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673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docx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

柘林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意见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

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

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实验、考试(测试)、教学研究等。

一、教学计划

1、制定计划基本要求:

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学科教学计划应包括学情分析、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实施策略、实施进度等。

学情分析认真

主要分析学生该科基本素养状况,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扼要分析。

教材理解到位

要求在通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重点与难点方面,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最深的归纳几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准确

根据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确定该册教学目标。

实施策略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强。

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对照,找出差距,从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内外和学科间的沟通,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指导,课程评价的改革等方面全面思考,精选措施,作为本学期教学行为的实施策略。

实施进度合理

包括课时进度、实践活动安排进度、学生基本素养检测进度。

2、运作要求:

每学期开学2周内,各科教师向教导处交齐各类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每学期开学3-4周内,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协助审核完各类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学科

班级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序号

指标

分值

得分

1

学生情况分析是否认真

2

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

3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

4

教学策略是否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5

教学进度的安排是否合理

综合评价等第

总分

二、教学设计(备课教案)

1、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通过备课程标准(教学大钢)、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体现课改新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目标,制定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资源开发充分

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

要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教材钻研透彻

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中的重点章节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等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贴近学生。

主体地位突出

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想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法合理有效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过程设计缜密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坡度、密度、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形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教案规范完整

教案要真正成为教与学的方案,要做到每课时有目标、重点、难点,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实验仪器等)、教学步骤,有修改、有调整、有小结、有板书设计,有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有教学后记(每学期至少有1/3的教案有教学后记)等。

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也必须有较详细的教案,重在创新。

新教材必须备详案。

要求一般提前二周的备课量,不得教一节备一节。

2、运作要求:

每学期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备课教案)。

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协助,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检查。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备课):

任课教师

学科

序号

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1

书写格式

书写端正,格式规范,提前二周备课

10

2

目标内容

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集中,教学内容正确

10

3

教法设计

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灵活,设计构思巧妙,运用电教手法

30

4

层次清楚

各部分层次清楚,每一部分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30

5

板书设计

有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合理,能突出课堂重点内容

10

6

教学后记

有教学后记,数量符合学校要求,有一定质量

10

7

特色加分

加分理由:

10

合计

评价意见:

 

查阅人

检查日期年月日

三、课堂教学

1、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必需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适应课堂教学的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效果显著,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目标明确

每节课都应有清晰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准确

教学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教学方法科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通过教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贯彻精讲多练原则,宁可少一些、精一些,力求实效。

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反馈及时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仪表端庄,不穿拖鞋上课,不在课堂内吸烟。

精神饱满,不可将自己不正常的情绪带入课堂,无特殊原因不能坐着讲课。

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

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大声训斥、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允许将学生撵出课堂。

教学艺术精当

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

教师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课堂教学):

执教老师学科班级

课题日期评价人

指标

序号

参照标准

分值

得分

1

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符合学生实际。

目标设计科学、全面、具体、适度,三维目标定位合理。

10--6

2

教学恰当,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案设计合理,重点、难点处理恰当,教学有坡度、有层次,教学密度适切,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运用具有科学性。

12--6

3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8--4

4

全面落实教材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

8--4

主体性

5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求知欲及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10--5

6

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强,思维活跃。

学生学习方法科学,习惯良好。

10--5

民主性

7

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交流融洽情感共鸣。

7--3

8

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活跃、活动面广,教学相长。

7--3

发展性

9

注重学生身心的生长和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既适应于学生群体发展,又适应于学生个体发展。

7--3

10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关措施。

7--3

教师基本素养

11

教学观念先进,教学条理清楚,讲授正确,语言规范,板书工整,教态亲切,调控应变能力。

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熟练,演示操作规范、正确,反馈及时,诊断正确,调控合理。

14--8

特色加分

12

说明:

10--2

评价等第

总分

评价意见:

 

2、运作要求:

提倡以随堂听课(随堂听课指听课前不告知执教老师的听课)来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每学期校长、书记、分管校长、分管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其他行政人员30节以上,各学段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20节以上,每位任课老师10节以上(以听课记录为依据)。

每学期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笔记,期末由教研组长收齐后交教导处。

随堂听课后要与执教老师交换意见:

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或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对不合格课或质量比较差的课,要跟踪听课,要限期整改、限期提高。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领导随堂听课):

执教老师

学科

班级

课题

日期

评价人

学生

序号

指标

评价分值

得分

1

课前准备

10

2

课堂听讲(认真度)

30

3

课堂发言(参与度)

30

4

课堂习惯(读写姿势等)

10

5

作业情况

20

合计

教师

1

上课准备

10

2

精神面貌

30

3

组织教学

30

4

教学设计

10

5

课堂练习

20

合计

总体评价

等第(好、较好、一般、较差)

课堂简述: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听课笔记):

姓名

学科

本学期听课节数

其他学科听课节数

总节数

评价意见:

 

查阅人

检查日期年月日

四、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基本要求: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倡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

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作业原则上应该“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作业设计精心

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作业布置适当

作业布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精选作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作业要符合学科特点,对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和书写要有明确要求。

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必须提前做。

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批改反馈及时

作业批改必须及时,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要求。

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以及作业订正的要求。

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应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业作一次处理。

批改作业后,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作业,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平行性矫正的作业或指导学生总结经验,重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对实践性、研究性作业要反馈信息,组织交流。

提倡教师“面批精批”,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提倡每个教师建立学生《作业批改笔记》。

2、运作要求:

每学期不定期检查教师对学生各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协助,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检查。

柘林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表(作业情况):

班级

学科

作业名称

执教老师

学生数

实际数

符合少

学生

作业

情况

封面

合格不合格

情况摘记:

用笔

符合不符合混乱

簿本

整洁尚好一般不洁脏乱

书写

工整尚好一般潦草

规范

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订正

全部个别少漏无

教师

批改

情况

批改

及时较及时漏批积压

情况摘记:

订正

严格较好一般无

格式

划一较好不严乱

字迹

规范尚好潦草错别字

批改符号

好尚好随便用错

质量

好尚好一般差

评语

恰当尚好一般不妥

评价意见:

 

查阅人:

五、课外辅导

1、教师课外辅导基本要求: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课外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规范辅导要求

教师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强化分类推进

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

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条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知识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改善学习效果。

重视个别辅导

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针对性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要多给其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其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师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运作要求:

行政人员每周不定期于早上自主学习时间、中午、放学后等时间段检查教师的课外辅导情况,检查中做到对课外辅导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

六、考试(测验)

1、教师组织考试基本要求:

考试(测验)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教学测评要做到测试及时,命题科学,评价多样,方法合理。

要根据学校的考试(测验)规程,规范考试和测验。

科学组织考试

要按照学科特点和有关规定组织考试,明确考试目的,科学合理地进行考试。

要严格监测的过程管理,加强平时的检查和提问。

改进考评方法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

提倡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考察、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

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认真使用单元试卷(定时作业)

严格监考要求

教师监考时认真执行考试规程,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考试结束时认真清点并整理考卷,如实填写考场记录。

客观评定成绩

试卷原则上密封装订,严格按评分标准流水批阅试卷,以确保学生成绩的客观公正。

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肯定学生的创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和谐发展。

强化质量分析

考后教师要及时对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要重视对学生自我分析的指导,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

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改进方法,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2、运作要求:

每月不定期检查教师评阅试卷(重点看单元试卷即定时作业)情况。

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协助,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检查。

3、教学人员每学期期末向教导处提供以下资料:

用于登记期末考试成绩的班级《成绩册》1式3份(另交数据资料)

《试卷分析》或《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1份(另交数据资料)

最满意的命题试卷1份。

七、教学研究

1、全体教学教研人员基本要求:

教学研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提升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实践性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最根本的特征。

关注教学问题

教学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以教学问题为起点,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

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努力发现教学过程中自己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持续地追踪问题,将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把自己的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

要重视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现状的矛盾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

强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

教师要把发现和提出问题落实到教学设计中,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研究要在坚持与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一致的基础上,强调对教学问题保持持续地关注。

坚持教学即研究的理念,用“研究”的意识强化日常的教学设计活动。

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重视同伴互助,通过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深度交谈、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协作。

立足教学行动

教学行动即把教学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

教师的上课、听课、课例的研究是教学行动的主要内容。

教师上课既要按设计方案行动,又要突出探索性,不拘泥于事先的设计,使上课成为师生共同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等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要以课例为载体,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理念、行为和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认真汲取、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教师在听课及课例研究中要坚持自己的行动跟进。

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在教学研究中,要把教学设计的过程作为行动前的反思,在教学行动的过程中贯穿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变成行动后的反思。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合理的实践性知识,既成为教育者,又成为受教育者,既成为践行者,又成为评论者,把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提倡教师每学期读2~3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经验介绍,或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的著作。

优化成果表达

教学研究有多样化的表达。

教师每学年要努力做到“五个一”,即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提供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设计一份试卷,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案例或总结,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

案例研究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应通过案例的研究与积累提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水平。

教师的教学研究报告可以是“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

鼓励教师将教学研究的成果用“教育叙事”方式表达,由教师本人叙述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

研究成果表达要亲切,日常化、生活化,具有可读性、启发性,让人心领神会、引起共鸣。

2、运作要求:

教导处每学期组织大型活动1次以上。

教研组组织校本研修、课改、教研、科研等系列活动10次以上。

教师要积极参加上述集体活动要严格考勤,要做好记录,保持良好的会风,发言要有独到见解,质量逐步提高。

3、教研组每学期向教导处提供以下资料:

教研活动登记表及活动总结记录

教研工作总结

专题研究、集体备课等其他资料

4、教学人员每学期向教导处提供以下资料:

最满意的教学设计2份

最满意的教学案例1份

教学总结(经验材料)1份

所有在各级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及证书复印件(交此项的不再交上述

5、承担课题研究的人员每学期向科研室提供以下资料:

课题研究计划、总结

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学习资料、会议记录

课题研究形成性资料

论文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其他资料

 

2007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