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样作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47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N样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MN样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MN样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MN样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MN样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N样作用.docx

《MN样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N样作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N样作用.docx

MN样作用

M样作用和N样作用

M样作用:

拟胆碱药直接作用或间接地激动M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

(1)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

(2)平滑肌兴奋(胃肠道,支气管,泌尿道,子宫等平滑肌收缩)(3)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引起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和处于近视状态等。

N样作用:

指胆碱药直接或间接地激动植物神经上的N1胆碱受体和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受体,产生与兴奋全部植物神经节和运动神经相似的效应,同时还能激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上的N1胆碱受体,使之释放肾上腺素。

由于许多器官是受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它们在功能上又是相互拮抗的,因此,在全部神经节兴奋时,节后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也都同时兴奋,因而作用比较复杂。

通常,平滑肌和腺体是以胆碱能神经支配占优势,而心血管系统则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占优势。

所以N样作用一般表现为: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小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等。

眼睛的睫状肌和虹膜也以胆碱能神经支配占优势,N样作用表现为缩瞳和调节痉挛。

另外,激动终板膜上的N2受体,引起骨骼肌收缩。

乙酰胆碱受体

包括两种:

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既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等。

阿托品为毒蕈碱受体阻断剂。

烟碱型受体(N受体),N1位于神经节突触后膜,可引起自主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兴奋,N2受体位于骨骼肌终板膜,可引起运动终板电位,导致骨骼肌兴奋。

六烃季胺主要阻断N1受体功能,筒箭毒碱阻断N2受体功能。

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nerve)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e)。

自主神经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后,都要进入神经节,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所支配的效应器,因此自主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

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到达效应器。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1.乙酰胆碱  (ACh)

胆碱能神经末梢存在的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  (NE,NA)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进行。

酪氨酸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基本原料,在酪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多巴(dopa),再经多巴脱羧酶作用合成多巴胺(dopamine,DA),后者进入囊泡中,由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进一步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并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

二、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灭活

1、乙酰胆碱(ACh)

乙酰胆碱其合成部位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以胞裂外排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胆碱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

乙酰胆碱作用的消除主要是被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水解,一般在释放后数毫秒之内即被此酶水解而失效。

2、去甲肾上腺素(NE,NA)

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部位在神经末梢。

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通过胞裂外排方式,把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消除主要由突触前膜将其再摄取人神经末梢内,这种摄取称为摄取1,是一种主动的转运机制,其摄取量为释放量的75%-95%,摄取入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尚可进一步被囊泡摄取贮存;部分未进入囊泡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被胞浆中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破坏。

非神经组织如心肌、平滑肌等也能摄取去甲肾上腺素,称为摄取2,这种摄取之后,即被细胞内的儿茶酚氧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MAO所破坏。

此外,尚有小部分去甲肾上腺素从突触间隙扩散到血液,最后被肝、肾等组织中的COMT和MAO破坏失活。

三、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是根据能与之选择性结合的递质宋命名的,主要有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

(一)胆碱受体

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受体(cholinoceptor),可分为两类:

1.毒草碱型受体能与毒蕈碱(muscarine)特异性结合并被激动的胆碱受体称为毒草碱型受体(muscarinicreceptor,M受体),主要位于节后胆碱能神经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按照药理学特点,M受体至少可分为M1、M2、和M3等亚型。

Ml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组织和腺体细胞;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

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腺体细胞。

哌仑西平能选择性阻断Ml受体,阿托品对M1、M2和M3受体均能阻断。

M受体属G-蛋白耦联受体。

2.烟碱型受体能与烟碱(nicotine)特异性结合并被激动的胆碱受体称为烟碱型受体(nicotinereceptor,N受体),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上,其中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受体为N1受体,能被樟磺咪芬选择性阻断;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为N2受体,能被简箭毒碱选择性阻断。

N受体属于含离子通道的受体。

(二)肾上腺素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adrenaline,AD;epinephrine)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

α肾上腺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

1.α肾上腺素受体:

简称α受体,根据特异性激动剂和阻断剂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亚型。

凡能被去氧肾上腺素激动,并为哌唑嗪阻断的α受体称为α1受体,主要存在于血管、瞳孔开大肌、胃肠及膀胱括约肌等处;凡能被可乐定激动,并为育亨宾阻断的α受体称之为α2受体,主要存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也存在于血管等处的突触后膜。

2.β肾上腺素受体:

简称β受体,可分为β1和β2两种亚型。

βI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中;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细胞上。

四、传出神经按神经递质分类

传出神经系统按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不同,可分为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nerve)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noradrenergicnerve),前者主要释放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后者主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

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神经,胆碱能神经主要包括:

①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②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③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神经纤维。

凡末梢能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则包括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除上述两类神经外,在某些效应器组织还存在着其他神经,例如肾及肠系膜血管的多巴胺能神经,肠和膀胱的嘌呤能神经,结肠的肽能神经等。

五、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机体的多数器官都接受上述两类神经的双重支配,而这两类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效应又往往相互拮抗。

当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占优势张力(predominanttone)的神经的效应通常会显现出来。

如窦房结,当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心率加快;当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则引起心率减慢,但以后者效应占优势。

如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常表现为心率减慢。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腹腔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及血糖升高等效应(表2—1)。

这种效应常发生于劳作、危险等情况,称为机体应急反应。

胆碱能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在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引起的功能变化有所不同。

当节后纤维兴奋时,基本上表现为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相反的效应;节前纤维兴奋时,可引起神经节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表2-1)。

这种效应常发生于静息、睡眠等情况,是机体进行休整的适应性变化。

上述生理作用主要为CNS功能整合的结果,即主要依靠局部和整体水平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

1.局部整合   局部整合发生在ENS神经末梢突触前膜。

肾上腺素能末梢释放的NA负反馈抑制NA释放的过程,即为一个典型的局部水平的调控过程,这一效应由位于突触前膜的a2受体介导。

这种前膜受体结合释放的递质,继而调节该递质自身的释放过程,称为“自身受体”;递质释放的调节亦可由其他递质及其受体来介导,称为“异位受体(heteroreceptors),在交感神经纤维末梢,M1受体、组胺受体、前列腺素受体、肽类受体等,均被发现参与NA释放的调节。

2.整体反射整体反射包括血压调节、胃肠道运动调节、膀胱容量调节和呼吸道平滑肌的调节。

其中血压调节主要依赖血管压力感受器活动引起的神经反射调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体液调节。

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直接作用于受体

许多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能直接与受体结合,结合后可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相似的作用,称为激动药,例如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另一种是阻断受体,妨碍递质与受体的结合,称为阻断药或拮抗药,例如胆碱受体阻断药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二)影响递质

1.影响递质生物合成宓胆碱抑制乙酰胆碱生物合成,。

α-甲基酪氨酸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但两者目前无临床应用价值,仅作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

2.影响递质释放例如麻黄碱与氨甲酰胆碱在直接激动受体的同时,还分别具有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与促进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

3.影响递质生物转化例如乙酰胆碱主要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活,因此,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而妨碍乙酰胆碱水解,使乙酰胆碱堆积产生激动胆碱受体的效应。

4.影响递质贮存利血平主要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使囊泡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以至耗竭,从而发挥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作用;

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简单可分为胆碱受体拟似药和拮抗药、肾上腺素受体拟似药和拮抗药四大类,进一步按其作用特点和对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

1、胆碱受体拟似药/胆碱受体激动剂

直接激动受体剂

(1)M、N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卡巴胆碱)

(2)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

(3)N受体激动剂(烟碱)

间接激动受体剂

(4)抗胆碱酯酶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2、胆碱受体拮抗剂

(1)M受体阻断剂

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

(阿托品、654-2,后马托品、溴丙胺太林)

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

M1受体阻断剂(卡吗西平,本妥英钠,哌仑西平、替仑西平)

M2受体阻断剂(戈拉碘胺)

M3受体阻断剂(hexahydrosiladifenidol)

(2)N受体阻断剂

N1受体阻断剂(美卡拉明、樟磺咪芬)

N2受体阻断剂(筒箭毒碱)

3、肾上腺素受体拟似剂

(1)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2)α受体激动药

α1、α2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

α1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

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

(3)β受体激动药

β1和β2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

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

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

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β1和β2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

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

同时作用于β和α1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扩血管作用,常用药物为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