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199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文档世界经济概论 第二章.docx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文档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开展

战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开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发生了并日益深化着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的科技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开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突飞猛进,各国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体制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所有这一切表达在世界经济中,其突出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现象,它制约着、左右着甚至决定着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一词在西方传媒中频频出现,成为包容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行为的共同用语。

一般认为,“全球化〞一词最初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提出的。

他用这个词形容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效劳、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扩散。

因此,他所说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

经合组织〔OECD〕在1990年也使用了“全球化〞这一概念,主要指生产要素以空前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适当的位置进行最正确的配置。

因此,全球化主要指经济全球化,其他领域的全球化或是经济全球化的延伸,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但是,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尚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权威性定义,各国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开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具体一点说,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开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开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局部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作为经济范畴,它是世界经济存在的一种状态,是由生产、贸易、投资、市场等一系列经济变量加速运动、各经济体紧密融合的实体;作为历史范畴,它是世界经济由初级向高级开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

从现在的认识来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各国和各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和融合不断加深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现在,世界经济正从经济国际化阶段过渡到经济全球化阶段,即从国际化的世界经济开展为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客观过程考察,国际化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工业社会规模经济国际扩张的结果,全球化的世界经济那么主要是信息社会网络经济兴起的产物。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地球村〞就是对全球化最形象的概括和写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地缘扩展空间接近完成,贸易和投资范围已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经济运行的“地域空间〞正在为“流动空间〞所取代,经济活动的地域正在为全球网络所覆盖。

各种利益主体,包括公司、国家、区域板块的经济交往和竞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时空压缩的世界经济中交叉渗透,短兵相接。

由于各国经济关联度的提高和互动性的加强,世界经济的开展日益呈现出立体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这一过程,不仅使国家的经济边界弱化,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不同程度地削弱、让渡和延伸。

由于市场和生产已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民族国家的经济行为日益成为因变量,国内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包括大公司、公共权利机构必须考虑其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的国际制约因素。

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经济正在让位给全球参与者共同构建的世界经济。

4.经济全球化是由兴旺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在一个长时期里,经济全球化是由兴旺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将是一个存在着多种不对称的结构。

〔1〕地位不对称。

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金融业都来自于兴旺国家。

〔2〕决策权不对称。

兴旺国家是全球化规那么的制定者,开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规那么的被动接受者。

〔3〕后果不对称。

经济全球化的果实多为兴旺国家所享有,而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那么大都由开展中国家来承受。

全球化的“双刃剑〞之说更多地是对开展中国家而言的。

那些不愿和无力参与或被动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最不兴旺国家,很可能遭受被边缘化的命运。

二、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开展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所说:

“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战后以来,促使经济加速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科技革命的大开展

战后兴起的这次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兴旺国家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规模和数量到达了一个新高度,使生产力无限扩大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更加锋利,从而扩展国外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运输和通讯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运输方面喷气机、大型远洋超级货轮、集装箱运输的开展;通讯方面卫星、光缆、技术的开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和互联网的开通,使全球经济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使地球成了时空大为缩小的“村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根底。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前,在冷战形势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体系之间处于对立并存的局面,客观上世界经济存在着两个很少相互往来和独立运行的“平行市场〞。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几十年的冷战和耗资巨大的军备竞赛,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开展。

90年代初冷战的结束,一方面使东西方的对立和斗争缓和下来,从而逐渐消除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世界经济开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独联体各国及亚洲的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其经济转轨和经济改革中,摒弃了从原苏联承袭下来的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方案经济体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各国在国内排斥商品经济,在国外游离于国际经济体制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之外。

同时,西方国家为了扼制和孤立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实行经济技术封锁。

不仅如此,新独立的相当一批开展中民族主义国家,也标榜社会主义,在经济开展中推行中央方案经济体制。

这样,占全球人口一半的国家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

这种状况,随着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扩展和深化,随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及东欧国家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经济转轨,随着众多开展中国家从内向型经济开展战略向外向型经济开展战略的转变,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推行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规制运行,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共同要求和趋势。

这样,“两个平行市场〞终于统一为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整体,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客观实体,各国经济已被经济全球化的密网编织在一起。

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开展

战后在西方兴旺国家曾大行其道的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由于70年代的经济“滞胀〞而逐渐失势,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起。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的推行为契机,在西方国家掀起了非管制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各国纷纷取消或放松政府管制,推动了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的开展。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在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成员国达成了从降低关税到削减非关税壁垒、从货物贸易到效劳贸易、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的规模空前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到1997年,兴旺国家的平均关税降至3.8%〕。

这次谈判导致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并使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管理、监督和实施这一体制的组织机构应运而生;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资本账户。

1970~1997年取消经常工程汇兑管制的国家由35个猛增至137个,其中大局部是80年代以后完成的。

1991~1997年对管制外国直接投资的条例进行了570次自由化修改;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引发了一场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风暴。

新自由主义思潮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以及由此而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

4.跨国公司的大开展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者、组织者和载体。

战后以来,跨国公司一直处于持续地扩张之中,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统计,1980年全世界有跨国公司1.5万家,它们在海外开设的分公司大约有3.5万家。

而据2001年9月18日发布的?

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

显示,2000年全球的跨国公司已增到6.3万家,其海外子公司达80万家,普及160个国家和地区。

就其实力来说,其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其贸易占世界贸易的50%,其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的70%,其技术转让占世界的75%,研究与开发经费占世界的90%。

跨国公司在海外的销售额从1990年的5.5万亿美元增至1997年的9.5万亿美元,比1997年世界贸易总额6.7万亿美元还要多2.8万亿美元。

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以越过贸易障碍、降低本钱、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利润为目的,利用和重组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织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把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直接联结起来,把各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变成其公司的内局部工。

这样,跨国公司便成为经济全球化微观层面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驱动力。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1.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

战后,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世界各有关国家先后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内容越来越广泛的贸易自由化协议,特别是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世界各有关国家达成了从关税措施到非关税壁垒、从货物贸易到效劳贸易、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的规模空前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并催生了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的建立,又使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得以确立。

这样,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覆盖世界大多数国家、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高度统一的全球贸易大市场已经形成。

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扩展和多边贸易体制确实立,不仅标准了世界贸易的规那么,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各国海关和市场准入的门槛。

目前,兴旺国家的进口平均税率已降到3%左右,开展中国家的进口平均税率也降至15%以下。

战后运输和交易手段的进步及贸易信息网络的形成,更使当代的国际贸易如虎添翼。

现代海陆空主体的运输系统,使国际贸易的商品流转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本钱。

目前贸易的运输本钱仅为货物价值的2%。

在传统贸易方式的根底上,电子数据交换〔EDI〕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也逐渐开始推广。

贸易合同的标准化也使国际贸易标准进一步趋同,大大降低了商品交易本钱。

贸易信息的网络化,使经贸人员在几分钟内就能找到世界各地进出口商品的种类、规格、价格等各种资料,并在短时间内利用经济模型分析出经贸的最新动态。

2.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

战后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世界贸易额在1820~1850年的30年间增长了3.5倍,1870~1900年的30年间增长了1.6倍,而1950~1980年的30年间增长了7.2倍。

1980~1996年,世界贸易额又从2.4万亿美元增加到6.1万亿美元,增加近2倍。

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1990~1995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为世界生产增长率的3倍,全球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从1985年的29.8%提高到1996年的35%。

正如世界贸易组织原总干事鲁杰罗1996年5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对工商界人士发表讲话时所说:

“经济全球化是被贸易开展推着走的一列高速火车。

〞在全球贸易量增大的同时,当代贸易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从市场的贸易主体上看,不仅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有一体化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贸易主体日趋多元化;从市场的商品结构上看,不仅有形商品贸易继续增长,而且无形商品贸易增长势头更猛,信息、知识的产业化使技术、效劳等软性产品成了国际贸易新的生力军;从市场的贸易流向上看,尽管兴旺国家间的相互贸易仍占主流,兴旺国家同开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不断增大,东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开展,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充分说明了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说明了在各国再生产过程中外国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大,同时也有助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开展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张。

两战之间,由于战争和危机的影响,各国货币制度混乱,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难以扩大。

战后初期,在美国国家资本输出的带动下,资本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70年代以后,随着跨国银行的迅速开展和私人国际信贷的巨大增长,资本国际流动规模空前加大。

70年代到90年代初,世界跨国投资的增长比世界生产快3倍,比世界贸易快2倍。

与此相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也急剧扩大。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资产交换、配置与再配置的场所,也是金融利益在国际间分配与再分配的渠道。

它是由众多跨国银行、证券交易所和投资机构集聚的巨大的交易中心,并通过现代化通讯设备组成的广泛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

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西方国家日益放松了对金融的管制,不仅取消了外汇管制,减免或取消外国投资者的税收,而且允许银行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允许外国公司进入本国证券市场,并放宽了国内“机构投资金〞〔包括退休金、保险金、互惠投资基金和公共基金等〕对外投资的限制,各国证券交易所都在外国金融中心建立自己的机构和经营本国的证券,各国大银行也都把触角伸向全球各地,根据不同需要建立分行、代理行或合资银行,从事借贷和买卖有价证券等业务。

金融自由化还推动了金融领域里的创新活动,使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不断涌现。

随着开展中国家相继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随着电子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以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相互贯穿,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和金融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无国界的金融大市场正在形成。

网上交易为金融业提供了全天候的交易场所,资金的调拔和融通在全球各地以光速进行。

同时,在一体化金融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市场相互贯穿,资金得以在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不同类型的市场间转移,金融证券化又加深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以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

由于各种市场关联度的提高,各国利率水平趋于同步变动,各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资产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

全球一体化金融大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加剧了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从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的国际银行业并购风潮,不仅并购的规模和资金巨大,而且同业、同地并购与跨业、跨境并购同时进行。

同时,各类金融市场相互融合、连为一体,又为金融活动的全球协调和躲避风险提出客观要求。

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拟定的?

巴塞尔协议?

及?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那么?

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采纳。

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开展趋势,加快了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降低了资金的交易本钱,提高了资本的效率,为资本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投资和筹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带动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使开展中国家筹集开展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有利于推动开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

至今,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多数国家货币也只能在本国范围内自由流通。

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开展,各国外汇管制的放宽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的流行,货币的国际交换和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外汇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达2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藏,单是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的交易额,至少是世界贸易额的25倍。

20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信用卡,到90年代已风行全球,进一步推动了货币流通的全球化。

以VISA信用卡为例,其发行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但实际为分散在全球178个国家的2.1万个金融机构所拥有。

1991年全世界1.87亿人拥有这种信用卡,上百个国家的650万家商店接受其作为交易货币,每天交易量达5.7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难以把握货币发行量和决定利率。

正如1994年8月4日的?

泰晤士报?

发表的文章所说:

“谁来决定利率?

是美国财政大臣还是英格兰银行行长?

都不是。

利率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利率最终反映全球储蓄和投资供求之间的平衡状况。

3.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投资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大。

战后,兴旺国家的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极快,规模巨大。

1945年仅为200亿美元,1978年增加到698亿美元。

80年代以后,在投资自由化的推动下,随着跨国公司纵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更加迅速,并普及全球。

1970~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5%,而1985~1990年上升为28%,仅5年间就增长了3倍。

1992年全球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已达1.93万亿美元,几乎等于1980年存量的4倍。

在90年代的10年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进一步加快,年均增长率到达30%。

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率也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率。

不仅如此,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开始多元化。

80年代以前,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兴旺国家的私人资本,兴旺国家间的相互投资成为主要流向。

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对外直接投资已不再是兴旺国家的独占领域。

1985~1990年,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中兴旺国家从93.2%下降到84.9%,开展中国家从6.7%上升到14.8%;同期在吸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中兴旺国家从82.2%下降到59.6%,开展中国家从17.4%上升到36.9%。

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继北美和西欧之后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吸收投资的又一个热点地区。

90年代以来,许多开展中国家纷纷调整经济开展战略,把大力引进外资作为政策目标。

投资活动的全球扩展,国际投资的标准安排也开始提上日程,保护投资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大幅度增加。

载至1997年1月1日,全球已签署这类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

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把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体系,并达成了?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方案也在探讨之中。

这些情况说明,扩大直接投资已成为各国加强经济联系、开展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扩展到全球。

三、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战后以来,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性的移民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移民高潮。

联合国2001年10月23日公布的报告说明,1975年以来世界移民的数量增加一倍,2000年已到达1.75亿人。

其中欧洲人数最多,达5610万人,亚洲次之,为4970万人,北美为4080万人。

移民中的大局部是从开展中国家移向兴旺国家。

到2000年底,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中,约有1/10是移民,开展中国家人口中只有1/70是外来移民。

在向兴旺国家移住的大多是体力劳动者。

尽管在兴旺国家经常存在着大量失业工人,但其体力劳动的岗位,特别是粗活、重活和脏活等劳动岗位,日益主要由移民来承当。

同时,由于兴旺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对外国劳工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联合国统计,到2005年,对外籍劳工的需求量达1.59亿人。

对兴旺国家来说,大量外籍劳工的流入,既解决了体力劳动者的缺乏,也降低了劳动力支出。

对开展中国家来说,虽然流出的劳工收入相对微薄,但减轻了人口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外汇收入。

据有关统计,出国劳工流向开展中国家的汇款,1980年为177亿美元,1990年增至306亿美元,2003年到达1000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兴旺国家向开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援助数额。

而且,劳工到海外打工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技术和专业,为回国施展才能、发家致富提供了条件。

2.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在当今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的时代,人才日益成为第一资源和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所谓人才,指各个专业的高级专家和社会精英,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理论和技术的推进者和创造者。

战后以来,各类专业人才的跨国培养和流动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

成为一股持续不断的潮流。

其突出特点是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大量流向兴旺国家,主要是美国。

1969—1979年间,流入美国的专门人才达50万人,其中37.5万人来自开展中国家。

美国著名的高科技园区硅谷,其科技人员的60%是亚裔。

在当代人才跨国流动中,留学生是重要的组成局部,接收留学生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渠道。

美、英、法、德、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兴旺国家,为了解决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短缺问题,都通过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和简化移民手续等优惠措施,吸引外国出类拔萃的学生。

吸收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也是美国。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在美国各大院校留学的外籍学生从30万人增加到60万人,约有25%左右的外国留学生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或工程师职位后定居于美国。

开展中国家大批科技人才和留学生流入兴旺国家,对兴旺国家的科技开展和领先起了重要支撑作用,对研究和教育经费有限、科研院所设备条件落后的开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失是培养储藏人才的一个途径。

人与物不同,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有祖国观念,都有主导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随着一些开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滞留在外国的科技人才和毕业留学生,返回祖国创业和就业的人数与日俱增,人才只向兴旺国家流动的单向流动正在向双向流动转变。

80年代以来,韩国、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滞留在国外的早年出国的留学生,返回祖国的人数日益增多,到这些国家留学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多。

“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所谓人才的“隐性跨国流动〞,指人才没有离开外乡但为外国企业所雇用,接受外国科技和管理方式。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随着其投资、生产、营销和研发等各种业务的扩大,也在大力推行“并购〞和“外乡化〞的经营战略,因而大力聘用当地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同时,跨国公司还通过分包方式将产品和效劳的一局部分给外国客户来完成。

这些客户的职工虽未离开外乡,但他们在为跨国公司工作。

世界500强企业中在中国的400多家公司都在大力聘用中国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大学毕业生。

美国IBM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8个研究中心。

它在中国的公司,在中国几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到2001年它与中国32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每年培训大学生两万多名,在16个大城市的23所大学投资建立了计算机中心。

这种人才“隐性跨国流动〞,对跨国公司的开展十分有利,同时也对当地的人才培养、成长也很有利,也将日益成为人力资源流动全球化的主要渠道和形式。

总的来说,跨国的人才流动和相互人才交流,开辟了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直接接触的渠道,有助于相互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世界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

四、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1.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

从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工业化的扩散还主要局限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和东方的日本,当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开展是以少数工业国牺牲大多数农业国为代价的。

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开展中国家的兴起,工业化才真正在全球范围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