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40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述2

三、施工技术措施3

四、混凝土测温及监控5

五、施工前准备工作6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7

七、施工注意事项8

八、质量要求9

九、安全施工措施10

一、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1、编制说明

根据成安美泉世界1#住宅楼工程施工图纸,通过认真审阅图纸,及时分析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后,编制本施工方案,本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现有的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

主要内容有:

工程概述、施工技术措施、混凝土热工计算、混凝土测温与监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

2、编制依据

(1)成安美泉世界1#住宅楼工程基础结构设计施工图。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7)现行国家、河北省、邯郸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及规定。

(8)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9)成安美泉世界1#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述

1、概况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成安美泉世界1#楼

2

工程地址

成安县朝阳西路

3

建设单位

邯郸市庆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

河北浚源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5

施工总承包单位

石家庄市大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

合同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

7

开竣工日期

2015年12月~2017年6月

2、设计概况

本工程1#楼基础筏板厚度为12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三、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结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由于散热快,升温较小,内部温度太高和内外温差过大,均将导致混凝土结构温度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出现开裂,这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量越来越大,对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设计往往都希望一次性整体浇筑,这更增加了混凝土温控的难度。

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对温度应力和收缩裂缝的控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工程质量。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1、成立联合攻关小组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且需一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工作,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就应成立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混凝土供应商、外加剂供应商、温控供应商等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定期碰头,沟通协调。

2、混凝土浇筑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冷缝。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侧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法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捣器的棒长和振捣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一般为30~50cm。

3、温度控制和保温方案

为控制好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5℃,施工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①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浇筑流程,选择适当的浇筑时间,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②在高温炎热季节施工时,要在混凝土输送管上遮盖湿罩布或湿麻袋,以避免阳光照射,并注意每隔一定的时间洒水湿润。

③为了有效监控内部温度变化,在混凝土内设置测温孔。

根据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为混凝土养护措施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④混凝土的养护初步拟定为覆盖养护。

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避免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养护时间根据测温情况进行控制,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约4~5d后,撤掉保温养护,改为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先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铺二层麻袋(或草帘子),然后根据测温情况来决定是否加盖麻袋(或草帘子)。

4、混凝土泵和搅拌运输车台数的确定

混凝土泵和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根据混凝土工程量的大小以及预计的浇筑时间来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初步拟定采用混凝土汽车,混凝土搅输送泵,拌运输车由混凝土供应商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初步确定8~12m3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8~10辆。

四、混凝土测温及监控

1、为了有效监控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拟对该部位采用预埋金属管混凝土内部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为混凝土养护措施的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

测温管埋深:

用PVC管作埋管,埋端封闭,表温管埋深120~150mm,中心温度测管至底板厚中心点向下50mm。

埋管分布:

埋管间距为6m,每处设表温和中心温度各一根。

2、温控监测数据采集要求

砼浇捣时间,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来临前期每小时测读一次,准确全面掌握初次砼的升温情况和砼入模砼变化情况,根据大体积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较慢的特点,宜采用先频后驰的方式。

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来临后(24h内)14天每2小时测读一次:

59天每4小时测读一次;1015天每8小时测读一次。

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所有测温点均需编号,进行内部不同深度与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工作应让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测温孔布置图见附页

3、测温小组成员

组长:

何子辉副组长:

王印岗

成员:

付家瑞、白露、吴志倩、张保申

五、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混凝土连续浇筑的突然事件,我们应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

1、针对在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泵损坏问题,施工前应做到有备用地泵供应急使用。

2、因整个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这期间天气又可能发生变化,故应做好充分的防雨工作,施工前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特别是雷雨天气。

3、为防止因偶然事件引发施工现场全面停电而造成混凝土无法连续浇筑的现象发生,施工前应设法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4、为防止施工期间发生振捣棒损坏而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前每一下料口至少配有一台备用的振捣棒。

5、保温材料要提前准备到位,保温材料品种和数量需根据所设计的保温方案经计算确定。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精心浇筑

①安排好调度工作,相互协调、配合。

  

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清除。

若运至目的地时坍落度损失过大,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要求的前提下适量加粉沫型高效减水剂,并强力搅拌3分钟后再卸料,严禁往拌筒内加水。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及到现场卸料前,拌筒应保持3~6转/分钟的慢速转动。

③加强振捣:

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

尤其对于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加强振捣,确保振捣密实,浇筑时经常观察,发现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④不同浇筑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隙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二次抹面

当大体积混凝土按基准标高面浇完一定数量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3m长铝合金括尺将表面括平,用木蟹抹平,这是第一遍。

第二遍待收水后,用木蟹揉搓,闭合收水裂缝,用铁抹子收光抹平,抹平后用塑料扫帚拉毛。

3、及时保温

  第二次抹平后立即盖上保温层。

保温效果的好坏,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至关重要。

要严格按温控设计铺盖保温材料,并要有专人监督,尤其是在钢筋密集的柱、墙部位以及侧面模板外边。

4、实时监控

在实时监控之前要现场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大气温度,以便数据的分析处理。

根据现场测量提供的数据报告。

通常在浇筑初期每天出3~4份温度报表,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延长打印报表的时间。

监控过程中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监理、业主等单位,对异常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实施。

5、逐渐拆除保温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材料千万不能一次全部拆除,应该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地逐渐拆除。

尤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测温及天气情况逐步拆除保温材料。

另外,在养护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掺加外加剂的原因混凝土表面会提早泛白缺水,要及时浇水养护,切不可麻痹大意。

七、施工注意事项

1、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不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前应周密计划,统一协调,使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

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生的泌水向四周排出,以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浮浆。

3、在整个浇筑期间,各工种都要设专人加强对钢筋、模板、预埋铁件的看管,防止走动、位移。

4、外墙吊模处因其不易保温、易出现温差过大而成为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要求施工人员在此处精心施工,养护期间根据墙体宽度覆盖一层五彩布,再覆盖一层麻袋,若赶在雨天则内部加衬一层塑料薄膜,以确保施工质量。

5、混凝土表面二次磨压后应进行扫毛处理,用塑料扫帚拉毛。

6、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出现冷缝,项目部派施工员姚明均看管流淌在低洼处的混凝土,必要时插上小旗,已使其在初凝前得到及时的覆盖。

八、质量要求

1、混凝土施工

①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现场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见《项目工程资料、试验计划》。

②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③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隙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④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在浇注完毕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b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c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d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e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九、安全施工措施

1、泵车应停放平稳,支腿应垫方木,油缸调平后应锁好。

2、泵车料斗注料最低位置应在搅拌轴以上,防止因空气涡流将混凝土从料斗吹出伤人。

3、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用品,特别是振捣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4、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电箱必须安装漏电开关,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5、移动电箱的电线应架空,并不得直接绑在钢筋上。

6、现场照明要防止发生用电事故,大灯、二级电箱需有可靠的接地装置;移动的照明灯注意不要碰到钢筋。

7、施工中应注意集水坑、钢筋头,防止踩空或扎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