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图乙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
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11.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
C.随海拔升高山坡两侧水汽交换减弱D.随海拔升高植被多样性呈增强趋势
【答案】9.A10.B11.D
【解析】
9.读图a可知,10°C线在落基山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和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甲位于落基山内部,相同海拔气温较高,故选A。
1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气温高于乙地,甲地海拔高度较乙高,且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气温高于乙,故选B。
11.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由于气温呈波状变化,所以林线并非先升后降,A错。
雪线受降水的影响,西侧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多,雪线降低,而东侧同海拔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
受海拔影响,海拔低处的气流交换较弱,C错。
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多,D对。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经济高效等优势。
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
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
该线路横跨四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000多公里,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
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
(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简述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
【答案】
(1)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远,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电项目催生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使其成为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
(2)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
(3)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形区,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4)完善国家输电网络,缓解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巴西西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巴西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经济效益提高显著;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运输维修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1)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要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进行分析。
从技术来看,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中国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
从需求角度看,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巴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要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角度考虑。
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等角度分析。
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
(3)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从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及其他方面)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形区,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4)巴西从该项目建设中获得的利益要从工程建设对资源开发、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分析。
完善国家输电网络,缓解电力供需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将巴西西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巴西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经济效益提高显著;带动国内电力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运输维修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右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
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
“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
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
“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
(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好多的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
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
(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
【答案】
(1)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
(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
(3)“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
(4)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1)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主要结合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分别从山地形成及河流形成角度考虑。
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
(2)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对降水影响角度分析。
“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
(3)“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主要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考虑。
“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所以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
(4)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的措施主要从因地制宜发展适合的产业道路及延长产业链角度分析。
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同时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岩层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脱贫致富。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郊游获得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近自然,走近田园,参与娱乐项目,来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济南的南部山区紧邻市区,是济南市区周末近郊游的理想地点。
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众多,部分景区还开设了游客参与类项目。
当地居民也开设了大量的农家乐场所。
2016年济南市成立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下辖仲宫镇、柳埠镇、西营镇。
南山管委会立足于保护泉水源地,建设济南后花园,逐步开始了对南部山区的统一规划、保护与开发。
分析南部山区发展近郊游的优势,以及南部山区管委会的成立对该地近郊游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优势: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距离市区较近,客源充足。
积极影响:
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避免近郊游的同质化竞争;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居民近郊游需求。
15.[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
历史上,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福建沿海地区(图中阴影地区)在经历了的几次开发之后,风沙侵袭日益严重,当地居民饱受风沙之苦。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开始着力治理风沙,修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
沿海6市建成了一道从北到南、长迭3000多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彻底解决了风沙之患。
据最近一次统计,其中木麻黄面积超过2万公顷。
木麻黄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根系深广、发达且有根瘤茵,喜炎热、耐干、耐湿、耐盐碱,适应性强。
分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
【答案】原因:
①福建沿海气候炎热,适宜木麻黄生长。
②根系深广发达,抗风能力强。
③木麻黄生长速度快,可以快速成林。
④耐干、耐湿、耐盐碱,对福建沿海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⑤具有净化空气、固碳制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锁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解析】福建省选择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从木麻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福建地区自然环境对木麻黄生长的适应性角度考虑。
从环境看,福建沿海气候炎热,适宜木麻黄生长。
从木麻黄的生态效益看,根系深广发达,抗风能力强。
从生长习性看,木麻黄生长速度快,可以快速成林。
耐干、耐湿、耐盐碱,对福建沿海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具有净化空气、固碳制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锁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所以适宜福建沿海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恢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