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026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部分 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学.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非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四实验探究第11讲教材基础实验学

第11讲 教材基础实验

[考试要求]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b/b)。

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b)。

3.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b/b)。

4.观察叶绿体(b/b)。

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b/b)。

6.探究酶的专一性(c/c)。

7.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c)。

8.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b)。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c)。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b)。

1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b/b)。

12.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b/b)。

13.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b/b)。

1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b/b)。

15.探究DNA的复制过程(c/c)。

16.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影响(c/c)。

17.模拟尿糖的检测(/b)。

18.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

19.调查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b)。

1.(2018·浙江4月选考)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解析 可用根数量或根长度衡量因变量;2,4-D具两重性,甲组的2,4-D浓度高于或低于乙组;据图,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短。

答案 B

2.(2017·浙江4月选考)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

解析 B中应先纵切后进行染色,冲洗后观察其颜色变化。

答案 B

3.(2016·浙江4月选考)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步骤

基本过程

试管A

试管B

1

加入淀粉溶液

3mL

2

加入蔗糖溶液

3mL

3

加入新鲜唾液

1mL

1mL

4

37℃保温15min,加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5

沸水浴2~3min观察

红黄色沉淀

无红黄色沉淀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

B.检测指标是颜色的变化

C.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37℃是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解析 实验结果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所以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的结论。

答案 C

4.(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呈橙黄色

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呈红黄色

C.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D.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解析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呈蓝色;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混匀,再加入B液混匀后呈紫色,且不需要加热;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橙黄色。

答案 B

5.(2018·浙江4月选考)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

(1)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兔红细胞时,见到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以避免__________,减少误差。

(2)①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_______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某同学进行切除甲状腺对小鼠体长影响的实验,观测到切除甲状腺的幼年组小鼠体长增加明显低于未切除组,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某种实验小鼠为材料制备抗血清。

①欲获得某一种较高浓度的抗体,在你的实验思路中,关键是需对小鼠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的实验设计。

(1)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计数。

(2)①给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症状得以恢复。

所以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②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况时,胰高血糖素增多,人体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肝糖元分解加强、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如脂肪分解加速。

(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

(4)小鼠血清中含抗体,想要升高某种抗体浓度,则需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因为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强,多次刺激后血清中的特定抗体会维持较高水平。

答案 

(1)重复计数

(2)①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②低血糖 肝糖元(糖元)分解加强、脂肪分解加速

(3)切除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导致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下降

(4)①两次或多次注射相同抗原 因第二次或更多次注射相同抗原,会使小鼠产生更多的效应B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

②两次注射相同抗原引起的抗体浓度变化示意图

1.正误判断

(1)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即呈现红黄色。

(×)

(2)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3)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是: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4)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则光强度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

(5)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需要调细准焦螺旋、缩小光圈。

(×)

(6)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KI—I2检测实验结果。

(×)

(7)可利用青蛙进行“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发育”的探究实验。

(×)

(8)可利用标志重捕法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

(×)

2.填表析法

实验

方法

细胞器的分离

①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②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定律的发现

③__________________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④__________________

DNA复制方式的探究

⑤__________________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⑥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⑦__________________

酵母菌数量的计数

⑧__________________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⑨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分离

⑩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差速离心法 ②纸层析法 ③“假设—演绎”法 ④同位素标记法 

⑤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⑥模型构建法 ⑦标志重捕法 ⑧血细胞计数板法、比浊计法 ⑨光电比色法 ⑩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

考点1 围绕显微镜观察类实验考查观察提问的能力

1.在“观察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油脂的鉴定”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

A.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须保持活性

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油脂的鉴定”不需要活细胞;叶绿体中含有色素,不需要染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油脂的鉴定”都是死细胞,故提高温度对实验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答案 D

2.(2018·杭州重点中学期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用黑藻的成熟叶片,叶绿体的含量较多

B.将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C.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叶绿体

D.黑藻叶肉细胞的液泡无色,若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不利于观察

解析 应选用幼嫩的小叶;膜属于亚显微结构;黑藻叶肉细胞含有绿色的叶绿体,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答案 B

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

考点2 物质鉴定与提取类实验

3.(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实验活动中,有关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检测实验中,换上高倍物镜后,调粗准焦螺旋,观察被染色的颗粒

B.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和试剂B同时加入,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C.油脂鉴定中50%乙醇溶液的作用是洗去多余的染料

D.还原糖的检测中,不需加热也能观察到红黄色沉淀的出现

解析 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调细准焦螺旋;检测蛋白质时应依次加入双缩脲试剂A、试剂B;加热条件下,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答案 C

4.关于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色素提取的材料,在使用前用清水浸泡清洗提取效果会更好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类胡萝卜素被破坏

C.色素分离的原理是色素易溶解于层析液

D.用某一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水稻叶片进行实验,分离色素时(从上往下)第2条色带缺失

解析 用清水浸泡会降低提取液中色素的含量,影响实验结果;CaCO3能够中和酸性物质,保护叶绿素以免被酸破坏;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从上往下第2条色带是叶黄素,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水稻叶片缺乏叶黄素。

答案 D

(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2)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及原理

①50%的酒精:

油脂检测实验中洗去切片上的多余苏丹Ⅲ染液(溶解苏丹Ⅲ)。

②70%的酒精:

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用于消毒(使蛋白质变性)。

③95%的酒精:

提取光合色素(溶解光合色素);探究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实验中使果胶析出(果胶不溶于酒精)。

④白酒:

腌制泡菜时可抑制杂菌生长,并调味。

考点3 结合调查、统计类实验考查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的能力

5.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对足够大的人群随机调查

C

调查池塘中鲈鱼的种群密度

尽量缩短两次捕捞的时间间隔

D

探索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每天测量多个插枝上根的总长度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鲈鱼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间不能太短,以使标记的个体与未标记的个体充分混匀,使重捕样本具有代表性。

答案 C

6.下列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鲈鱼种群密度时用大网眼渔网捕捞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边线上的菌体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解析 标志物脱落可能导致重捕标志数统计量的减少,与实际比较,计算所得数值应偏大,A错误;调查鲈鱼种群密度时用大网眼渔网捕捞,调查的只是鲈鱼种群中的大的鲈鱼,小的鲈鱼未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偏小,B正确;对酵母菌数量进行统计时,需统计血细胞计数板方格内及左线和上线的菌体,若方格内和四条边线上的菌体均进行统计,所得数量会偏大,C错误;只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遗传病时,计算所得发病率比实际值大,D错误。

答案 B

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模板

考点4 围绕验证与探究类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7.(2016·浙江10月选考)某同学进行有关酶的实验:

组1 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

组2 2%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无红黄色沉淀

组3 2%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变量是底物和酶

B.组3的结果是红黄色沉淀

C.指示剂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

D.实验结果证明酶有专一性

解析 三组实验中,不同之处是底物或酶的种类,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或酶种类,A正确;由于蔗糖酶可以将蔗糖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第三组的结果是产生红黄色沉淀,B正确;碘—碘化钾溶液可以检测淀粉而不能检测还原糖和蔗糖,所以本实验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C错误;本实验的第一、二组对照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正确。

答案 C

8.(2016·浙江4月选考)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2,4-D溶液浓度

0

a1

a2

a3

a4

根的平均数目/条

1.8

6.4

7.8

7.8

1.3

注:

a1、a2、a3、a4依次增大。

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

A.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

B.组別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

D.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解析 生长素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应与空白对照组对比,而不是实验组之间对比。

由表格数据可知,组别1为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别是实验组,其中a1、a2、a3浓度均是促进生根,a4浓度是抑制生根,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2与a3之间。

答案 C

(1)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①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实验者实验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方式。

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原理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活动。

②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的得出

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及结论是不唯一的,解题时要把各种可能的结果全部列出。

具体分析流程如下:

③验证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的得出

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具有唯一性,因此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也是唯一的,且需要与唯一的实验结论相对应。

具体分析流程如下:

(2)探究设计类实验操作流程模板

(3)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而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4)对照实验的类型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同的实验。

科学地设置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结果。

对照实验有4种类型: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例

空白

对照

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如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则对照组动物不作任何处理,让其自然生长

自身

对照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对照组(即正常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

条件

对照

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这种对照方法,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甲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为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

相互

对照

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在“探究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pH为相互对照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

①一般情况下,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如各种空白对照。

②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未用实验所研究的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

③根据实验对象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把处于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实验对象确定为对照组。

考点5 围绕教材隐性实验考查结果交流与探讨的能力

9.下图为用伞藻做的“嫁接”实验。

实验结论是(  )

A.伞藻的细胞核或细胞质都不能独立存活

B.伞藻“柄”的种类决定形成的“帽”的形状

C.伞藻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伞藻“足”的种类决定形成的“帽”的形状

解析 据实验结果说明“帽”的形状建成取决于伞藻“足”的种类,因“足”不仅仅含有细胞核,故不能直接说明细胞核的作用。

答案 D

10.(2018·绍兴选考适应性考试)达尔文父子研究向光性的实验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与②的结果证明幼苗向光弯曲与苗尖端有关

B.①与③④⑤的结果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苗尖端

C.若将实验条件改为完全黑暗,所有幼苗均不能生长

D.由实验可以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解析 黑暗条件下仍有生长素的生成,幼苗能够生长。

答案 C

1.(2018·学军中学3月模拟)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方,因为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小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看到向细胞两极移动的染色体

C.调查人类色盲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D.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

解析 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解离时细胞已死,不能观察到细胞的动态变化;调查发病率应随机调查。

答案 D

2.(2018·学军中学3月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在待检样品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各5滴

B.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要制作4个长度相同的蓝色染色单体

C.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每个大信封需装入等量4种不同的卡片

D.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时,需控制插枝的状态和浸泡时间

解析 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入的双缩脲试剂A多,后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少;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中,要制作4个蓝色染色单体,其中2个等长,另2个等长;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每个大信封需装入等量2种不同的卡片。

答案 D

3.(2018·台州3月质量评估)下列关于“利用洋葱制作并观察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龙胆紫染色之前应该用清水漂洗根尖

B.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可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

C.可以观察到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末期聚集成细胞板

D.为避免洋葱外表皮细胞中紫色大液泡干扰,可采用内表皮细胞观察有丝分裂

解析 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末期高尔基体分泌的小泡聚集成细胞板;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

答案 A

4.(2017·台州9月选考模拟)下列有关以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外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其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B.用洋葱的绿色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需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

C.洋葱根尖只有部分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可以选取洋葱绿色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解析 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失水、吸水或水分子进出平衡;提取色素需研磨破碎细胞,以充分释放色素;利用颜色反应鉴定物质应选用无色或近于无色的实验材料。

答案 C

5.(2018·浙江9+1联盟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摩尔根的果蝇白眼性状遗传实验支持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概括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解析 一个实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未证明转化因子的本质;“中心法则”概括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答案 C

(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不需要染色的是(  )

A.观察花生种子组织中的油脂

B.用种子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C.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

D.观察黑藻中的叶绿体

解析 叶绿体呈绿色,因此观察叶绿体不需要染色。

答案 D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根尖细胞均可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B.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应选取深绿色的叶片

C.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有选择性实验时,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点样时,滤液细线需重复画多次

解析 只有根尖分生区能够有丝分裂,可用来观察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宜选用鲜绿的嫩叶,而非浓绿的成叶;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有选择性实验时,用肉眼即可观察胚的着色情况。

答案 D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可鉴定生物组织中氨基酸

B.在“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有实验对照

C.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时必须用无芽的插枝

D.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需要胰岛素溶液

解析 氨基酸中没有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时可以用有芽的插枝,每个枝条上侧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需要葡萄糖溶液,不需要胰岛素溶液。

答案 B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光合色素和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和浓度都不同

B.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引起装片下所有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就是细胞液浓度

C.在进行玉米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处理

D.可以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解析 能引起约50%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是细胞液浓度;玉米是单性花,进行杂交实验时不用去雄,对雌花直接套袋即可;洋葱根尖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 A

5.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碘化钾溶液设计实验

B.在用新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时,需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以防叶绿素被破坏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