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83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山西省吕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山西省吕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过度肥胖者的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

A.脂肪B.蛋白质C.核酸D.水

【答案】D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内不同化合物的含量的考查,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含量较少。

【详解】组成细胞的物质有分子比较小、不含碳的无机物(如:

水、无机盐、氧等)和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的有机物(如:

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组成。

其中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60%~70%,含量最高。

故选:

D。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要点之一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C.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

D.魏尔肖总结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已被推翻

【答案】B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的要点之一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A错误;

B.显微镜的发明帮助科学家观察到细胞,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正确;

C.细胞学说不仅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还需要科学家的理性思维,C错误;

D.魏尔肖总结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未被推翻,D错误。

故选:

B。

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颤藻、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C.原核生物虽然不含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B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无论真核还是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原核生物虽然不含线粒体,但有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等,C正确;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可以为酶提供附着位点,将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故选B。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一组是

A.胆固醇、抗体、纤维素B.DNA、肝糖原、淀粉酶

C.RNA、ATP、胰岛素D.性激素、蛋白质、磷脂

【答案】C

【分析】

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抗体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纤维素无N,A错误;

B.肝糖原属于糖类,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N元素,B错误;

C.胰岛素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RNA和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正确;

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不含N元素,D错误。

故选:

C。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羽毛、头发、蛛丝、小麦种子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B.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C.蛋白质的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单体结构不同造成的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其结构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答案】D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小麦种子等的成分主要是淀粉,A错误;

B.蛋白质的盘曲折叠被打开时,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也会发生改变,B错误;

C.蛋白质的不同是由于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C错误;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与其结构的多样性密不可分,D正确。

故选D。

6.下图为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中肯定含有C、H、O、N、S

B.细胞中发生过程①需要消耗ATP同时会产生水

C一条多肽链中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由氨基酸到多肽的过程是发生在内质网上的

【答案】B

【分析】

分析图示,A主要是C、H、O、N,有些含有S等,B是氨基酸,C是肽键,①是脱水缩合。

【详解】A.B氨基酸中肯定含有C、H、O、N,不一定含有S,A错误;

B.细胞中发生过程①脱水缩合需要消耗ATP同时会产生水,B正确;

C.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错误;

D.由氨基酸到多肽的过程是发生在核糖体上的,D错误。

故选B。

7.如图是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B.该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C.该化合物在人体细胞中共有8种

D.组成DNA和RNA的该化合物仅在②上有差异

【答案】C

分析】

分析图示表示核苷酸,其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五碳糖,③表示含氮碱基。

【详解】A.该化合物的五碳糖不确定,故不能确定是哪种核苷酸,A错误;

B.该化合物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B错误;

C.人体细胞中有DNA和RNA,故在人体细胞中核苷酸共有8种,C正确;

D.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②五碳糖上和③含氮碱基上都有差异,D错误。

故选C。

8.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与酵母菌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B.细菌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是由自身的核糖体生产的

【答案】D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

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细菌与酵母菌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A错误;

B.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或个体层次,B错误;

C.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

D.细菌是原核生物,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故其蛋白质是由自身的核糖体生产的,D正确。

故选D。

9.发菜状如发丝,因和“发财”谐音,有人争相食之,过度采挖破坏了生态。

我国已将发菜宣布为保护生物,予以保护,下列关于发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发菜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C.发菜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染色质

D.发菜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答案】D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发菜细胞无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错误;

B.发菜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错误;

C.发菜细胞核中的DNA未与蛋白质结合,没有形成染色质,C错误;

D.发菜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D。

10.如下图所示:

甲图中①②和③④分别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若要仔细观察细胞最好选择的组合为②③⑤

B.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C.若要观察到如丙图所示的图像需要将乙图中的装片向左移动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

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A

【分析】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离玻片的距离越近;

2、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小;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是: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调清晰,然后移动装片,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如果视野中光线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换用大光圈,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详解】A.若要仔细观察细胞,即放大倍数增大,最好选择的组合为②③⑤,A正确;

B.①②是目镜,①比②长,因此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④是物镜,③比④长,因此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B错误;

C.丙图所示的图像位于乙图中心的右方,根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原理,要观察到如丙图所示的图像需要将乙图中的装片向右移动,C错误;

D.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为:

移动标本,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

A。

1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花生子叶为原料鉴定脂肪的实验中必须用到显微镜进行观察

B.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应分别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染色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最佳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可用H2O2和H2O2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C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利用花生子叶制成匀浆鉴定脂肪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显微镜观察,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分布实验中应将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使用对DNA和RNA染色,B错误;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最佳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因其有大液泡,且细胞液有紫色,便于观察,C正确;

D.H2O2加热会分解,故不能用H2O2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12.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据图回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h为叶绿体,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图中c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

C.图中d为细胞壁,为植物细胞的边界

D.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

【答案】B

【分析】

分析图示,a是细胞质,b是细胞核,c是细胞膜,d是细胞壁,e是细胞质基质,f是细胞器,g是叶绿体,h是线粒体。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g为叶绿体,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错误;

B.图中c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如胞间连丝,B正确;

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才为植物细胞的边界,C错误;

D.在绿色植物中,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g叶绿体,如根部细胞,D错误。

故选B。

13.下图是细胞内某些结构模式图,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与③分别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它们之间的膜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B.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为②④

C.染色后,可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以上五种结构

D.上图中仅有⑤没有膜结构

【答案】C

【分析】

分析图示,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

【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①与③分别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它们之间的膜可以进行转化,A正确;

B.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为②线粒体和④叶绿体,B正确;

C.核糖体比较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C错误;

D.上图中仅有⑤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故选C。

14.下列关于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提出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B.罗伯特森利用光学显微镜提出了“亮-暗-亮”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

C.荧光标记鼠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等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已完美无缺

【答案】C

【分析】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A.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容原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

B.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B错误;

C.荧光标记鼠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等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并不是完美无缺,还需进一步完善,D错误。

故选C。

15.下图为某种生物膜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应为细胞膜,其中D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若该结构是人的红细胞,则b可代表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D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可参与细胞膜上物质的运输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A

【分析】

分析图示,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被运输的物质,D是糖蛋白,E是ATP,F是ADP和Pi,a表示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细胞内,b表示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表示自由扩散排出细胞,d表示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详解】A.该图为细胞膜,其中D糖蛋白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则b代表自由扩散,B错误;

C.D为糖蛋白,可参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载体蛋白才参与物质的运输,C错误;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流动性,D错误。

故选A。

16.下图为渗透装置示意图,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烧杯中为清水,已知单糖和二糖均不能通过该半透膜。

有关该装置叙述正确的是()

A.当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时S1和S2的浓度相同

B.当漏斗内的液面不再上升时,没有水分子跨过半透膜进出

C.△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有关

D.若向漏斗中加入极少量的蔗糖酶,漏斗中的液面将会下降

【答案】C

【分析】

据图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S1)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S2)。

【详解】A.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故两者浓度关系仍是S1>S2,A错误;

B.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出平衡,B错误;

C.△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有关,蔗糖浓度越大,△h越大,C正确;

D.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分子,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的单糖,则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浓度差增大,漏斗中的液面将会上升,D错误。

故选:

C。

17.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能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

B.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胞吞、胞吐不需要消耗能量

D.根毛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的直接能源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答案】C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A.温度能影响分子的运动,从而影响自由扩散的速率,A正确;

B.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

C.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根毛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所需的直接能源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正确。

故选C。

1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高温、低温、过酸、过碱影响酶促反应的机理是相同的

D.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等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答案】B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促反应的原理: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正确;

C.高温、过酸、过碱使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永久失活,而低温是使酶暂时失活,C错误;

D.酶浓度、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D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ATP中的A所代表的是腺嘌呤,T代表三,P代表磷酸基团

C.ATP可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故其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

D.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

【答案】A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场所不同:

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

B.ATP中的A所代表的是腺苷,B错误;

C.ATP在细胞中含量不高,只是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快,C错误;

D.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20.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

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只含有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三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在无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试管是 (  )

A.甲B.丙C.甲和丙D.丙和乙

【答案】C

【分析】

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6O2+C6H12O6+6H2O酶6CO2+12H2O+能量。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

C6H12O6(葡萄糖)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

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酶2CO2+2C2H5OH+能量;C6H12O6酶2C3H6O3+能量。

2、无氧呼吸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

C6H12O6酶2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丙酮酸+4[H]酶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酶2乳酸(细胞质基质)。

【详解】由题干分析可知,在无氧条件下,甲试管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可以完成无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乙试管只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不能完成无氧呼吸过程,不能产生二氧化碳;丙试管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核,可以完成无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综上在无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试管是甲和丙,C正确。

故选C。

21.甲、乙两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

C.装置甲中A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代替

【答案】A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为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装置,乙图为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装置,据此答题。

【详解】A.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组和乙组互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错误;

B.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消耗瓶中氧气后再连通E瓶,检测无氧呼吸产物,B正确;

C.装置甲中A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正确;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A。

22.下列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