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75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docx

数代经方医案解析

经方解析

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

㈠桂枝汤类方

㈡麻黄解表类方

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

㈠正阳阳明

㈡大阳阳明

㈢少阳阳明

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

㈠小柴胡汤方

㈡柴胡桂枝汤方

㈢四逆散方

㈣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四、大阴病(里阴证)医案

㈠四逆汤方

㈡获苓四逆汤方

㈢甘草干姜汤

㈣理中汤方

㈤附子汤方

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㈦吴茱萸汤方

㈧旋复代赭汤方

㈨芍药甘草汤方

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

㈠麻黄附子细辛汤

㈡桂枝加附子汤方

㈢甘草附子汤方

㈣真武汤方

六、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医案

㈠乌梅九方

㈡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㈢半夏泻心汤方

㈣甘草泻心汤方

㈤生姜泻心汤方

嫡传弟子冯世纶教授医案解析

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

㈠桂枝汤、麻杏石甘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反复发热案

㈡桂枝去芍药治感冒热退而胸闷案

㈢半夏散及汤治喉痹案

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心悸案

㈤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皮肤瘙痒

㈥小青龙汤治咳喘案

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

㈠大青龙汤合半夏厚朴汤治小儿咳嗽案

㈡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化裁治鼻渊案

㈢附子泻心汤治胸脘痞闷案

㈣)大承气汤治神昏谵语案

㈤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肺部感染、胸胁胀满案

三、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医案

㈠小柴胡汤合橘枳姜汤、桂枝获苓丸治胁痛案

㈡小柴胡汤加味治症瘕二案(肝脾肿大,子官肌瘤)

㈢柴胡桂枝汤治感冒案

四、大阴病(里阴证)医案

㈠枳术汤治左下腹包块案

五、少阴病(表阴证)医案

㈠麻黄附子甘草汤治感冒偏头痛案

㈡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加附子汤治右膝痛案

㈢当归四逆汤合附子汤治双下肢后外侧隐痛案

六、厥阴病(半表半里证)医案

㈠乌梅汤治蛔厥案

㈡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背痛案

㈢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腰背痛案

再传弟子案

一、石应轩医案

㈠四逆汤治贲门癌术后亡阳案

㈡四逆汤合生脉饮加生龙牡治心悸案

㈢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面部黄褐斑案

二、赵厚睿医案

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鼻窒案

三、清峰医案

㈠小柴胡汤治不明原因发热案

四、鲍艳举医案

㈠小柴胡加生石膏治感冒后低热案

㈡麻杏石甘汤合半夏厚朴汤治感冒后干咳案

㈢五苓散加味治腰肌劳损案

㈣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眩晕案

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

.

 

经方大师胡希怒先生案解析

一、大阳病(表阳证)医案

㈠桂枝汤方

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目初诊。

3个月来,每目下午3~5点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汁出,舌苔薄白润,脉缓。

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肥背拘急,爲太阳表证。

脉缓,发热,汁出,爲营卫不和。

发热、汗出,尤其午后定特发热,爲大阳中风桂枝汤方证。

处方: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

结果:

服2剂而解。

【按】需要说明的是,本案未记录煎服法,胡老师对讲解桂枝汤方证有独特见解,可参见有关论述。

这里要特别注意胡老师对《伤寒论》第54条的论述: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长期定时发热的桂枝汤证,服桂枝汤当是"先期时发汗",本案应是下午3点钟前服药。

对此,胡老师特别指出,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精神。

发热汗出

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目初诊。

外感发热1周不退,每目上午11:

30出现发热(体温38°0左右),汗出,12:

00后热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目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脉虚数,爲津虚有热。

见于定时发热,汗出,主在荣卫失调,爲大阳中风桂枝汤方证。

处方: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

结果:

上药服2剂,上午已无发热,13:

00后尚有低热(体温37.2~37.5°C),舌苔薄

黄,脉尚稍数。

继与桂枝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服3剂,诸症解。

大阳中风

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26目初诊。

淋雨后发热,恶寒(体温38.6°C)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1周后,仍低热(体温37.5C),且汁出恶风,动则汁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

西医诊断爲上呼吸道感染。

脉浮弱,舌苔白,恶风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流清涕,太阳中风证。

中医辨证爲:

太阳中风桂枝汤方证。

处方: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甘草6g

结果:

服1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

继服2剂,症除。

㈡桂枝加桂汤方

张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诊。

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

脉缓、汁出,为津虚。

舌苔白润、无口渴,证不在里。

同时见气上冲逆,可证太阳表不解。

心慌、失眠,津血虚不养心故也。

综令分析:

证属荣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心慌、失眠,爲大阳中风桂枝加桂汤方证。

处方:

桂枝15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

结果:

上药服3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

上方加茯茶12g,服3剂,脐下跳动已,睡眠仍差。

继服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㈢桂枝加葛根汤

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10目初诊。

昨日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乏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舌苔薄白,脉浮稍数。

脉浮稍数,舌苔薄白,恶风,汗出,头痛,太阳中风证。

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葛根证。

头晕,表不解,气上冲。

综合分析:

此属大阳中风兼见项背强几几,爲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白芍l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葛根12g。

结果:

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㈣桂枝加厚朴杏汤方

张某,男,38岁,1966年4月4目初诊。

近1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动悸,舌苔薄白,脉浮缓。

脉浮缓,舌苔薄白,恶风,汗出,鼻流清涕,腰痛,大阳中风证。

咳嗽吐白痰,胃脘动悸,里饮。

综合分析:

此属大阳中风表不解令并里饮,水气上逆,爲桂枝加厚模杏仁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轻,赤芍l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杏仁10g,厚朴10g

结果:

4月23目告知:

上方服2剂咳即止。

㈤桂枝甘草汤方

李某,男,30岁。

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

脉浮,舌苔薄白,自汗出,太阳中风。

心慌,惊悸,眠差,易醒,汗出过多,血不足以养心,表不解气上冲,桂枝证。

脉弦数,舌尖红,津血虚而生热。

综令分析:

证属中风表不解,水气上逆,津虚血不养心,爲桂枝甘草汤加茯茶方证。

处方:

桂枝38g,炙甘草15g,茯苓15g

结果:

上药服3剂,诸症减,继服3剂,心慌惊悸全消。

㈥桂枝救逆汤方

王某,女,26岁。

因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烦躁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

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脉寸浮,头痛,表阳证。

脉弦滑,舌苔白腻,喉中痰鸣,里有痰饮。

惊悸,心慌,烦躁,失眠,纳差,恶心,痰饮里停上犯。

综合分析:

此外邪里饮郁久上犯,爲救逆汤加半夏、茯苓方证。

处方:

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枣4枚,半夏12g,茯苓12g,生牡蛎(同煎)15g,生龙骨(同煎)15g

结果:

上药服3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6剂,纳增,睡眠好转;继服10剂,诸症皆消。

㈦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刘某,男,30岁,1966年4月5目初诊。

患者遇到一条疯狗,虽未被咬伤,但被吓而致病,自感心慌、惊悸、恐惧等症。

用中西药治疗不效而来京求治。

诊其脉弦数,舌苔白腻。

恶风,汗出,大阳中风证。

心慌,惊悸,恐惧,汗多亡阳,心神失敛,龙骨牡蛎汤证。

舌苔白腻,水饮内停。

脉弦数,太阳中风表不解,外邪内饮。

综令分析:

知爲外邪内饮、水气上犯,爲桂枝甘草龙骨社蛎汤加茯茶方证。

处方:

桂枝12g炙甘草6g,生龙骨,生社蛎(同族)各30g,茯苓15g结果:

上药服6剂,诸症已,高兴回原籍,并来信告之1年多也未复发。

㈧小建中汤方

案一:

胃脘疼痛

刘某,男,46岁,1965年11月30日初诊。

十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

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手术而来京治疗。

近症:

胃脘刺痛,牺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胃灼热,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

X线钡剂造影检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4cmX0.4cm。

恶风,身冷畏寒,汗出,太阳中风。

脉细弦,大阴里寒。

胃脘刺痛,心悸,里饮挟瘀。

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胃灼热,头晕,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太阳中风表不解,里饮上逆。

综合分析:

大阳大阴令病,里寒甚而血不足于外,爲小建中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饴糖(分冲)45g

1965年12月3日二诊。

胃脘痛减,手足心热亦减,仍有特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一行。

上方加炒五灵脂6g,延胡索粉(分冲)2g。

1965年12月9日三诊。

胃脘疼已不明显,惟食后心下堵满,四肢发凉,夜寐欠安。

将返东北原籍,改服茯苓饮(茯苓15g,党参l0g,枳壳l0g.苍术l0g,生姜10g,陈皮30g,半夏12g,带方回家调理。

案二:

胃腕隐痛

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目初诊。

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爲"胃黏腹脱垂"。

近来常于牺饿特胃脘疼,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行二次,下肢酸软。

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间症,有汗出恶风,脉缓。

脉缓,恶风,汗出,大阳中风。

胃脘疼,里虚寒。

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行二次,下肢酸软,里虚寒。

综合分析:

知爲大阳中风表不解令并里虚寒证,爲小建中汤方证。

处方:

桂枝l0g,白芍18g,生姜l0g,大枣4枚,炙甘草6g,饴糖(分冲)45g。

结果:

上药服6剂,胃脘痛已,但牺饿特仍感买脘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

仍服上方。

7月1目复诊,除大便微溏外,无其他不适。

㈨桂枝加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宋某,女,35岁。

2个月来,每目下午发热身疼、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汁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身床,臂及背拘急酸痛,太阳中风证。

脉沉迟,纳差,乏力,胃气沉衰。

综令分析:

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呈太阳太阴令病,爲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白芍12g,生姜12g,炙甘草6g大枣4枚,党参10g结果:

服1剂后,发热向后延时,且特间缩短,3剂后热除,诸症悉愈。

(十)桂枝人参汤

姜某,女,31岁,1963年4月9目初诊。

2年来常发腹痛、腹泻,昨晚受凉后,又出现腹痛、腹肤,大便溏泻3次,并感身床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

舌苔薄白,恶寒,身疺,大阳表证。

脉沉细,腹泻,腹痛、口中和,不思饮,太阴病。

综合分析:

此爲太阳太阴合病,属桂枝人参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党参l0g,干姜6g,炙甘草6g,苍术12g

结果:

服1剂,身疺痛减,服3剂,身疼痛已,腹泻已,仍纳差。

与茯苓饮消息之。

㈠当归四逆汤方

郝某,女性,30岁,1965年12月6日初诊。

四肢关节疼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润,舌质猜红,脉沉细。

脉沉细,四肢关节疼冷,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润,大阳大阴合病。

舌质暗红,里寒血虚。

综令分析:

此属外寒内饮、血虚寒凝,爲当归四逆汤方证。

处方:

当归10g桂枝l0g白芍l0g细辛l0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5枚结果:

上药服3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痛消除。

㈡当归四进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李某,女性,36岁,1966年5月6日初诊。

产后患左偏头痛3年,时心下痛,左侧肢体酸胀,口干不思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舌苔白润,脉弦细。

脉弦细,外寒内饮。

左侧肢体酸胀,表不解饮停,血不营肌。

口干不思饮,里寒。

舌苔白润,里寒。

头痛,心下痛,外寒里饮吴茱萸证。

有时恶心吐清水,里饮上逆,生姜证。

综令分析:

证属外邪内饮,血虚里寒,治以温中化饮、养血和荣固卫,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处方:

当归10g,桂枝10g,芍药10g,生姜15g炙甘草6g,细辛10g,通草6g,大枣6枚,吴茱萸l0g

结果:

上药服4剂,头痛明显减轻,心下痛未作,左侧肢体酸肤亦减。

上方增吴茱萸爲12g继服7剂,已自感无不适。

㈢炙甘草汤方

张某,女性,32岁,1965年3月12日初诊。

心悸气短5年多,在哈尔滨市诊断爲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5个月,关节疼痛缓解,但仍心慌惊悸,多梦,稍劳即喘,二便如常,两颧红,舌苔白,舌有瘀点,脉沉细结代。

多梦,稍劳即喘,二便如常,两顾红,舌苔白、舌有瘀点,表里俱虚、津血虚而挟瘀。

脉沉细结代,心慌惊悸,津血虚。

综令分析:

证属表里俰虚,久致津血虚,血不养心,治以调和营卫,补津生血,养心安神,与炙甘草汤加生龙骨、生社蛎。

处方:

生地黄30g,麦冬12g,火麻仁10g,炙甘草l0g,党参10g’桂枝6g,生姜l0g大枣8枚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阿胶(烊化)l0g结果:

上药服用2个月,心慌心悸好转,走五六里地不感气喘,来信告之已参加工作。

㈣苓桂术甘汤方

刘某,女,19岁,1977年10月3目初诊。

2个月来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舌苔白,脉沉细。

脉沉细,舌苔白,里饮。

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太阳中风表不解,津虚水气上逆。

综合分析:

此属表不解水饮上犯,爲苓桂术甘汤方证。

处方:

桂枝10g,茯苓18g,苍术10g,炙甘草6g结果:

上药连服8剂,耳聋好转,头已

不晕,耳鸣大有好转。

原方增桂枝爲12g,茯苓爲24g,又服6剂痊愈。

㈤苓桂枣甘汤方

张某,女,65岁,1965年12月13目初诊。

多年失眠,久治无效。

近症:

头晕,心悸,脐左跳动,有时感气往上冲,冲则心烦、汗出,口干不思饮,舌苔白,脉缓。

脉缓,舌苔白,汁出,大阳中风表证。

心悸,气上冲,冲则心烦,表不解、水气上逆。

头晕,口干不思饮,水饮上犯。

综令分析:

此属外邪内饮,上扰心神,爲苓桂枣甘汤加枣仁远志方证。

处方:

茯芩24g桂枝12g大枣5枚炙甘草6g酸枣仁15g进志6g结果:

上药服3剂,睡眠稍安,头晕、心烦、气上冲感亦减。

前方加生龙骨{族煎)15轻,生牡蛎{同煎)15g,继服6剂,除睡眠多梦外无其他不适。

㈥五苓散方

胡老讲述医案

曾治一小儿患癫痫,吐涎沫,每脐下跳动则犯病。

服五苓散(汤)6剂而愈。

腹胀尿涩案

李某,男,47岁,1975年7月27日初诊。

患考自感上腹有肿物已2月余,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疗。

近1个月来因感左上腹痛而来门诊治疗。

,经内外科检查,怀疑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

查体:

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轻度压痛,部位在深与体位无关。

尿常规:

蛋白(+),红细胞15~20/HP,白细胞3~5/HP。

血沉61mm/h。

尿酚红排泄试验:

一杯3%、二杯5%、三杯5%、四杯7%。

静脉肾盂造影:

左肾扩大,右肾未显影。

临床诊断:

双肾肿瘤?

肾结核?

因尚等待手街,要求服中药一试。

会诊症见:

左腹胀痛,头晕,心悸,汗出,恶风,口渴思饮,饮后渴仍不止,心下有水响,尿频涩痛,舌苔白,脉浮数,心率100/min。

脉浮数,舌苔白,恶风,汗出,太阳中风。

尿频涩痛,湿热下注。

口渴思饮,饮后渴仍不止,里热。

左腹胀痛,头晕,心悸,心下有水响,水湿内停上犯。

综令分析:

此属外寒内饮,饮郁化热,爲五茶散合猪茶汤加大黄苡仁方证。

处方:

猪茶l0g,泽泻15g,苍术口g’茯苓12g桂枝l0g滑石30g,阿胶{烊化)10g生大黄3g,生薏苡仁30g结果:

上药服2剂后,小便增多,意想不到床中排出录豆大结石,3剂服完后,连

续四五天排出细砂样结石,腹部肿物消逝于无形,其他症状也全消失。

追访5年未再复发。

(二)麻黄解表类方

㈠麻黄汤方

陈某,男,24岁,1965年10月9日初诊。

昨天打蓝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无汗,身热,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6°C。

脉浮紧,舌苔薄白,恶寒,身热,无汗,头痛,身酸痛,太阳伤寒。

口不渴,未传阳明。

综合分析:

此属太阳表实证,爲麻黄汤方证。

处方:

麻黄10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10g结果:

上药急煎服,并盖称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2天如常。

㈡葛根汤方

刘某,男性,49岁,1967年7月26目初诊。

背痛1年,胸椎2~5有压痛,,经拍片证实胸推8、9、11骨质增生。

曾经理疗不但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痛,无奈找中医治疗。

近症:

腰背床痛,不能翻身,头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俯仰,舌苔白,脉沉。

病久,痛重,病久陷于少阴表证。

腰背床痛,不能翻身,头项发紧床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俯仰,葛根证。

脉沉,水湿充斥表里。

综合分析:

此病表里寒湿,久则陷于阴证,即呈少阴太阴令病,爲葛根加苓术附汤证。

处方:

葛根12g,麻黄10g,桂枝l0g,生姜l0g,白芍l0g,大枣4枚,茯苓10g,苍术l0g,川附子(先煎)10g。

炙甘草6g

结果:

上药服3剂痛即大减,增附子爲12轻,又服3剂,头左右转动自如。

可以俯仰,深低头特仅作痛,晨起可以翻身。

㈢葛根加半夏汤方

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21日初诊。

昨天感冒头痛、头牵、身痛、腰痛、恶心欲呕、恶寒,素有腹痛大便稀,脉浮数,苔白脉浮数,舌苔白,恶寒,头痛,身痛,腰痛,太阳伤寒。

素有腹痛大便稀,太阴。

头牵,恶心欲呕,里饮上犯、半复证。

综合分析:

证属太阳太阴合病,爲葛根加半夏汤证。

处方:

葛根12g,麻黄10g’桂枝l0g,生姜10g,白芍10g大枣4枚,炙甘草6g,半夏12g。

结果:

上药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㈣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房某,男性,43岁,1965年5月24日初诊。

原有慢性肝炎,近几日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爲止。

时有寒热,苔

薄白脉浮缓。

‘脉浮缓,苔薄白,时有寒热,太阳中风证。

皮肤痒,水湿在表。

综令分析:

此属营卫不和,外邪客表,以不得小汗出,爲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仿其意与桂枝汤加荆防。

处方:

桂枝l0g,白芍l0g,生姜l0g,大枣4枚,荆芥l0g防风10g,炙甘草6g,白蒺藜l0g结果:

上药服3剂身痒已。

尚感两胁痛,口苦。

与柴胡桂姜汤加味治之。

按:

桂枝麻黄各半汤爲中风伤寒合方,其意是小发其汁,胡老师在临床常仿其意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代之,疗效甚佳。

二阳明病(里阳证)医案

㈠正阳阳明

调胃承气汤方

刘某,女性,27岁,1965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1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3日未行,舌苔白厚,脉弦稍数。

体温38°C。

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严汤。

处方:

大黄10g’炙甘草6g,芒硝(分冲)12g结果:

上药服1剂,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症基本消失。

㈡麻子仁九方

李某,男性,59岁,1965年2月18日初诊。

感冒2周经服药治愈,惟胸胁间满,纳差,大便干燥、三四目一行,舌苔白,脉弦细。

肝下缘肋下1cm轻微压痛。

脉弦细,舌苔白,纳差,大便干燥,津伤邪入里。

胸胁间满,里实热上壅。

综合分析:

此属津虚阳明内结,与麻子仁九,早晚各1丸。

结果:

服1天大便即通,继服无所苦。

㈢白虎汤方

冯某,女性,25岁,1967年7月20日初诊。

高热已20余日,曾在20多家医院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

因头部两侧淋已结肿大,故多数医院诊断爲淋已结核。

因高热不退,经人介绍来求诊治。

望其面黄无华、消瘦,自汗出,不恶寒,自感乎力身重,昨晚体温39.7°C,舌苔薄少,舌质红绛,脉滑数。

脉滑数,舌霄红跨,舌苔薄少,不恶寒,自汗出,阳明里热。

面黄无华,消瘦,自感乎力身重,热伤津液。

综合分析:

证属阳明里外皆热,津液大伤,治以清热救里,与增液白虎汤加牡蛎。

处方:

生石膏(同煎)90g知母18g,粳米30g,炙甘草6g生地黄24g,麦冬24g,生牡蛎{同煎)15g

结果:

上药服6剂,体温降爲38C左右,但晚上偶有39°C。

出现恶心,纳差。

喜凉,喜吃西瓜。

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汤(生石膏每用60~90g),药后热平,诸症消,共服11剂,头部淋巴结亦全消失。

㈣白虎加人参汤方

刘某,女性,50岁,1965年7月10日初诊。

因天热汗出,晚上睡着后受凉,昨天早起即感两腿酸痛、头牵身重、口渴无汗,自服A.P.C1片,后大汗不止,而仍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感口如含火炭,舌苔白,脉滑数。

脉滑数,不恶寒反恶热,发热,大汗,阳明内外皆热。

两腿酸痛,头牵身重,舌苔白,热伤津、热上扰。

综合分析:

证属阳明病热盛津伤,治以清热生津,与白虎加人参汤。

处方:

生石膏(同煎)60g,知母15g,炙甘草6g,粳米30g,生晒白人参9g结果:

服1剂汗止、渴减、热退,再1剂诸症已。

㈤泻心汤方

便干衄血案

赵某,男性,53岁,1965年4月2日初诊。

发现高血压20多年,常头疺失眠,近1月来常鼻衄,烦躁心慌,大便干,血压170~200/130~140mmHg,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烦躁,大便干,里热燥结。

鼻衄,热伤血络。

常头痛,心慌,失眠,热上扰。

综合分析:

证属里热上犯,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

处方:

大黄l0g,黄连6g,黄芩6g,生地黄炭l0g结果:

上药服3剂,大便通畅,心烦已,睡眠好转。

时有胸闷。

改服大柴胡汤令桂枝茯苓九加生石膏,服1个月,鼻衄未作,血压雄持在150~160/100~110mmHg。

半身不遂案

刘某,女,65岁,1965年11月9日初诊。

'患左半身不遂3天,老伴用两轮车拉来求诊。

曾服镇肝熄风等药,并用羚羊粉冲服,诸症不减,反更烦躁,整夜不眠,头晕头热,时感热气上冲,胸闷懊侬,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滑数。

血压260/160mmHg。

其老伴问胡老:

"能包治好吗?

不包好就不治了,光羚羊角就花了五元钱,治不起!

"胡老回答:

"包治不好说,但我开的药不过二角钱,您可试服1剂。

"老者同意一试。

脉弦滑数,舌质红,烦躁,阳明里热重。

头晕,头热,热气上冲,胸间懊傻,整夜不眠,热上扰心胸。

综合分析:

阳明里实热结,为泻心汤加石膏方证。

处方:

大黄l0g,黄连6g,黄芩10g,生石膏45g。

嘱其先以大黄浸汤,以其汤煎诸药。

结果:

服1剂,第2天下午复诊,老者进门即磕头作揖:

"可遇到救命恩人了!

"并请求再赐良方。

胡老详问之,知其服药后,大便已通1次,诸症明显减轻,血压爲150/100mmHg。

与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调理。

㈥栀子鼓汤方

胡老讲述医案

昔时邻居老工人尹某,一日来告。

谓经过钡剂造影检查,确诊爲食管憩室,请我治疗。

因笑答曰:

食管憩室我未曾见过,请告所苦。

据述只觉食道阻塞,心烦不宁。

食管阻塞,爲里实。

心烦不宁,里热上扰。

综合分析:

爲阳明里热上扰心神,爲栀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