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教育”的词源
1.我国古代
《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2.西方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的动机与目的不同
动物的“教育”:
浅层模仿;动机是本能的生理需求,目的是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人类的教育:
复杂的社会活动;动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和发展以及社会延续
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社会。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是人、活动对象也是人
2.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的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的人。
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
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狭义: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庭教育
教育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
①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
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设备。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
有相对稳定的师资、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等。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终身教育:
1.时间上的连续性
教育贯穿于人一生的始终,具有连续性;
2.空间上的延展性
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3.方式上的灵活性
教育方式可灵活运用集中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等;
4.教育角色的可变性
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教育别人和自己)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的纵向连续性和衔接性、横向的统合性,落脚于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和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1.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
①教育主体确定(长辈、专职的教师)
②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后辈、学生)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教育措施多样化)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出现多种学校教育机构)
⑤有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教育)
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系统从17c开始建立,到19c下半期基本形成
制度化教育:
主要指正规教育,既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的教育制度,它从初中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运动,颁布一系列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完备的标志:
《钦定学堂章程》,1902,“壬寅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3,“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打破教育限于学校范围内的局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设施
代表人物:
库姆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首任所长菲利普·H·库姆斯)
依里奇(上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
2.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家庭教育
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无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
家庭教育的功能:
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奠基教育,是调整学校教育、净化社会影响的枢纽。
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先于学校教育;家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
2.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
3.家庭教育具有个别性。
社会教育
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全民教育)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教育场所、机构的扩大和丰富)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学习内容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终身教育)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采用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
3.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
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生活教育(习俗、宗教、军事)
教育特点与方法:
水平低、内容乏、无阶级性;口耳相传、模仿
2.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及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体脑分工、文字的产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教育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象征性;有了较系统的教育体系;个别教学、方法单一;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3.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
建立了近代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⑥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现代教育的特点
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0C以后的教育
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社会化);③教育的生产化;④教育的民主化
⑤教育的多元化(国际化);⑥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三要素)
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受教育者能动接受教育的影响:
①能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评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取舍;②有自己的需要、态度、价值追求和判断能力;③能对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应和改造。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
①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②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不高,需要接受培养和改造;③学生是教育目的、计划的承受者,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教育中介:
笼统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教育中介形态分为教育的物质形态中介和教育的意识形态中介。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1.两者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相对教育活动的其他因素,两者都处于主体地位。
2.两者互为前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互为主客体,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
3.要用动态的眼光看两者的关系。
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一般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求知欲
②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活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综合认识
③引导学生牢记并运用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和思想认识发展
④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发展
(二)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为主体,教育中介为客体)
(三)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
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教育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
但受教育者不是客体,因为教育中介能否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基本上取决于受教育者本身。
因此,教育中介仍然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的教育)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
教育的外部表象形式
教育问题:
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考
教育规律: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一、理论建设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
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实践运用
1.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2.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
3.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老庄、韩非、朱熹等
代表作:
《论语》《学记》《师说》《语录》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一、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论语·阳货》: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人的先天本性本来相差不大,而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
这是对环境与教育所造成的后天差异性的正视与肯定,隐含了人的可塑性理念。
二、论教育的对象和培养目标
1.“有教无类”:
①作种类讲,即在接收教育对象时部分民族,没有“夷夏之防”。
②作类别讲,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问阶级出身,不搞“有成分论”;教育机构的设置,不应有贵族和平民的分野(西周时的国学和乡学)。
2.培养目标“士——君子”,即治术人才:
士、君子、士君子、君子儒、圣人
三、教育内容的道德中心主义——忠、孝、仁、爱
四、知识教育的原则方法——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人不到他倾全力尝试了解事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不会去启示他。
不到他尽全力想表达其内心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不会去开导他。
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墨子(名翟,字仲尼,墨家学派创始人)
一、“素丝论”与教育的作用
人的本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犹如“素丝”;教育作用受客观环境制约,教育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和人性。
二、重视科技知识的教学内容观
墨学和儒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最显著的差别是对于科技知识的看重与否。
墨学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因此,墨子实学实用的人生态度,是以科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内容或基石的。
三、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1.亲知:
直接知识,从自身经历和体验中得来;
2.闻知:
间接知识,获自文字记载或他人的言传;
3.说知:
类推而来的知识,凭借固有的知识推论而来。
《学记》(《礼记》中的一篇)
《学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
全文1229个字,集中论述了教学论问题。
1.教学相长。
深刻揭示了教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2.尊师重道。
一方面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要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藏息相辅。
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
4.豫时孙摩。
豫是预防,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时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的教育原则;孙是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摩是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的教育原则。
5.启发诱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6.长善救失。
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
代表著:
《理想国》、《雄辩术原理》
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因而只能是萌芽阶段。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
“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三步组成。
讽刺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归纳和下定义时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再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由于这种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
《理想国》
1.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
应从小对儿童进行讲故事和音乐教育,但歌词曲调、故事内容要经过检查;从小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培养吃苦、耐劳和勇敢的品质。
2.培养的最高目标是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3.强调对女子也应该与男子一样进行教育。
4.人从“现实世界”走向“理想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教育。
5.《理想国》中国家化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教育应由国家负责,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是古希纳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
1.教育适应自然
人的灵魂应当有三部分:
植物灵魂,即人的身体的生理部分;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理性灵魂,即人的理性部分。
教育应该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
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和谐教育
体育为了身体和生理;德育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为了人的理性灵魂。
三方面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联系、和谐发展的。
3.文雅教育(自由教育)
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如读、写、算、体操、哲学等),避免专业化的训练。
昆体良(35——96,古罗马)
《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特点进行教育。
2.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3.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4.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思想,根据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分成班级进行教学。
5.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科教学计划应包括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学、哲学等。
6.强调教师要经常利用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
7.教师应德才兼备、宽严相济、因材施教等。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洛克(英国):
《教育漫话》(“白板说”)
卢梭(法国):
《爱弥尔》
裴斯泰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1806年)(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
特点: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应把伦理学与心理学作为基础。
梅伊曼、拉伊(德国):
“实验教育学”(1901)
杜威(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特点:
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中心”,崇尚“民主”与“科学”。
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
《教育学》(1939)
特点: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1930)
特点:
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卢姆(美国):
“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
特点: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1963)
特点:
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1975)
特点:
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
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
保尔·朗格朗(法国):
“终身教育”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一)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世界观的局限,对于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的说明仍不科学。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开始了建立科学教育学的新阶段。
1.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2.对教育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当代教育学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多种思想、文化激荡)。
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1.外部科学向教育学的渗透,引起教育学不断分化和综合。
2.寻求教育学和各分支学科的统一,即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
3.将各种先进理论综合,将理论指导和运用综合。
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1.教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一性:
主张研究的客观性,回避用价值规范诱导研究;提倡研究的精确性,在教育学研究中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
2.人文主义思潮强调教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
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不适合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描述。
3.应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思潮进行整合。
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1.在教育学领域内出现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局面:
第一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类是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
2.由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引起的新思考:
方法的适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问题。
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
2.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
3.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
4.系统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比较法
6.个案研究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扩招与教育产业化)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教育不可能解决政治、经济的根本问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人才物;劳动力的需求)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的变化(层次、类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非同步)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继承、扩大、创造)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美国)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
1.“人力资本”:
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2.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在生产的重要手段,说明教育具有经济效益。
3.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故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这种投资改善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和精神收益。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技影响知识水平和结构,规律)
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揭示规律)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继承、扩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少数人好奇—专职科研人员和机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成果在教育中广泛应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知识观、学习和教育观、教师观)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传统
一、文化传统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
它具有三种重要特性:
1.具有强大的惯性。
2.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