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940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docx

社会心理学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社会心理学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1875年

❑谢夫勒(德国)提出社会心理学概念

⏹1908年

❑罗斯(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物简介:

⏹麦独孤,威廉(Mcdougall,William1871-1938)英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创建人,出生英国,卒于美国,1890年毕业于曼切斯特大学,1890-1894在剑桥大学学医,获学士学位,继而深造于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1899年随剑桥人类学探险队前往大洋洲托雷斯海峡列岛考察土著人生活,回国后师从德国G.E.缪勒学习心理实验技术,1900年认伦敦大学讲师,1904年改任牛津大学心理哲学讲师,1920年赴美国哈佛担任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曾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

1927年任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直至去世。

⏹麦独孤对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灵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都有独创性的研究和见解。

1905年首创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

指出:

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目的受人的本能来策动和维持,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

主要著作,1908年《社会心理学导论》、1911年《身体与心灵》,支持超感官知觉的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vF.H.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1978):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vG.W.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

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受他人和社会情景的影响。

采用实验的方法可以进行研究。

(为学界认可)

⏹F.H.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ª1978)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

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1919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作。

随后执教于卡罗来纳大学和锡拉丘兹大学,直到1957年退休。

他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

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概念的提出者,他的第一部著作《社会心理学》(1924)以实验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群体实验、人格评价、心理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等课题。

他的研究还涉及对实验室环境以外宗教、政治、工业和社区诸领域内社会行为的考查。

⏹G.W.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ª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识记)(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解释

(三)介于二者之间的定义(领会)

❑潘菽:

侧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发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行为: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v勒温(K.Lewin,1936)公式:

B=f(P,E)

(二)社会心理:

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KurtLewin

1890—1947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

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v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

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v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v群体层面(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v社会层面(风俗、时尚、国民性)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三阶段理论”(识记)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启蒙期)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形成期)

达尔文进化论

德国民族心理学

法国群众心理学

英国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确立期)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

《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冯特(Wilhelm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之父。

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独立。

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并曾担任过巴登邦议会下院议员个工会领导人。

冯特还继承了赫尔巴特和费希纳的哲学讲座,直到1920年去世。

享年88岁。

⏹学识渊博,著作丰富。

其著作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领域。

⏹主要心理学著作有《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6-1862)、《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演讲录》(186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心理学大纲》(1896)、《心理学导论》(1911)和《民族心理学》(10卷,1900-1920)。

二战以后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理论多元化,“小理论”化解释与预测行为。

⏹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识记)

(一)价值中立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①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1、访谈法(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

者、应对拒绝的技巧、谈话与提

问技巧、追问技巧)

2、问卷法(识记)

3、档案法

下面是咨询过程中的一段对话:

来访者:

我感到他咳嗽是在针对我。

咨询家:

我知道你是确实是感觉到了,当时你是怎样想的。

来访者:

我感到很不安,我很在意他的声音,我难受极了。

咨询家:

你感到很难受,不安,但又无法摆脱,感到很无奈是吗?

来访者:

是的。

不仅如此,我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不进去。

咨询家:

学习不进去?

来访者:

我脑海中在他咳嗽时会胡思乱想,认为他可能是恨我,故意的。

咨询家:

你有什么理由认为他咳嗽就是针对你的呢。

来访者:

我想可能是我拒绝他的求爱缘故吧?

咨询家:

现在我们试想一想,他咳嗽是否有别的什么原因?

…………

1.在上段对话中,咨询员使用了下列哪些提问技术。

(A)

A.开放式提问

B.闭合式提问

C.半封闭式提问

D.反诘式提问

2.在上段对话中,咨询员使用了下列哪些咨询技术?

(ABC)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重复技术

D.解释技术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自20世纪初形成独立的学科以来,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不过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应”一直受到质疑。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领会)①

(一)简史(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

主要著作有:

《心脏的传出神经》(1883)

《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1897)

《消化腺作用》(1902)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等。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1849年9月14日出生于梁赞的一个牧师家庭,1860年进入神学院,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获任军事医学院副教授,1890年起成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5年起为生理学教授,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奖金。

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

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

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环境中成长。

那么我保证不论他们的潜能、能力、爱好或者祖先的种族如何,我能够把他们培养成我所任意选定的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工头,甚至乞丐或者小偷。

⏹华生(1878—1958)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1900年获得福尔满大学硕士学位。

后入芝加哥大学,1903年获得该校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

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并很快成为比较心理学领域的领导者。

1908年转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

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20年,因桃色事件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改行从事广告商业活动,直至1945年退休。

但在20世纪20、30年代,他还著书立说宣扬行为主义,做了大量心理学普及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

 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 3.心理学研究目标是为了“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从小对动物及人类行为感兴趣,1922年进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获英语科学士学位。

后上哈佛大学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E·G布林。

1930年和1931年分别获该校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5年时间留任哈佛大学研究员。

1936—1944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5年出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终生教授。

1990年8月18日卒于波士顿。

其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强化程序》(1957)、《教学技术》(1968)、《关于行为主义》(1974)、《超越自由和尊严》(1971)。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艾伯特班杜拉

⏹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一、社会学习论(领会)②

(二)学习的机制

三种机制:

联想(巴甫洛夫的狗)

强化(斯金纳的猫、美国动物士兵)

模仿(儿童的学习)

一、社会学习论(领会)③

(三)观察学习(班杜拉,对他人行为与结果得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识记)

霍曼斯提出了交换理论的几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的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获得的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的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期值时,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产生赞同的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识记)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

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

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制约。

6、身份及其意义存在于互动过程中,是个重要问题。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四、精神分析论(识记)

1、意识与潜意识理论(精神层次理论)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

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2、“力必多”理论(性本能理论)②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2、“力必多”理论(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被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

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

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

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

4、生本能与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6、释梦理论

⏹释梦是精神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梦是被压抑的欲望变相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临床诊断意义的;

⏹梦分为愿望梦、焦虑梦和惩罚梦,其本质都是愿望的满足。

⏹梦的材料来源有四个方面:

白日残余、躯体刺激、幼年经验、人类历史经验的积累(类似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单独的材料形成不了梦,需要和压抑的欲望结合才形成梦。

⏹梦的作用是维持睡眠。

⏹梦的内容结构分为显梦和隐梦二个层面,释梦是治疗师利用患者对梦中原意的自由联想,揭示出隐梦的意义。

⏹象征作用:

对象征作用的强调是弗洛伊德在《释梦》发表后,对梦理论进行一个很大的补充。

⏹梦诗自我和本我交战的地方,所以可以在梦中看到冲突的愿望。

7、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

识与潜意识活动组成的,借助于象征语

言(梦、幻想)而互相交流。

精神活动具有力求将意识与潜意识整合为一体的倾向。

这个学派认为,帮助病人正确面对其潜意识活动,便可增进内省能

力,使精神症状得以缓解。

荣格和弗洛伊德在理论体系上的不同之处:

(1)两人皆重视潜意识,但荣格的潜意识范围较广,除包括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婴儿根源外,荣格还强调人格的种族根源。

其次,荣格所谓的潜意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弗氏的潜意识只有非理性的成分,而荣格的潜意识为心理能量及智慧的根源,所以具有积极性。

  

(2)荣格对于人类的看法包含目的论和因果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及种族的历史和对生活的期望所形成。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

而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过去的影响。

  

(3)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不认为“力比多”是性欲的来源,而认为是生命力的来源。

  

(4)弗洛伊德学说过分强调生命中的病理部分和人的缺陷,而荣格则喜欢从一个人的健全方面着手研究。

  

(5)按荣格的观点,人具有一种持久、创造的发展,以及追求完美的渴望。

此一看法,不同于弗氏无休止地重复本能性目标,直到老死。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学习信任阶段(0-18个月)

(2)成为自主者阶段(18月-4岁)

(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4)变的勤奋阶段(5-11岁)

(5)个人同一感阶段(5-11岁)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

(7)显示创造力阶段(中年及壮年期)

(8)达到完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908D.1924

单项选择题

2.F-H.奥尔波特(F.H.Allp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的学科”。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观念

单项选择题

 *3.社会学家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   )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A.习惯行为   B.社会行为   C。

群体心理D.社会互动

单项选择题

4.勒温(K.Lewin,1936)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

B=f(P,E)。

其中,E的含义是(   )。

   

A.行为   B.个体   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

单项选择题

 5.社会行为是人对(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

单项选择题

 *6.勒温指出: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   )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 

   A.他的情绪状态   B.他过去的经验   C.他的个性特征   D.他所处的情境

单项选择题

 7.社会心理是(   )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刺激 

单项选择题

*8.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   )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单项选择题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   )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   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

单项选择题

 10.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单项选择题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 )。

   A.哲学思辨阶段   

B.实证分析阶段   C.学派时代   

D.经验描述阶段

单项选择题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

   A.19世纪下丰叶   B.20世纪20年代   C.18世纪末   D.19世纪上半叶

单项选择题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   )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   B.遗传和环境   C.本能和教育   D.人性

单项选择题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   )到20世纪初。

   A.19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叶

单项选择题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单项选择题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 )。

   A.20世纪20年代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   D.19世纪初

单项选择题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   )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哲学思辨

单项选择题

 *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   )。

   A.不用干预   B.进行一定的引导   C.进行干预   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单项选择题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   )。

   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   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