为14,最简式为H4。

(3)因为最简式中H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H4即为A的分子式。

答案 

(1)甲

(2)H4

(3)否 最简式中H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H4即为A的分子式

16.(14分)(2014•新标全国卷Ⅰ)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的异戊醇,60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0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gS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gS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gS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30%   B.40%   .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2)第1次水洗,主要洗去大部分硫酸和醋酸,第2次水洗除去NaH3杂质。

(3)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层上方。

分液时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能够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加入无水gS4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水分。

(6)蒸馏操作中,需要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和中温度计位置均正确,但中的冷凝装置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只有b项正确。

(7)据H+H浓H2S4△+H2可知,44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g乙酸,故乙酸有剩余,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为6g,故该反应的产率为39g6g×100%=60%。

(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蒸馏时,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d (4)提高醇的转化率 ()干燥 (6)b (7)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