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46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docx

儿科期末总结笔记

1、小儿年龄的分期:

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按年龄划分,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

婴儿期: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学龄前期:

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学龄期:

自如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青春期:

年龄范围一般从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2)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早,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至下,抬头-抬胸-坐-站-行

由近至远,四肢运动发育:

先臂后手、先腿后脚

由粗至细,手的动作发育:

一把抓-手指取物

由简单至复杂,语言发育:

咿呀作声-字-词-句

由低级至高级,思维发育: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

体重(kg)

年龄

身高(cm)

12个月

10

12个月

75

1-12岁

年龄(岁)×2+8

2-12岁

年龄(岁)×7+75

4、头围的增长

1)出生时:

33-34cm

1岁时:

46cm

2岁时:

48cm

5岁时:

50cm

2)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5、计划免疫

1)卡介苗:

出生

2)乙肝疫苗:

出生,一个月,六个月

3)脊髓灰质炎疫苗:

二、三、四月

4)白百破:

三、四、五月。

复种1.5-2岁6岁

5)麻疹疫苗:

八月复种6岁

6、水与电介质平衡失调:

脱水

1)轻度脱水:

表示有3%-5%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30-50ml/kg的体液减少。

2)中度脱水:

表示有5%-10%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50-100ml/kg的体液减少。

3)重度脱水:

表示有10%以上的体重减少或相当于100-120ml/kg的体液减少。

4)脱水的性质:

低渗性脱水:

血清钠<130mmol/L

等渗性脱水:

血清钠130-150mmol/L

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ol/L

7、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1)非电解质溶液:

5%或10%葡萄糖液,因葡萄糖输入体内将被氧化成水,故书无张力溶液。

2)电解质溶液:

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等,以及它们的不同配置液。

8、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

约占50%,维持生命最基本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2)食物热力作用:

蠕动、消化、吸收

3)活动消耗

4)排泄消耗

5)生长所需

9、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常伴全身各组织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陈代谢失常。

1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日照不足

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

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疾病影响

2)临床表现(活动期(激期))症状和体征

一.、骨骼

基本的病理变化:

1.钙化不全→骨质软化→畸形

2.骨样组织增生

(一)头颅:

(1)<6个月:

颅骨软化、乒乓头

(2)6∼12个月:

方颅(3)囟门增大,闭合延迟(4)出牙延迟。

(二)胸廓:

(多见于1岁以内)肋外翻、肋串珠、哈氏沟、鸡胸、漏斗胸。

(三)四肢:

(1)6月-1岁:

手、足镯

(2)>1岁.X型或O型腿(3)病理性骨折.

(四)脊柱、骨盆:

后突、侧突、骨盆畸形.

二、肌肉变化:

抬头、独坐、走路等动作发育均延迟;腹胀、脐疝.

三、神经系统:

烦躁、夜惊.多汗、枕秃.

四、X线表现

(一)初期临时钙化带断续、模糊、密度↓.

(二)激期干骺端有钩样改变→杯口状→毛刷状.

(三)骨骺软骨增宽.

(四)骨皮质脱钙,易变形.

1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临床表现:

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

1)隐匿型:

血清钙1.75-1.88mmol/l,没有典型的发作症状,但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而引出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2)典型发作:

血清钙低于1.75mmol/l时可出现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

治疗

1)急救处理:

(1)氧气吸入,喉痉挛者将舌拉出口外,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顺畅。

(2)迅速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

2)钙剂治疗:

尽快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20ml中,缓慢静推或滴注,迅速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停止后口服钙剂,不可皮下或肌内注射钙剂以免造成局部坏死。

3)维生素D的治疗:

急诊情况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治疗。

12、新生儿分类

1)根据胎龄(GA):

足月儿:

37周≤GA<42周(259~293天)

早产儿:

GA<37周(<259天)

过期产儿:

GA≥42周(≥294天)

2)根据出生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

BW≥2500g和≤4000g

巨大儿:

BW>4000g

低出生体重:

BW<2500g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

小于胎龄儿:

<第10个百分位

适于胎龄儿:

第10~90个百分位

大于胎龄儿:

>90个百分位

4)根据出生后周龄:

早期新生儿:

生出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

出生后第2-4周末的新生儿

5)高危儿: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

1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神经系统

临床常用的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握持反射

拥抱反射

 

14、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足月儿

早产儿

外表

四肢屈曲状

肌张力差

体重

>2500g(3000g)

<2500g

身长

>47cm(50cm)

<47cm

皮肤

红润,皮下脂肪丰富,毳毛少

绛红,水肿,发亮,毳毛多

头发

分条清楚

细而卷,乱如绒线

颅骨

坚硬

软化,头大

耳壳

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

乳腺

结节>4mm(7mm)

无结节,或结节<4mm

指、趾甲

达到或超过指趾尖

未达指、趾尖

跖纹

遍及整个足底

少或无纹

外生殖器

男婴:

睾丸已降,阴囊有多皱摺

女婴: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睾丸未降、阴囊少皱摺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15、典型麻疹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大多为6-18天

2)前驱期:

也称出疹前期,常持续3-4天。

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及结膜炎表现、麻疹粘膜斑

3)出疹期:

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可高达40-40.5度,咳嗽加剧,伴嗜睡或烦躁不安,重者有谵妄、抽搐。

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

4)恢复期:

若无并发症发生,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消退一般7-10天后消退。

16、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

常规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可呈黄色,静置12-24小时后,脑脊液中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涂片进行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较高。

2)白细胞数多为(5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急性进展期,脑膜新病灶或结核瘤破溃时,白细胞数可为>1000×10^6/L,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例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3)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

4)蛋白量增高。

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者需重复检查,动态观察变化。

脑脊液沉淀物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可达30%。

17、急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1)轻型:

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起病可急可缓,以为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

多有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

18、轮转病毒肠炎(病例判断)

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病初呕吐随后腹泻,秋季腹泻,常发生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可使多系统病变,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腹泻减轻。

粪便检查偶有白细胞,1-3天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

19、生理性腹泻(病例判断)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发育。

大便无或偶见白细胞。

20、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3)补钙、补镁治疗

4)药物治疗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1)调整饮食

2)双糖不耐受患儿应注意减少饮食中的双糖负荷

3)过敏性腹泻的治疗

4)要素饮食

5)静脉营养

6)药物治疗

7)中医辨证论治有良好的疗效

2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

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季节:

夏秋季

临床表现:

a、起病急

b、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c、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粘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在口腔的其他部位。

d、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

腺病毒3、7型

好发季节:

春夏季

临床表现(发热、咽炎、结膜炎)

a高热、咽痛、眼部刺疼,有时伴消化道症状

b、体检:

咽部充血、白色点块状的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

c、病程1-2周

22、肺炎的分类

1)病理分类:

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G+球菌(肺链,金葡等),G-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汗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

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腺病毒3,7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肺炎:

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

真菌性肺炎:

白色念珠菌等

原虫性肺炎:

肺包虫病、肺弓形虫病、肺血吸虫病、肺线虫病等

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

吸入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

﹤1月

迁延性肺炎:

1-3月

慢性肺炎:

﹥3月

4)病情分类:

轻症: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

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其它系统(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

5)按临床表现:

典型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肺炎

非典型肺炎: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

6)按发生地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

健康儿童在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生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患儿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感染而于出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23、支气管肺炎病理生理

呼吸功能不全:

由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进入肺泡以及氧自肺泡弥散至血液和二氧化碳排出均发生障碍,血液含氧量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降低,致低氧血症;血CO2浓度升高。

24、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

肺炎合并心衰

a、安静状态下心率突然增快>180次/分

b、安静状态下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c、突然烦躁不安,面色、皮肤苍白、发绀、发灰、四肢冷

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并发症解释

d、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e、肝脏进行性增大,压痛

f、尿少、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2)神经系统障碍:

缺氧中毒性脑病:

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

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

昏睡、昏迷、惊厥

瞳孔改变:

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呼吸节律不整

有脑膜刺激征

3)消化系统障碍:

缺氧中毒性肠麻痹:

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腹胀,肠鸣音消失。

腹胀重时膈肌上升压迫胸部致呼吸困难加重

应激性溃疡:

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4)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血钠≤130mmol/L,血渗透压﹤275mmol/kg

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mmol/L

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

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浓度

肾功能正常

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ADH升高

5)DIC:

血压下降

四肢凉

脉速而弱

皮肤、粘膜及胃肠道出血

25、支气管肺炎治疗

1)治疗原则:

采取综合疗法,原则为改善通气、控制炎症、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2)抗感染治疗原则

a、有效和安全是选择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

b、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合适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药物。

c、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

d、轻症患者口服抗菌药物有效且安全,对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致口服难以吸收者,可考虑胃肠道外抗菌药物治疗

e、适宜剂量、合适疗程

f、重症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

3)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征

a、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

b、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c、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d、出现脑水肿

e、胸腔短期有较大量渗出

4)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镇静、吸氧、利尿、强心、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体位:

半卧位

吸氧:

鼻导管:

﹤40%,0.5-1L/min;面罩:

50-60%,2-4L/min

镇静:

水合氯醛、Luminal、安定等

利尿:

速尿或利尿酸

强心:

毛地黄制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

限制入量:

30ml/kg/d

血管扩张药:

酚妥拉明、硝普纳、开普通

肾上腺皮质激素

26、腺病毒肺炎

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两岁儿童,冬春季节多发。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较晚、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症状表现:

1)发热:

达39度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热程长,可持续2-3周;2)中毒症状重:

面色苍白或发灰,精神不振,嗜睡与烦躁交替

3)呼吸道症状:

咳嗽频繁,呈阵发性喘憋,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和发绀

4)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呕吐和消化道出血

5)可因脑水肿而致嗜睡、昏迷和惊厥发作

2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由于病变发展迅速,组织破坏严重,故易形成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并可引起败血症及其他器官的迁徙性化脓灶,如化脓性心包炎、脑膜炎、肝脓肿、皮肤脓肿、骨髓炎和关节炎。

临床特点:

1)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发热多呈驰张热型,但早产儿和体弱儿有时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3)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咳嗽、呻吟、呼吸浅快发绀,重症者发生休克。

4)消化系统症状有呕吐、腹泻和腹胀。

5)肺部体征出现较早,两肺有散在中、细湿啰音,发生脓胸、脓气胸和皮下气肿时则有相应体征。

发生纵隔气肿时呼吸困难加重。

可有各种类型皮疹,如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等。

28、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

1)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不少见

2)起病缓慢,轻重不一

3)潜伏期2-3周,病初全身不适、倦怠、头痛,咽痛

4)发热,可低热大多39℃,持续1-3周

5)咳嗽,2-3天开始,刺激性干咳,顽固性剧咳

6)肺部体征常不明显,甚至全无,与临床表现不一致

7)肺外表现:

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肾炎等

29、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听诊特点

1)第一心音亢进,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

2)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更落后于主动脉瓣,出现不受呼吸影响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3)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在左第2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4)当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达1倍以上时,在胸骨左下第4-5肋间隙处可出现三尖瓣相对狭窄的短促与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吸气时更响,呼气时减弱。

室间隔缺损听诊特点

1)体格检查时听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肺动脉第二心音正常或稍增强。

2)心脏搏动活跃,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3)分流量大时,在心尖区可闻及二尖瓣相对狭窄的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

4)大型缺损伴有明显肺动脉瓣高压时,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此时心脏杂音较轻而肺动脉第二心音显著亢进。

5)继发漏斗部肥厚时,则肺动脉瓣第二心音降低。

动脉导管未闭听诊特点

1)胸骨左缘上方有一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常伴有震颤,杂音向左锁骨下、颈部和背部传导,当肺血管阻力增高时,杂音的舒张期成分可能减弱或消失。

2)分流量大者因相对性二尖瓣狭窄而在心尖部可闻及较短的舒张期杂音。

3)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新生儿因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较高,主、肺动脉压力差在舒张期不显著,因而往往仅听到收缩期杂音,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时,多仅有收缩期杂音。

治疗

为防止心内膜炎,有效治疗和控制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均应及时手术或经介入方法予以关闭。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视分流大小、呼吸窘迫综合症情况而定。

症状明显者,需抗心力衰竭治疗,生后1周内使用吲哚美辛治疗,但仍有1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采用介入疗法,可选择蘑菇伞等关闭动脉导管。

法洛四联症由4种畸形组成

1)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狭窄范围可自右心室漏斗部入口至左、右肺动脉分支。

2)室间隔缺损:

缺损为膜部周围型缺损并向流出道延伸,多位于主动脉下,有时可像肺动脉下方延伸,称对称不良型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主动脉根部粗大且顺钟向旋转右移并骑跨在室间隔缺损上,骑跨范围在15%-95%。

4)右心室肥厚:

属继发性病变。

30、急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

一种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急性起病,有血尿、浮肿及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的表现。

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

2)典型表现:

水肿、少尿或无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3)严重症状:

循环充血:

起病一周内,水钠储留,血浆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

肾炎患儿呼吸急促,肺部湿罗音,严重者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频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扩大,奔马律,肝大而硬,水肿加剧,少数突然发生,病情急剧恶化。

高血压脑病:

脑血管痉挛出现缺血,缺氧,血管渗透性增高,

常发生在疾病的早期,血压突然上升150/160mmHg100-110mmHg。

年长儿述剧烈头痛呕吐,复视,严重昏迷,惊厥。

急性肾功能不全

4)非典型表现:

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

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

31、肾病综合症

定义: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有以下4大特点: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

临床表现

1)水肿最常见,开始见于眼睑,以后逐渐遍及全身,呈凹陷型,严重者可有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

2)大约30%有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发病史,70%肾病复发与病毒感染有关。

3)常伴有尿量减少,颜色变深

4)大多数血压正常,但部分患者有轻度高血压

5)一部分病例因血容量减少而出现短暂的肌酐清除率下降,一般肾功能正常,急性肾衰竭少见。

6)部分病例晚期可有肾小球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磷性佝偻病、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和酸中毒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

微小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纯系膜增生、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球性硬化、膜性肾病、其他

糖皮质激素治疗

机理:

减少免疫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尿蛋白排出减少。

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抑制醛固酮分泌,肾小球滤过增加,利尿作用。

短程疗法:

基本不用

中程疗法:

2mg/Kg/d,分3~4次口服,最大量60mg/d,分次服用,若4周尿蛋白转阴减量,巩固2周(基本完成需4周),隔日早晨顿服,2mg/kg,连续用4周,以后每2~4周减2.5~5mg,总疗程6个月。

长程疗法:

尿蛋白未阴转继续口服至尿蛋白阴转后2周,以后每2~4周减2.5~5mg,总疗程9个月。

拖尾巴剂量:

(0.4mg/Kg/隔天),不会产生副作用。

始量要足,减量要慢,维持要长

32、缺铁性贫血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早产儿/双胎/产时失血/孕母缺铁

2)铁摄入量不足:

乳类铁少、未加辅食

3)生长发育因素:

血容量增加>铁摄入

4)铁的吸收障碍:

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反复感染

5)铁的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每1ml/0.5mg铁(牛奶过敏、息肉、钩虫)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较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

2)骨髓象:

增生活跃,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粒细胞、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

3)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4)骨髓可染铁

治疗

原则:

祛除病因和补充铁剂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重度贫血者注意保护心脏功能。

2)去除病因: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有偏食习惯者应予以纠正。

3)铁剂治疗:

口服铁剂

注射铁剂

4)输红细胞:

适应症是贫血严重、合并感染者、急需外科手术者

 

3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

1)婴幼儿多见,起病缓慢

2)一般表现,虚胖,颜面轻度浮肿,毛发纤细稀疏、黄色,严重者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

贫血表现:

蜡黄,睑结膜、口唇指甲苍白,轻度黄疸,疲乏无力,肝脾大。

3)精神神经症状:

烦躁不安,易怒

4)消化系统: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

 

34、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检查:

典型病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1000×10^6/L,但有20%的病例可能在250×10^6/L以下,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糖含量常有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显著增高。

涂片培养找病原菌,可检测出脑脊液中致病菌的特异性抗原。

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

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严重,应力求用药24h内杀灭脑脊液中的致病菌,故应选择对病原菌敏感且能较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急性期要静脉用药,做到用药早,剂量足和疗程够。

35、病毒性肝炎

脑脊液检查:

外观正常,压力正常或增加。

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分类计数早起可为中性粒细胞为主,之后逐渐转为拎包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