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29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docx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概况

Dais-X86

教学实验系统

接口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

中国民航大学

目  录

第一部分 软件实验1

实验一 顺序结构查表程序1

实验二 循环结构数据区移动程序2

实验三 分支结构转移地址表程序4

实验四 关键字个数统计及结果显示程序5

第二部分 硬件实验6

实验一 8255并行口实验:

A口输入,B口输出6

实验二 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8

实验三 8259单级中断控制实验10

实验四 8259多级中断控制实验12

实验五 16C550串行口通信实验14

实验六 A/D0809模数转换器实验16

实验七 定时/中断/并行口综合实验18

第一部分 软件实验

实验一 顺序结构查表程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顺序结构查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法;

2.掌握简单的功能调用。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1台

三、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利用INT21h的1号功能从键盘上输入一个0~9数字,根据输入的数字查出其平方值,存放在AL中。

四、程序流程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TurboDebugger调试器。

2.单步或断点运行程序,输入0~9中任意一个数字,观察AL是否为其平方值。

实验二 循环结构数据区移动程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存储器数据块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1台

三、实验内容

将以ds:

1000h为起始地址的100个内存单元数据传送到ds:

2000h目标内存区。

四、设计思想

程序要求把内存中一数据区(称为源数据块)传送到另一存储区(称为目的数据块)。

源数据块和目的数据块在存储器中可能有三种情况,如下图:

对于两个数据分离的情况,如图(a),数据的传送从数据块的首地址开始,或者从数据块的末地址开始均可。

但对于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则要加以分析,否则重叠部分会因“搬移”而遭破坏。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当源数据首址大于目的块首址时,从数据块首址开始传送数据。

当源数据首址小于目的块首址时,从数据块末址开始传送数据。

四、程序流程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TurboDebugger调试器。

2.在内存窗口按Ctrl+G组合键,在对话框输入数据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若数据段地址为5B9Eh,则需输入“5B9E:

2000”后回车),单步或全速运行程序,检查2000h为目的地址的内存单元是否和1000h源数据块一致。

实验三 分支结构转移地址表程序

一、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语言编程,学习散转程序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1台

三、实验内容

多分支结构相当于一个多路开关,在程序设计中通常是根据某寄存器或某单元的内容进行程序转移。

在设计多分支转移程序时,如果分支太多,则平均转移速度太慢,本实验采用转移地址表实现多分支转移,可以提高平均转移速度。

编写程序,根据送入的数据转移运行。

四、程序流程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TurboDebugger调试器。

2.在内存窗口按Ctrl+G组合键,在对话框输入数据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若数据段地址为5B9Eh,则需输入“5B9E:

4000”后回车),向4000h单元依次写下00h~0Fh数据,单步或全速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

实验四 关键字个数统计及结果显示程序

一、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语言编程,掌握串操作指令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PC计算机1台

三、实验内容

在数据区4000h~400Fh中查出有几个字节是00h,将结果保存在4100h内存单元,同时在屏幕上显示。

四、程序流程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TurboDebugger调试器。

2.在内存窗口按Ctrl+G组合键,在对话框输入数据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若数据段地址为5B9Eh,则需输入“5B9E:

4000”后回车),向4000h~400Ah的其中几个单元置00h。

单步或全速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的统计数是否与实际的一致。

第二部分 硬件实验

实验一 8255并行口实验:

A口输入,B口输出

一、实验目的

学习8255和微机的接口方法,掌握8255工作方式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

用8255PA通过逻辑电平开关作输入口,PB通过发光二极管作输出口。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连线

将8255PA0~PA7与逻辑电平开关单元的K1~K8相连、8255PB0~PB7与发光二极管单元的L1~L8相连。

六、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单步或全速运行程序,拨动K1~K8,观察L1~L8,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应能点亮、熄灭。

实验二 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的方法,掌握8253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设计将T3进行分频,采用2级级联的方式,输出一个周期为1秒的方波,并将输出在L1发光二极管上显示。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2相连,B与A3相连,C与A4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将8253定时计数单元的8253CS与138译码单元的Y0相连,GATE0和GATE2与+5V(VCC)相连,CLK0与分频单元的T3(307.2KHz)相连,OUT0接到CLK2,将OUT2接到发光二极管单元L1。

3.用8芯扁平电缆将8253的D0~D7(位于点阵显示单元)与数据总线单元的D0~D7相连。

五、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单步或全速运行程序,启动8253,观察L1发光二极管,应有周期为1S的方波输出。

实验三 8259单级中断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接口方法与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编制程序,利用8259芯片的IRQ7接单脉冲信号SP作为中断源,使用边沿触发,产生单一中断进行计数,送数码管最低位显示。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编程提示

8259中断控制器是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设计的芯片。

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辩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

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行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

同时,在不需要增加其它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的级联,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

中断序号

0

1

2

3

4

5

6

7

变量地址

20~23h

24~27h

28~2Bh

2C~2Fh

30~33h

34~37h

38~3Bh

3C~3Fh

六、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2相连,B与A3相连,C与A4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将8259中断控制单元的CS与138译码单元的Y0相连、IRQ7与单脉冲单元的SP相连。

3.用8芯扁平电缆将8259串行通信单元的D0~D7与数据总线单元的D0~D7相连。

七、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全速运行程序,数码管最低位显示“0”,按AN按钮,数码管最低位显示中断计数,满0Fh时清零计数。

实验四 8259多级中断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多级中断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制程序,利用8259芯片的IRQ0~IRQ7接K1~K8作为中断源,使用电平触发,产生八级中断,数码管最高位显示当前中断号。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编程提示

8259中断控制器是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设计的芯片。

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辩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

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行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

同时,在不需要增加其它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的级联,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

中断序号

0

1

2

3

4

5

6

7

变量地址

20~23h

24~27h

28~2Bh

2C~2Fh

30~33h

34~37h

38~3Bh

3C~3Fh

六、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2相连,B与A3相连,C与A4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将8259中断控制单元的CS与138译码单元的Y0相连、IQR0~IRQ7分别与逻辑电平开关单元的K1~K8对应相连。

3.用8芯扁平电缆将8259串行通信单元的D0~D7与数据总线单元的D0~D7相连。

七、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将K1~K8全部拨至上方(逻辑0),全速运行程序,数码管最高位显示“P.”,拨动任意一位开关,数码管最高位显示当前中断号;拨动多位开关,数码管最高位显示当前优先级最高的中断号。

实验五 16C550串行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串行通信的实现原理,掌握16C550的工作方式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系统的16C550接口芯片,采用自发自收的方法,实现数据收发通信实验。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3相连,B与A4相连,C与A5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16C550单元的CS片选信号与138译码单元的Y4相连。

3.16C550单元的MR复位、WR写信号、RD读信号分别与/CLR、IOW、IOR相连。

4.16C550单元的A0、A1、A2分别与地址总线区A0、A1、A2相连。

5.16C550单元的XIN与8253单元的CLK1相连(频率=1.8432MHz)。

6.16C550单元的TXD与RXD连接以实现自发自收。

7.将位于点阵显示单元的D0..D7用8芯扁平线与数据总线相连。

六、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打开菜单“视图/内存空间”,右键选择“显示地址”,输入“4000”并确定,向4000h~400Fh单元写入要发送的数据。

3.全速运行程序后,在内存空间窗口右键选择“显示地址”,输入“5000”并确定,检查5000h~500Fh单元是否与4000h~400Fh一致。

实验六 A/D0809模数转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模/数转换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系统上的0809作为A/D转换器,实验系统的电位器提供模拟量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发光二极管单元以二进制方式显示。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2相连,B与A3相连,C与A4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02门电路连接:

第1脚与模数转换单元的SC/ALE相连,第2脚与138译码单元的Y0相连,第3脚与控制总线单元的IOW相连,第4脚与模数转换单元的OE相连,第5脚与控制总线单元的IOR相连,第6脚与138译码单元的Y0相连。

3.将模数转换单元的CLK与分频单元的T0相连、IN0与0~5V模拟电压电位器W1相连。

4.用8芯扁平电缆将A/D0809的D0~D7(位于下方的锁存输出单元)与数据总线单元的D0~D7相连。

5.将8255单元的PB7~PB0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单元的L1~L8相连。

六、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运行程序,旋动模拟电压电位器,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应随之变化。

实验七 定时/中断/并行口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8253定时计数器、8259中断控制器、8255并行口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利用8253做定时器,用定时器输出的脉冲控制8259产生中断,在8259中断处理程序中,对L1~L8发光二极管进行移位点亮。

三、程序流程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连线

1.138译码电路连接:

输入端A.B.C,其中A与A2相连,B与A3相连,C与A4相连,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GS相连(GS的寻址范围为FFE0h~FFFFh)。

2.8253片选CS接138的输出Y0,8253时钟源CLK0接分频电路的T7输出,8253的GATE0接VCC,8253的数据总线(位于点阵显示单元)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

3.8259片选CS接138的输出Y1,8259中断IRQ0接8253的OUT0,8259的数据总线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

4.将8255单元的PB7~PB0分别与发光二极管单元的L1~L8相连。

六、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汇编、链接通过后装载到实验箱内存。

2.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应循环移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