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236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docx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

山东大学(威海)学术提升计划

(讨论稿)

为提升山东大学(威海)学科水平和学术实力,依据《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山东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山东大学(威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山东大学相关专项改革方案和计划,根据山东大学(威海)“一二三”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结合威海校区基本现状,特制定本计划。

一、制定背景

根据《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到2020年前后,山东大学5个左右的学科初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到2050年前后,学校整体实力及主要办学指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全面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型、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

《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对威海校区的定位是努力建设成为“三型校区”,即“面向亚太合作的开放型校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型校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型校区”。

《山东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威海校区的学科定位,即在现有的“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韩国语教育和韩国研究”三大特色学科的基础上,与济南、青岛两校区已有优势学科和优势方向错位布局,以“东北亚研究”为主,打造和建设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威海校区的特色学科和学科方向;结合威海及周边地区的产业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通过学科方向的优化调整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快提升校区学科建设水平。

根据山东大学对威海校区的总体定位,威海校区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一二三”基本战略,即“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

“一项计划”是指学术提升计划,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根据“错位、占位、升位”的学科建设原则,狠抓学科建设;第二是加强科学研究,优势学科要进一步巩固优势,同时努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应用学科要围绕应用和服务,争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第三是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研究生培养专项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两大战略”即“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

“特色立校”战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二是全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

“人才强校”战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实施师资队伍攀登工程。

二是实施优秀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型校区”是指要把威海校区建设成为“面向亚太合作的开放型校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型校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型校区”。

其中“一项计划”是抓手,“两大战略”是支撑,“三型校区”是办学定位。

作为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抓手”的“学术提升计划”,是决定威海校区未来整体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与山东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相比,威海校区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学术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科团队;二是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小,在学术领域缺乏发言权,;三是学科老化和碎片化严重,没有形成学科合力,承担大项目所需的能力严重不足;四是融入总校相应学科的意识不够。

为尽快提升威海校区学科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就必须在正视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较低现实的基础上,花大力气进行顶层设计,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搭建等方面进行切合威海校区实际的长期规划,以确保威海校区学术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二、总体思路

(一)分层规划,差异建设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对弱势、老化、碎片化学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把现有学科分为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一般学科,对不同层次的学科,在政策和建设经费上予以差异化建设,以推动学科升级和现代化。

(二)学科引领,资源统筹

围绕学科建设,统筹布局各类建设项目,集中配置办学资源,实现学科、队伍、科研、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多位一体的重点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向内涵式发展,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实力。

(三)三“位”一体,特色发展

坚持“升位”,集中资源,重点支持空间学科围绕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实现学科方向的升级和学术地位、学术实力的提升,建成一流水平的高峰学科。

坚持“错位”,重点发展对山东大学整体学科建设具有补强作用的学科方向,建设具有威海校区特色的学科结构。

坚持“占位”,面向未来积极培育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带动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未来的学科竞争中占据先机。

(四)拓展资源,开放办学

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地方,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争取外部办学资源;以中澳合作为契机,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共建国际科研平台,努力吸引高层次国际办学资源,提升学科自身资源获取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实力

1、建设目标

以学科方向建设为核心,以学科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大学科方向整合力度,打造学科高峰,构建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

到“十三五”末,确保空间学科建设步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行列;东北亚研究学科取得显著建设成效,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力。

同时遴选几个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培育,确保3-5个学科在二级学科或三级方向上取得显著突破,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在整体上提高威海校区对山东大学学科综合实力的贡献度。

2、建设举措

支持空间学科、东北亚学科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以入选“学科高峰计划”为契机,围绕日地系统科学与卫星导航技术和天文学两大学科领域组织学科与团队建设;争取建成教育部或同级别重点实验室;空间科学学术团队力争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支持;借鉴空间学科建设经验,通过对内整合、对外引进人力资源,加强东北亚研究,把东北亚研究学科办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区域研究基地。

以智库建设、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导向,大力提升我校在东北亚热点问题上的话语权,使东北亚研究成为引领我校人文社科发展的重要引擎。

凝练学科方向,推动海洋学科向应用学科转变。

推动“海洋学科”方向的调整与整合,形成以海洋学院为牵头单位,机电信息工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等参与的“海洋工程”交叉学科的建设格局,把海洋牧场工程、海洋装备与技术、海洋监测等作为学校涉海学科的未来发展重点,为十三五期间涉海应用学科进入山东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范围做好培育工作。

做好其他学科的分级分期建设。

以学科建设项目终期验收的基本情况和已经启动的学科学术提升计划评价结果为依据,确定未来学科建设规划的基本格局。

所有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均以方向稳定的研究团队为基础,同时实行学科首席专家负责制。

对在二级学科或者三级方向上对山东大学相应学科具有重要补充作用的学科,学校给予重点支持,争取首先在某一方向取得突破,进而引领带动其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对暂时不具备在某个点上取得突破的传统学科,要积极融入山东大学相应学科的建设,发挥对山东大学学科整体的补强作用。

引导基础薄弱且没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向其他相近学科靠拢,实现学科碎片化和老化的实质性整合与压缩。

规范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进行研讨;建立与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长效机制;建立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项目后续支持力度和项目负责人绩效考核的基本依据。

做好学科建设的条件支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继续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修订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不断改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聚学术创新人才

1、建设目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为重点,致力于“学术提升计划”,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统筹管理岗位和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岗位队伍建设,为建设“三型”校区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至“十三五”末,在编教职工控制在1500人以内,其中:

专任教师总体数量力争达到900人左右,所占比例保持在60%以上;教师外专业技术人员保持在17%左右。

新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一二层次)”、“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特聘教授(含兼职)10人次左右;培养或引进泰山学者、国家优青、青年千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省杰青等优秀中青年人才15人次左右,引育齐鲁青年学者、遴选青年学者未来计划人选80人次左右。

2、建设举措

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

成立人事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做好与校本部及其他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保障。

构筑并不断完善人才建设体系,加大建设投入,为杰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杰出人才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需求,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以《山东大学(威海)杰出人才体系建设方案(试行)》为依托,坚持重点学科需求导向,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积极促进“以才引才”和“团队式引才”,实现人才资源聚集效应。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完善兼职人才聘用办法,吸引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兼职工作,组建学术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及中青年教师队伍发展。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继续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深入实施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和和齐鲁青年学者工程,主动对接省部级、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

加大青年教师国际化培养力度,支持参加顶尖国际会议,鼓励深度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或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

到十三五末,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提升至40%。

创新人才聘任机制。

推进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推动教师岗位定编定岗工作,建立流动机制和退出机制。

深化岗位分类管理,完善职业发展通道。

提升科研队伍质量,逐步设置适量的专职科研岗位。

借鉴空间科学研究院运行机制,试行在优势学科、团队推进。

改进人才考评机制。

支持院部改进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学校、院部、人才三方签订工作协议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完善动态考评机制。

坚持质量导向,注重标志性成果,注重学术团队建设与师德师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评价。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职工荣誉体系,确立教书育人工作的中心位置,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认同感。

建立长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和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机制,坚持“教师为重、人才优先”,为优秀人才提供与社会水平相适应、与学校发展相符合、与个人贡献相匹配的薪酬体系。

(三)完善科研创新和评价体系,提高学术影响力

1、建设目标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切实增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应用研究项目的能力,提升人文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学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提高科学贡献和科技服务能力,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与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2、建设举措

合理规划,分类管理。

紧密围绕学校“面向亚太合作的开放型校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型校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型校区”的发展定位,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加强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形成贡献卓越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

调整科研方向,加强科研组织,整合力量,紧紧把握住“平台、团队、项目、机制四位一体”的原则,着力推进科研工作。

建立健全推动“纵横向”、“文理工”快速协调发展的科研管理体制;完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进一步发挥学院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的主动和积极性;高度重视基础领域的前瞻性、原创性研究,高度重视应用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科研运行机制;建立以鼓励学术创新、提升学术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标准,在保持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科研质量、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

继续建设完善现有的6个省级科研平台及研究基地、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继续做好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建设,促进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纵深发展。

积极与中国社科院共建马克思文艺理论理论研究中心,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参与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升我校文学研究水平。

积极培育,努力建设新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做好“日地空间环境与卫星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申报工作。

不断积累海洋环境监测、水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实力,为在相关领域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打下基础。

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科交叉,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

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紧密结合山东蓝黄两大战略,以特色引领发展、以应用促进提高。

在我校空间特色研究的基础上,增强其优势学科的辐射力,引领其他学科发展、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研究。

积极开展装备信息采集系统、新型导航卫星反射信号遥感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在我校海洋特色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学科联合攻关,力图在海洋牧场工程、海洋装备与技术、海洋监测等领域有所突破。

在我校韩国特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校开展东北亚研究的地缘和人文优势,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凝练研究方向,在东北亚文学、东北亚政治法律、东北亚经济、东亚艺术等方面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未来3-5年时间把我校东北亚研究打造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充分利用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势,组建跨校区的重大项目攻关团队,增强我校人文社科教师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能力。

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端研究智库。

为响应国家建设高校智库的战略要求,鼓励我校人文社科教师聚焦国家及地方重大需求,通过广泛合作,组建跨院系的联合攻关团队,承担重大服务地方发展的课题,为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未来在3到5年时间,通过合理规划,重点培育建设4-5个高端研究智库。

办好学术刊物,浓郁学术研究氛围。

加强我校人文社科学术集刊等学术阵地的建设,支持已经列入CSSCI来源集刊和其他连续出版性学术刊物的出版发行,进一步浓郁我校学术研究氛围。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更快更好地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申报与转让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专利授权率和专利质量、提高专利转化率上来。

引进专利分析与评价体系,从源头提升专利申报质量,全面健全学校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

(四)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培养一流本科学生

(1)建设目标

以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威海校区发展定位为目标,以致力于培养最优秀本科生为根本,以全面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为抓手,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契机,十三五期间,本科教学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具有校区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稳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化办学全面提升,创新试验平台初步建成,本科教学工程取得新成就,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校区办学特色日渐彰显。

(2)建设举措

优化结构,构建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体系。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按照错位发展的理念,以本科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构建威海校区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围绕打造“天、海、韩”特色学科的目标,着力建设特色专业;适当扩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规模,拓展专业方向,将“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打造成拔尖人才科教协同培养的典范;保持朝鲜语专业现有招生规模,努力拓展对韩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方向;找准海洋与化工、能源、机电等专业类结合点,大力发展涉海交叉学科专业。

结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及蓝色经济区战略,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遴选部分专业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实验条件,强化实习实践教学,重点建设机械、电子、旅游、经贸、海洋等一批应用性强的示范专业。

不断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拔尖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充分发挥学术及资源优势,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教学等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胆创新,形成拔尖人才培养专业集群;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断拓展“三跨四经历”培养渠道,大力推进“数理金融实验班”、“英语+X”、“韩国语+X”、“法学+X”等双学位、双专业教育。

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通学院、专业壁垒,构建专业平台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成才通道。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录取机制,落实好转专业及专业分流方案,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

深化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理顺管理机制,完善已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海外交流活动。

鼓励各学院在学校对外合作框架内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努力扩大合作办学规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层次。

做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提升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联合培养工作水平。

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在继续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着重打造特色鲜明、水平较高、惠及面广泛的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建成若干个国际学生实习、培训基地,使我校留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威海社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目标驱动,狠抓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结合学校学科调整,做好现有专业的撤并、调整、改造及升级;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不断增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的示范效应;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翻转课堂建设,创设基于现代网络及信息化技术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比例和范围。

以人为本,构建质量提升与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机制,完善教师荣誉体系,通过制度引导和政策激励,推动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推进和完善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完善校、院两级以院为主教学质量提升与监控体系;全力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构建起威海校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常态化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制度。

2、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建设目标

根据《山东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改革方案》,坚持“规模带动效益”的基本思路,在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对研究生招生专业进行整合,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质量,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国际化建设,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质性提高。

到十三五末,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年招生规模达到600人,博士生年招生规模达到50人,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这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吧?

);整合、压缩研究生招生专业,把硕士学位招生专业(二级学科)控制在35-40个以内;每年派出海外交流研究生达到70人次以上;引进研究生教育海外课程10门以上;博士学位论文的整体学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论文学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山东大学和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新的突破;规范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确保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进入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条件成熟时,支持建设海外教学实践基地。

2、建设举措

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根据《山东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改革方案》,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各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系统的研究生课程库。

改革课程教学,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开展研究生全外语课程建设;建设研究生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研究生研讨类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研究生学制及学分制改革,试行以学分为基准的弹性学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加大对研究生交流访学研究、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提高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经历的研究生比例。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负责制。

强化对导师的培训、激励、约束和考核,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一支竞争力强的导师队伍。

调整招生结构,拓展优秀生源。

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调整研究生招生的学科布局,优先支持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扩大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比例;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研究生招生类型结构,扩大应用型研究生招生数量。

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完善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系统的科研训练;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研究所、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促进研究生培养更加紧密地与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鼓励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授课与合作培养研究生,以提高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

加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校外匿名评审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建设。

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支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在全校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学校投资的仪器设备与平台应向研究生开放。

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和校园学术文化建设。

严格执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提高自觉抵制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的能力,构建良好的研究生人格培育体系;举办多形式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五)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全面开放型校区

1、建设目标

根据“面向亚太合作的国际型校区”的定位,以“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体系”为抓手,以“特色、应用学科”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国际化工作水平,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科研工作国际化合作水平。

到“十三五”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校际联合共建专业达到10个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达到每年800人,赴海外交流学习学生受资助人数达到1500人;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规模稳定在1200人。

2、建设举措

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全面合作。

在继续做好已有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主要做好全面加强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西澳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一批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工作。

提高国际化办学管理与服务水平。

在运行机制、人事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尤其要做好“东北亚研究中心”、“先进制造业联合中心”和“海洋农业合作中心”等学科平台的建设工作。

改革和完善校区外事管理体制。

建立“国际化建设工作咨询委员会”,搭建大外事工作格局;制订学校国际化战略实施方案;强化校院两级外事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国际化建设工作评估系统”,进一步推动以学院为主体的国际化建设工作。

(六)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制度,促进学术繁荣发展

1、建设目标

强化学术组织在学术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术研究评价标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为产出大成果、承担大项目提供良好学术制度环境。

2、建设举措

完善学术管理体制。

进一步强化各级学术委员会在学术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常态化的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机制,保证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

改革学术评价制度。

 建立“以质为主、质和量结合”的评价制度,更加注重学术研究价值、学术地位和水平、社会影响、对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推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制定按学科较细密分类的学术评价指标,在职务评审、博导上岗、岗位职责考核、人才选拔等方面按学科修订学术要求。

(七)建设一流公共服务体系

1、建设目标

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软硬件条件建设,实现功能完善、设施良好、环境优美、品味高雅的校园建设目标,在为全体师生营造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同时,为吸引杰出人才提供物质条件基础。

2、建设举措

加快校园基本建设。

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为学校杰出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提供优越环境。

建设一流学术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校园网络的系统性能、技术水平和支撑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化数据标准及统一平台数据中心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和电子资源建设,建设服务主导型数字化图书馆;调整优化实验室布局,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搭建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