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217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docx

三语第一单元上9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

教材分析:

本部分安排了5页图片,(其中“写好钢笔字”部分共有3页,“学写毛笔字”部分共有2页。

)旨在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教育学生爱惜钢笔和毛笔,并能爱护和正确使用,还要养成卫生习惯等,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设计理念: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为此,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反复、长期地训练,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耐心、细致、精心。

图文并茂地指导,演示交流相结合,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良好习惯要领。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3、了解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认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和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2.培养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学习《写字歌》。

2、使学生懂得钢笔的使用。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执笔姿势。

2、激发学生写钢笔字兴趣。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写钢笔字的正确执笔姿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谈话导入:

(出示各种钢笔,调动学生的兴趣。

)今天,让我们结识新的学习伙伴——钢笔,你想了解它,用好它,使它成为你最好的学习工具吗?

(板书课题)读题,钢笔告诉我们:

只要认真,我们一定会写好钢笔字的。

二、指导观察,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指导第一页的左上角的特写图。

⑴那是什么笔,他们又是怎样握笔的?

⑵模仿,同桌交流。

⑶看图中的握笔姿势,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

与握铅笔的姿势一样。

)学生模仿,教师巡视指导。

⑷教师: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写字将离不开钢笔了,愿意与它交朋友吗?

2、观察右下角的背景图。

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握笔的?

坐姿又怎样?

⑵交流。

⑶教师示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提示要领。

⑷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⑸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引导学生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教师拿出各种钢笔让学生识别和熟悉钢笔的特点。

2、学生小组交换观察。

3、观察图画。

⑴用前要洗或用久了,下水不畅时也要洗,捏笔肚清洗。

⑵吸墨水:

扶、捏、挤。

⑶吸水纸擦。

⑷套好笔套,拧紧墨水盖,不要用力太大。

四、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观察第二页上图。

2讨论:

⑴他们在干什么?

态度如何?

⑵怎样握笔?

怎样写字?

3欣赏高中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组织学生欣赏,谈自己的感想,你打算怎样写好钢笔字?

4教师小结:

相信我们只要认真,持之以恒,一定能超过他们。

五、教师补充课后实践:

当我们要涂改时,采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课后实践总结,下节课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热情。

2、看、听、说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

教学重点:

掌握毛笔的握笔姿势,激发写毛笔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毛笔字的美。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欣赏佳作,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毛笔字作品。

2、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3、告知学生,这些都是书法作品。

4、思考:

写好毛笔字有何要求?

二、知道看图,看清执笔方法。

1、复习《写字歌》。

2、背诵。

三、教师介绍各种毛笔的特点。

四、看、听、练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及爱护。

1、观察第5页上图,认识文房四宝。

2、观察特写图(态度严肃认真)。

3、观察第5页下图。

小型笔,中型笔,大型笔。

泡笔,泡开后要求用抹布挤干水。

写字时,下笔感觉笔尖很软。

姿势要正确、规范。

写完后,洗净毛笔,套入笔套。

4、学生按顺序讨论,并学习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

5、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6、学生收好用具。

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学写毛笔字

身要正五指执笔

指实掌虚笔直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

2、观察挂图,巩固写字姿势。

3、组织学生练习写作品,适时训练、巩固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写字姿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

1、教师:

前两节可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区别钢笔和毛笔的执笔方法及姿势,并做适当的示范。

2、比较表扬。

二、观察挂图,巩固写字姿势。

1、指导观察第二、三页钢笔字作品。

讨论:

用钢笔书写文章或作文是要注意什么?

横行间要有间空;

题目两边要有相等的空白;

每节开头要空两格;

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的占格。

2、巩固写字姿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

5、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养成良好习惯。

三、组织学生练习毛笔字。

1、展示作品,体会毛笔字的特点。

2、教师示范,强调握笔姿势。

3、学生模仿,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4、同座互相检查,纠正不规范的姿势。

四、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三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教师:

希望你们持之以恒地严格按要求练习,我们准备在十月份举行第一次书法比赛,到时,让我们比一比:

谁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

全诗共分三小节。

第一小节着重描绘如画的北海风光。

第二小节表现沐浴在阳光下的少先队员的喜悦心情。

第三小节则表达了尽情欢乐的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

每节末尾诗句的反复,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得到逐步推进和升华,读起来亲切感人。

因此,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北京的北海公园,看看北京的小朋友在北海荡舟游玩的情况。

2、板书课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配乐范读,引起兴趣,了解大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拼音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读音。

3、卡片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4、指导写字:

(描红、仿影、临帖)

四、默读课文,理解部分词语

1、默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重点学习

五、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好长句子。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读中感悟。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书的第三项词语。

二、细读课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

1、细读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

(2)听录音读课文,看投影片。

(3)理解诗句意思。

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游玩的人又有什么感受?

你从哪儿能看出来?

他们为什么会停止划桨呢?

(4)指导朗读并背诵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背得快?

(想象之后,抓重点词,看图……)

(5)小结并板书:

倒映,环绕(欣赏)

2、细读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

(2)理解诗句意思

(3)各自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点拨

理解:

“红领巾”、“太阳”、“洒”、“鱼儿望我们,听我们歌唱”

(5)比赛朗读

(6)指导背诵

(7)小结板书:

迎洒望听(歌唱)

3、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说说“尽情欢乐”的情景。

(2)练习背诵

(3)小结并板书:

问,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了解有关北海公园资料。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总结课文,指导练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交流了解“北海公园”情况

二、总结课文。

同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练习

1、扩词:

荡()()()

推()()()

2、给下面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浪(làngnàng)

爽(suǎngshuǎng)

洒(sǎshǎ)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地()

4、指导练习与测试中的填空与短文分析。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自然

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

问谁安排(感激)祖国

教学后记:

2、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材分析

“无字字典”指的是生活里的学问。

学会查“无字字典”即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本文通过聪聪和爸爸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

理解词语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字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字典”;学习语文,不仅要从书本学,而且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理解课文,学会查“无字字典”,学会从实践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9个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读词、读书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山崩地裂旅游解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岩石理解意味深长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3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教学难点重点

学会查“无字字典”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课文,学会查“无字字典”,学会从生活中学语文。

2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学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

从课文中你学会了什么?

3师总结

三学查“无字字典”

1出示词语

随波逐流千锤百炼雪中送炭捕风捉影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师小结

四选词填空

震耳欲聋雷声隆隆电闪雷鸣

下面一种现象,用哪个词语最合适:

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

五完成《练习与评价》中的作业。

六小练笔

你有与聪聪相类似的发现吗?

回忆回忆,写一写。

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教学后记

 

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张继;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

设计理念:

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再现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便于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想象,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难、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人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1、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晚唐杰出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诵。

3、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4、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径”“枫”。

读这两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它们都是后鼻韵母)

2、指名读课文。

注意“斜”要读成“xia”。

3、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1、读第一行诗。

理解“远上”“石径”“斜”。

远上:

向山的远处伸展。

石径:

石头小路。

斜:

弯曲。

为什么称“寒山”呢?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

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这几户人家在什么地方呢?

2、读第二行诗。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

前二行诗写诗人看到的山林远景。

3、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车不走呢?

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4、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霜叶比什么还红?

说说第四行诗的意思。

把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小结:

这两行是写诗人看到的枫林近景。

5、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六、总结课文,体会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枫林晚景图。

前两句写远景,后两句写近景,远处是白云缭绕,近处是红叶满山,色彩鲜艳,给深秋季节带来了热烈的气氛,仿佛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感觉。

这充分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八、指导书写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重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板书课题。

指名读题。

解题。

简介作者。

2、自学课文。

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可以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渔”“愁”“苏”“寺”。

指名读课文。

质疑。

4、逐句理解诗意。

A、学习第一、二行诗。

轻声自由读第一、二行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看图。

秋夜里,诗人乘坐的船停在枫桥附近的岸上。

他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呢?

在这清冷、幽静的环境里,诗人这时是什么心情呢?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

B、学习第三、四行诗。

指名读这两行诗。

“姑苏”指哪儿?

简介“寒山寺”。

“到”是什么意思?

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

C、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诗人描写的这些景物都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既有动态的,又有静态的,勾画了一幅意境独特的秋江夜泊图,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7、指导书写。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背诵古诗。

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教学难、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修改说明

一、指名背诵古诗

二、课堂作业

1、将古诗抄写两遍。

2、填充。

A、《枫桥夜泊》是()朝诗人()写的。

诗中写看到的诗句是(),写听到的诗句是()。

B、《山行》是()朝诗人()写的。

诗人停下来不走的原因是()。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近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所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闻: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