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600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docx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100

必修5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测试题2019.9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剧形式。

剧本结构一般分为四折,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和科三部分。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作很多。

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牡丹亭》、高明的《琵琶记》、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C.中国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其中以话剧为最重要。

老舍的《茶馆》赴联邦德国演出获得成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记录,它标志着中国话剧在世界上已经独树一帜。

D.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

其中的《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被文艺界视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2)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6)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7)既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个片段,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一个人物,以突显其性格,200字左右。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啊。

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就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

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

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间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

”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

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

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

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

1.用夸张的语言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写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请你在以上选段中再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2.作者说,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预想中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华连卡的笑声对别里科究竟有什么影响?

请谈谈你的看法。

3.“谦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我们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4.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

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5,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

勇敢的人

李开杰

我是媛媛。

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我发现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

你猜猜,他是谁?

他就是我们班的罗军。

哦,你们都笑了,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笑,你们认为我要么在说笑话,要么就是神经有问题,要不怎么会把最胆小的罗军说成最勇敢的人呢?

说实话,过去我也同你们一样,认为罗军是最胆小的人,他不怎么说话,特别是面对我们这些女孩,他更是永远没有一句话,我们对他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他低着头,坐在他的座位上,两手无措地乱动。

他从不敢同男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因为什么事他同某个同学对峙起来,那么首先退让的总是他,总是他低着头匆匆走开。

在体育课上同样表现了他的胆小,那些对抗性太强的运动诸如足球什么的,他是永远不会去试一下的,就连跳马他也不敢,每次跳马都以他可怜兮兮地趴在木马上告终。

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竟然说他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难怪你们会发笑,难怪你们会怀疑我的神经出了问题。

但是我还是要说,他--罗军,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而且,我曾经被他的勇敢感动得流了泪,而且他的勇敢行为使我修正了自己对勇敢的认识。

你们还记得上周六在江边举行的露天音乐会吧?

听说很多同学都去了,我也去了,我同我的表哥还有妹妹一起,坐在台阶上,边喝“百事可乐”边听“贝多芬”。

那天很热,热得一点儿不像春天而像是盛夏来临。

那天的音乐会很盛大,很庄严,同时也很华丽。

盛大庄严是指音乐会本身,而华丽则是指观众,那天去欣赏音乐会的人都穿得很漂亮。

我爸爸说了,艺术永远是少数有钱有闲人的东西。

因此,我对露天音乐会也有这样的华丽一点儿不感到奇怪。

演出到中场时,那个漂亮的主持人宣布休息二十分钟。

在这休息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一个同音乐会的华丽极不谐调的身影出现了,一个穿得十分破烂的老太婆,也许她并不太老,是生活的艰难使她过早地显出了老态。

她背着一个很大的编织口袋,从我们这些穿着华丽的人群中间走过,她不断地弯下腰,去捡拾那些我们扔下的可乐瓶、纯净水瓶,还有用来垫座的废纸。

她与音乐会实在太不谐调。

她走过人群时,有的人赶紧站起来让开,有的人把手中还没有喝完的可乐连瓶递给她,也有人掏出钱给她,也有的人在讥笑她。

可她没有什么表情,没有感激也没有愤怒,仍然一个一个地捡可乐瓶,一下一下地弯腰。

这时,另外一个身影出现了。

一个满头大汗的男孩子跑了过来,他的手里也抓着几个可乐瓶。

他跑进人群,见到了那个穿着破烂、背着一个大编织袋的老太婆,然后,他响响亮亮地叫了一声“妈妈”。

我不用说你也会想像得到,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地方,要叫出那声响亮的“妈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勇敢。

那些来听音乐会的人,那些穿着华丽的人,还有那些讥笑老太婆的人,都默默地看着这个壮实的男孩,眼中都充满了赞许。

我不用说你也知道了,这男孩就是罗军。

从此,罗军成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

因为他在那种时候喊出了那声响亮的“妈妈”。

1.请简单谈谈这篇小小说在表达技巧上的高明之处。

2.为什么说罗军是“最勇敢的人”?

3.请充分展开联想,想像一下罗军叫完那声响亮的“妈妈”之后,母子二人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文段,放入原文倒数第3、第4段之间。

注意上下文的协调一致。

4.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6,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

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乌,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潜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

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

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

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

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起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

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

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

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

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得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

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花。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

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辈们和他们的中年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

(11)从《四郎探母》,我有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

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

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

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

“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

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

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

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

A.“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是老父情感的触发点,因为正是这句台词道出了他的心头之痛:

终生背弃乡土,亲恩难报。

B.“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的结成是因为这些“彼此不识”的“中年儿女”之间有共同的“密码”:

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C.作者叙述了四郎探母的故事,还有父亲的身世,两者相互呼应,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自然而深切,也为体现中华民族苦难之深重。

D.文章从文化说起,但避开抽象的解说,以带老父看戏这一具体生活事件展示文化的作用,由个别到一般,结构紧凑,说理形象。

E.作者借看《四郎探母》的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震撼力及精神凝聚力之强大;将民族之情、家国之爱与对文化作用的理性解读融为一体,以小见大,至情明理,深刻隽永。

2.文中第(11)段“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一场戏说起,阐述“文化为什么重要”,请分条概括作者所阐释的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一个假设复句的前半部分,请补出该句的后半部分,要求能体现作者的命题之意。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_______________。

5.只要一提到“红豆”,中国人就能想到相思,只要一看到“月亮”,中国人就不忘乡思。

请从熟悉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象。

要求写出诗文句子、出处(或作者),点明意象,说明象征意义。

例:

如王维《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的“红豆”代表了爱情和相思。

5.只要一提到“红豆”,中国人就能想到相思,只要一看到“月亮”,中国人就不忘乡思。

请从熟悉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象。

要求写出诗文句子、出处(或作者),点明意象,说明象征意义。

例:

如王维《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的“红豆”代表了爱情和相思。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1)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2)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3)“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4)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事,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全无结果,到后如何无可奈何躺在渡船上。

(5)“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

’‘怎么的!

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

’‘那你怎么办?

’‘怎么办吗?

拿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

(6)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

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

(7)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东西挪开。

(8)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

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

”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9)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

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10)翠翠问:

“后来怎么样?

(11)祖父说:

“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1.第

(2)段中说“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翠翠成熟的生命中缺少的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一段中多次用到“好像”一词?

2.第

(1)段和第(8)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3.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对表现翠翠有何作用?

祖父说:

“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为什么不把这很长的故事写出来?

8,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1-4题.

修 面

晓 尧

随着九爷推子擦擦的声响,父亲浓密而微卷的胡子一绺一绺地掉在白色的围布上。

父亲紧闭着眼,一动不动。

很快,九爷就将父亲的络腮胡子和嘴唇周围的胡子推了一遍,父亲剩着胡碴的脸像收割后的麦地。

九爷放下推子,说你爹怕有一两个月没剃胡子了吧?

我说是的,他病了两个多月了。

九爷取出香皂盒,吩咐我去倒点热水来。

我提起墙角那只父亲用了许多年的铁壳水瓶,倒了开水,又从缸里舀出冷水对上,试了试水温,把脸盆端给了九爷。

九爷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脸帕,卧进水里,停了一会儿后捞起,稍稍捏捏水,便用帕子在父亲的腮上和嘴唇四周来回地润;润过后,才用细毛刷子刷上香皂沫子,刷在父亲刚推过的胡碴上;然后九爷才掰开剃刀,向父亲抹满香皂沫子的脸上刮下去。

我看着九爷努力地叉开腿,弓下身,不断地变换着姿势,以便更好地剃掉父亲粗壮的胡碴……

小的时候,父亲总爱用他的胡碴扎我的脸。

记得有一次我拉着父亲的手,指着墙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像对他说:

爹,你为啥不留个他们那样的“大扫帚”呢?

父亲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说那多不方便,吃饭还得撩着胡子。

说着父亲就做了一个撩起胡子的动作,惹得我哈哈大笑。

其实我知道。

作为民办教师的父亲工资微薄,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去理发修面,因为每天都有两个班七八十名学生的课等着他去上,作业等着他去批改,还有许多永远做不完的家务。

而父亲的胡子又属于长得特别快的那种,像割后的韭菜,因此父亲不得不每隔两三天,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胡子。

父亲不是那种不修边幅的人,相反,他在学生面前总保持严肃、端庄、整洁的形象,剪掉胡子可以说是父亲不多的课余时间里十分关注的事情。

九爷的剃刀刮过,父亲的腮边及嘴唇四周一片铁青。

应当说,刮了胡子的父亲是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尽管那脸庞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和瘦削。

二十多年来,父亲很少正经八百地修过面,现在父亲有时间躺下来享受那每个成熟男子应当享有的刀子轻轻拂过的快感了……九爷是个地道的老剃头匠,每道工序都极熟练极认真,不多时,九爷的剃刀就又刮完了父亲的额头、眉下、鼻梁、耳廓,最后拧一把热毛巾,给父亲擦了脸。

这样,修面的全部工序才算结束。

九爷撤去围布,我扣上父亲半新的中山装的风纪扣,然后走出门,对等在门外的一长串臂缠黑纱、手拿白花的学生说,你们可以进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1.写出你对“剪掉胡子可以说是父亲不多的课余时间里十分关注的事情”的理解。

2.“等在门外的一长串臂缠黑纱、手拿白花的学生”中“一长串”一词可否删去?

为什么?

3.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并不是故弄玄虚,文中有多处伏笔,请写出其中的3处。

并写出这样结尾的作用。

4.作者晓尧曾说:

“小小说就是那种真正让自己感动过的东西,久久萦绕于怀之后,最终以绝佳的方式流泻出来。

”在这篇小说中,①真正让作者感动过的“久久萦绕于怀”的是什么?

②“绝佳的方式”又指什么?

9,明天即将参加高考,某生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心,为了平静自己,他特地来到海边散步。

请你写一个片段,用景物描写来烘托该生的心理活动,200字左右。

10,人的一生难免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有的人怕犯错误,认为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有的人则认为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你对错误有怎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呢?

请你以“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测试题答案

 

1,B

2,

(1)熊咆龙吟殷岩泉;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4)渚清沙白鸟飞回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6)羽扇纶巾;樯橹飞灰烟灭

(7)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略

4,1、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2、这故然有夸张的成份,但也符合别里科夫的性格逻辑。

他最怕出乱子,怕人取笑,宁可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自己却闹出这么个乱子,被人如此取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超乎寻常的打击,因此一病不起。

3、谦虚在这里是谨慎不张狂的意思,别里科夫死了,大家很开心,但人们故意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情,使之不外露。

之所以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一是因为长期受别里科夫的“辖制”,人们已经习惯于谨慎的生活,二是别里科夫生活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远不是高兴的时候。

4、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

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

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这就揭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

5,1、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娓娓道来,亲切自然,令人信服。

 

2、因为罗军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对衣着十分破烂正在捡废品的妈妈响亮地叫了一声“妈妈”,而这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做到的。

 

3、本题想像合理即可。

但需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一致,如在这段文字中不能出现“罗军”这个名字等。

4、这篇小小说饱含对善良人性的深切呼唤,同时对当今世人爱慕虚荣、搞浮夸、好大喜功等恶习进行了嘲讽。

6,1.BC

2.

(1)从结构上看,由《四郎探母》这出戏,联系到世界其他民族的文艺作品,从而为下文阐述文化的作用做好铺垫。

(2)从内容上看,《四郎探母》说明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广泛的,而《伊底帕斯》、《李尔王》长久以来所产生的“震撼”“感动”进一步佐证了作者的这一认识,说明了文化的相通性。

(意思对即可)

3.

(1)文化艺术既能使人找到发泄痛苦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抚慰受伤的心灵;又能使孤独的个人找到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归属感。

(2)文化能将孤立的个体凝成精神相通的群体社会,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4.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那么你就走进了文化的认同

那么你就会彻悟到文化的震撼

那么你就走进了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5.(略)

7,1.文中说,“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就是指有所爱的人来填补自己的空虚和寂寞,实际上,翠翠此时所缺的就是爱情。

但是,正处在情窦初开时候的她对爱情的渴望还是朦胧的,不甚明了的,文中多次用“好像”正是表明这种朦胧的感觉。

2.第

(1)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烘托翠翠内心的寂寞惆怅。

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翠翠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

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第(8)段景物描写既烘托了父母爱情的美好,又写出了翠翠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3.父母的爱情故事“激活”了翠翠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祖父讲父母的爱情故事,翠翠对母亲“神往倾心”,对母亲有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正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之所以在这里不把父母的故事“和盘托出”,一是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二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

8,1.①父亲不是那种不修边幅的人。

②父亲工资微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