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033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docx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

三一文库(XX)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

  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现状的研究

  

内容摘要

青年公务员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

本文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解上海市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并分析青年公务员关于职业归属、组织文化、住房等方面的群体性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包括健全激励机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倡导民主氛围、建设趣缘团体等。

其中,市级机关的团组织要着眼于青年公务员的“成家立业”,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公务员发展。

  关键词

青年公务员市级机关群体现状

  

一、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素描”

《公务员法》将于20XX年1月1日施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公务员群体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市级机关团工委组成课题小组,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

我们发放了15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8.8%,样本抽样率为11%;我们还走访了16家市级机关,对近200名青年公务员进行了访谈。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对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的形象作如下“素描”。

他年龄在35岁以下,共产党员,学历为本科,未婚。

他在市级机关工作的时间不长,职级不高,但工作时需要有大局意识,工作量较大,经常得和全市众多的下属机关打交道,加班属于家常便饭。

因为可以直接参与较高级别的会议或活动,也可以与市领导或一些重量级人物接触,因此加班有时对他们来说可以有某种满足感。

他可以说是本部门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年轻,他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工作也颇为出色,受到领导好评。

他的工作会有时会使他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成就感。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把公务员看成是一项“职业”,而较少考虑成一项“事业”。

老百姓会认为他经常会有些“灰色收入”,各方面福利待遇肯定不错。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收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业余时间较少,若有时间则喜欢待在家看书、看电视或碟片。

他也喜欢上网,且时间较长,上网经常是寻找相关资料和浏览新闻。

但是由于机关环境相对封闭,他的信息量不大,常常会觉得不能赶上最新潮流。

“成家立业”是他的总体目标。

成家问题包括了婚姻和住房;立业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培训和个人发展。

在这两个问题上,团组织被期待发挥更大作用。

  二、市级机关青年公务员群体总体状况

在整体素质方面,他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各部门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

调查显示,他们在思想素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有九成青年公务员为党团员,其中共产党员为61%,共青团员为29%;学历九成为本科以上,本科占74%,研究生及以上占16%。

其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坚定,关注时政,社会正义感较强,工作成就感源于为人民服务。

在网络方面,逾七成青年公务员每天上网,对网络也都有理性认识。

在工作状态方面,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强,已经成为各部门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青年公务员队伍整体稳定,他们的工作现状与其原先的期望基本相符。

15%的青年公务员认为与自己的期望相比“很符合,感觉良好”,64%的青年公务员认为“比较符合”。

青年公务员对于“人际关系”满意度是最高的,有89.5%的受访者对此项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这说明各个机关中对青年公务员“感情留人”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他们也较为认同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晋升。

在个人发展方面,青年公务员认为职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学识、能力”(见图1)。

近九成青年公务员认同“终身学习”,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逾七成人自费参加社会培训。

八成人认为轮岗制度会起到积极效果,他们认为他们在不同岗位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学习到更多的技能。

这说明青年公务员十分愿意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熟悉、学习业务,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和经验,而较少关注工作岗位的性质。

此外,有49%的青年公务员每年都要读五本以上的书籍,有的甚至高达几十本,他们的阅读面也十分广泛。

  图1、青年公务员认为职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图2、青年公务员对本单位团干部的评价

在共青团工作方面,分别有五成和六成青年公务员对党团组织和团干部持肯定性评价(见图2)。

当问及“本单位团组织最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时,以下三个方面的比例最高:

“开展凝聚力活动,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57%),“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为个人能力展示创造机会”(47%)和“成为团员青年工作上与领导沟通的桥梁”(35%)。

另外,青年公务员对团的活动要求多样,个体意识较强。

他们最想参加的前三项团组织活动依次为素质拓展培训(33%)、体育活动(22%)和专家讲座(14%)。

较多的人希望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活动。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一)对职业属性敏感,事业心相对淡化

1、“工作稳定”成求职首选因素,“个人理想”退居其次

通过对择业动机的调查我们发现,青年公务员选择公务员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为:

工作稳定(45%)和专业对口(17%),而因为“个人理想”而当公务员的只占14%。

“工作稳定”和“专业对口”只是“公务员”这一工作的职业特性,而“个人理想”则是与公务员有关的信仰和理念,是与“事业”相关的;这种选择结果说明目前的青年公务员倾向于将“公务员”单纯的认为是一种职业,而忽视了其政治特性和社会意义,事业心不强。

2、对收入和福利满意度最低,外企白领成主要参照群体

在分类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公务员对于收入和福利的满意度是最低的,分别有37%和32%的受访者在对这两项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而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发现,不少部门的青年公务员普遍对自己目前享受的收入及福利待遇表示不满,甚至抱怨,而他们参照的群体基本均为“月薪万元的外企白领”。

这说明正因为青年公务员的事业心不强,使得在现实中他们依然十分重视“收入和待遇”等物质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与其它职业作比较。

3、成就感不明显,家人荣耀感大于自身感觉

调查显示,有33%的青年公务员认为工作具有成就感,有29%青年公务员认为没有成就感,有38%的人选择说不清,就整体而言,青年公务员的成就感并不明显。

而另一方面,调查显示,61.1%青年公务员父母为他们感到光荣,而就青年公务员自身而言,当他们与同学聚会时感到有优越感的人只有9.2%,有72%的人选择“大家都差不多”,这说明家人对于“公务员”这一职业的成就感要大于青年公务员自身的感觉,青年公务员对于公务员这一工作的成就感和荣耀感均不是很明显。

(二)受组织文化影响,创新活力逐渐下降

1、青年公务员对于组织氛围的影响有限

当问及对“新进一个科室,发现同事们关系不融洽,工作效率低”的反映时,48%青年公务员选择“做好自己的事”,有26%选择“自己努力,带动他人”,12%选择“努力适应这种氛围”,这说明当青年公务员进入一个不良的工作氛围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中性的。

而通过访谈发现,青年公务员在工作氛围方面总面临着“遵循”与“创新”的两难选择,不少青年公务员甚至矫枉过正,过度压抑自己的个性,全盘向“老机关”的作风看齐,最终变成“墨守陈规”。

2、青年公务员生活圈子狭小,生活较为单调和平淡

青年公务员交往主要局限于以前的同学(46%)和现在的同事(33%)。

而55%的人闲暇时间大部分是在家中度过,他们做得最多的依次是看电视(43%)、上网(39%)、看书(30%)、在家休息(26%)、看报(20%)、看碟片(16%),可见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少的活动是青年公务员的首选。

通过访谈以及对数据的交叉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这与其工作年限有关,刚工作一年或两年的青年公务员还保留着“户外郊游”或“健身”等有活力的爱好,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们会趋于一些“安静”的活动。

同时,座谈中不少青年公务员还认为自己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小,自己的信息量赶不上在其他岗位上的同龄人,甚至觉得自己所处的青年公务员群体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与社会脱节。

业余生活和交际是反映一个群体“活力”的重要指标,青年公务员的业余爱好和交际情况反映出他们的活力正在被传统的机关氛围所同化、消磨。

3、危机意识与倦怠感的冲撞:

公务员工作年限与学习动力倒挂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刚进机关的青年公务员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但是随着在机关工作年限的增长,他们的热情与能力在逐渐消退。

首先,稳定的工作往往使其倦怠感战胜了危机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其次,相当一部分青年公务员认为,机关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影响了其信息量的扩大;第三,稳定的工作让他们的学习动力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因此,还造成了学习机会与学习热情倒挂的矛盾。

工作年限少,很多高质量、高费用的培训(如出国或学历培训)无法享受;而当他们有此学习机会时,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已开始下降。

(三)住房与收入是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近五成青年公务员拥有自己的住房,但总体还贷压力大

调查显示,48%的青年公务员拥有自己的住房,31%与父母住在一起,14%租房。

事实上,随着房价的上涨,社会上许多人都存在着购房压力,公务员也不例外,“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成为他们最大的愿望。

有44%的青年公务员认为最大的生活问题是“住房”。

即使那些已经拥有住房的公务员,他们中的88%仍然要偿付贷款,有24%的人每月偿还贷款占其收入的一半以上。

目前青年公务员每月的住房补贴为每月基本工资的5%,约为50元。

青年公务员普遍反映,“每月住房补贴还不够付1/3的物业费”,在如此高的房价面前,住房补贴实际上是微不足道,有人形容此补贴为“千年买一房”。

2、2001年成为青年公务员福利保障的“分水岭”

由于在2001年实行了新的福利政策,从2001年1月1日后进入机关的新公务员就享受不到福利分房和货币分房。

工作五年以上和工作五年以下有着一条清晰的“分界”。

从整体上看,2001年前进入机关的公务员烦恼更少,他们中42%的人“生活中没有突出问题”,而后者占32%。

公务员队伍内汇集了许多精英,硕士和博士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他们在看中工作稳定的同时,也期望在待遇方面能得到提高。

他们认为,“2001年以前青年人关心个人发展;2001年以后,青年人关心基本生存,把个人发展先放在旁边。

3、收入在客观上降低了青年公务员的生活水准

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应当说是相当优秀的。

参照同龄人,他们至少要维持其“体面”的生活,这就在“吃、穿、住、用、行”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实际上,公务员目前的收入是无法维持他们这样的生活要求。

正如前面的数据反映,青年公务员在参加同学聚会时,仅有9%“有优越感”,甚至还有6%有“自卑感”,他们“底气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入不高。

“我也很想和我的那些朋友在周末的时候出去潇洒,但是我们那些收入除去家里的吃用开销之后,就没有办法再出去娱乐了,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

”有21%的人表示如果能够应聘到企业高收入的工作,他们会选择跳槽。

(四)青年公务员的其它群体性问题

1、职级不高,八成为副科以下

调查显示,86%的青年公务员职级为副科以下(包括副科),在工作三年和工作四年的公务员中分别有76%和66%还是科员。

16%的人对“部门晋升制度”表示不满,认为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

表面上大部分人对晋升与否并不是非常在乎,只有11%的人表示“在有晋升机会的情况下”,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但实际上他们也希望能够在职级上有所进步,这符合他们追求个人发展的需要。

2、休假难以落实,普遍认为“休假制度”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休假制度”也是青年公务员认为需要改革的制度之一。

18%的人对这项制度表示不满意,65%的人没有享受过公休假,其中48%因为工作没满五年不能休假,30%因为部门的需要。

座谈中,他们对五年休假年限的反响最大。

在那些工作任务较重的机关,青年人能不能休假还要视部门领导而定。

“领导不休假,下面也不好休假,一级看一级”。

3、培训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培训效果不理想

青年公务员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意愿强烈,但学习机会却较为缺乏,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

一些青年人感兴趣的培训往往是“论资排辈”,这对于资历较浅、级别较低的青年公务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品”。

这种学习欲望强烈与学习机会缺少的矛盾可能还会抑制青年人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之产生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

除此之外,培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较多的是流于形式。

比如计算机培训,其中的内容对于青年人来说都早已掌握,没有必要让他们再学习一次。

4、三成青年公务员每周加班在2次以上,工作量大是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有33%的青年公务员每周加班次数在2次以上,有7%的青年公务员每周加班次数在4次以上,没有加班的青年公务员只占21%。

而就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8%的青年公务员每次加班时间在2-3小时,有22%的青年公务员每次加班时间在3小时以上,而每次加班在1小时以下的公务员只占15%。

这说明加班次数较多,时间也较长。

有72%的青年公务员认为加班是因为“正常工作时间无法完成”,所以说“工作量大,时间紧”是加班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机关与机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任务重、工作紧的部门,甚至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

5、近七成青年公务员身处亚健康状态,过半人不参加体育锻炼

对于22-35岁这个年龄段来说,本应是一生中身体状况最好的一段时间,精力旺盛、抵抗力强,但是他们普遍对自己身体状况评价不高。

66%的青年公务员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只有28%的青年公务员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15%青年公务员患有精神衰弱,29%患有肠胃疾病,11%还有呼吸道疾病,只有32%的人没有任何疾病。

同时,青年公务员参加体育锻炼很少,而且身体越差,参加体育锻炼的越少。

认为自己“亚健康”的青年公务员中,有58%的人是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而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有28%的人每周锻炼2-3次。

6、“新上海人”具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困惑

如果我们把从外地到上海来工作,并拥有上海户籍的人称为“新上海人”的话,青年公务员中有24%为“新上海人”。

在这些人中有54%的认为自己在上海学习、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住房问题”,还有25%的人认为是“对上海没有归属感”。

这两个问题涉及了新上海人的物质和心理层面。

(五)团组织的凝聚力呈下降趋势

1、团的活动主要依赖团干部的个人魅力

调查发现,对于团组织活动,青年公务员认为“帮助不大”(26%)、“参加得很少,不了解”(25%)或者“组织的活动少,不了解”(22%),而认为“很有帮助,确实提高了自身素质”只有27%。

有青年公务员在座谈会中指出,“在机关唯一能拒绝的活动可能就只有团组织的活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团的活动就只能主要依靠团干部的个人魅力了。

2、受挫时大多不向团组织倾诉

调查显示,有60%的人在受挫时愿意找人倾诉,而在这些人中只有0.1%的人愿意向团组织倾诉,53%的人的倾诉对象为亲友。

从理论上讲,团组织是代表团员青年们的利益,应该成为青年人受挫时的主要倾诉对象,但是事实却非如此。

这一方面说明团组织在做与青年人沟通的工作上还有欠缺,另一方面说明了团组织缺乏资源,不能解决青年人所面临的问题,青年人会认为找团组织倾诉“没有用”。

3、团组织的活动吸引力不够,偏重于娱乐性

青年公务员希望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个人能力展示创造机会”,最想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等。

但是实际的团组织活动却较多地侧重于外出旅游、唱歌、聚餐等娱乐性活动,而思想交流、能力展示、学习知识、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活动则开展得相对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举行这些活动就会让团员青年感到团组织的活动意义不大、比较乏味,参加完活动之后没有收获。

  四、相关建议

我们认为,青年公务员群体最关心的问题可以用“成家立业”来概括。

“立业”方面应当包括其发展空间、工作状态、素质提升等,在“成家”方面则应当包括住房、业余生活、婚姻问题等。

团组织也应该在其中寻找到合适的介入空间,从而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工作方面,要健全激励机制,侧重精神激励,激发他们对于公务员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真正地将公务员工作当作一份事业去做;要进一步落实轮岗制度,让青年找准工作兴趣点,提高工作积极性;要完善休假制度,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保证青年公务员的休假权利;要加速落实“阳光工资”,消除公务员内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要创建具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增强青年公务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个人发展方面,要进行青年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平衡单位里新老同志的培训机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提供“菜单式”、学分制培训方案,将机关培训和他们自身的兴趣相结合,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在生活方面,建议为2001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公务员提供低息或免息住房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困难;要坚持工间操,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要大力建设机关趣缘团体,增加青年公务员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要加强机关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创造平等、协商的民主氛围。

在共青团工作方面,要找准定位,做青年个体或其他组织无法完成的事。

例如,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举行跨部门的各类比赛和联谊会、举办高层次的报告会、创建内部网络论坛以提供交流平台等;团组织还要善做“翻译”,关注青年公务员的生存发展状况,代表他们的利益,反映他们的心声。

此文由31doc免费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