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140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

1.1.2承办单位

XX市XX办事处

1.1.3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办事处XX路东端地域。

1.1.4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筑占地面积471㎡,拟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栋五层,总建筑面2174㎡,床位50张。

配套设施:

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1.1.4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326.33万元,建设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投资100万元,其他配套资金226.33万元。

1.2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⑴、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

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⑷、《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⑸、《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号);

⑺、《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⑻、《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⑼、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

⑽、委托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3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的要求,结合委托方提供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本报告研究的范围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节能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标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以确定项目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参考,并根据以下原则对该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

⑴、依据XX市的整体规划,满足其发展需要;

⑵、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⑶、满足环境保护和成本节约要求。

1.4项目提出的理由

据调查显示,城市老龄化程度达14.3%,农村老龄化程度达10.7%,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

城市高龄老年人占12.9%,农村高龄老年人占14.9%,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已经显现。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9.8岁,农村老年人平均年龄达71.0岁。

许多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残疾的老年人,由于白天家中无人照顾,不仅生活质量低,而且面临诸多不安全的风险因素。

在家庭规模和家庭照料资源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如何依托社区满足这些老年人的照料需要,使他们能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XX办事处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非农业人口7.2万人,XX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

本项目的建设将给XX城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老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1.5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⑴、拟建项目所在位置风景优美,地域宽阔,交通方便,是一个适宜养老的首选之地。

⑵、项目的建设符合XX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⑶、拟建设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有专职管理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服务需求。

本报告对工程建设条件、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建筑方案、实施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

通过各章节的论述本项目的建设是极其必要、切实可行的。

工程的实施将改善XX城区老年人的养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人日间无人照料和精神生活不能满足等实际问题。

1.5.2建议

⑴、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建议承办单位争取项目建设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尽可能在相关建设税费方面得到最大幅度的减免。

⑵、本项目可行性报告完成后,建议承办单位尽快组织评审,以便为下阶段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⑶、与项目相关配套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

⑷、应抓紧项目实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建设周期,使该项目早日正常使用。

在实施过程中精打细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别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要在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专门用语被明确提出来,并把它表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养老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居家养老,一类是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在打破传统的仅由子女、亲戚照顾老人或老人自理的固有模式,引入了社区福利服务的新形式。

以家庭为依托,以社区化、社会化服务为补充,既满足了老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的需求,又实现了由社区提供帮助以及各种服务,是一种较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新发展。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建设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其必要性体现在:

⑴、项目建设是构建“强势民政”的需要

古往今来,关心民瘼,体恤民力,注重民生,与民休养生息,一直是开明统治者的一条重要执政经验。

民政历史悠久,过去是统治阶级的“惠民之政”、“治民之政”。

新中国成立后,民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成为“为民之政”,民政是国政、德政、善政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之基,施政之要。

可以说,民政工作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承担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是,由于过去社会矛盾不突出、社会相对较公平、民政部门自身不强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民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既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怎样救助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摆在各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而急迫问题。

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弱势群体涌现,稳定问题频发,民政部门如果自身不够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能力就有限,弱势群体就得不到很好的救助,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已经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弱势群体需要“强势民政”,只有“强势民政”才能为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要“强势民政”就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把打造“强势民政”、救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理念、新追求、新目标。

⑵、项目建设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数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所以建设XX市XX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中心,是解决XX办事处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

⑶、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老年居住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目前,XX市XX办事处还没有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机构,XX市XX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满足等敬老的实际问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和谐XX”的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切实做好这项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不仅解决老年人生活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而且还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XX市养老服务的发展。

⑷、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需要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能够有效提高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场址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办事处XX路东端地域。

交通方便,自然条件较好,环境清静优美。

项目用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已经落实。

3.2自然环境条件

3.2.1自然条件

⑴、气候条件

XX市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以丘陵为主,地处漳西陵区,地势总趋势东高西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的特点,并受江河水系和地形地势的影响,形成丰富的小气候区。

主要气候因素指标如下:

日照:

XX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756小时,年辐射总量102-106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16.5℃,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

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

降水量:

历年平均降水量993.7毫米,年)。

无霜期:

历年无霜期271天,平均植物生长期247天。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34cm。

风向风速:

累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SE/13%,静风频率42%,各风向平均风速1.3-2.7m/s,累年平均风速:

1.6m/s。

⑵、河流水文

XX境有大小河流35条,以沮河、漳河两水系为主干。

河流密度为0.243公里,流域面积3964.9平方公里。

沮、漳河为过境客水,由北向南,分别环东西两侧纵贯市境,至两河口汇成沮漳河,南下流经枝江,然后在荆州市注入长江。

其他河流33条,流域面积在30~250平方公里的有17条,河道总长524.55公里;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下的有16条。

沮河水系主要包括沮河、清溪河、巩河、官道河、玉泉河、印河,其中沮河一般水面宽250米左右,平均流量77立方米/秒,含沙量0.855公斤/立方米;清溪河河床平均宽度10米,高差122米,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巩河XX段长20公里,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河道落差230米,平均坡降1.34%,常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秒;官道河全长9.55公里,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

河床结构多石灰质卵石,河道落差164米,平均坡降3.18‰,平均径流量0.88立方米/秒;玉泉河河道长36.35公里,流域面积86平方公里,常年有水,平均流量为0.71立方米/秒,河道落差108米,平均坡降2.15‰;印河长27公里,流域面积62.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03立方米/秒,天然落差80米,平均坡降3.35‰。

3.2.2地形、地貌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办事处东门楼居委会,其辖区北与玉泉办事处为邻,南岸接两河镇,东界沮河,与坝陵办事处对岸相望,其西连半月镇、王店镇。

3.2.3场区岩土的构成与特征

场地地层构造较简单。

据其成因、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不同,自上而下可划分为2个岩土层:

第1层填土(Qml);第2层粉砂岩(K1wl)(未揭穿)。

现分述如下:

⑴、填土(Qml):

红褐色,稍湿;主要成分为砂岩块和风化物,为近期土方开挖爆破松散土。

厚薄不均,厚度范围0.7-1.80m,土质不均,松散,压缩性高,强度低。

⑵、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1w1):

为紫红色泥质胶结粉砂岩。

岩石具层理构造,碎屑结构,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和白云母等。

岩体中厚层状(局部厚层状),层状结构,产状平缓,岩层倾角3-7度左右。

本层是挖方后的裸露岩石,强风化已经挖除,钻进进尺平稳,取芯率一般大于85%,为中风化层。

本层最大钻进深度12.5m;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9.83MPa,为软岩,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其天然重度为22.0~25.0kN/m3,泥岩属软化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暴露后易风化剥落。

3.2.4地下水特征

按地下水含水层分布状况,场地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表层种植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蒸发排泄,随季节变化,其水量较小,勘察期间地表积水较丰富,其下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内及附近无污染源,据附近居民供水资料,本场地地下水对砼及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3.2.5抗震设防

XX市城区属扬子准地台,江汉坳陷构造单元,基岩为白垩系红色砂岩、砾岩、泥岩等,内陆河湖相碎屑堆积,埋深较浅,产状平缓。

城区没有构造断裂带,被周围区域主要构造断裂带雾渡河断裂带、仙女山断裂带、天阳坪断裂带和九湾溪断裂带等(均为微活动或不活动断裂)从不同方向所围限,形成一个稳定的“安全岛”。

离宜昌市城区较近的地震带有远安-钟祥地震带、秭归-渔洋关地震带和兴山-黔江地震带,几次较大震级的地震为1969年保康马良坪4.8级地震、1961年宜昌潘家湾4.9级地震、1979年秭归龙会观5.1级地震,这3次地震影响到宜昌市城区地震烈度均小于5度。

由此可以推测XX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规范》(GB50223—2004)有关规定,本工程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拟建(构)筑物可按6度进行设防。

3.2.6结论与建议

⑴、建筑场地无断裂带、无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场地稳定,适宜拟建工程的兴建。

⑵、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丙级。

可综合判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⑶、场区地下水不发育,但上部填土存在少量上层滞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⑷、场地覆盖层厚度小于3.0m,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5、建议采用条形基础形式。

3.3给排水、供电

项目位于XX市XX办事处,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用地内供电、给排水可直接与城市供电、给排水管网进行衔接。

⑴、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直接从城市供电网接入,可保证项目建成后的所有供电能力。

⑵、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及消防给水。

水源采用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只需就近开口接入,接入管径DN100,分二处引入形成环形供水管网,完全可以满足新增建设项目用水需要,供水条件具备。

⑶、排水: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管道系统。

本项目排水汇入区内主排水管,经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污主管,区内排污干管采用管径φ300混凝土管。

结论:

该地块用地面积能满足本项目总体建设布局的需要,区位优势明显,场地条件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适合建设XX市XX办事处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站,且项目建成后视觉效果良好,因此选址是合理的。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1建设依据

⑴、《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⑵、《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⑶、《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⑷、《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⑸、《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

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

⑻、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4.2建设原则

⑴、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⑵、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需要为主,留有发展空间。

4.3建设规模及内容

XX市XX街道办事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471㎡,总建筑面积2174㎡,拟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栋,床位50张及相应室外配套设施:

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⑴、切实考虑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各种因素;

⑵、充分认识现状、利用现状,在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正确处理规划中生态效益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⑶、以满足老年人照料、兼顾发展、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为指导思想。

⑷、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准则,有机组织空间布局与环境,促成生态、景观的有机统一;

⑸、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⑹、总体布局从适用角度出发,利于管理,方便交通,美化环境,塑造形象为原则。

5.2项目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的内容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栋,总建筑面积2174㎡,床位50张。

配套设施:

室外活动场地、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等。

5.3建筑设计

5.3.1设计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⑵、《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⑶、《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⑸、《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⑹、《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

⑺、《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⑻、《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⑼、《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⑽、国家及湖北省其他相关标准。

5.3.2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471㎡,建筑采用南北朝向。

项目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便于管理。

5.3.3单体设计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占地面积471㎡,总建筑面积为2174㎡,层高3m,共5层,主要安排有生活用房、保健康复用房、娱乐用房、辅助用房等。

主体建筑采用现代建筑风格,造型设计自然、清新、明快。

在立面设计中,应用空间的组织规律,达到统一。

窗户借助光影的作用,产生了虚实的对比感,从而形成建筑的体量感。

建筑以平屋顶为主,布局方正,体现出稳重的设计风格,与项目本身的特色相吻合。

外墙以米黄色为主,辅以白色,富有变化感,使建筑形象产生对比,结合景观绿地,营造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

5.3.4室内外装修

⑴、内墙面:

沐浴室、卫生间、厨房等贴面砖;其他用房及公共部分均刷乳胶漆。

⑵、门窗:

内门采用平开木门、铝合金门;窗户为铝合金。

⑶、外墙面:

喷刷外墙涂料。

⑷、屋面:

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

⑸、地面:

采用地面砖。

5.3.5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为无障碍通行环境,并应符合现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规定。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道路应创造无障碍通行环境,道路有高差变化时,设坡度不超过1:

12的坡道;高差超过0.60m时,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0-0.65m的扶手。

5.4结构设计

5.4.1设计依据

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71429-2001)(2006版);

⑵、《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

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⑸、《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71427-2002);

⑹、《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听译标准》(GB50068-2001);

⑺、国家其他现行有关规范、规程。

5.4.2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筑占地面积471㎡,总建筑面积2174㎡,5层。

5.4.3自然条件

⑴、抗震设防烈度: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20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乙类;

⑵、设计地震分组为:

第一组;

⑶、抗震等级:

二级;

⑷、基本风压:

0.75KN/㎡。

5.4.4结构设计

⑴、本工程各建筑单体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乙类。

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

⑶、主要结构材料:

柱混凝土采用C25,C30;

梁板混凝土采用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

⑷、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楼梯间、阳台:

2.5KN/㎡;

休息室、保健康复用房、娱乐用房、卫生间等:

2.0KN/㎡;

餐厅、厨房:

2.5KN/㎡;

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⑸、基础选型

本工程目前尚无详勘资料,参考附近地质资料,初步确定基础为柱下独立柱基础。

5.5给排水设计

5.5.1设计依据

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本);

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⑶、《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⑷、《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⑸、《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⑹、《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⑺、《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

⑻、其他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

5.5.2设计内容

⑴、给水系统

⑵、排水系统

⑶、消防给水系统

5.5.3给水系统

⑴、水源

由市政给水管网引两路管径为DN100进水管,形成生活-消防环状管网,市政压力0.20Mpa。

⑵、用水量

本项目用水量主要是生活用水、绿化及公共清洗用水、未预见用水及漏水,生活用水规模按100人计,办公、生活用水按80L/人•d人计,绿化及公共清洗用水按生活用水量的10%估算,未预见用水及漏水按生活用水量的10%估算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生活用水与绿化公共清洗用水,未预见用水及漏水的和,最高日用水量9.6吨。

⑶、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

市政水源给水点,采用下行上给方式供水,经总水表计量后,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5.5.4热水系统

本项目设计热水系统,热水热源由屋顶太阳能提供,电辅助加热。

热水系统采用集中、同程供水方式。

太阳能集热板和屋顶水箱设置在屋面,采用强制机械循环。

⑴、设计参数

水平面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4721.413MJ/㎡·A;

20.02°倾角平面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4759.480MJ/㎡·A;

年日照时数:

2139h;年平均环境温度24.1°。

⑵、热水设计参数

设计日用水定额:

60L/(人·日);

小时变化系数4.13;

设计热水温度:

60°,设计冷水温度:

17°。

⑶、在生活服务用房屋顶设置一套太阳能循环水泵及一套热水循环泵,用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

太阳能循环水泵(一用一备),辅助加热装置采用真空源热泵,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⑷、热水系统负荷计算

用水人数:

100人

人均用水量:

60L/(人·日);

项目日用水量:

考虑到本项目为日间照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