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089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仙游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小时30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60分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图8是美国“硅谷”示意图,读图回答时是1—2题。

1.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其工业区位选择是()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2.微电子工业的特点是()

A.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低

B.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长

C.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慢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可能是()

A.洞庭湖平原B.松嫩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4.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是()

A.热量不足B.降水稀少

C.光照不足D.炎热干燥

围绕着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是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

的。

如钢铁工业布局:

20世纪前指向煤矿产地;20世纪初指向铁矿产地;“二战”后指向港口地区。

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上面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尔区的钢铁工业主要是移煤就铁型

B.宝山钢铁厂的煤矿主要来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C.鞍山钢铁厂的铁矿主要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

D.鲁尔区的钢铁厂逐渐由东向西移到莱茵河口

6.世界性钢铁工业逐渐移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的原因是()。

A.本地区煤、铁已消耗光,需大量进口

B.水运便利,且价格便宜

C.钢铁厂严重污染水源,需靠近水来加以净化

D.使工业生产由集中趋向于分散,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读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布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料B.交通C.人才D.环境

8.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先进制造业产业区②南港重工业区③滨海高新区④临港工业区

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图且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0.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钢铁工业B.石化工业C.制糖工业D.棉纺工业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

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据此完成11—12题。

第一代产业园区第二代产业园区

 

1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1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

A.以轻工业为主B.以中小型企业为主C.资本集中程度低D.生产过程较为集中

14.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B.工业地域的扩展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C.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D.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一定会扩展成工业城市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1世纪初,该企

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

据此回答15~17题。

15.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B.交通运输便捷C.市场庞大D.技术领先

16.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B.廉价劳动力C.消费市场D先进技术

17.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新兴工业区B.都是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C.都缺少发展传统工业的条件D.工业规模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1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气候D.劳动力

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图2—3—l所示。

据此完成19~21题。

 

19.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

20.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政策D.技术

2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下图为四种运输方式的距离与运价关系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的A、B、CD四条曲线分别代表()

A.铁路、管道、公路、空运

B.公路、铁路、空运、管道

C.空运、海运、公路、管道

D.水运、铁路、公路、空运

23.从大庆运输5万吨原油到福建泉州的炼油厂,最

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海运B.铁路、海运C.管道、铁路D.铁路、公路

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

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

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

据此完成24~26题。

24.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原材料C.市场D.劳动力

25.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加工建设成本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

26.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快速更新产品B.改进生产技术C.扩大生产规模D.拓展国际市场

自2009年起的5年内,新的连云港一霍尔果斯口岸“丝绸之路”将升级提速,以改善

新疆区域公路交通和连接欧亚的西部开放大通道。

结合有关知识完成27~28题。

27.新“丝绸之路”所经的自然带主要体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经度地域分异规律B.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海洋与陆地的基本分异

28.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意义在于()

①使其成为我国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贸易通道

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

③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

④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读图2—5—3,完成29~30题。

29.某地区有a、b、c、d、e、f规模不等的城市(镇),现

需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

A.a和bB.b和dC.a和dD.c和d

30.图中f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

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

有关这一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修建交通线只需要考虑f与a的距离最短这一原则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适宜修建铁路

D.f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他五个城市

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完成第31-32题。

31.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aB.cC.dD.f

32.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点所在区域范围扩大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会升高

D.图中a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

下图示意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

据此完成33-34题。

33.该系统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绿地水土流失加剧B.城市内涝发生率大大减少

C.地表径流水位变率减小D.城市大气湿度显著增加

34.该系统最适宜推广的城市是

A.北京B.兰州C.新加坡D.开罗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第35-36题。

3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近年来华北地区冬半年雾霾天气多发,PM2.5浓度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读北京市PM2.5浓度变化图,回答第37-38题。

37.图示两日的PM2.5浓度

A.最高值出现在29日18--20时B.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明显对应

C.变化原因是暖锋过境致污染物沉降D.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

38.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

关于北京雾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多风,华北南部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是主要污染源

B.秋季受副高控制,工业生产及尾气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

C.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途径

D.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可有效防止雾霾的发生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39-40题。

39.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40.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D.2000~2005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晋祠大米被誉为“皇家贡米”,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稻田灌溉用水是地下岩溶排泄出的含有明矾、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晋祠难老泉泉水。

晋祠镇周边地区的地表覆盖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蓄水性强。

在煤炭经济的形响下,难老泉泉水逐年减少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1994年难老泉泉水彻底断流。

难老泉断流后,稻农只能用地下井水和汾河中流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

受多方西因素的影响,晋祠大米这千年“皇家贡米”基本绝迹。

近几年,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加强关井压釆、加快造林绿化等多种手段修复水生态。

从2010年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专项奖励补贴政策,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育“晋稻7号”“晋稻8号”“晋稻10号”三个优良新稻种,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到2016年已经复种4000多亩,经农业部门检测,稻米品质已恢复至30年前的标准。

(1)简述难老泉断流前晋祠大米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2)简析导致晋祠大米基本绝迹的主要原因。

(2分)

(3)说出该地在晋祠大米复种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分)

(4)晋祠大米现在的销售模式主要走高端礼品路线走商店超市路线缺乏竞争力。

分析其原因。

(2分)

 

42.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

风向是。

(1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

特点还有;

(1分)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

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3分)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

为商业中心的是地。

(1分)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原因是

(2分)

43.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铁路的建设经历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预计2011年建成投入运营。

总长度1318千米,将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061千米。

(1)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特点,分析两条铁路“以桥代路”的不同目的。

(2分)

(2)分析青藏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条件。

(4分)

(3)比较说明京沪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4分)

 

44.全球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

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程贯彻“低碳”理念。

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具,随处可见“低碳”的影子。

材料三 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主要职能

月降雨量(毫米)

月降雨次数

酸雨次数(pH<5.6)

蚌埠

交通枢纽

84.9

8

5

合肥

省级行政中心

202.9

11

5

马鞍山

工业城市

85.6

10

9

铜陵

矿业城市

309.6

13

10

黄山

旅游城市

504.7

18

5

(1)简要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分)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措施。

(2分)

阅读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3)据表中信息分析,说出该月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3分)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