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340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异常心理可以部分改善

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3、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以异常情绪过程为对象B、以变态心理的发生过程为对象

C、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D、以错误认知结构为对象

4、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

A、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B、个体的心理差异

C、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5、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B、是东方科学发展的产物

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

D、始于公元前800年

*6、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B、是西方科学发展的产物

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

D、始于公元前400年

7、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A、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B、变态心理学比精神病学更为活跃

C、变态心理学更为独立了

D、更倾向于用唯心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8、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

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

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C、"超我"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

D、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

9、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

B、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C、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

D、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10、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11、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

A、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

B、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

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D、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

A、人的心理结构具有层次性

B、潜意识层占据的心理空间大于意识层

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D、"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

A、"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

B、"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

C、"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

D、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

A、是"超我"的活动机制

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

15、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下列表述中与其内涵不符的是()。

A、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B、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

C、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D、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无论接受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导致其遭受挫折

*16、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

B、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

C、强化了"上帝决定人类生存动机和行为"的理念

D、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17、弗洛伊德主义诞生后,遭到了严重的抨击和打压,这种力量主要来自()。

A、心理学界B、精神病学界

C、宗教界D、哲学界

*18、关于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批评,下列说法中属实的是()。

A、主要是对其逻辑演绎式的方法论存在质疑

B、主要是缺乏大样本的研究

C、主要是缺乏临床经验性的分析

D、主要是缺乏哲学理论的支持

19、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以强迫症和癔病为研究的基础

B、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

C、以研究潜意识为出发点

D、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要内容

20、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

A、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

B、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C、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D、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21、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

A、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B、哲学理论的运用

C、宗教理论的作用D、人本主义的出现

*22、下列说法中符合"学科理论替代"观点的是()。

A、"替代"可以是不确定性变化

B、"替代"可以是几何性变化

C、"替代"可以是不规则性变化

D、"替代"可以是革命性变化

23、行为主义心理学介人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

A、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

B、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C、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D、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2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的是()。

A、通过动物试验

B、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C、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D、通过演绎式的方法

*25、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

A、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的感受性上

B、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上

C、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D、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上

26、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的描述的是()。

A、是大脑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

B、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C、是脑的新陈代谢障碍

D、是弱的、经常性的精神刺激

27、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B、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他动物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C、通过人的行为功能实验,推论动物的心理现象

D、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

28、关于行为主义理论整合的趋势,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俄国的行为主义与美国的行为主义的互补

B、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以及其他学习理论的产生

C、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有机结合

D、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认知理论潮流的结合

29、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

A、"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FA

B、"人格结构"和"行为过程"的不平衡

C、"心理动力学"特征发展受阻

D、"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

*30、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的是()。

A、带有分析性特色的宗教性理论

B、欧洲15世纪反宗教"怀疑论"哲学的副本

C、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D、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3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特征的是()。

A、首先提出某种假设

B、吸收了以往心理学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

C、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特性"

D、从这种"固有特性"推论成"学说"

3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

A、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B、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C、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D、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33、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区分法。

A、常识性B、非标准化

C、标准化D、半标准化

34、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关键不包括()。

A、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B、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C、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D、-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3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以"非标准化标准"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主要内容的是()。

A、从精神医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B、从统计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C、从心理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视为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人不一致

D、从社会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36、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

A、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B、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事

C、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D、与自我要求一致

37、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

A、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

B、人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C、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D、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

3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是()。

A、主一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C、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的一致原则

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的是()。

A、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

B、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D、"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40、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

A、时自我身体状态的反映指标B、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D、"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

41、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

A、"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

B、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C、各种情绪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

D、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

42、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可以稳定地表达一个人的"心境"

B、心理结构与人格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C、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D、"自我状态"与"自我理想"的协调关系

43、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达中不属于"标准化区分"法的内容的是()。

A、医学标准B、伦理学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D、社会适应标准

44、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过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

A、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B、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

C、将症状当作内省经验标准

D、将心理过程当做重要分析点

4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医学标准"的内涵的是()。

A、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B、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

C、有心理障碍的人,在其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

D、将相应的心理或行为表现,视为疾病的症状

4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统计学标准"对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分析判断的是()。

A、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B、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便于比较

C、"心理异常"是绝对的,它是一个恒定的因子

D、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4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

A、远离平均数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B、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获得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C、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D、位于平均值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

48、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涵义的是()。

A、病人的内省经验B、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C、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D、普通人的内省经验

4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

A、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

B、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C、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D、人格特征具有倾向性和独特性

50、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

A、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B、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C、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D、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的咨询乡

51、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

A、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

B、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

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D、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52、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感知综合障碍B、感觉障碍

C、躯体障碍D、知觉障碍

53、()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

A、内脏幻觉和幻触B、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C、幻听和幻视D、躯体幻觉

*54、()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

A、心因性幻觉B、功能性幻觉

C、假性幻觉D、思维鸣响

5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是()。

A、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

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C、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

D、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56、"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

A、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明显减慢B、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中断

C、在回答问题时的语速加快D、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

57、"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

A、强迫观念B、音联义联

C、妄想D、超价观念

58、"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凰维D、内心被揭露感

59、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

A、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B、嫉妒妄想和被钟情妄想

C、被害妄想和牵连性妄想D、疑病妄想和自罪妄想

*60、关于"继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指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

B、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

C、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

D、可以见于很多种精神疾病

61、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强迫性穷思竭虑属于强制思维

B、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C、强迫性怀疑属于强制思维

D、强迫性对立属于强迫观念

62、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拙,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

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63、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

B、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C、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D、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

64、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同属性

B、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C、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

D、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65、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范围显著缩小B、可见于激情状态

C、见于智能障碍患者D、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66、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B、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

C、多见于智力障碍群D、见于意识障碍时

*67、关于"记忆减退"的临床表述,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远记忆减退

B、近记忆减退

C、脑器质性损害者,早期容易出现近记忆减退

D、多神经症患者,早期容易出现远记忆减退

*68、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

A、抑郁发作B、躁狂发作

C、偏执障碍D、强迫症

*69、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

A、远记忆力丧失

B、近记忆力丧失

C、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D、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

70、关于遗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两种类型

B、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C、"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D、"逆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71、关于"虚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虚构概念的是()。

A、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

B、虚构内容常常变化

C、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D、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72、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

A、感知觉、注意力B、记忆力、理解力

C、分析综合能力D、计算能力、判断力

73、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综合征

B、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

C、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

D、常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74、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数是非器质性的能力明显受损

常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C、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

    D、绝大多数是器质性的

75、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心理应激引起B、与环境污染相关

C、预后一般较好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

7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

A、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B、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

C、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D、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

7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情感低落"的临床捺点的是()。

A、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

B、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C、常常伴有思维内容极度贫乏

D、思维迟缓、愉快感消失

78、关于恐怖情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临危时也会出现恐怖情绪反应

B、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C、伴随明显的、无法摆脱恐怖的内心体验

D、恐惧感与特定环境或事物存在类似于"因果"的关系

*79、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不包括()。

A、情感迟钝B、情感焦虑

C、情感淡漠D、情感倒错

80、关于情感迟钝特征性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感反应量的减少

B、患者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受损

C、见于焦虑症患者

D、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81、关于"情感淡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B、表情比较呆板

C、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D、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82、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

B、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C、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3、关于"意志缺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极端懒散B、行为被动

C、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D、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4、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者绒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

B、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

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D、多见于癔症患者

*85、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

A、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B、被动服从、刻板动作

C、缄默、模仿动作和言语D、意向倒错、作态等

86、患者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A、被动性违拗B、被动性服从

C、主动性违拗D、主动性服从

*87、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读十分重视,因此他认为梦境是()。

A、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B、意识层面的自我表达

C、心理结构的写照

D、意识功能的表现

*88、潘寂教授认为"梦"是()。

A、心理"内驱力"活动的一种方式

B、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C、"意识活动"的结果

D、"潜意识"的活动和表达

*89、"特殊意识状态"指的是()状态。

A、一般意识B、觉醒

      C、催眠D、睡眠

*90、关于人的"正常意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包含"特殊意识状态"B、包含"昏迷状态"

C、包含觉醒和睡眠两种状态D、包含"一般意识状态"

*91、从"梦境的结构"来看,梦是非逻辑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非现实性和无效性B、具有非逻辑性特征

C、具有临床诊断价值D、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

*92、根据教材中对梦中的情绪体验的描述,作者不赞成的关于梦的观点有()。

A、梦中的情绪体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B、梦仅仅是对性本能的宣泄

C、梦境本身经常不具有现实意义

D、梦中的情绪体验经常具有现实意义

93、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

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

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分离

94、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精神性障碍征候群

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

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

95、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亚型不包括()。

A、单纯型B、儿童型

C、偏执型D、紧张型

96、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

A、单纯型B、青春型

C、偏执型D、紧张型

9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

A、以思维障碍为主的精神性障碍B、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C、病程进展快速D、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

*98、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

A、病程演进迅速B、妄想常有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