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33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docx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讲义第9章141022

第9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注1:

相关的运行交付方式、维护内容、人员培训、管理规章制度等;)

(注2:

截图及必要的文字和数据进行分析;)

(注3:

测试与试运行,均由用户实施,使用实际的生产数据;)

(注4:

用户对系统评价,可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以备后续的系统的升级、完善。

信息系统不同于其他产品,它的投入运行不代表最终产品。

在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大量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要故。

为让系统长期高效地工作,必须大力加强对系统运行工作的管理。

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包括系统的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用户管理、项目无昂立、资料管理、监管机制和系统质量评价体制。

9.1系统运行与系统转换

系统转换是指经过对实际数据运行检验正确无误后,新系统体替换原有系统的过程。

系统转换的任务就是保证新系统、原有系统进行平稳而可靠地交接,使整个新系统能正式交付使用。

系统运行管理是指系统在运行中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

系统评价是对系统的技术能力、工作性能和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9.1.1系统运行管理制度([9]第17.3节,[2]8.6)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一个信息系统研制工作基本完成后的工作。

运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

保持机构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最好有统一的权威信息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包括各类业务或管理人员、人员职责、任务分工、内部运行与管理机制,明确系统各功能处理接口的相关负责人员的责权与任务,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基础数据的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对数据收集和统计渠道的管理、计量手段和计量方法的管理、原始数据的管理、系统内部各种运行文件、历史文件(包括数据库文件等)的归档管理等。

(3)运行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系统操作规程、人员责权规章、系统安全保密制度、系统修改规程、系统定期维护制度以及系统运行状况记录和日志归档等。

具体举例如下:

①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系统操作员负责硬件系统的管理、系统数据的备份/恢复、共享数据的管理等。

系统操作员制度应明确规定机房的操作环境条件要求(如温度、湿度、噪音、电磁辐射、含尘量等)、数据的检查、备份制度、机房正常职责范围以及事故处理细则。

②系统机房管理制度

此项制度规定保证机房安全和清洁,使计算机能正常运行的各种措施;规定上机操作规程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等。

③文档管理制度

文档管理制度规定文档管理人员的职责、文档保存、借阅、修改的管理细则。

其他的规章制度还包括保证原始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如密码管理制度、备份保存制度、病毒防治制度等)、系统运行故障的控制与恢复制度、系统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等。

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应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并将其与有关人员的绩效考核相结合,真正起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

(4)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就是要得出某种能反映组织经营生产方面发展趋势的信息,以提高管理部门指导企业的经营生产的能力。

如,系统已设计有市场预测功能,运行此功能即可得到未来市场变化的趋势,那么这个结果是否对实际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呢?

我们还必须查其拟合系数值的情况,如果很大,则可以用;如果不很大,则还必须查原始数据有无不能反映市场变化规律的值或是有无输人错误等。

如果综合分析了上述情况,写出分析报告,才可充分发挥人机结合辅助管理的优势。

9.1.2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21]P381)

(1)用户培训

针对相关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工作、监控培训实施、优化培训内容、考核培训效果,做到被培训人员与培训机构或人员的综合效果提升。

具体内容见后续部分。

(2)数据准备

从原有系统中整理出新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加工成符合新系统要求的数据,其中包括历史数据的整理、数据类型的调整、数据资料的格式化、分类和编码以及统计口径的变化、个别数据及项目的增删改等。

在开发新系统的过程中,就应该进行数据的管理工作,按照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数据字典等为指导,根据手工管理的资料,组织和整理所需的原始数据。

此外,还要将数据采集、输入过程加以规范化,以确保新系统运行时有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

(3)文档移交

对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档资料,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系统使用说明书等,要由开发者移交给用户,由用户单位妥善保管,以便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时查询使用。

9.1.3系统试运行与转换[9]第17.1.3

(1)系统初始化

系统从开发完成到投入使用必须经过一个初始化过程。

初始化包括对系统运行环境和资源的设置、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的设置、数据加载以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内容。

其中,数据加载是工作量最大且时间最紧迫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经整理的大量基础数据需一次性输入系统,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不断产生新的信息,所以如果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将数据输入完毕并启动系统,则新的数据变化会造成系统中的数据失效。

(2)系统试运行

在系统联调时我们使用的是系统测试数据,而这些数据很难测试出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所以一个系统开发完成后让它实际运行一段(即试运行),才是对系统最好的检验和测试方式。

系统试运行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①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输入各原始数据记录;

②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

③核对新系统输出和原有系统(人工或计算机系统)输出的结果;

④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考查(是否方便、效率如何、安全可靠性、误操作保护等);

⑤对系统实际运行、响应速度(包括运算速度、传递速度、查询速度、输出速度等)进行实际测试。

(3)基础数据准备

基础数据准备与系统实施阶段的数据准备工作基本相同,相异的主要是数据量的不同,在系统实施阶段的数据多用于程序的调试、功能单元测试和模块或子系统级别的集成测试,一般数据需求量不大,只要是典型应用的部分数据内容即可。

而本阶段的数据量直接使用现有的组织机构运营数据,包括历史的和现行的,由此进行大规模的系统集成和用户交付测试。

在数据采集、清洗、加工等方面,可能会依据数据量的不同,采用不同效率和功能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4)系统转换

为了保证原有系统有条不紊地、顺利地转移到新系统,在系统转换前应仔细拟订方案和措施,确定具体的步骤。

系统的转换方式通常有以下4种,如图9.1所示。

图9.1系统转换

①直接转换

直接转换是在确定新系统运行无误后,用新系统直接替换老系统,终止老系统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

这种方式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大,很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因此,这种方式不能用于重要的系统。

即使用于过程不太复杂、数据不很重要、系统不太重要的场合,也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当新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可立即启动原系统。

②并行转换

新系统、原有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平行运行时间视业务内容及系统运行状况而定,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且运行稳定时,才停止旧系统运行。

其优点是可以对两个系统进行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靠;缺点是耗费人力和设备。

对于较复杂处理的大型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与原有系统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的机会,可以对两个系统的时间要求、出错次数和工作效率给以公正的评价。

当然由于与原有系统并行工作,消除了尚未认识新系统之前的惊慌与不安。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这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转换方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可靠。

但费用和工作量都很大,因为在相当长时间内系统要两套班子并行工作。

③试点后直接转换

某些系统有一些相同部分,例如系统中包括有多个销售点、多个仓库等。

转换时先选择一个销售点或仓库作试点,试点成功后,其他部分可同时直接进行转换。

这种方式风险较小,试点的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

④逐步转换

逐步转换是分期分批地进行转换,既避免了直接转换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转换时费用大的问题。

但是,由于新老系统混合运行,需要很好地处理它们的接口。

在系统转换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因此它也是新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般在转换过程中没有正式运行的那部分,可以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考验。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可靠性,又不至于费用太大。

但是这种分段转换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都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是无法实现这种分段转换的设想的。

总之,第一种方式简单,但风险大,万一新系统运行不起来,就会给工作造成混乱,这只在系统小,且不重要或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

第二种方式无论从工作安全上,还是从心理状态上均是较好的。

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费用大,所以系统太大时,费用开销更大。

第三种方式采取了稳妥的应用方式,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在有差异的部分还可以做修正后实施。

第四种方式是为克服第二种方式缺点的混合方式,因而在较大系统使用较合适,当系统较小时不如用第二种方便。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归根结底要依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而定。

系统经转换投入使用后,应将所有资料汇总归档,从最初的用户需求、总体规划、可行性分析报告到系统运行技术文件、交付使用验收报告,都要仔细整理并妥善保存。

这些资料记载和描述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来龙去脉,是诊断系统故障、修改、维护、扩展系统功能所必需的技术档案。

9.1.4系统评价与验收

(1)系统评价

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行后要不断地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此作为系统维护、更新以及进一步开发的依据。

具体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见9.7小节的介绍。

系统评价后,写出系统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系统运行的一般情况

这是从系统目标及用户接口方面考查系统,包括:

Ø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Ø用户付出的资源(人力、物力、时间)是否控制在预定界限内,资源利用率。

Ø用户对系统工作情况的满意程度(响应时间、操作方便性和灵活性等)。

②系统的使用效果

这是从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的有效性方面考查系统,包括:

Ø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的满意程度(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引用率)。

Ø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Ø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③系统的性能

系统的性能包括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情况(主机运行时间的有效部分的比例;数据传输与处理速度的匹配,外存是否够用,各类外设的利用率),系统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抵御误操作的能力,故障恢复时间)和系统可扩充性。

④系统的经济效益

Ø系统费用。

包括系统的开发费用和各种运行维护费用。

Ø系统收益。

包括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如库存资金的减少,成本下降,生产本的提高,劳动费用的减少,管理费用的减少,对正确决策影响的估计等。

Ø投资效益分析。

⑤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是整个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2)系统验收

对系统的评价是专业人员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技术评定,而系统验收则是投资项目单位或使用系统的企业,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主管部门人员参加,按照系统总体规划和合同书、计划任务书进行的全面检查和综合评定。

其内容不仅包括上述系统评价的各项指标内容,还包括企业的相应管理措施和应用水平,检查是否达到系统设定的目标。

用户在系统的试运行、评价与验收、运行等工作实施一段时间后,要准确地给出验收报告,详尽描述系统存在的问题、系统性能、实施状态、效率效果、使用状况、人员服务,以便于后面的维护和下一个生命周期的系统开发。

具体来说,验收报告的内容包括:

Ø信息系统项目简介。

如,系统名称、系统简述、系统类型、系统开发周期、建设及承建单位、系统开发组成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计划书、项目目标、项目规划阶段性任务分配。

Ø验收组成人员包括:

用户单位的信息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数据与管理综合业务的管理人员、系统所涉及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工作责任人、行业专家,甚至第三方机构。

Ø信息化体系构建。

包括企业信息服务与管理体系、信息化技术支持与应用体系、信息化业务或管理流程等。

Ø系统开发技术描述。

包括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开发技术参数、设备软硬件参数等。

例如,技术指标包括:

系统的吞吐量、平均无故障时间、联机作业响应时间、作业处理速度、网络峰值流量、系统利用率、系统预测准确度等。

Ø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建成以组织机构关键指标体系为对象的共享数据库、知识库、专家库;按规划建成覆盖组织机构各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的子系统;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各功能处理范围;系统服务于管理层的决策与行为预测(如,市场与产品预测、渠道模式分析、客户关系分析、竞争关联度模拟等);构建系统资源共享平台和通信服务平台,便于组织机构以统一的口径与外部信息网络进行交流。

Ø系统开发进度监控。

Ø参与验收各方的意见,包括承建方、建设方、项目组。

Ø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评定、平级。

Ø信息管理的工作规范和制度。

制定必备的信息、软件、文档管理制度和各工作岗位规范;基础数据采集、维护由各部门负责,信息部门协调各部门对数据的更新、维护等日常工作,定期提出评价;对外部信息网络的数据交换由信息部门统一负责并且组织实施。

9.1.5系统运行

系统运行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等。

开发的思想只有在运行中才能得到检验,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新的开发思想的源泉。

很多系统都是经过多次开发、运行、再开发、再运行的循环不断提高的。

(1)运行工作的组织

重视和加强系统运行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对于发挥系统的作用和体现其价值,以及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和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模式有集中式、分布式、网格化管理甚至云服务模式等,由此,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监控就要根据这些应用模式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

(2)建立健全企业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3)加强日常运行的服务与管理

在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时刻做好过程记录,完成例行的数据处理、信息分析、信息服务工作,以及处理随机性的信息服务,如临时特定报表的生成、临时项目预算与突发性项目支出等。

9.2系统维护管理[2、26]

系统维护是指为了应付信息系统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各种变化,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采取的一切活动,包括改善系统功能、解决系统运行期间发生的问题。

交付使用的信息系统需要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即使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经过调试的系统,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效率还需提高,或者使用不够方便,或者还有错误,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暴露。

另一方面,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会对信息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信息系统只有适应这些要求才能生存下去。

因此,系统的维护是系统生存的重要条件。

系统维护是对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也是系统完善的过程。

系统维护一般包括硬件的维护与维修,应用程序的维护,数据库维护和代码维护等内容。

系统维护是系统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项活动,其目的是保证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系统功能与性能,始终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系统维护面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涉及应用系统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和硬件设备维护等方面。

9.2.1系统维护的类型与内容

(1)系统维护类型

①改正性维护

系统测试不可能发现所有的错误,有的错误可能会在系统运行时出现,诊断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称为改正性维护。

此类错误通常是遇到了测试阶段未使用过的输入数据等情况造成的。

对已发现的错误应及时设法改正,修改工作要制定计划,提出要求,经领导审查批准后,在严密的管理和控制下进行实施。

②适应性维护

当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更新、更换新的操作系统或操作系统版本的升级、数据库的改变等),都要求对系统做出相应的改动,进行适应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要制定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③完善性维护

当系统投入使用并成功运行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用户可能会提出完善某些功能、增加新的功能等要求。

为了改善和加强系统的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系统的需要,有必要对系统进行完善性维护。

这种维护应占整个系统维护的大部分。

④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主要思想是不应被动地等待用户提出维护要求,而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较长使用寿命,虽然还能运行但可能不久就会有一些功能需要进行维护,从而为未来的修改与调整奠定良好基础,减少以后对它们维护时所需的工作量。

预防性维护也包括定期的病毒防护和安全保密措施。

(2)系统维护的内容

①程序维护

程序维护指改写一部分或全部程序。

对程序的修改和完善而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局部的,但也有可能涉及整个系统。

出现问题后,维护人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和文档,仔细核对有关源程序,确实找出故障原因后,提出维护要求,填写维护申请表,并在修改后程序的序言性注释语句中进行说明,指出修改的日期、人员,并填写程序修改登记表。

填写的内容包括所修改程序的所属子系统名、程序名、修改理由、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和修改日期等。

②数据维护

系统业务处理对数据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不定期地对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和调整。

数据维护是指不定期地对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进行修改,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内容、数据操作等。

数据维护一般不涉及系统现有的程序,但是结构的变化往往是出于功能增加和完善的需要,因此数据维护也可能伴随有程序维护。

③代码维护

随着系统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代码可能不能继续适合新的要求,此时就必须对代码进行修改。

代码的维护包括订正、重新设计、代码位数的添加和删除等内容,一般不会影响现有程序。

但是,如果组成代码的位数和含义发生了变化,则某些程序就需要做适当的变动。

因此,代码维护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设备维护

系统使用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定期检修和杀病毒等工作,并保证在机器出现故障后能及时修复。

9.2.2日常管理([21]P377,及[11])

日常运行管理绝不仅仅是机房环境和设施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系统每天的运行状况、数据输入和输出情况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与完备性,及时如实记录和处置。

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主要由系统运行值班人员完成。

(1)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

这项管理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还包括硬件的简单维护及设施管理。

(2)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

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能够反映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评价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系统的运行情况一定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

除了记录正常情况外,还要记录意外情况发生的时间、原因与处理结果。

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是一件细致而又烦琐的工作,从系统开始投入运行就要抓紧抓好。

(3)审计跟踪

在系统中设定自动记录功能,通过其信息反馈发现或判明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因此,审计日志成为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日志记录,相关责任人可以跟踪用户的系统应用过程和安全性使用描述。

一旦出现突发性或灾难性事件,如何管理好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数据资源的备份工作,这时跟踪服务就应该启动应急方案,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落实相应的应急措施。

(4)系统资源的管理

对于信息系统的辅助资源的利用,如,打印设备及耗材、计算机使用、投影仪等设备的内部租用,如何进行管理?

除了做好日常的记录,由于它们都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使用与管理方法,加强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9.2.3系统应用软件维护

(1)应用软件维护

在系统维护工作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化、设计的不足、数据的差异等因素,导致软件的维护工作量最大,也最经常发生。

其维护工作包括以下情况:

Ø程序纠错。

若设计中没有良好的错误预判和处理功能,就会因数据异常输入、程序逻辑结构变化而引起非正常的系统错误发生。

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某些错误,如溢出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对程序进行纠错处理。

Ø功能的改进和扩充。

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由此用户常会提出对系统的局部功能的改进,扩充某些新的功能。

Ø适应性维护。

IS运行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要进行适应性维护工作,比如,计算机系统配置发生变化,就很可能需要对应用软件进行移植性维护。

又如,网络功能开发从单机模式过渡到C/S模式甚至B/S模式,就需要变更程序的核心功能处理和数据应用模式。

Ø软件资料维护。

系统的更新,除了程序的不断修正,更重要的是相关的资料的维护,包括用户手册、操作指南、设计/开发手册、数据资料(各类文件、多媒体、数据库资料等)、培训资料、开发过程帮助文件(方法库、知识库、推理机、程序类库或函数库等)、各阶段报告和最终系统开发报告。

总之,应用软件维护是整个系统维护工作中最繁重的一项任务,负责这项工作的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对整个系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2)系统代码维护

随着环境的变化,旧的程序代码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造,制定新的代码或修改旧的代码体系。

代码维护的困难主要是新代码的贯彻,因此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代码管理。

在系统的维护中,系统修改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不是可以任意修改的。

不论程序、文件还是代码的局部修改,都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

因此,系统的修改必须通过一定的批准手续。

通常对系统的修改应当执行以下五个步骤:

①提出修改要求。

操作人员或业务领导用书面形式向主管领导提出对某项工作的修改要求。

这种修改要求不能直接向程序员提出。

②领导批准系统。

主管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查后,根据系统的情况和工作人员的情况,考虑这种修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做出是否修改、何时修改、由谁修改、谁来测试的决定。

③任务分配。

系统主管人员如果认为需要修改,则向有关的维护人员下达任务,说明修改的内容、要求和期限。

程序员按要求进行代码的维护性修改,而不是推倒重来,注意与原代码、程序、数据、文件的衔接,缺的阶段性成果后,进行功能模块内部的新代码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④验收成果。

系统主管人员对修改的部分进行测试、试运行、评价、验收。

验收通过后,将修改部分嵌入系统,取代旧的部分。

⑤做好过程记录。

修改要做认真的登记,作为新的版本通报用户和操作人员,指出新的功能和修改的地方。

若涉及某些重大问题的修改,需要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组织、重新开发,应该按正常的系统开发步骤进行。

9.2.4网络与硬件设备管理与维护

随着系统的运行,系统内的硬件设备也会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替换。

当系统的功能扩大后,原有的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就需要增置或更新设备。

所有这些工作都属于硬件的维护与维修任务。

设备的维护是系统应用良好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必须保证其运行状态良好,才能更好地对系统应用和数据服务提供环境支持。

9.2.5数据的监管

(1)数据监管

由数据监管部门联合业务和管理部门,在系统试运行阶段之始,就设定重点或主要观察点,实时查看疑似异常数据,以便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处理时效和规避异常风险。

(2)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中存放着大量数据,它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也是系统频繁处理的对象。

数据库维护是系统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①数据库的转储。

使用专用数据库服务器,开辟数据存储空间,做好数据库备份。

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原因(包括自然灾难、人为误操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因素),数据库随时可能遭到破坏。

为了有效地恢复被破坏的数据,把信息系统应用的主数据库复制两个副本,即为联机副本和脱机副本,联机副本及时根据主数据库进行更新,脱机服务则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周期性更新,由此,最大程度上保持数据的安全性。

②数据库的重组织。

两种情况:

一是用户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数据库的重新设计、组织与更新;二是由于系统不断地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致使数据库的存储和存取效率不断下降。

一旦数据库的效率低得不能满足系统处理的要求时,就应该对数据库实施再组织,重新优化数据检索过程,提高数据存取效率。

9.2.6系统升级管理([11]第13.3节)

(1)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