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80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5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docx

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高职)

团队名称: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团队带头人:

李超

所在专业: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所在院校: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部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九年四月

填表说明

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

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

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是2008年12月31日。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学团队成立于1999年3月,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团队文化建设、结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顶岗)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和长足进步,为辽沈地区培养了大批装备制造业紧缺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学团队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一面旗帜,取得了学院办学过程中多个历史性突破。

如开拓了第一个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第一个应用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获得了辽宁省首批中唯一的数控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第一批确定的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财政部重点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第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第一个省级示范专业、第一个省级品牌专业、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第一本省级精品教材等多项教学改革荣誉和奖励。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4名,其中专任教师12名,来自企业一线技术骨干12名。

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高5名、讲师3名、助讲2名,研究生7名、本科6名,50岁以上1名、41-49岁6名、36-40岁3名、35岁以下2名,企业引进3名,企业兼职7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11名。

兼职教师均为企业一线数控技术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并承担了30%以上实践教学工作。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依托行业企业、政府和学院的支持,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在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开办之初,就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数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2次工作会议,根据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校企双方依据沈阳数控行业企业员工上岗标准并参照最新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CAK61405等典型数控机床为载体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做”一体化如《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等项目课程。

沈飞公司唐臣升高工担任数控教研室兼职副主任,沈阳机床集团赵文胜等10余名企业一线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人常年直接参与教学、教改工作。

实施“3个1”递进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企业冠名订单班”。

校企双方针对沈鼓集团4-5轴大型数控设备特点和风机零部件生产工艺特点,针对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数控水切割设备特点和水切割机床零部件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核心课程,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构建以企业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阶梯型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第一年的基本能力培养效果;校企共同开发以岗位能力培养导向的模块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及配套工学结合教材,企业技术骨干兼任“订单班”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企业投入设备、投放产品、帮助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保证第二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效;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岗位,满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需要,校企共建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指导教师队伍、顶岗实习质量过程评价和监控体系,以保证第三年的学生顶岗实习达到良好效果,并通过上述措施逐步完善“3个1”递进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人才培养时,第一年学生在校内完成职业技术基础课学习,并安排2-4周企业岗位认知实习和6周校内机械加工实训,完成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年围绕数控岗位(群)中对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懂管理”的核心能力,让学生在校内数控机床维修维护、数控操作加工模拟、CAD/CAM等实训室学完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安排1个月校内数控加工生产性实训和1个月到企业的准员工岗位见习,取得企业经历证书,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考取数控机床中级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安排学生参加社团和公益活动,以取得社团和社会公益证书,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第三年结合就业工作,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或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生产岗位,完成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能力强化的专长培养,考取相应工种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果

1.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在沈阳机床集团等大中型装备制造主导企业建立稳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7个,可满足每年接纳数控专业180名学生一年顶岗实习的需要;并成立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管理小组和实习指导教学团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标准,规范顶岗实习教学过程。

2.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

(1)建立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

成立由北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孙元和等校企合作企业主要领导和院长王强教授组成的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年度实习计划,审定实习方案、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及相关管理制度,协调处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建立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小组

成立由系主任李超、教研室主任关颖等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小组。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顶岗实习方案落实工作,监控实习过程,对实习效果和指导教师进行评价。

(3)建设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制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顶岗实习工作小组工作制度》、《顶岗实习教学工作规程》、《顶岗实习学生行为规范》、《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聘任及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责任制度》等规章,从制度上保障顶岗实习教学的正常实施和运行。

(4)建立校外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团队

由企业一线岗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团队,对学生实习过程实施指导、监督及考评。

实习指导教学团队中兼职教师由固定和流动两部分人员组成,总人数60名。

(5)制定校外顶岗实习评价标准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依托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制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顶岗实习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顶岗实习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标准和规则。

(三)教科研成果

1.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李超主持辽宁省“十一五”《数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管俊杰主持辽宁省“十一五”《高职院系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研究》课题,关颖主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数控实训》辽宁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完成沈阳市“十五”规划立项课题2项。

李超、关颖主持的《数控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项目院级立项,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科技(研)成果

李超研发的“数控超高压水切割机”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研制的“数控五轴联动水切割机”获省级科技成果;关颖研发的“新型水暖入口阀”、“水力自闭蝶阀”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段晓旭研发的“摩托车防滑链”和“电热保温防寒鞋”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董月红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兵器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兵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二等奖等奖励。

钱珊获辽宁省轻工业厅颁发的技术进步三等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沈阳市轻工业管理局颁发的技术进步一等奖,技术进步二等奖,98年度沈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沈阳市轻工业管理局“振轻杯”优秀产品一等奖;张忠蓉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3.应用技术服务效果

李超与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年创产值1500万元,2008年参与研制的“数控五轴联动水切割机”新产品为企业创效益300余万元;关颖与沈阳福尔达蝶阀厂合作研发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年创产值80万元;张忠蓉与沈阳大学浆体输送研究所共同研制的《高效长距离浆体输出设备智能化可视控制系统》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创产值500万元。

利用生产性实训机会,2005年为黎明航发集团公司加工直径16米(由32块板拼成)的阴极射线管玻壳喷涂凸轮导轨30套,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加工汽车生产线部件200套;2006年为南京天工热电公司加工分离器部件80套,为沈阳飞机制造集团公司加工飞机中机身后货门安全座部件50个,2007-2008年期间为沈阳多家企业加工40余种零件3000多个,产值100余万元。

(四)社会服务成果

1.教育培训服务

2005年至今,培训和鉴定国家数控工艺员、制图员、数控车工3200余人,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铆焊分厂培训转岗职工50人,培训沈阳市下岗再就业人员532人;为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培训数控车工141名、加工中心操作工37名;承担沈阳市人市局组织的工程师以考代评工作培训85人。

2.对口支援

利用省教育厅在学院设置的辽宁省中职师资培养基地,培训辽宁省中职学校数控骨干教师89人;利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对口支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和省外新疆伊犁奎屯职业技术学院。

3.技术服务

与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沈阳福尔达阀门厂等企业合作开发“数控水切割机”等7个应用技术服务项目,为合作企业年创产值2000余万元。

(五)专业与团队建设成果

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数控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示范建设重点建设专业(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资金577万元);

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数控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示范建设重点建设实训基地(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资金331万元);

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数控专业《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实训》、《数控车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和《数控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四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示范建设重点建设核心课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资金60万元);

2007年课程《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2007年数控专业“3个1”人才培养模式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示范院校建设项目;

2006年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成为教育部和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全国数控技术公共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和沈阳市财政奖励资金440万元;

2003年数控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承担“全国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任务专业;

2000年数控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1年数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中期评估;

2007年课程《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2007年教材《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2007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专业;

2007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品牌专业;

2007年数控专业教学团队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2007年李超被评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省级带头人;

2008年李超被沈阳机械工程学会聘为理士;

2008年李超被辽宁省教育厅聘为专业带头人评审专家;

2007年李超被辽宁省教育厅聘为辽宁省高职院校数控类专业指导委会员委员;

2006年李超、管俊杰被聘为国家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5年课程《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被评为院级精品课;

2005年课程《机械制图》被评为院级精品课;

2006年课程《数控加工工艺》被评为院级精品课;

2003年教材《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

2004年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

2006年教材《AutoCAD2005绘图技能实用教程》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

2006年教材《数控加工工艺》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

2008年教材《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被评为院级精品教材。

(六)课程、教材等建设成果

1.精品课程建设

《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国家级,负责人关颖副教授、李超教授,2007年)。

《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省级,负责人关颖副教授、李超教授,2007年)。

《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院级,负责人关颖副教授、李超教授,2005年);

《机械制图》(院级,负责人张忠蓉副教授,2005年);

《数控加工工艺》(院级,负责人管俊杰教授,2006年)。

2.教材建设

《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省级,李超,省级精品教材)。

《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院级,李超,院级精品教材);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院级,关颖,国家、省级精品课使用教材);

《AutoCAD2005绘图技能实用教程》(院级,张忠蓉,院级精品课使用教材);

《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院级,张忠蓉,院级精品课使用教材);

《数控加工工艺》(院级,管俊杰,院级精品课使用教材)。

《CAD/CAM实训指导》(规划教材,李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数控应用技术》(关规划教材,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AutoCAD2005绘图技能实用教程》(规划教材,张忠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AutoCAD2006机械图绘制实用教程》(规划教材,张忠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规划教材,张忠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数控加工工艺》(规划教材,管俊杰,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基于CAXA》(规划教材,钱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

编著《CAD/CAM实训指导—CAXA2004制造工程师软件应用实例》,李超,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0;

编著《数控加工实例》实用技术丛书,李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主编《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国家规划教材,李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主编《设备控制基础》国家规划教材,李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编著《FANUC—数控车床》高职教材,关颖,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1;

主编《数控车床》高职教材,关颖,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6;

主编《数控应用技术》高职教材,关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主编《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材,关颖,北京化工出版社,2007.1;

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王素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2;

主编《Pro/ENGINEERWildfire3.0基础教程》教材,钱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主编《数控加工实训》教材,段晓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编著《数控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段晓旭,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

3.教改获奖

《数控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项目获辽宁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李超、关颖,2009年;

论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实践与探索》被中央教育研究所评为一等奖,李超,2007年;

论文《CAD、CAM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在省新职教杯三等奖,钱珊,2004年;

课程《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被评为国家、省级精品课,关颖,2007年;

教材《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李超,2007年;

《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数控实训》教育科研项目获辽宁省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关颖,2006年;

多媒体课件《机械CAD/CAM——主轴减速器装配》获辽宁省第九届教育软件大赛职业组三等奖,钱珊、李超等,2008年;

多媒体课件《机械CAD/CAM》获辽宁省第八届教育软件大赛职业组二等奖,钱珊,2007年;

多媒体课件《机械CAD/CAM》获辽宁省第七届教育软件大赛高等教育组优秀奖,钱珊,2006年;

多媒体课件《机械CAD/CAM中数控铣加工》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优秀奖,钱珊,2005年;

多媒体课件《CAD/CAM》获辽宁省第八届教育软件大赛职业组优秀奖,李超,2007年。

4.市级以上荣誉

(1)个人

李超,沈阳市首届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计算机辅助制造)二等奖,2004年;

李超,市科教系统创新楷模称号,2004年;

李超,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

关颖,沈阳市优秀教师,2008年;

段晓旭,辽宁省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铣第四名,2004年;

汤振宁,辽宁省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铣第一名,2004年;

段晓旭,辽宁省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铣第二名,2006年;

汤振宁,辽宁省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铣第一名,2006年;

汤振宁,全国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第六名,2006年;

汤振宁,沈阳市首届计算机应用技术竞赛(计算机辅助制造)三等奖,2004年

关崎伟,辽宁省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车第一名,2006年;

段晓旭,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加工中心第一名,2007年;

汤振宁,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铣第一名,2007年;

赵宏立,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车第五名,2007年;

关崎伟,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数控车第六名,2007年;

张忠蓉,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

张忠蓉,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奖,2007年。

(2)集体

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07年。

辽宁省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07年。

(七)人才培养成果

1999年开办至今累计培养毕业生1500余名,在校生556名。

近三年,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初次就业率为90.01%、91.37%、92.29%,最终就业率为96%、96.44%、96.78%,专业对口率为95.31%、94.96%、96.29%,报到率为98.4%、100%、98.72%。

企业调研结果表明,75.33%毕业生在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岗位,17.48%在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维护岗位;在上述岗位中技能骨干占57.53%、技术骨干占8.22%、管理骨干占13.59%;工资标准高于沈阳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同类岗位从业人员15%以上;95.12%毕业后一直在就业时企业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8%以上。

 

二、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

本教学团队共24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12人,占5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2人,占50%。

(1)专任教师教授2名(占16.66%)、副高5名(占41.67%)、讲师3名(占25%)、助讲2名(占16.66%);研究生7名(占58.33%)、本科6名;50岁以上1名(占8.33%)、41-49岁6名(占50%)、36-40岁3名(占25%)、35岁以下2名(占16.67%);机械专业8名、机电专业3名、自动化专业1名;毕业于8所高校;企业引进3名(占25%),企业兼职7名(占58.33%);有教师系列外技术职称11名(占91.67%)。

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李超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省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带头人,国家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数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业设置评议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评审专家,沈阳机械工程学会理士,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职),国家数控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数控高级工考评员,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央重点支持建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群)项目负责人,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教育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国家数控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国家、省级精品课负责人。

曾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首届制造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竞赛(计算机辅助制造)二等奖,沈阳市科教系统主人翁创新楷模,沈阳市机械局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992年工作以来始终从事教学工作,主讲《CAD/CAM》、《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等十余门课程,承担了数控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指导工作;1994至今,在沈阳大学讲授《数控原理》、《微机原理》课程1000余学时。

2002年任沈阳奥拓福高压水射流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以来,带领数控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数控水切割机”取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为企业年创产值1500万元,参与研制的“数控五轴联动超高压水切割机”填补了国内空白,2008年12月通过了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产品已投入生产。

独立编写的《CAD/CAM实训-CAXA软件应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参加的《新支线飞机研究管理项目》获沈阳市创新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数控专业建设与改革》教育研究项目,获辽宁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独立编制的《CAD/CAM》课件获省第八届教育软件大赛多媒体课件职业组优秀奖,主要参与编制的《CAD/CAM》课件获省第九届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自动编程技术。

近三年编著著作2部,独立编写教材1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五轴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研究》、《某装药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立体五角星的宏指令编程》论文3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获一等奖1篇;主持辽宁省“十一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1项。

担任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数控类指导委员会委员期间,主要执笔人完成了《辽宁省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辽宁省数控技术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工作。

关颖副教授、工程师,工程硕士,数控教研室主任,沈阳市福尔达蝶阀厂兼职技术顾问,国家、省级精品课负责人、主讲教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央重点支持建设的数控专业群项目负责人。

获《新型水暖入口阀》、《水力自闭蝶阀》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

获沈阳市优秀教师、院优秀教师、院青年骨干教师、科研骨干教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编著、主编著作、教材6部,参编5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

主持的“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数控实训”教育科研项目获辽宁省职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编著的《FANUC系统—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培训教程》分别获“2006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籍”及“中国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曾受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邀请,担任沈阳市职工数控技能竞赛裁判员和技师职称评审专家工作,并两次受邀作为辽宁省中职升高职数控技能加试命题教师。

主讲《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数控车床故障诊断与维护》、《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生产性实训、专业综合能力考核、顶岗实习等教学指导工作。

段晓旭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技师,国家、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

现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裁判员,数控高级工考评员,沈阳通用设备制造厂兼职总工程师。

近五年编著、主编著作、教材2部,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曾获辽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