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386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专家型教师P2教学技能P3教学监控能力P5微型教学P8教学反思P8教育心理学P11

行动研究P18

二、填空

1.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P3

2.Glatthorn认为,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有: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系统过程。

P6

3.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和他们的需要,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P7

4.课堂教学的观摩方式主要有两种:

组织化的观摩与非组织化的观摩。

P7

5.J.P.Killion&G.R.Todnem(1993)提出常见的教学反思主要有三种类型:

(1)对于活动的反思

(2)活动中的反思(3)为活动反思。

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的主要构成有: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P13

7.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4

8.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实验研究、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等。

P15

9.实验研究法具体有:

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个案实验等。

P16

10.相关研究中,各个变量就联系的方向而言,可以有:

正相关、负相关、无相关。

P17

11.1877年,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P19

1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在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而后于1913—1914年又扩展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起因》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

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

P19

13.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

P19-21

三、简答或论述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说明专家型教师的一般特征。

P1-6

2.专家型教师一般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专门知识?

P2

3.专家型教师一般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教学技能?

P3-6

4.教学监控能力有那些方面的表现形式?

P5

5.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P7-10

6.教师参与研究的特点?

P10

7.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

P14-15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广义、狭义)P23最近发展区P27教学支架P29人格P30自我意识35

自我认同感P36认知方式P38场独立型P38场依存型P39掌握学习P41程序教学P41

性格P42性度P43

二、填空

1.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P23

2.皮亚杰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理论是:

“发生认识论”,将个体认知(思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P25-26

3.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P27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自我成长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并提出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成熟期。

P31

5.埃里克森在其所著的《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婴儿期(0-1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年期(18-24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24-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P31-32

6.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P35

7.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P35

8.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P35

9.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主张多元智力理论。

P41

10.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P42

11.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J将性格特征分成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

P42

12.R.B.Cattell将性格特征分成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P42

13.苏联心理学家将性格特征分成: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P42

14.英国的心理学家培因按性格中理智、情绪和意志各占优势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P43

15.瑞士的荣格依据个人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还是倾向于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P43

16.奥地利的阿德勒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

P43

17.根据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被称为天才的人,其智力必须超过130。

P40

三、简答或论述

1.个体的发展的主要内容?

P22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规律)有哪些?

P23

3.少年期与青年初期个体发展的基本特点?

P24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P33

5.同辈群体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33

6.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建构?

P34

7.什么是自我意识?

它有哪些成分?

P35

8.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处在埃里克森人格阶段论中的哪一阶段?

有何特点?

P32

9.如何帮助中学生克服自我认同感危机?

P36-37

10.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P37

11.认知方式的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P40-41

12.性格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P44

1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25-26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广义的学习定义P47人的学习P47学生的学习P48操作性条件作用P51强化P53

正强化P53负强化P53惩罚P53普雷马克原理P54行为塑造P55程序教学P57

顿悟P58认知结构P59有意义学习P60类属学习(下位学习)P61总括学习(上位学习)P61

并列结合学习P61先行组织者P62发现学习P62研究性学习P68

二、填空

1.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P48-49

2.按照学习内容的不同,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P49

3.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调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早期的理论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桑代克的联结说,之后,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P49

4.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活动规律有:

泛化、辨别、消退等。

P50

5.桑代克的联结说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P52

6.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原则,也就是著名的桑代克的学习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P52

7.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提出,人和动物有机体有两种习得性行为:

一种是应答性行为,通过建立经典式条件反射方式习得;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获得。

P53

8.消除不良行为的处理方法有:

餍足、代价、孤立等。

P56

9.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产生于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rimer)、苛勒(W.Kohler)、考夫卡(K.Koffka)等。

P58

10.格式塔学派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完形。

即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的过程。

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依靠“尝试”,而是由于“完形”的出现,由于顿悟突然地实现的,所以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称为“顿悟说”。

P58

1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P59

12.布鲁纳认为学习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P59

13.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14.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

他从两个基本的维度对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P60

15.奥苏伯尔提出学习同化的三种方式是:

类属学习(下位学习)、总括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P61

16.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

P62

17.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论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学习活动,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信息的存储、认知过程、元认知。

P64-65

18.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将学习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等八个阶段,并提出其对应的教学设计。

P65

1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P66

三、简答或论述

1.广义的学习的特征P47

2.人的学习的特征P47

4.联结学习理论在课堂学习与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P53-57

5.奥苏伯尔(D.P.Ausubel)认为什么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P60

6.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P60-61

7.发现学习的特点?

P62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P67

`10.举一个合作学习的例子,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合作学习的利与弊是什么?

P69

11.试述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P64

12.简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基础课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P66-69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动机P72学习动机P72归因P78成就动机P80“固定期望效应”P84自我效能(感)P85

“习得性无助”P86

二、填空

1.动机一般具有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P72

2.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引起)的。

P73

3.从学习动机目标的远近关系来看,学习动机一般可有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P73

4.从学习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还是由个体以外原因所引起,学习动机一般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P73。

5.学习动机是由人的三种内驱力所引起: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P73

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

动机的唤起水平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曲线关系。

P76

7.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学习论主张学习动机的强化论,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激发与先前这种行为所受到的强化有很大的关系。

P76

8.马斯洛的动机需要论将人的需要区分为由低到高的七大类,并且把其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重需要称为缺失需要,把较高级的认知与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成长需要。

P77

9.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提出的归因维度包括:

稳定性、控制源(内在性)、可控性。

P78

10.阿特金森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部分:

一类是追求成功的倾向,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倾向。

P80

11.学习任务可以根据所需的认知操作不同分为四类:

记忆任务、程序任务、理解任务、评价任务。

P82

12.有人根据学习任务满足需要的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价值:

成就性价值、内在价值、利用性价值。

P83

13.罗森霍茨把所有学生学习同样材料,做同样作业,使用单一成功标准的课堂称为单维度课堂;而把不同作业和任务分配给学生,使用不同成功标准的课堂称为多维度课堂。

P83

14.学生有两种设置学习目标的倾向:

掌握目标与表现目标。

P87

15.目标结构是指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和竞争的程度,一般有三种结构形式:

竞争式、合作式、个人化结构目标。

P95

三、简答或论述

1.学习动机与学习有何关系?

P75

2.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含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P82-88

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有哪些?

P89-97

4.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正确归因?

P91、

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P85、89

8.简述并评价各种动机理论

第五章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学习迁移P100产生式P108定势P112变式P114

二、填空

1.从迁移的效果来分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

P101

2.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P101

3.从迁移的发生的水平来分类,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

P101

4.从迁移的影响内容来分,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P102

5.从迁移的发生的自动化程度来分,可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P102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人的心理是由诸如意志、记忆、推理等官能构成,这些官能经过训练即得以发展。

某些特定学科的学习或教育正是这种训练,它可以增强人的官能。

P103

7.桑代克和伍德沃思认为,学习迁移之所以发生,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相同要素,而不是心理机能的形式训练。

这种迁移理论称为相同要素说(或共同要素说)。

P104

8.贾德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把自己在一种学习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概括,即主体将所获得的经验类化,就可以把它们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这种迁移理论称为经验类化说(或概括化理论)。

P105

9.迁移的关系转化理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取决于能否理解要素间形成的整体关系。

P106

10.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如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稳定性和清晰性是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因素。

P107。

11.霍里约克等人提出迁移的符号性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匹配或表征相同是迁移的决定因素。

P108

12.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的发生,是由于先前学习和问题解决中个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

P108

13.金特纳等人提出了迁移的结构匹配论。

P109格林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P110

三、简答或论述

2.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迁移?

P114-115

3.举例说明什么是积极迁移?

P101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

P101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P102

4.阐述各种迁移理论,并评价之。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名词解释

陈述性知识P119程序性知识P119符号学习P119概念学习P119命题学习P119

下位学习P120上位学习P120并列结合学习P120派生类属学习P120相关类属学习P120

直观P121前摄抑制P132倒摄抑制P132深度加工P134组块P134过度学习P135

二、填空

1.由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P118

2.由知识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P118

3.由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P118

4.根据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P119

5.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P120

6.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派生类属学习与相关类属学习。

P120

7.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

P120

8.知识直观的类型有: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P121-122

9.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

感性概括与理性概括。

P124

10.Posner等人的概念转变模型中提出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是:

对现有观念的不满、新观念的可理解性、新观念的合理性、新观念的有效性。

P127-128

11.现代认知心理学将人的记忆系统区分为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信息加工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P130

1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组快的信息,P131

13.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是: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

P132

14.心理学对遗忘原因作出的理论解释有:

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等。

P132-133

三、简答或论述

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P119

2.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有哪些?

P122-124

3.课堂上有效概括的方法有哪些?

P125-12126

4.什么是错误观念?

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的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P126-127

5.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学生错误观念的转变?

P128-129

6.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哪些?

P134-135

第七章技能

一、名词解释

技能P138动作技能P140心智技能P140练习曲线P147高原现象P148

二、填空

1.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P140

2.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可把动作技能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两类。

P140

3.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把动作技能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型动作技能两类。

P140

4.根据心智技能适用范围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

P141

5.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两种。

P141

6.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P143-144

7.加里培林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论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的五个基本阶段是:

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P150-151

8.我国学者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论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是: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P152

9.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P153

三、简答或论述

1.技能的主要特点?

P139

6.技能的主要作用?

P141-142

7.怎样培训学生的动作技能?

P145-150

8.反馈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P149

9.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有哪些?

154

10.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P154-155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名词解释

学习策略P157认知策略P157元认知策略P157精加工策略P160资源管理策略P158元认知P167

二、填空

1.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主要分为: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P157

2.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

P157

3.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P157

4.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

P169

三、简答或论述

1.什么是学习策略?

学习、研究学习策略的意义?

P157

3.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型?

P157

4.学习策略的训练要遵循哪些原则?

P172-173

5.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哪?

P173-175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名词解释

结构良好问题P180结构不良问题P181问题解决P181算法式P184启发式P184

功能固定性P189创造性想象P195创造性思维P196发散思维P196

智力P199个性P199

二、填空

1.问题解决常常具有的几个基本特点是:

目标指向性、认知性、序列性。

P181

2.人们一般把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描述为四步:

发现问题、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P181-182

3.解决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是:

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P184

4.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手段-目的分析法、后推法、简化法、类比法等。

P184

5.根据创造产品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

P195

6.创造性活动的两个主要认识支柱是:

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

P195

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P196

三、简答或论述

1.影响学生正确表征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82

2.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87-189

3.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P191-193

4.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98-199

5.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P199

6.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P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