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控制.docx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安全控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1、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
按“目标管理”方法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系统内进行分解,从而确定每个岗位的安全目标,实现全员安全控制。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沟通和交流信息、通过安全控制使生产作业的安全状况处于受控状态。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包括安全检查、纠正不符合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修改安全技术措施。
4、持续改进,直至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
一、基坑工程安全控制
1.应采取支护措施的基坑(曹)
2.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具备自然放坡施工条件。
3.地基土质松软,并有地下水等。
4.基坑开挖会危及临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使用。
5.离基坑边1.5m设置排水沟。
二、基坑支护的主要方式
简单水平支撑:
钢板桩、水泥土桩、钢筋砼排桩、锚杆、地下连续墙、原状土放坡、桩墙加支撑系统等。
三、基坑周围环境监测
1.基坑地形的变形监测
2.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
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四、地下水的控制方法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积水管沟明排、管井降水、等
一、基坑坍塌发生以前的主要迹象
1.基坑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
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
3.环梁、排桩、挡土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
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5.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
二、基坑破坏的主要形式
1.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
2.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
3.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
4.人工降水处理不当
5.基坑周边无排水系统
三、基坑支护安全控制要点
1.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出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2.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等)的实际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4.控制基坑支护与降水、止水帷幕等施工质量,并确保位置正确
5.控制基坑支护、降水的施工顺序
6.控制好管涌、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沉陷等
7.控制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等的沉降、位移
四.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设置1.2m高的临边防护,及1m宽上下安全通道。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安全措施:
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可靠运行和人身设备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
1、凡进入本工程施工的各专业用电单位,都必须服从项目经理统一管理和要求,按其提出的要求安装各种配电箱(柜),配电线路、计费装置、各种开关和电器保护装置,由总承包单位提供电源接驳点,做到安全用电。
凡不按要求进行安装接线,不符合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用电行为将视为违章用电,对违章用电的单位项目经理部有权令其整改,直至停电整改合格后方能继续用电。
2、按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各类用电人员作明确而详细的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各类用电人员,应学会和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的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施工用电的管理,保证施工及生活用电的安全,坚决制止其它违章用电和个人私拉乱接现象,对本单位和分包单位用电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监督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4、井内采用12V安全电压照明,用100W防水带罩灯泡和橡胶绝缘多芯软电缆引下,井上现场可用24V安全电压照明。
5、在施工现场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电力系统线路中,必须采用TN-S系统接零保护,用多股铜芯绿黄色塑料绝缘电线保护零线,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
6、保护零线至少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设有三处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7、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用电负载要求。
其中,架空线敷设支撑间距大于12m时,应采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或采用绝缘铝芯线截面不小于16mm2,与电气设备相连的保护零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8、在接地与接零系统中,特别注意,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9、接地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保护零线PE线必须采用黄绿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杜绝混用。
10、施工现场的所有用电人员在用电过程中,应负责保护临时用电负荷线、保护零线、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及有关安全防护装置。
1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配置三级漏电保护器,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所有的用电调和必须安装二级漏电保护器,并保证前后级参数相匹配。
12、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接线应与基本保护系统相适应、相配合。
13、各类配电箱、开关箱都要求铁制箱能防火、防水,并且每箱必须加锁;凡固定安装的配电箱高度要求都在1.3米以上,移动式开关箱高度要求0.6米以上,并有角铁脚架支撑,不得随意乱挂乱放。
14、现场配备能适合本工程需要的操作人员,电工必须是经考核合格有电工操作证并年审合格者,负责本工程施工用电的安装、拆除与维护,并建立拆除和维护记录。
15、施工现场采用了TN-S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后,在必要的设备上需加联锁,控制保护装置,如:
电气联锁、机械联锁,以保证发生漏电、误操作、机械控制失灵时,能自动断电。
16、施工现场配置必要的信号装置、信号灯,电铃用各种标志牌等,提醒人们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17、电气设备定期检修,检修时,必须做到:
(1)停电;
(2)悬挂标志牌,挂接必要的接地线;
(3)由相应级别的专业电工检修;
(4)检修人员应穿绝缘鞋和绝缘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5)有统一组织和专人指挥。
18、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如使用喷灯,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19、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
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房等)应配备灭火器材(如:
1211干粉灭火器等),并禁止烟火。
20、施工现场的电工应负责每月一次对接地电阻的测试(包括防雷接地、重复接地、工作接地等)其电阻值应符合规范要求,如发现电阻值的异常变动,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恢复种类接地的作用和功能。
脚手架安全控制
一、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严格按JGJ130—2001、JGJ59-2011执行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应不超过24米,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米,高度超过50米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的措施。
3.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当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4.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5.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纵向水平杆上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大于500mm。
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发的立杆上。
7.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大于15米,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撑在垫块及垫板上。
8.双排脚手架,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接,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50米以下(含50米)脚手架连墙件应按3步3跨进行布置,50米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3跨进行布置,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米。
二、一般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⑴.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部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⑵.脚手架及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工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及大雨后;
6.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⑶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
4.高度在24米及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5.架体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悬挑脚手架安全控制
一、悬挑脚手架控制要求:
1.预埋于主体结构的U形钢筋锚环,U形拉环应伸入主体结构钢筋骨架(钢筋网)内并与钢筋骨架(网)绑扎牢固,其直径不小于16mm,锚固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规定。
2.固定于主体结构楼面的悬挑钢梁应由良好的抗拔脱能力。
3.以钢丝绳、钢筋等作为吊拉构件的悬挑式脚手架,应具有保证其可靠工作的调紧装置,吊拉构件的作用,位置与悬挑构件轴线一致。
4.悬挑承力钢梁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型号按设计计算确定,当采用工字钢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mm。
5.悬挑式脚手架搭设之前,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参加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6.悬挑式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保证搭设人员有安全的作业位置,安全设施及措施应齐全,对应的地面位置应设置临时围护和警戒标志,并应有专人监护。
7.悬挑式脚手架的底部及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8.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准确放线定位。
并应按照规定的尺寸构造和顺序进行搭设。
9.悬挑式脚手架的特殊部位(如阳台、转角、采光井、架体开口处等),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
10.搭设过程中应将脚手架及时与主体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撑,以确保安全。
对没有完成的外架,在每日收工时,应确保架子稳定,必要时可采取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11.搭设过程中要求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
每搭设完10~12m高度后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2、悬挑脚手架安全控制
1.悬挑式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施工阶段不得超过2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阶段不得超过3层同时作业,在一个跨距内各操作层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6kN/m2,集中堆载不得超过200kg;架体上的建筑垃圾及其它杂物应及时清理。
2.严禁随意扩大悬挑式脚手架的使用范围。
3.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违章作业:
⑴.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⑵.在架体上推车;
⑶.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接件;
⑷.任意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⑸.其它影响悬挑式脚手架使用安全的违章作业。
4、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安全监护。
5、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雾、大雪等天气时严禁继续在脚手架上作业。
6、悬挑式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定期(一个月不少于1次)进行安全检查,不合格部位应立即整改。
7、悬挑式脚手架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雪)后,要求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三、悬挑脚手架拆卸
1、拆卸作业前,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参加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拆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同时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影响拆卸作业的障碍物。
3、拆卸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负责统一指挥的人员和专职监护的人员,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4、拆卸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
拆除杆件及构配件均应逐层向下传递,严禁抛掷物料。
5、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6、拆除脚手架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7、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事先应确定技术方案,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事先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四、悬挑式脚手架的检验
悬挑式脚手架在安装前应查对隐蔽验收记录,符合要方可进行安装;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前应组织有关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动态管理;拆卸前应对悬挑式脚手架进行检查。
模板安装安全措施:
一、影响模板钢管支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有扫地杆的设置、立杆间距、立杆的步距、立杆的接长连墙件的连接、扣件的紧固程度。
2、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控制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可靠的操作架戓操作平台,并按要要求进行防护。
2.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放平稳,数量必须控制在架子戓平台的允许荷载范围内。
3.冬季施工,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上的冰雪应事先清除。
雨期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结构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
4.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5.在架空输电线下方进行模板施工,如果不能停电作业,应采取隔离拆模.
6.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保证模板拆除施工安全控制要求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方可拆除。
2.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资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才可继续拆除。
3.拆模之前必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4.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
如果模板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
5.模板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
6.拆模作业区应设安全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时清理。
7.用起重机吊运拆除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才可吊运。
吊运大块戓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少于四个吊点。
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带模板就为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高处作业安全控制
一、高处作业的分级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二、高处作业的基本要求
1.施工单位应为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2.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栏杆、当脚板、安全网等设置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标准要求。
3.高处作业危险部位应悬挂安全警示标牌。
夜间施工时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并在危险部位设红灯示警。
4.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攀爬脚手架戓栏杆上下,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严禁投掷。
5.高处作业,上下应设联系信号戓通信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联络。
6.在雨天从事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
在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3、攀登与悬空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攀登作业使用的梯子、高凳、脚手架和结构上的凳高梯道等工具和设施,在使用应进行全面的检查,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可使用。
2.现场作业人员应在规定的通道内行走,不允许在阳台间戓非正规通道处进行等高、跨越,不允许在起重机臂架、脚手架杆件戓其他施工设备上进行攀登上下。
3.对在高空需要固定、联结、施焊的工作,应预先搭设操作架戓操作平台,作业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在钢筋绑扎及钢筋骨架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不允许站在钢筋骨架上作业和沿滑架攀登上下。
5.在进行框架、过梁、雨雨棚、小平台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不允许站在模板上戓模板支撑杆上操作。
6.在高空安装管道时,管道上不允许人员站立行走。
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
1.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10㎡,高度不得超过5m,台面脚手板要铺满钉牢,台面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平台移动时,作业人员必须下到地面,不允许带人移动平台。
2.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周围设置安装防护栏杆。
悬挑式操作平台安装时不能与外脚手架进行拉结,应以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3.操作平台上要严格控制荷载,应在平台上标明操作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交叉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的主要项目
1.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情况。
2.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3.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4.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5.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控制
1、一般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坑槽、桩孔的上口,柱形、条形等基础的上口以及天窗等处,都要按洞口标准采取符合规范的防护措施。
3.楼梯口、楼梯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戓者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临时防护栏杆。
4.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的栅门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5.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物体打击事故。
6.施工现场大的坑槽、陡坡等处,除需要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警示标牌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2、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要点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在2.5---25范围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移位的固定措施。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板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不发生挪动移位的措施。
3.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必须设置一层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栅,并在其上满铺竹芭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栅,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cm。
4.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防护。
5.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逐一消除洞口,或安装预留洞口的作法进行防护。
6.位于车辆行驶通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车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7.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固定式和工具式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大于15cm,也可以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档脚板。
8.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9.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横、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加盖或加以防护,并固定牢靠,防止挪动移位。
临边作业安全防护
1.在进行临边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牌,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脚手架防护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与楼梯段边、龙门架、井架、施工电梯或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两侧边、框架结构建筑的楼层周边、斜道两侧边、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并挂安全立网进行封闭。
3.临边外侧靠近街道时,除设防护栏杆、挡脚板、封挂立网外,立面还应采取篱笆等硬封闭措施,防止施工中落物伤人。
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
1.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
横杆长度大于2m上,必须加设栏杆柱。
2.当栏杆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
3.当栏杆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4.当栏杆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带预埋铁的混凝土块,在通过预埋铁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5.栏杆柱的固定及其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都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6.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挡脚芭,板与芭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cm。
外用电梯安全控制
1.外用电梯在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内形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外用电梯的制动器,限速器,门联锁装置,上下限位装置,断绳保护装置,缓冲装置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4.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进出口处的上部应根据电梯高度搭设足够尺寸和强度的防护棚。
5.外用电梯与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除应在两侧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挡脚板并用安全立网封闭外,进出口处应设置常闭型的防护门。
6.外用电梯笼载人、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载使用。
7.外用电梯在大雨、大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使用。
暴风雨过后,应组织对电梯各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塔式起重机安全控制
1.塔吊在安装和拆卸之前必须针对其内形特点,说明书的技术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塔吊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3.固定式塔吊的基础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其设计计算和施工详图应作为塔吊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之一。
4.塔吊的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吊钩保险,卷筒保险,爬梯护圈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5.施工现场多塔作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