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669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慎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慎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慎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慎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慎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慎子.docx

《慎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慎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慎子.docx

慎子

慎子

威德

天有明。

不憂人之暗也。

地有財。

不憂人之貧也。

聖人有德。

不憂人之危也。

天雖不憂人之暗。

闢戶牖必取己明焉。

則天無事也。

地雖不憂人之貧。

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

則地無事也。

聖人雖不憂人之危。

百姓準上而比於下。

其必取己安焉。

則聖人無事也。

故聖人處上。

能無害人。

不能使人無己害也。

則百姓除其害矣。

聖人之有天下也。

受之也。

非取之也。

百姓之於聖人也。

養之也。

非使聖人養己也。

則聖人無事矣。

毛嬙。

西施。

天下之至姣也。

衣之以皮倛。

則見者皆走。

易之以元緆。

則行者皆止。

由是觀之。

則元緆色之助也。

姣者辭之。

則色厭矣。

走背跋●窮谷野走十里。

藥也。

走背辭藥則足廢。

故騰蛇遊霧。

飛龍乘雲。

雲罷霧霽。

與蚯蚓同。

則失其所乘也。

故賢而屈於不肖者。

權輕也。

不肖而服於賢者。

位尊也。

堯為匹夫。

不能使其鄰家。

至南面而王。

則令行禁止。

由此觀之。

賢不足以服不肖。

而勢位足以屈賢矣。

故無名而斷者。

權重也。

弩弱而矰高者。

乘於風也。

身不肖而令行者。

得助於眾也。

故舉重越高者。

不慢於藥。

愛赤子者。

不慢於保。

絕險歷遠者。

不慢於御。

此得助則成。

釋助則廢矣。

夫三王五伯之德。

參於天地。

通於鬼神。

周於生物者。

其得助博也。

古者。

工不兼事。

士不兼官。

工不兼事則事省。

事省則易勝。

士不兼官則職寡。

職寡則易守。

故士位可世。

工事可常。

百工之子。

不學而能者。

非生巧也。

言有常事也。

今也國無常道。

官無常法。

是以國家日繆。

教雖成。

官不足。

官不足則道理匱。

道理匱則慕賢智。

慕賢智則國家之政要。

在一人之心矣。

古者。

立天子而貴之者。

非以利一人也。

曰。

天下無一貴。

則理無由通。

通理以為天下也。

故立天子以為天下。

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

立國君以為國。

非立國以為君也。

立官長以為官。

非立官以為長也。

法雖不善。

猶愈於無法。

所以一人心也。

夫投鉤以分財。

投策以分馬。

非鉤策為均也。

使得美者。

不知所以德。

使得惡者。

不知所以怨。

此所以塞願望也。

故蓍龜。

所以立公識也。

權衡。

所以立公正也。

書契。

所以立公信也。

度量。

所以立公審也。

法制禮籍。

所以立公義也。

凡立公。

所以棄私也。

明君動事分功必由慧。

定賞分財必由法。

行德制中必由禮。

故欲不得干時。

愛不得犯法。

貴不得踰親。

祿不得踰位。

士不得兼官。

工不得兼事。

以能受事。

以事受利。

若是者。

上無羨賞。

下無羨財。

因循

天道因則大。

化則細。

因也者。

因人之情也。

人莫不自為也。

化而使之為我。

則莫可得而用矣。

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

祿不厚者。

不與入難。

人不得其所以自為也。

則上不取用焉。

故用人之自為。

不用人之為我。

則莫不可得而用矣。

此之謂因。

民杂

民雜處而各有所能。

所能者不同。

此民之情也。

大君者。

太上也。

兼畜下者也。

下之所能不同。

而皆上之用也。

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

盡包而畜之。

無能去取焉。

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

故所求者無不足也。

大君不擇其下。

故足。

不擇其下。

則易為下矣。

易為下則莫不容。

莫不容故多下。

多下之謂太上。

君臣之道。

臣事事而君無事。

君逸樂而臣任勞。

臣盡智力以善其事。

而君無與焉。

仰成而巳。

故事無不治。

治之正道然也。

人君自任。

而務為善以先下。

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

臣反逸矣。

故曰。

君人者。

好為善以先下。

則下不敢與君爭為善以先君矣。

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

有過。

則臣反責君。

逆亂之道也。

君之智。

未必最賢於眾也。

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

則不贍矣。

若使君之智最賢。

以一君而盡贍下則勞。

勞則有倦。

倦則衰。

衰則復反於不贍之道也。

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

則臣不事事。

是君臣易位也。

謂之倒逆。

倒逆則亂矣。

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

則臣皆事事矣。

是君臣之順。

治亂之分。

不可不察也。

知忠

亂世之中。

亡國之臣。

非獨無忠臣也。

治國之中。

顯君之臣。

非獨能盡忠也。

治國之人。

忠不偏於其君。

亂世之人。

道不偏於其臣。

然而治亂之世。

同世有忠道之人。

臣之欲忠者不絕世。

而君未得寧其上。

無遇比干子胥之忠。

而毀瘁主君於闇墨之中。

遂染溺滅名而死。

由是觀之。

忠未足以救亂世。

而適足以重非。

何以識其然也。

曰。

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

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

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

故明主之使其臣也。

忠不得過職。

而職不得過官。

是以過修於身。

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

人務其治。

而莫敢淫偷其事。

官正以敬其業。

和順以事其上。

如此。

則至治已。

亡國之君。

非一人之罪也。

治國之君。

非一人之力也。

將治亂。

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

故智盈天下。

澤及其君。

忠盈天下。

害及其國。

故桀之所以亡。

堯不能以為存。

然而堯有不勝之善。

而桀有運非之名。

則得人與失人也。

故廊廟之材。

蓋非一木之枝也。

粹白之裘。

蓋非一狐之皮也。

治亂安危。

存亡榮辱之施。

非一人之力也。

德立

立天子者。

不使諸侯疑焉。

立諸侯者。

不使大夫疑焉。

立正妻者。

不使嬖妾疑焉。

立嫡子者。

不使庶孽疑焉。

疑則動。

兩則爭。

雜則相傷。

害在有與不在獨也。

故臣有兩位者國必亂。

臣兩位而國不亂者。

君在也。

恃君而不亂矣。

失君必亂。

子有兩位者家必亂。

子兩位而家不亂者。

父在也。

恃父而不亂矣。

失父必亂。

臣疑其君。

無不危之國。

孽疑其宗。

無不危之家。

君人

君人者。

舍法而以身治。

則誅賞予奪。

從君心出矣。

然則受賞者雖當。

望多無窮。

受罰者雖當。

望輕無已。

君舍法。

而以心裁輕重。

則同功殊賞。

同罪殊罰矣。

怨之所由生也。

是以分馬者之用策。

分田者之用鉤。

非以鉤策為過於人智也。

所以去私塞怨也。

故曰。

大君任法而弗躬。

則事斷於法矣。

法之所加。

各以其分。

蒙其賞罰而無望於君也。

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君臣

為人君者不多聽。

據法倚數以觀得失。

無法之言。

不聽於耳。

無法之勞。

不圖於功。

無勞之親。

不任於官。

官不私親。

法不遺愛。

上下無事。

唯法所在。

逸文

行海者。

坐而至越。

有舟也。

行陸者。

立而至秦。

有車也。

秦越遠途也。

安坐而至者。

械也。

  厝鈞石。

使禹察錙銖之重。

則不識也。

懸於權衡。

則氂髮之不可差。

則不待禹之智。

中人之知。

莫不足以識之矣。

  諺云。

不聰不明。

不能為王。

不瞽不聾。

不能為公。

海與山爭水。

海必得之。

  禮從俗。

政從上。

使從君。

國有貴賤之禮。

無賢不肖之禮。

有長幼之禮。

無勇怯之禮。

有親疏之禮。

無愛憎之禮也。

  法之功。

莫大使私不行。

君之功。

莫大使民不爭。

今立法而行私。

是私與法爭。

其亂甚於無法。

立君而尊賢。

是賢與君爭。

其亂甚於無君。

故有道之國。

法立則私議不行。

君立則賢者不尊。

民一於君。

事斷於法。

是國之大道也。

  河之下龍門。

其流。

駛如竹箭。

駟馬追。

弗能及。

有權衡者。

不可欺以輕重。

有尺寸者。

不可差以長短。

有法度者。

不可巧以詐偽。

當宮。

布衣無領當大辟。

此有虞之誅也。

斬人肢體。

鑿其肌膚。

謂之刑。

畫衣冠。

異章服。

謂之戮。

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

當世用刑而民不從。

有虞之誅。

以幪巾當墨。

以草纓當劓。

以菲履當刖。

以艾以菲履当刖,以艾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

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

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当世用刑而民不从。

  昔者。

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設服。

足能行而相者導進。

口能言而行人稱辭。

故無失言失禮也。

  離朱之明。

察秋毫之末於百步之外。

下於水尺。

而不能見淺深。

非目不明也。

其勢難睹也。

  堯讓許由。

舜讓善卷。

皆辭為天子而退為匹夫。

  折券契。

屬符節。

賢不肖用之。

  魯莊公鑄大鐘。

曹劌入見曰。

今國褊小而鐘大。

君何不圖之。

  公輸子。

巧用材也。

不能以檀為瑟。

  孔子曰。

邱少而好學。

晚而聞道。

以此博矣。

  孔子云。

有虞氏不賞不罰。

夏后氏賞而不罰。

殷人罰而不賞。

周人賞且罰。

罰。

禁也。

賞。

使也。

  燕鼎之重乎千鈞。

乘於吳舟。

則可以濟。

所託者。

浮道也。

  君臣之間。

猶權衡也。

權左輕則右重。

右重則左輕。

輕重迭相橛。

天地之理也。

  飲過度者生水。

食過度者生貪。

  故治國無其法則亂。

守法而不變則衰。

有法而行私。

謂之不法。

以力役法者百姓也。

以死守法者有司也。

以道變法者君長也。

  一兔走街。

百人追之。

貪人具存。

人莫之非者。

以兔為未定分也。

積兔滿市。

過而不顧。

非不欲兔也。

分定之後。

雖鄙不爭。

  匠人知為門。

能以門。

所以不知門也。

故必杜。

然後能門。

  勁而害能則亂也。

云能而害無能則亂也。

  棄道術。

舍度量。

以求一人之識識天下。

誰子之識能足焉。

  多賢不可以多君。

無賢不可以無君。

  匠人成棺。

不憎人死。

利之所在。

忘其醜也。

  獸伏就穢。

  夫德精微而不見。

聰明而不發。

是故外物不累其內。

  夫道。

所以使賢無奈不肖何也。

所以使智無奈愚何也。

若此。

則謂之道勝矣。

  道勝則名不彰。

  趨事之有司。

賤也。

  臣下閉口。

左右結舌。

  久處無過之地。

則世俗聽矣。

  昔周室之衰也。

厲王擾亂天下。

諸侯力政。

人欲獨行以相兼。

  眾之勝寡。

必也。

  詩。

往志也。

書。

往誥也。

春秋。

往事也。

  兩貴不相事。

兩賤不相使。

  家富則疏族聚。

家貧則兄弟離。

非不相愛。

利不足相容也。

  藏甲之國。

必有兵遁。

市人可驅而戰。

安國之兵。

不由忿起。

  蒼頡在庖犧之前。

  為毳者。

患塗之泥也。

  晝無事者夜不夢。

  田駢名廣。

  桀紂之有天下也。

四海之內皆亂。

關龍逢王子比干不與焉。

而謂之皆亂其亂者眾也。

堯舜之有天下也。

四海之內皆治。

而丹朱商均不與焉。

而謂之皆治。

其治者眾也。

  君明臣直。

國之福也。

父慈子孝。

夫信妻貞。

家之福也。

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

申生孝而不能安晉。

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國家滅亂者。

何也。

無明君賢父以聽之。

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忠臣不生聖君之下。

  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

有易君而無易民。

湯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

桀紂非得蹠蹻之民以亂也。

民之治亂在於上。

國之安危在於政。

  夏箴曰。

小人無兼年之食。

遇天饑。

妻子非其有也。

大夫無兼年之食。

遇天饑。

臣妾輿馬。

非其有也。

戒之哉。

  與天下於人。

大事也。

煦煦者以為惠。

而堯舜無德色。

取天下於人。

大嫌也。

潔潔者以為污。

而湯武無愧容。

惟其義也。

  日月為天下眼目。

人不知德。

山川為天下衣食。

人不能感。

有勇不以怒。

反與怯均也。

  小人食於力。

君子食於道。

先王之訓也。

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

然一身之耕。

分諸天下。

不能人得一升粟。

其不能飽可知也。

欲織而衣天下之人矣。

然一身之織。

分諸天下。

不能人得尺布。

其不能煖可知也。

故以為不若誦先王之道而求其說。

通聖人之言而究其旨。

上說王公大人。

次匹夫徒步之士。

王公大人用吾言。

國必治。

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

行必修。

雖不耕而食饑。

不織而衣寒。

功賢於耕而食之。

織而衣之者也。

  法非從天下。

非從地出。

發於人間。

合乎人心而已。

治水者。

茨防決塞。

九州四海。

相似如一。

學之於水。

不學之於禹也。

  古之全大體者。

望天地。

觀江海。

因山谷。

日月所照。

四時所行。

雲布風動。

不以智累心。

不以私累己。

寄治亂於法術。

託是非於賞罰。

屬輕重於權衡。

不逆天理。

不傷情性。

不吹毛而求小疵。

不洗垢而察難知。

不引繩之外。

不推繩之內。

不急法之外。

不緩法之內。

守成理。

因自然。

禍福生乎道法。

而不出乎愛惡。

榮辱之責在乎己。

而不在乎人。

故至安之世。

法如朝露。

純樸不欺。

心無結怨。

口無煩言。

故車馬不弊於遠路。

旌旗不亂於大澤。

萬民不失命於寇戎。

豪傑不著名於圖書。

不錄功於盤盂。

記年之牒空虛。

故曰利莫長於簡。

福莫久於安。

  鷹。

善擊也。

然日擊之。

則疲而無全翼矣。

驥。

善馳也。

然日馳之。

則蹶而無全蹄矣。

  能辭萬鐘之祿於朝陛。

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

能謹百節之禮於廟宇。

不能不弛一容於獨居之餘。

蓋人情每狎於所私故也。

  不肖者。

不自謂不肖也。

而不肖見於行。

雖自謂賢。

人猶謂之不肖也。

愚者不自謂愚也。

而愚見於言。

雖自謂智。

人猶謂之愚。

  法者。

所以齊天下之動。

至公大定之制也。

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謀。

辯者不得越法而肆議。

士不得背法而有名。

臣不得背法而有功。

我喜可抑。

我忿可窒。

我法不可離也。

骨肉可刑。

親戚可滅。

至法不可闕也。

  善為國者。

移謀身之心而謀國。

移富國之術而富民。

移保子孫之志而保治。

移求爵祿之意而求義。

則不勞而化理成矣。

  始吾未生之時。

焉知生之為樂也。

今吾未死。

又焉知死之為不樂也。

故生不足以使之。

利何足以動之。

死不足以禁之。

害何足以恐之。

明於死生之分。

達於利害之變。

是以目觀玉輅琬象之狀。

耳聽白雪清角之聲。

不能以亂其神。

登千仞之谿。

臨蝯眩之岸。

不足以淆其知。

夫如是。

身可以殺。

生可以無。

仁可以成。

  鳥飛於空。

魚游於淵。

非術也。

故為鳥為魚者。

亦不自知其能飛能游。

苟知之。

立心以為之。

則必墮必溺。

猶人之足馳手捉。

耳聽目視。

當其馳捉聽視之際。

應機自至。

又不待思而施之也。

苟須思之而後可施之則疲矣。

是以任自然者久。

得其常者濟。

  周成王問鬻子曰。

寡人聞聖人在上位。

使民富且壽。

若夫富。

則可為也。

若夫壽。

則在天乎。

鬻子對曰。

夫聖王在上位。

天下無軍兵之事。

故諸侯不私相攻。

而民不私相鬥也。

則民得盡一生矣。

聖王在上。

則君積於德化。

而民積於用力。

故婦人為其所衣。

丈夫為其所食。

則民無凍餓。

民得二生矣。

聖人在上。

則君積於仁。

吏積於愛。

民積於順。

則刑罰廢而無夭遏之誅。

民則得三生矣。

聖王在上。

則使人有時。

而用之有節。

則民無癘疾。

民得四生矣。

外篇

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

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

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

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

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已,而不在乎人。

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故車馬不疲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

故曰:

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行高者,人?

之;權重者,主疑之;祿厚者,人怨之。

夫行益高者,意益下;權益重者,心益小;祿益厚者,施益溥。

修此三者,人不怨。

故老子曰: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抑高而舉下,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之道也。

江海處地之不足,故天下之水歸之。

聖人謙卑清靜者,見下也;虛心無有者,見不足也。

見下,故能致其高;見不足,故能成其賢。

矜者不立,奢者不長;強梁者死,滿足者亡。

飄風暴雨不終日,山谷不能須臾盈。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

奢者,心常貧;儉者,心常富。

奢者好動,儉者好靜。

奢者好難,儉者好易。

奢者好繁,儉者好簡。

奢者好驕淫,儉者好恬澹。

  夫耕之用力也勞,而民為之者何?

得以富戰之為事也。

危而民為之者何?

得以貴。

今修文學,習法令,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

  古之民,未知為宮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

為宮室之法,曰:

高足以辟濕潤,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牆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謹此則止。

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

是故,聖王作為宮室,便於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於身,不以為辟怪也。

故節於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

當今之世,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

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

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凶饑、賑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

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凊。

聖王以為不中人之情,故作誨為衣服之法。

冬服紺緅之衣,輕且煖;夏服絺綌之衣,輕且凊,謹此則止。

故聖人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

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

當是之時,堅車良馬不知貴也,刻鏤文采不知喜也,故民衣食之財家,足以待旱水凶饑者何也?

得其所以自養之情,而不感於外也。

是以其民儉而易治,其君用財節而易贍也。

府庫實滿,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頓,士民不勞,足以征不服。

故霸王之業可行於天下矣。

當今之王,其為衣服,則與此異矣。

冬則輕?

,夏則輕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錦繡文采靡曼衣之,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

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身服此,非云輕?

、輕凊也。

單財勞力,畢歸之於無用。

以此觀之,其為衣服,非為身體,皆為觀好。

是以,其民淫僻而難治,其君奢侈而難諫也。

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用無亂,不可得也!

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衣服,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

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

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

今則不然,厚作斂於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

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示,手不能操,口不能味。

冬則凍冰,夏則餲饐。

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

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欲無亂,不可得也。

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飲食,不可不節。

  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

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

其為舟車也,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

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止,足用故民歸之。

當今之王,其為舟車,與此異矣。

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

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

女子廢其紡織而脩文采,故民寒。

男女離其耕稼,而脩刻鏤,故民饑。

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

是以,其民饑寒並至,故為姦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

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

  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

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

雖至聖不能更也。

何以知其然?

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牡牝雄雌也。

真天壤之情,雖有先王,不能更也。

雖上世至聖,必蓄私,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

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天下之民眾。

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

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子失時,故民少。

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以淫佚也。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此五者,不可不節。

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榖熟,衣服節而肌膚和。

  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

上好智而無道,則天下大亂。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醜也。

  君子之所以尊者,令。

令不行,是無君也。

故明君慎令。

  好賢之心誠,則讒談利辭無所間。

猶諸築室之趾固,則飄風凌雨不能傾也;植木之根深,則繁霜苦雪不能摧也。

  環淵問曰:

「士之或窮,或達,何歟?

」子慎子曰:

「士窮於窮,亦通於窮;達於達,亦病於達。

故窮之者,所以達之也,而達之者所以窮之也。

  足之行也,就高難,就卑易;水之流也,難於上,易於下。

人之情,亦猶是也。

鷹善擊也,然日擊之,則疲而無全翼矣;驥善馳也,然日馳之,則蹶而無全蹄矣。

能辭萬鍾之祿於朝陛,不能不拾一金於無人之地。

能能謹百節之禮於廟宇,不能不弛一容於獨居之餘。

蓋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不肖者,不自謂不肖也,而不肖見於行;雖自謂賢人,猶謂之不肖也。

愚者不自謂愚,而愚見於言;雖自謂智人,猶謂之愚。

  聖人在上,賢士百里而有一人,則猶無有也。

王道衰,暴亂在上,賢士千里而有一人則猶比肩也。

  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

「洪水滔天下,下昏民墊。

由不能櫛奔風,沐驟雨,愁其五臟,以為天下役。

」不受而逃去。

往見巢父,父曰:

「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

子故浮遊,欲聞,求其名譽,非吾友也。

」人以讓子州支父,子州父曰:

「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

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舜以天下讓善卷,卷曰:

「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從之,不賞而民勸之。

天下均平,百姓安靜,不知怨,不知喜。

今子盛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調五音之聲,以亂民耳;丕作皇韶之樂,以愚民心。

天下之亂,從此始矣!

吾雖為之,其何益乎?

予立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絺葛;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為哉!

悲夫!

子之不知予也。

  禹讓天下於奇子,奇子曰:

「君言佐舜勞矣。

鑿龍門,斬荊山,導熊耳,通鳥鼠;首無髮,股無毛,故舜也以勞報子。

我生而逸,逸不能為君之勞也。

」於是負妻子,以入於海,終身不返也。

  夫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身,又況於他物乎?

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可以託天下。

世之人主,以貴富驕得道之人,其不相知,豈不悲哉?

故曰:

「道之真,以持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

今有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

所用重,所要輕也。

夫生豈特隋侯珠之重也哉!

故曰:

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

  孟子輿說齊宣王而不說,謂慎子曰:

「今日說公之君,公之君不說。

意者,其未知善之為善乎?

」慎子曰:

「昔者匏巴鼓瑟,而潛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魚、馬猶知善之為善,而況君人者也。

」孟子輿曰:

「夫電,雷之起也。

破竹折木,震驚天下,而不能使聾者卒有聞。

日月之明,照天下,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見。

今公之君若此也。

」慎子曰:

「夫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夫子茍賢,居魯而魯國之削,何也?

」孟子輿曰:

「不用賢,削何有也。

吞舟之魚,不居潛澤;度量之士,不居汙世。

夫蓺,冬至必彫,吾亦時矣。

《詩》曰:

『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非遭彫世者歟?

  天地既判而生兩儀,輕清浮而為天,重濁凝而為地。

天形如彈丸,半覆地上,半隱地下,其勢斜倚,故天行健。

地北高,故極出地三十六度;南下,故極入地三十六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晝則自左而向右,夜則自右而復左。

天依形,故運行太虛,喳漠之際而無停;地附氣,故束於勁風,旋轉之中而不墜。

氣積於陽,而其精外明者,謂之日氣;積於陰,而其魄含景者,謂之月體。

生於地,精浮於天者,謂之星。

經星,則麗天而左行;日月,則違天而右繞。

譬蟻行磨上,磨左旋而蟻右行,磨疾而蟻綈,故不得不隨磨而左旋焉。

日經千里,晝夜所經謂之一度。

仲夏躍東井,而去極近,則晝長而夜短;仲冬躍南斗,而去極遠,則晝短而夜長。

春秋二分,日臨於卯酉星。

昴宿則跨赤道,晝夜平分而中停。

月如銀丸,受日之光。

月魄承日,故明為所蔽,而日食日,有暗虛,故陰為所射,而月食日之行也。

舒晝夜,行一度,月之行也。

疾晝夜,行十三度。

日月所會,是謂食。

日盈而月縮,則後中而朔;月盈而日縮,則先中而朔。

舒前速後,近一遠三,謂之弦。

相與為衡,分天之中,謂之望。

以速及舒,光盡體伏,謂之晦。

日之周天,以歲計;月,以朔計。

二十八宿,日之所經,為黃道。

橫絡天腹,中分二極者,為赤道。

日行三百六十度而成歲,餘度之未周者,為五月,行二十九日半,而及於日;其不足者,六日。

若以不足乘其有餘,歲得十二日,積而成月,則置閏三歲,一閏五歲,再閏十有九年,而為閏七,是謂一章,則餘分盡矣。

晝夜百刻而辰周十二,故以八刻二十八分為一時,積六分而晝夜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年,而天地備矣。

天地相去八萬四千里,喳和之氣在其中。

四萬二千里已上為陽位,四萬二千里已下為陰位。

冬至之候,陽發於地,一氣上升七千里,至六氣則上升四萬二千里,而陽至陽位,故其氣溫,為春分之節也。

六氣而陽極陽位,故氣熱而為夏至之節也。

夏至之侯,陰出於天,一氣下降七千里,至六氣則下降四萬二千里,而陰至陰位,故其氣涼,為秋分之節也。

六氣而陰極陰位,故其氣寒而為冬至之節也。

天地之所以能長能久者,以其陽中有陰,下降極而生陽;陰中有陽,上升極而生陰。

二者交通,合為太和,相因而為氤,相而為氳,以此施生化之功,此變化之所以兆也。

  氣之揫斂而有質者,為陰;舒散而有氣者,為陽。

陰氣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激搏而為雷;陽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六合而為風。

陽與陰夾持,則磨軋有光,而為電。

陽氣正升,為陰氣所乘,則相持而為雨。

陰與陽得助,其蜚騰,則飄颺而為雲;和氣散,則為露霜雪;不和而散,則為戾氣霾曀。

陰干於陽而氣薄不能以掩日,則虹見;陽伏於陰,而氣結不能以自收,則雹降。

月星布氣,陰感之,則肅而為霜;陽感之,則液而為露。

上寒而下溫,則霜不殺物;上溫而下寒,則雨而不?

風不宜溫而溫,則雨凝而為雪;陰縱而陽翕之也。

雷不當而出,則雪霰交摯;陽褻而陰乘之也。

將雨則氣溢而礎潤,既雨則氣散而土晞。

陰附於陽,故能闢而受以為水;陽附於陰,故能直而施以為火。

天一,陽數也,而水生焉。

故凝於天一,無非水也。

地二,陰數也,而火生焉。

故應於地二,無非火也。

蒸而在天,為雲雨;湛而在地,為淵泉。

求於石,則擊之而光發;求於木,則鑽之而捈飛。

天地初分,惟水與火。

土之所附,其氣融結,則峙而為山;水之所赴,其勢蓄洩,則流而為川。

山氣暮合而為風,水氣朝降而為霧。

地勢峻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