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085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ocx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内容摘要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可以跑不过CPI。

”这一句玩笑的背后,隐藏着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也在日益上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通货膨胀就是所蕴含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

同样,我国的证券市场也是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我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当今的热点之一。

结合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现实状况,并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股票市场的关系,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地应对之策,实际意义重于理论。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本推动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证券市场

通货膨胀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内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权威的《新格尔帕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采取了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

“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过程。

”这个定义需要一些补充来理解其意义:

通货膨胀不是一次性的或者短期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只有当价格不断上升且趋势在一期间内不可逆转时,才认为出现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的上涨。

货币学派大师弗里德曼指出:

“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在平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仅能有货币量的增长超过产出的增长来产生”,可见,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源自货币的过量供应。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指出:

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率)指一般物价水平的年增长百分比。

恶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情况,温和的通货膨胀指并不严重扭曲相对价格或收入的物价上涨,而急剧的通货膨胀则介于两者之间。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

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

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

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低通货膨胀(LowInflation)

  低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

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

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GallopingInflation)

  当总价格水平(astanderofprice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是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成本推动是导致通胀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投资品,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所谓的CPI上涨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或者去年的价格“翘尾”影响,或者只被看作是短期的价格上涨,都是错误的判断。

食品价格上涨的确会拉动价格水平上升,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资源压力日益凸显,对能源、原材料、矿产品水资源等的需求越来越多,导致资源类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由于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下游的加工制造业领域,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也出现上涨趋势。

在我国GDP总量接近25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400美元的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相应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遇到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升级和转型。

目前,第二产业占用全社会约1/5的劳动力、提供了全社会一半左右的GDP,第二产业的效率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处于较稳定的主体地位且第一产业劳动力、产值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劳动力、产值比重明显增加,反映出重化工业时代的发展特点,不仅资源类产品需求扩大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而且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现实的政策选择。

这样,在环境成本内部化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支出最终转移到企业身上,企业的环保投入增大,成本上升。

表面上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本质上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特点决定的,成本推动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通货膨胀

我国启动第一轮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对美元的升值明显,从汇改前的8.25比1持续上升到08年底的6.94比1,升幅巨大。

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资产价格重新估值,资产价格必然持续上涨。

人民币升值,使出口成本上升。

中国许多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很高、出口规模巨大,出口依存度达到30%,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下,出口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率下降,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可以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以补偿出口成本上升的利润损失。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出口价格上升将反过来影响国内企业成本和价格,造成成本上升。

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理论上进口产品价格可以下降。

但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规模扩大,进口依存度已经高达30%,成为许多产品(如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一些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外国出口商们利用中国进口扩大的机会不断提高价格,而国内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合作,自相竞争。

导致人民币升值下大宗进口产品价格不跌反涨,而进口产品(包括矿产品,石油.机械设备、技术、化肥,大豆等)价格上涨,增加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而造成“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什么涨价”。

至于一些人根据人民币升值,进口产品尤其是进口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把这一轮通货膨胀说成是输入型通胀,甚至有学者谋求计算输入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度,看似存在合理性,并有较强的解释力,实际上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人民币升值、资源类进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本身就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相关。

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过程中,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度不断彼强化,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使我国事实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许多制造业产品产量和出口额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94.9%,也因外商投资扩张、资本流入,出现较大的资本顺差,1978年一2007年GDP年均递增9.8%,就业规模扩大、就业机会增多,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状况改善;在贸易、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扩大,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下,已经具备了人民币升值的客观基础,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变成现实,而美元贬值、国际游资套汇套利行为又使人民币升值加远在全球制造业向我国大规模转移,而且使我国能源、矿产品等资源类产品的海外依存度提高,国际出口巨头借机提高价格,表现为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三)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

引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究其原因,既有国际环境的影响,又有国内因素的制约。

1.外部环境制约

首先,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作为主要交易结算,储备货币,其一举一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长久奉行低利率政策的美国,伴随着经济的衰退,面临着美元持续贬值的状况,特别是2002年欧元上市以来,美元出现了持续贬值。

长久以来,美国保持经常项目的逆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而美元的发行并没有相应的监督制衡机制,作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便以此在全球范围内获取铸币税。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化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促使了全球通胀,此次全球通货膨胀的突出表现为原材料、石油和粮食等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促使通胀预期的形成,进而衍变成通胀价格螺旋。

由于美元贬值,大量资金寻求对冲,到商品期货市场套利,同时由于投机氛围浓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高达140美元,由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初步形成,从而导致了2009年以来国际原油,粮食,原材料的飞速上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2.内部原因

在我国,投资渠道过于狭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致使居民储蓄存额高居不下,央行发行的货币一部分很快转入银行,基础货币创造功能大打折扣,所以在我国,造成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名义交易量增速,同样,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不断积累潜在的通胀压力。

由此我们可看出:

我国储蓄率高居不下,致使经济形势面临潜在的通胀风险,通胀预期一旦形成。

银行存款在负利率的影响下,会出现流动性泛滥的危机,这很好的说明了前一轮通胀的发生。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出口导向型政策,国内要素相对价格的系统性扭曲,如工人(出口型企业)的工资和福利水平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资金机会成本的低廉,不仅刺激了国内的投资,也加大了廉价劳动力之外的要素对世界制造业产能向中国转移的吸引力。

而新产能的增加,其结果就是外贸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居高不下。

在2007年8月之前,我国一直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其结果就是一方面会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银行为购买外汇而投入到经济体中的人民币即外汇占款也随之猛增,从而导致流动性泛滥。

(四)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引发的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粮食、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基础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促使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

此次的通货膨胀是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大范围、大幅度、突发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加速贬值,能源、资源和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全球通胀率快速攀升。

而且各国之间的商品涨价互相推动。

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将粮食作为能源生产的原料,大量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被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大幅增加了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引发了粮食价格暴涨。

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铁矿石和铜等其他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2008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平均上涨30%~50%。

中国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承受着较大通货膨胀风险。

在我们的国内能源和自然资源满足不了需求时,我们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资源,据测算,1990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为5%,2008年已经达到50%以上,一半多的矿产资源需要进口。

而国际市场上目前出现的能源、矿产资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象,必然会加大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中国经济的中间成本,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我国经济的现状和证券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的现状

我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和最优潜力的资本输出国,支持投资自由化,因其既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吸收外资为内资企业获取利润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又可以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但同时,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仍需完善,在涉外的法律法规方面仍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国际投资自由化过程中,我国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1.关于经济增长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2010年全年GDP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首先是投资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

2010年前十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

增长最快的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6.5%。

2010年对于房地产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尽管政府连续采取了多种平抑价格的措施,但房价依旧居高不下,刚性需求旺盛。

分行业来看,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铁路运输业同比投资增长都超过20%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投资增长超过30%。

前些年铁路运输滞后,最近几年大力兴建高速铁路,铁路投资增长较多有其客观原因。

消费方面,在投资拉动的同时,这几年的消费率呈回升势头,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8.4%。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消费与GDP的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4年下降到最低点。

随着这几年国家政策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收入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消费开始逐步上升,2009年这一比例提升到37.4%,但仍然处在低位。

根本原因是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收入和消费偏低。

进出口方面,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39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2009年进出口总额2.2万亿美元。

今年前十个月的进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比率,9月份出口增长率达到25.1%,进口增长24.1%,顺差达到168亿美元。

从全年来看,进出口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关键原因之一是中国坚持在汇率上保持稳定。

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是因为中国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处于高位发展时期。

究其根本,是因为中国经济目前处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国际化的多重叠加推动的过程中。

2.关于居民收入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就超过0.4的警戒线,2006年升至0.49。

全世界有完整统计数据的150多个国家里,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十个国家,中国属于其中之一,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早已非常严重。

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比上年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8%,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今年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对社会收入严重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由于还没有公布收入数据,我们还无法准确地评价今年的收入状况。

但总体上来说,今年的收入比往年会有所增加,收入差距的调整任重道远。

3.物价方面

按照年初国家预设的目标,通胀率应该保持在3%左右。

然而,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突破预设目标,目前来看,全年CPI突破3%几成定局。

2010年中国经济经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

从2010年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来看,中央政府正在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回归常态。

一是关于抑制房价的上涨。

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主要是因为经济资源不平衡的结果,造成少数城市房价奇高,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房价的上涨给通货膨胀增加压力。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除了个别城市房价严重超过承受能力之外,其他地方的房价均已达到了或者说接近了现阶段房价应该有的水平,但房价仍然还有上涨可能。

二是关于农副产品价格调控。

今年7月份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较快上涨,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为此国务院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尽管一定程度的价格炒作或许更有利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是,政府主要担忧房价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会引起大的民怨。

鉴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实体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巨大需求,经济和物价的过快增长都是必然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采用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相应的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平抑和限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可以集中地概括为经济增长质量欠佳、环境污染、资源不堪重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转变等等。

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因为改革,恰恰是改革不到位。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不能代替改革,以发展代替改革最终会影响和制约发展。

支持这一判断的基本事实是在当代中国,凡是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好的地方,经济就发展,社会就相对和谐;凡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好的地方,经济就相对困难,社会问题也就相对较多。

事实上,市场经济的魅力早已被世界经济史所证明。

从目前情况看,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这些较早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无疑是经济强国。

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力的质的飞跃上,即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

当代中国不仅已有的经济发展仰赖于改革,从“又快又好”提升到“又好又快”也依然仰赖于改革。

众所周知,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可以集中地概括为经济增长质量欠佳、环境污染、资源不堪重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转变等等。

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因为改革,恰恰是改革不到位。

这里,我们可以摘其要者加以分析:

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城市化本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地区聚集了很多企业,然后有了聚集的、各方面服务的需求,于是就有了城市。

这样的城市是有产业支持和需求拉动的。

而很多地方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高抬土地价格、推行亮点工程,劳民伤财。

遏止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土地产权约束的硬化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的转化,以及对政府权力的必要限制。

有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加速的城市化将为重工业的大发展提供空间聚集条件。

重工业的大发展反过来又将为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撑。

而据笔者所知,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为40%(甚至可能更低),大大低于多数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时约60%的水平,甚至比同等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低约15个百分点。

即使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每年保持在1%-1.5%的高速度上,也要过20年左右才能达到西方工业化中期时的城市化水平。

而且,在农业人口庞大、城镇就业岗位紧缺、城市扩散效应较弱的形势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步履维艰。

失业人口再就业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这“两难”问题将长期困扰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由此,在当下中国,就业率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

2.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容忽视

我国的失业人口群体庞大,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如果要大力发展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的重工业,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

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小;保障基金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基金没有“专款专用”且浪费严重;保障水平较低;尤其农村的社会保障非常薄弱。

这些问题导致失业、危难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再加上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流动加快等等原因,社会不稳定因素(如犯罪、自杀等)发生的频率上升趋势日益明显。

3.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经济学的研究证明,对于环境污染,大致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是被污染的对象和制造污染的企业产权都是明确的,被污染对象与其所有者的利益是休戚相关的,市场运行规则是健全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加以解决。

显然,对于市场化的解决办法,我们缺少基本的制度安排。

另一种解决的办法是福利经济学的解决办法,即通过政府管制的办法加以解决,然而,为了追求一个地区的GDP,地方政府通常在保护环境上存在着短期行为。

  关于在马克思的笔下,最初的粗放经营发生在农业领域,因为土地的产权没有确定,土地并不稀缺,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效益最好。

农业领域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换的直接原因是土地产权的确定和土地资源的稀缺。

18世纪以前的西欧与东亚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后来西欧所以转向资本密集是因为西欧的劳动力昂贵而资本便宜,东亚所以继续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是因为东亚的劳动力便宜资本昂贵。

看来,这里的关键是价格能够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企业的约束硬化,而这些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建问题。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证券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适应并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同时通过其自身的能动性促进或者阻碍经济发展。

证券市场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长期以来,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就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与论证。

我国证券市场十余年发展的历史实践更为我们提供了令人信服和难以辩驳的事实。

截止目前,国内上市公司达2000余家,国内股市累计筹资总额超过1.5万亿元,这些资金通过广泛的渠道投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证券市场中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对十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

更为重要的是,证券市场在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资源配制、转换经营机制、改善企业治理、改革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影响深远,无以替代。

当然,由于受自身发展规律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的,在时间上可能提前或者滞后,有时候甚至出现背离(这种背离可能是新兴的、不成熟的市场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也不否认证券市场可能存在的消极性与负面性及其所蕴藏的风险,但长期来看,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总体上是保持一致的,我们发展证券市场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其能动性与积极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为证券市场长期向好,实现稳定与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证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人类的生产、服务、流通和消费活动;虚拟经济是信用制度与货币资本化形成的金融经济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而所谓的泡沫经济则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价格经过连续的上涨后远高于其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严重膨胀、恶化泛滥导致社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正常地偏离真实价值的社会现象。

长期以来,总有人将证券市场等同于虚拟经济,将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以偏概全、舍本逐末,混淆和曲解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这是一个理论误区,如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对辩证唯物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继承和发展,言简意赅,恰逢其时,为我们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消除疑虑和偏见,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发展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除具有证券市场的一般特征与规律外,更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及相应的特殊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它是第一个建立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证券市场,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业,理所当然地承载着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证券市场十多年来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这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完全吻合的。

其二,它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中,在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由落后生产力向日益发达的生产力转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必须为经济转轨、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服务。

因此,在尊重证券市场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要符合国情,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现在股市出现大范围的暴涨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全球的稳定货币—美元,在人为的控制下,进行了大幅的贬值,从而推动全球的商品期货市场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