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09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安徽省副林中学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安徽省副林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时间:

150分钟总分:

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期,国务院要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

这样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④消费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在右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

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时,购买者持币待购;在B点时,销售者趁机提价

③在A点时,形成卖方市场:

在B点时,形成买方市场

④在A点时,形成买方市场:

在B点时,形成卖方市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4.正在读书的小王一家四口人,爸爸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二十余万元,妈妈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月工资2000元,姐姐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月工资1500元,从中可以看出,小王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

A、按个体劳动所得B、按劳分配所得  

C、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D、非劳动收入所得  

5.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国家出台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居民看到“以旧换新”,既能享受国家补贴,还能让老式家电、汽车来个升级换代,纷纷购买。

这说明:

①积极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财政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③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调控经济④财政可以带动工业生产、促进节能减排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6.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向社会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按照该征求意见稿,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也可以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

这样做:

①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②有利于发展个体经济③有利于搞活市场④有利于缓解地方就业压力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7.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土地流转”作为新时期的土地制度后,2009年3月3日,我省铜陵市第一个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老观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在铜陵县东联乡老观村诞生。

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②有利于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③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④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公共品供给长期偏向城市,公共财政在农村缺位。

这种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延续时间过长,使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的差距。

材料表明:

A、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财政收入

B、应把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C、应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D、应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9.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①社会经济制度②物质生活条件③选民的文化水平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业主委员会B、消费者协会C、居民委员会D、乡人民政府

11.最近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由“公示制”改为“预告制”。

由“公示制”改为“预告制”将有利于:

A、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D、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12.《庄子•让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明代后期的徽州人黄汴说:

“余家徽邶万山之中,……土狱人稠,业多为商。

”黄汴自幼随父兄出外经商,“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编成类似旅行指南的地理拈籍《统路程图记》,多次大量刊印,深受欢迎。

以下各项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经商活动破坏了徽州的农业生产B、徽商的经营范围主要在边境地区

C、徽州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贸易D、徽州商人以经营出版印刷业为主

1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15.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在当时看来,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发展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16.甲午战争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民族资本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迅速

C、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入超现象D、洋务民用经济获得了重大发展

 

17.右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

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

的统计图。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1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2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阅读“东北地区重要工业产量及关内比较表”(1943年),表中的数据对比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品种

生产量(单位:

千吨)

百分比(%)

关内

东北

关内

东北

25935

25938

50.5

49.5

生铁

239

1702

12.3

87.7

钢材

39

519

7

93

水泥

774

1503

34

66

A、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日益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在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北工业生产呈现良好的态势

D、因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日渐显露

19.2009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25周年,该法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它正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解错误的是:

1实行民族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009年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大会。

下列关于人民政协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协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机构②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

③政协的组成人员是除共产党以外的所以民主党派成员④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1.中国发展的方式是和平的,中国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这说明: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流③我国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完成23-26小题

2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4.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400米B、150米

C、278米D、199米

25.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

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6.如果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A、甲村B、乙村C、①地D、②地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

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

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

28.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地震

C、干旱D、凌汛

读图,回答29-30题。

29.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

30.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图,回答31-32题。

 

31.如果纵坐标表示河流径流量,横坐标表示一年时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a表示外流区河流径流量,b表示内流区河流径流量

B、a表示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b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

C、a、b分别表示同一条河流跨流域引出河水前,后的河流径流量

D、a、b分别表示同一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前、后的河流径流量

32.如果纵坐标表示某地区气温,横坐标表示一天时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a表示修建大型水库前气温,b表示修建水库后气温

B、a表示大力植树造林前气温,b表示大力植树造林后气温

C、a表示城市地区气温,b表示该市郊区气温

D、a表示阴天气温,b表示晴天气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2分)

本卷共10大题,共172分。

33.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分析回答.(16分)

 

(1)该地区河湖水主要靠补给,该河汛期一般出现在季(4分)

(2)图中湖泊对河流的哪一段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2分)

A.bdB.abC.cdD.abd

(3)某年1月,该外流区域(面积100km2)平均降水量为120mrn,平均蒸发量为50mm,入海径流量为300万m3,则该月该地区的储水量的变化情况是(定量说明),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4分)

(4)如果该区域植被遭毁,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图中湖泊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和后果?

(6分)

34.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

(2)比较图中C、D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2分)

35.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ABC弧上太阳高度角为0°,且与纬线(75°)相切于B点。

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6分)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分)

我国北京(40°N、116°E)此日的正午太阳

高度是,此刻北京地方时是。

(4分)

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4分)

⑷简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分)

⑸试描述图示日期范围内北京可能出现的季节与气候现象。

(2分)

36.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沿海地区海盗活动猖獗,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7月份的A洋流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成因为:

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B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同纬度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6分)

37.在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中,近代中国社会各层面都发生了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通事(注:

翻译)、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

下列图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ommission

洋泾浜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义

肉加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你能读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哪些信息?

(6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

这种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择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

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1902年前后两个时期中国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

(6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

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

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

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政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3)依据材料三,指出比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局面的突出特点。

(4分)你是如何看待这现象的?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哪些认识?

(6分)

 

38.阅读下列材料(26分)

材料一 :

四幅图

(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2分)从图2、3所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8分)

 

 

(2)从图4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他们把大量棉纺织品和其他各种工业产品运到中国来销售,甚至把中国人民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之类以及钢琴等等,也大批运进来…… 

——郭沫若《中国近代史稿》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现象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材料三:

 ……获取巨额利润的洋行也好,分洋行余利的买办.通事也好,所有这些利润的来源,都是从出口生丝的生产者那里分取得来的超额商业利润。

而洋行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超额商业利润,则是由于他们的资本实力和垄断地位,使得他们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随心所欲的压价措施。

中国丝厂因资本不足需要洋行周转资金而忍受洋行的压价勒索,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

事实上,洋行对中国出口生丝进行压级压价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通过生丝的检验以压低生丝等级.降低生丝价格,就是洋行最常用的手法。

“以致在国外再检时,常出现低级丝的质量反优于高级丝的现象”。

——张迪恳:

《外国洋行垄断生丝输出对上海地区丝厂业的影响》

材料四: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

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

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的特点。

(4分)

材料五: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之实现了新的复苏。

材料六:

 

 

(5)材料五中荣氏企业的复苏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什么政策?

(2分)结合材料六,分析荣毅仁被誉为中国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因。

(2分)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某中心城市2007-2008年经济增长数据比较

年份

GDP

固定资产投资

出口

消费

2007年

13.6

15.9

26.6

16.8

2008年

10.7

11.4

15.8

21.5

材料二:

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较快发展,该市制订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有所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等。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得哪些主要经济信息?

(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该市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对策。

(12分)

40.材料一:

十七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

原提法

新提法核心内涵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

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

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仅为2%左右。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材料三:

中国城乡高度分割和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尽管在不同时点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有所差异,但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性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居民收入的官方定义,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从1997年的2.47上升到2007年的3.33∶1

材料四:

广东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时间

GDP总值

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

1978年

185.85

112.58

60.6

27.07

14.6

1980年代年均

764.52

439.75

58.55

135.84

17.8

1990年代年均

6149.45

3022.46

50.16

1257.50

20.4

近五年年均

19356.54

7812

40.78

5761.2

29.26

(1)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新”在哪里?

有何经济意义?

(10分)

(2)结合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落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8分)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8分)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B

A

B

A

B

B

A

C

C

C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D

C

C

C

B

D

D

B

C

C

C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1

选项

C

C

B

B

B

C

B

B

D

D

33.(16分)

(1)大气降水或雨水补给冬(4分)

(2)B(2分)

(3)增加400万m3(2分)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

(4)水土流失(2分)河流泥沙含量增大,在湖泊中淤积,导致湖泊的面积和容积减小(2分),调节径流的能力减弱,出现洪灾的频率增加(2分)。

34.(18分)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2分)

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2分);沿岸寒流经过。

(2分)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2分);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2分);沿岸有暖流经过。

(2分)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2分)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2分)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1分)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1分)

35.(16分)

⑴15°N,60°W(2分)⑵65°(2分)23:

44(2分)

⑶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夜长于昼;(2分)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纬75°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2分)

⑷正午太阳高度角由150N向南北两方降低 (2分)    

⑸①可能为5月22日前后,北京可能为春旱或初夏干旱季节(2分)

②可能为7月22日前后,北京可能为夏季高温多雨季节(2分)

36.(10分)

(1)(向东北,顺时针方向,2分)成因:

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2分),

(2)热带草原气候(2分)热带雨林气候(2分)地形起伏(2分)

37.(30分)

(1)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外交往加强;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外商贸活动发展。

(6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若回答“饮食、电器、交通工具、商贸受到西方影响”可酌情给2分。

(2)由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到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制度。

(4分)

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6分)

(3)特点:

政党政治活跃且混乱;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

(4分)

看法:

政党政治的出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反映了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政局混乱。

(4分)

(4)中国学习西方文明呈现出由浅入深过程;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层次多,范围广;西方工业文明代表了当时世界发展趋势。

(6分)

38.(2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