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二》教学大纲.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二》教学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二》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5012017
总课时数:
34课时
学 分:
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发展历史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秘书方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主干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第一,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第二,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第三,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主要讲授第二编和第三编。
第一编 第二阶段的文学 26课时
第一章 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 2课时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二、左联的成立、历史功绩及其缺失。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思潮的对立。
第二章 左翼小说 6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对“左翼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的简单介绍。
二、由“革命小说”到“社会分析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 蒋先慈 柔石
一、蒋光慈的《田野的风》。
二、蒋光慈小说对革命小说的意义及缺失。
三、柔石的《二月》:
肖涧秋形象的内涵,作品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探索;《为奴隶的母亲》对农民苦难的现实主义反映。
第三节 茅盾
一、生平简介。
茅盾早期文学活动以及对文学理论的独特贡献。
二、《蚀》三部曲。
三、《子夜》
1.《子夜》的背景与创作动因。
2.丰富深广的主题。
3.吴荪甫形象的复杂性格。
4.《子夜》的艺术成就。
四、《腐蚀》
1.《腐蚀》的创作背景。
2.赵惠明形象的意义。
3.出色的心理描写。
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一要理解他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范式”,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时代典型塑造。
二要把握茅盾小说成就:
①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
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
②理解茅盾小说创作的“时代女性”和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③理解茅盾注意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主体化的描写。
④理解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特征。
第四节 丁玲、张天翼、艾芜
一、丁玲的小说
1.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对传统的叛逆、三十年代创作内容的丰富。
《水》等作品提供的广阔的社会画面。
2.莎菲形象系列。
3.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讨,及其贯串始终的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
二、张天翼的小说创作
1.张天翼讽刺小说的总体风格。
2.张天翼小说中讽刺性人物体系的形成。
3.张天翼小说讽刺的基本手法。
三、艾芜的《南行记》。
理解艾芜小说在左翼小说圈内另辟了浪漫主义抒情小说一支。
第五节 叶紫 吴组缃
一、叶紫
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特定的描写内容:
农民革命。
代表作《丰收》、《火》以及《星》,对农民走上革命必然性的描绘,对不同农民形象的塑造,对农民与革命关系的表现使作者获得声誉。
二、吴组缃
吴组缃小说以三十年代农村破产为母题的创作总倾向,在艺术上将戏剧“三一律”引入小说及场面描写、人物心理刻划方面的特色。
第六节 东北作家群
一、东北作家群的出现。
二、萧红:
前期代表作《生死场》,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
理解萧红创作的特点:
一是以纤细的感觉回忆与抒写北方中国农村生活的沉滞闭塞,人民的善良、愚昧,并由此展现深刻的生命体验;二是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新型小说,自由地出入于回忆、现实与梦幻,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朴实纯净,风格凄婉明丽。
第三章 “京派”与“海派”小说 5课时
第一节 概述
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创作特色
2.了解海派小说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老舍
一、老舍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1.初期长篇小说创作。
2.市民社会的杰出表现者和批判者。
二、《骆驼祥子》
1.祥子的形象及悲剧的意义。
2.虎妞性格的复杂性。
3.《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三、《四世同堂》
1.《四世同堂》对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反映
2.《四世同堂》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四、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沈从文
一、都市与乡村对立与交流的人生图景。
二、代表作《边城》
三、“湘西世界”——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生命形式。
四、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
第四节 萧乾 芦焚
一、萧乾的《篱下集》《梦之谷》等作品。
二、芦焚的《谷》《里门拾记》等作品中的孤独者形象;《果园城记》《离婚》等作品的现实主义转变。
第五节 穆时英 施蛰存
一、“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二、刘呐鸥、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
三、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
第四章 其他作家的小说 3课时
第一节 巴金
一、巴金复杂的思想
二、前期小说创作。
一类探索青年革命道路,一类描写封建家庭残害青年及其腐败没落。
三、《家》
1.《家》的主题。
2.觉新的复杂性格和觉慧形象
3.《家》的艺术成就
四、《寒夜》及后期创作
1.后期创作风格的转变
2.《寒夜》:
①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化;②汪文宣、曾树生的复杂性格。
第二节 李劼人
一、李劼人“大河小说”的特点
二、《死水微润》的成就
第五章 体裁多样的散文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杂文、小品文的长足发展
二、报告文学的成就
第二节 鲁迅散文(下)
一、鲁迅杂文的意义:
一是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及时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做出反应与评判;二是鲁迅杂文是未经规范的自由文体,充分发挥了鲁迅不拘一格的创造力。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
三、鲁迅杂文的艺术
第三节 何其芳 丽尼
一、何其芳散文创作风格的变迁与得失
二、《画梦录》的艺术独创性
三、丽尼的散文创作
第四节 林语堂 丰子恺
一、以《论语》为核心的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
二、林语堂提供幽默、闲适格调文法的典型论点
三、林语堂小品文的思想和艺术
四、丰子恺散文的佛教色彩。
五、丰子恺散文的艺术追求
第五节 报告文学
一、三十年代报告文学的兴起
二、夏衍的《包身工》等作品。
第六章 现代戏剧的丰收 6课时
第一节 概述
1、“普罗戏剧”的倡导与兴起
2、现代话剧的丰收
第二节 曹禺
一、曹禺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曹禺剧作的意义;曹禺剧作所具有的丰富的多层次的戏剧内涵。
二、《雷雨》
1、《雷雨》的主题
2、周朴园、蘩漪的复杂性格
3、《雷雨》的戏剧冲突
4、《雷雨》问世的意义及艺术成就
三、《日出》、《原野》、《北京人》
1、《日出》中陈白露形象,比较《雷雨》和《日出》
2、《原野》的表现主义特点
3、《北京人》的主题,对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
《北京人》的“生活化”的戏剧追求。
第三节 田汉 夏衍
一、田汉与中国话剧运动
二、从《名优之死》到《回春之曲》所发生的转变。
三、田汉剧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四、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1、从平凡琐屑的感情纠纷与人事摩擦中反映时代特征
2、《上海屋檐下》的结构艺术
五、洪深的《农村三部曲》
第七章 新诗的分流与多元格局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特点
二、后期新月派诗歌
第二节 臧克家
一、对农民苦难的描写及诗歌中的农民形象的塑造
二、臧克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第三节 戴望舒
一、现代派诗歌的出现
二、戴望舒诗歌前后期思想内容的变化
三、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汉园诗人
一、“汉园三诗人”的出现
二、卞之琳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第二编 第三阶段的文学 8课时
第一章 新文学运动的区域分流与历史选择 1课时
一、抗战初期以武汉为中心的国统区文艺运动:
“文协”的成立,为适应抗战需要小型作品的繁荣
二、国统区的文学运动:
政治形势的变化使文艺出现新特点
三、上海“孤岛时期”与沦陷区的文学活动
四、解放区的文学运动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2.解放区文艺的新发展
五、时代激流中的文学批评
第二章 新诗的嬗变与整合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朗诵诗和街头诗
二、诗歌流派的新发展
第二节 艾青
一、生平和创作道路
二、艾青的历史地位
三、艾青诗歌的主题与意象
四、忧郁的诗情
五、艾青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田间与“七月诗人”
一、七月诗派的出现
二、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风貌
三、田间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穆旦和《中国新诗》诗人群
一、《中国诗人》诗人群的出现及意义。
二、《中国诗人》诗人群的创作倾向。
三、《中国诗人》诗人群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穆旦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第五节 民歌体诗
一、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二、阮章竟的《漳河水》。
三、袁水柏的政治讽刺诗。
第三章 国统区小说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抗战小说的蜂起。
二、讽刺与暴露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 沙汀 钱钟书
一、沙汀的小说
1.沙汀小说创作概述。
2.《在其香居荣馆里》、《淘金记》。
3.沙汀小说现实主义成就与不足。
二、饯钟书的《围城》。
1.《围城》主题意蕴的多义性。
2.《围城》的人物形象。
3.《围城》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路翎
一、路翎小说的现实批判倾向。
二、路翎小说中人物的流浪汉气质及主观战斗精神。
三、路翎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张爱玲、徐讦、无名氏
一、张爱玲小说的特色。
二、《金锁记》。
三、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
四、徐讦小说表现爱与人性的多重性的“大众传奇”。
五、无名氏的浪漫言情小说。
第四章 解放区小说 2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崭新面貌。
二、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意义。
第二节 赵树理
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
二、独具特色的小说思想内容。
三、新颖、鲜明的艺术特色。
四、《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
五、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不足。
第三节 孙犁
一、孙犁小说的主题倾向。
二、孙犁小说的抒情特色。
第四节 土改小说
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三、两部小说各自得失的比较。
第五章 现代戏剧的多元竞妍 1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独幕剧“好一计鞭子”。
二、“秧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第二节 历史剧
一、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二、郭沫若的历史剧。
三、阳翰笙、欧阳予倩等人的历史剧创作。
第三节 讽刺喜剧
一、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妙峰山》等幽默喜剧。
二、陈白尘《升官图》等讽刺喜剧。
第四节 新歌剧
一、解放区的戏剧运动。
二、《白毛女》的思想和艺术。
第六章 渐次衰歇的散文
一、梁实秋的散文创作。
二、沈从文的散文创作。
三、报告文学的勃兴。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大量练习与实践
四、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
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考试
考查:
每一章结束后以闭卷形式进行单元小测试;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课堂或课外考查。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凌宇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教研室编选,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