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701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docx

解析北京海淀区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模拟二生物试题

2020年海淀区第二学期生物期中练习(模拟二)

生物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D.磷脂分子、DNA、RNA

【答案】D

【分析】

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的考查,梳理糖类、脂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胰岛素是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中含有N元素,糖原和性激素不含有N,A错误;

B、生长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有N元素,纤维素和性激素不含有N元素,B错误;

C、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有N元素,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组成糖类的元素是C.H、O,C错误;

D、组成糖类的元素是C.H、O,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C.H、O、N;组成核酸和磷脂的元素是C.H、O、N、P,故D正确。

故选D。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细胞膜和拟核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C.都有线粒体和核糖体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

【详解】

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A错误;

B、蓝藻和酵母菌都能够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

D、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3.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答案】D

【详解】A、据图甲分析,H+跨膜运输需要细菌紫膜质(一种膜蛋白)的协助,且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A正确;

B、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而是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B正确;

C、根据图丙分析,ATP合成酶能够催化ATP的合成,且能够H+将运出细胞,C正确;

D、图丙中H+是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的,因此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会影响ATP的合成,D错误。

故选D。

4.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

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

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

B.细胞A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个双核细胞,1个单核细胞

C.细胞B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

D.药物N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和马达蛋白的作用有关

【答案】B

【分析】

通过图示来看,正常情况下,受精卵第一次分裂过程,开始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最后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子细胞为单核细胞,而每个细胞核中含有40条染色体。

而图示A图中纺锤体一端形成双纺锤体,一端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为单核,另一个为双核,B图中两端纺锤体都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双核。

【详解】A、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两个纺锤体牵引的是相同的染色体,都含有来自双亲的染色体,A错误;

B、图示A图中纺锤体一端形成双纺锤体,一端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为单核,另一个为双核,B正确;

C、图示B图中两端纺锤体都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双核,双核子细胞的每个核内染色体数为20条,C错误;

D、马达蛋白是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沿微管或微丝定向运动的蛋白,影响微管蛋白牵引染色体的运动,而药物N是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和结构,所以与马达蛋白无关,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最重要的的是要从图中看出药物N发挥了什么作用,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染色体在细胞中的数量。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B.代谢强度不同

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答案】C

【分析】

细胞的大小、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主要与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多少有关,正确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解答此题。

【详解】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A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此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B正确;胰蛋白酶是由胰腺细胞合成的,而不是由胰岛细胞合成的,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D正确;因此选C。

【点睛】准确识记各类细胞的功能及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研究者连续培养乳腺癌细胞,取样测定拥有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目,结果如右图所示。

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

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碱,用相同方法测定每个细胞DNA含量与细胞数目,结果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长春花碱阻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

根据有丝分裂过程可知,纺锤体微管形成于前期,所以若向乳腺癌细胞的培养液中长时间持续添加长春花碱,则最终所以细胞将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即所有细胞中DNA的相对值都是2,故选D。

7.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

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P与p、L与l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P与L、p与l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

C.P与l、p与L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

D.P与l、p与L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

【答案】C

【分析】

由题意知:

子一代的基因型为PpLl,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即紫∶红=1∶1,长∶圆=1∶1,且表现为两多两少,由此可判定P与L、p与l连锁。

【详解】A、由于P与p、L与l是等位基因,故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正确;

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PpLl,若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1自交正常情况下,子代紫∶红=3∶1,长∶圆=3∶1,但与题意不符,说明存在连锁情况,根据比例可知P与L、p与l连锁,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B正确;

C、由于P与L、p与l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P与L、p与l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2中的紫圆、红长属于重组类型即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利用题目中的信息,明确基因的连锁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8.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

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B.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D.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C

【分析】

1、生物防治的方法:

引入天敌;散播性引诱剂,干扰正常交尾;引入寄生生物,以毒攻毒。

2、种群的特征:

【详解】橘小实蝇的幼虫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弱,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对于橘小实蝇的成虫采用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因此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B错误;根据题意,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因此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C正确;根据题意,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寄生关系,D错误。

9.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

B.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

D.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

【答案】C

由于离体的蛙心需要保证其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给蛙心灌注的任氏液相当于蛙心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正确;两个离体的蛙心在实验刺激之前,生理功能基本相同,所以它们的收缩频率应是基本一致的,B正确;由于连接两个蛙心的是导管,所以蛙心1的电信号不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C错误;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通过测频仪器得到的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对比,蛙心2的收缩频率跟随变慢,说明蛙心1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仅自身受到产生某种抑制性化学物质使其收缩强度变慢,还随任氏液流到蛙心2,引起蛙心2的收缩强度也变慢,D正确。

10.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不会发生的是()

A.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减慢

B.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急促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答案】A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加快,A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急剧增加,B不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肾上腺素增加后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当人感到极度危险时,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复合型免疫缺陷症患者缺失ada基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人正常ada基因以病毒为载体转入患者的T细胞中,再将携带ada基因的T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PCR技术从正常人基因文库中大量获取正常ada基因

B.ada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的过程中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ada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上并在病毒体内进行复制

D.将正常ada基因转入患者T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属于基因治疗

【答案】C

【分析】

本题结合基因治疗,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概念、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详解】A、可以把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A正确;

B、ada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的过程中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

C、ada基因整合到病毒核酸上在人的T细胞内复制表达,C错误;

D、将正常ada基因转入患者T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属于基因治疗,D正确。

故选C。

12.下图表示江苏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可被净化输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净化

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分析】

该人工湿地具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进入湿地后经理化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得到净化,A正确;

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以植物为主的生产者、以动物为主的消费者和以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B正确;

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来自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光合作用固定的CO2,C错误;

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超过该湿地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C。

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进行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乙烯只存在于繁殖器官中,其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C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体内存在的目前分认的植物激素有: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等。

【详解】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其他植物激素没有两重性,A错误;生长素在幼嫩组织进行极性运输,其他植物激素不进行极性运输,B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是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因此选C。

【点睛】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科研人员通过PCR获得肝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白蛋白启动子,将该启动子与Cre重组酶基因结合构建表达载体,培育出在肝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该表达载体导入肝细胞以获得转基因小鼠

B.PCR获得白蛋白启动子需设计特异性的引物

C.构建该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D.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成表达

【答案】B

将该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以获得转基因小鼠,A错误;PCR技术需设计特异性的引物,B正确;构建该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成表达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D错误。

15.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

C(mm)

透明圈直径:

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答案】C

【分析】

该选择培养基上的唯一碳源是淀粉,只有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才能存活,微生物分解淀粉后,会产生透明圈。

【详解】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A正确;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正确;由题意可知,以上两种菌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错误;淀粉分解菌的H/C越大,说明其产生的淀粉酶分解的淀粉相对越多,可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C。

16.研究发现,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即pH4~5的溶液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者用黄瓜幼苗快速生长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多细胞植物体的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增加的结果。

(2)如图1所示,研究者通过冰冻融化去除下胚轴切段中的原生质体,仅剩________,经这种处理后的下胚轴切段称为Y。

(3)由图可知,对Y进行的实验处理为:

________。

(4)图2结果表明,Y的特性是①________;决定这种特性的物质最可能是②________(选填:

纤维素/果胶/蛋白质)。

(5)研究者发现生长素可通过诱导细胞膜外环境的pH值降低,促进细胞生长。

已知植物细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长素受体、钾通道、蔗糖运载体等。

在上述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度(体积)

(2).细胞壁构成的切段(细胞壁)(3).①一组加热,一组不加热,②分别、先后放入不同酸度的溶液中(4).在酸性条件下伸长,在加热后该特性丧失(5).蛋白质(6).生长素与受体结合,激活了膜上运输H+的泵,将H+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细胞壁中,降低pH,促进细胞壁伸展,进而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分析】

本题实验的目的是证实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

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另外该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需遵循平行重复原则。

【详解】

(1)多细胞植物体的伸长生长是细胞数量增加和长度(体积)增大结果。

(2)如图一所示,研究者通过冰冻融化去除下胚轴切段细胞中的原生质体,成为“切段Y”,实际上“切段Y”仅保留了细胞中的细胞壁。

(3)①先将Y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然后进行的处理是:

一组加热,一组不加热。

②取两个相同烧杯(甲、乙),分别装入不同酸度的溶液。

(4)①实验结果说明:

正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在酸性,条件下伸长,加热使其特性基本丧失;②蛋白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变性,所以决定这种特性的是蛋白质。

(5)在实验证实植物细胞具有“酸生长”特性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酸生长假说”;生长素与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促进质子泵活化,把ATP水解,提供能量,同时把H+排到细胞壁,使细胞壁环境酸化,组成细胞壁的多糖链被破坏而变得松弛柔软,细胞壁的重要成分纤维素的丝松开,细胞的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细胞因体积延长而增长。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设计,考查探究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

原则,明确实验的目的,同时结合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来解决问题。

17.萝卜的蛋白A具有广泛的抗植物病菌作用,而且对人体没有影响。

我国科学家欲获得高效表达蛋白A的转基因大肠杆菌作为微生物农药,做了相关研究。

(1)研究者用相同的_________酶处理蛋白A基因和pET质粒,得到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置于经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悬液中,获得转基因大肠杆菌。

(2)检测发现,转入的蛋白A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效率很低,研究者推测不同生物对密码子具有不同的偏好,因而设计了与蛋白A基因结合的两对引物(引物B和C中都替换了一个碱基),并按图2方式依次进行4次PCR扩增,以得到新的蛋白A基因。

①这是一种定点的_________技术。

②图2所示的4次PCR应该分别如何选择图1中所示的引物?

请填写以下表格(若选用该引物划“√”,若不选用该引物则划“×”)。

_____

引物A

引物B

引物C

引物D

PCR1

PCR2

PCR3

PCR4

(3)研究者进一步将含有新蛋白A基因的重组质粒和_________分别导入大肠杆菌,提取培养液中的蛋白质,用_________方法检测并比较三组受体菌蛋白A的表达产物,判断新蛋白A基因表达效率是否提高。

为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者将上述各组表达产物加入到长满了植物病菌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_________的大小,以确定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大小。

(4)作为微生物农药,使用时常喷洒蛋白A基因的发酵产物而不是转蛋白A基因的大肠杆菌,其优点是_________。

【答案】

(1).限制酶和DNA连接

(2).CaCl2(3).基因突变(4).

引物A

引物B

引物C

引物D

PCR1

×

×

PCR2

×

×

PCR3

×

×

×

×

PCR4

×

×

(5).含有蛋白A基因的重组质粒、空质粒(pET质粒)(6).抗原-抗体杂交(7).抑菌圈(8).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会造成基因污染;有效成分纯度较高

【分析】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

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

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

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用于连接粘性末端和平末端,但连接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

DNA双链复制

(2)过程:

第一步:

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

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

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

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

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

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第三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的概念:

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