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335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x

《信息处理技术》复习资料

课程名称

信息处理技术

名称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冉兆春张家文主编

版次

2013年9月第1版

注: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客观部分: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B)是信息化办公的物质基础。

A、软件平台B、硬件平台

C、主机D、操作系统

★考核知识点:

信息化办公硬件与软件平台,参见(讲稿第1讲)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B)组成的。

A、主机、键盘、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外设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考核知识点:

电脑的组成,参见(讲稿第1讲)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C)。

A、程序和数据B、程序、数据和文档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操作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

★考核知识点:

软件系统,参见(讲稿第1讲)

4、(C)用于存放用户暂时不用的、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A、垃圾桶B、删除缓冲区

C、回收站D、删除文件夹

★考核知识点:

桌面图标,参见(讲稿第1讲)

5、WindowsXP的【任务按钮栏】中显示的是(C)。

A、当前正在操作的应用程序

B、除当前正在操作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

C、所有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

D、除窗口最小化的应用程序外的其他已打开的应用程序或文件夹列表

★考核知识点:

任务栏,参见(讲稿第1讲)

6、在WindowsXP中,为了弹出【显示属性】对话框以便进行WindowsXP外观的设置,应当执行的正确操作是(A)。

A、在桌面上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

B、在【任务栏】上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

C、在【我的电脑】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

D、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

★考核知识点:

个性化WindowsXP外观,参见(讲稿第1讲)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显示属性】对话框的打开方法有两种:

(1)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在打开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显示】图标

(2)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

7、在WindowsXP中,为了快速实现半/全角切换,应按的组合键是(D)。

A、Ctrl+Shift键B、Alt+Tab键

C、Ctrl+空格键D、Shift+空格键

★考核知识点:

输入法的设置,参见(讲稿第2讲)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Windows中默认快捷转“半/全角切换”的组合键为:

“Shift+空格键”。

8、打开一个已有的Word文档进行编辑修改后,执行(C)操作既可以保留编辑修改前的文档,又可以得到修改后的文档。

A、【文件】→【保存】菜单项B、【文件】→【全部保存】菜单项

C、【文件】→【另存为】菜单项D、【文件】→【关闭】菜单项

★考核知识点:

保存文档,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若不想覆盖原有的文档,只需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在打开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重新设置该文档的名字、保存位置及保存类型即可。

9、在Word2003进行中英文混合录入时,可以使用(A)快捷键进行中英文的切换。

A、Ctrl+空格B、Ctrl+AltC、Shift+空格D、Alt+Tab

★考核知识点:

输入文本,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录入英文字母时,若是英文输入法就可以直接录入,否则需要先转换输入法。

转换输入法的方法有很多,一个最方便的快捷键方法即按下Ctrl+空格键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10、在Word2003中,要想将文本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可以使用(A)组合键。

A、Ctrl+C和Ctrl+VB、Ctrl+X和Ctrl+V

C、Ctrl+Z和Ctrl+YD、Ctrl+T和Ctrl+P

★考核知识点:

复制文本,参见(讲稿第3讲)

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菜单命令也是实现文本复制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要复制的文本,然后选择【编辑】→【复制】命令(快捷键Ctrl+C)。

(2)移动鼠标指针到目标位置,然后选择【编辑】→【粘贴】(快捷键Ctrl+V)即可。

11、在Word2003中,要调整字符的宽度,应在【字体】对话框的(B)选项卡中设置。

A、【字体】B、【字符间距】C、【文字效果】D、应使用其他对话框

★考核知识点:

设置文字格式,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字符间距】选项卡中的【缩放】调整的是字符的宽度,而【间距】调整的是文字的间距大小,字符本身并不改变。

12、在Word2003的编辑状态下,光标在文档中,但没有选取任何文本,设置2倍行距后,其结果是(D)。

A、光标所在行按2倍行距格式化B、全部文档按2倍行距格式化

C、全部文档没有任何改变D、光标所在段落按2倍行距格式化

★考核知识点:

设置行距和段间距,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行间距是指段落中行与行的距离,段落间距是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距离。

我们可以使用菜单栏设置行距及段落间距。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中段落(或光标在要设置段落格式的段落中),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的【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设置段落的行距及段间距;单击确定按钮。

13、在Word2003中,可以使用鼠标拖动图片四周任一控制点来调整图片大小,但只有拖动(C)控制点,才能使图片等比例缩放。

A、左或右B、上或下C、4个角之一D、均不可以

★考核知识点:

调整图片大小,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插入文本中的图片,我们还可以更改其大小,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用鼠标单击插入的图片,选中图片;将鼠标放置在图片的右下角,鼠标变成朝向左上的箭头(拖动4个角上的点可以使图片等比例缩放);拖动鼠标,调整图片大小。

14、在Word2003中,当光标位于最后一个单元格时按(C)键,则会在表格末添加一行。

A、EnterB、Ctrl+EnterC、TabD、Ctrl+Tab

★考核知识点:

在表格中输入文本,参见(讲稿第4讲)

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表格末添加一行:

在鼠标光标位于最后一个单元格时按【Tab】键。

15、在Word2003中,为了迅速了解文档的结构和内容梗概,可使用(C)视图。

A、页面B、普通C、大纲D、Web版式

★考核知识点:

Word2003的视图方式,参见(讲稿第3讲)

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纲视图是显示文档结构的视图。

它用于显示、修改或创建文档的大纲,突出文档的主干结构,方便用户查看和调整文档的层次结构。

所以大纲视图比较适合整理文档结构时使用。

16、在Excel2003中,单元格所处的列号加行号组成了单元格的地址,称为单元格的(B)。

A、位置B、引用C、名称D、值

★考核知识点:

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简介,参见(讲稿第6讲)

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单元格的地址,称为单元格的引用。

17、在Excel2003中,单元格内换行应使用组合键(B)。

A、EnterB、Alt+EnterC、Ctrl+EnterD、Shift+Enter

★考核知识点:

输入数据,参见(讲稿第6讲)

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本包括任何字母、数字和键盘符号的组合,单元格内换行应使用Alt+Enter组合键。

18、在Excel2003中,要输入当前日期,应使用组合键(C)。

A、Ctrl+Shift+;B、Shift+;C、Ctrl+;D、Shift+Alt+;

★考核知识点:

输入和填充数据,参见(讲稿第6讲)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如果要输入当前日期,可按Ctrl+;组合键。

19、在Excel2003中输入公式时,必须以(A)开头。

A、等号B、运算数C、括号D、以上3种都可以

★考核知识点:

输入数据,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一定要先输入一个等号“=”,然后再输入公式的内容。

20、在Excel2003的某一单元格中输入“=IF(3>2,"A","B")”,则该单元格中会显示(C)。

A、TRUEB、FALSEC、AD、B

★考核知识点:

用函数计算,参见(讲稿第8讲)

附1.1.20(考核知识点解释)

IF函数

功能:

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满足,如满足返回一个值,不满足返回另一个值

语法:

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

例:

在K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IF(H3>80,“t”,“f”)。

如H3单元格中的数值大于80,在K3单元格中显示t,反之显示f

21、在Excel2003中的某个单元格中输入了“=A3-$F5”,则对单元格F5的地址引用是(D)。

A、书写错误B、相对引用C、绝对引用D、混合引用

★考核知识点:

用公式计算,参见(讲稿第8讲)

附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引用运算符的类型

(1)相对引用

当把公式复制到其他单元格中时,行或列引用会改变。

因为引用的是当前行或列的实际偏移量。

(2)绝对引用(行列标号前加$)

复制公式时,行和列引用不会改变。

因为引用的是单元格的实际地址。

(3)混合引用

行或列中有一个是相对引用(不加$),另一个是绝对引用(加$)。

22、在Excel2003工作表中,单元格D5中有公式“=$B$2+C4”,删除第A列后C5单元格中的公式是(A)。

A、=$A$2+B4B、=$B$2+B4C、=$A$2+C4D、=$B$2+C4

★考核知识点:

用公式计算,参见(讲稿第8讲)

附1.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无论是绝对引用还是相对引用,插入或删除单元格后,公式或函数都会自动变更使得计算时仍然引用原来引用的单元格。

23、在Excel2003中,若只显示符合某一条件的记录,而隐藏其他记录,应使用(B)操作。

A、排序B、筛选C、删除D、分类汇总

★考核知识点:

数据的筛选,参见(讲稿第8讲)

附1.1.23(考核知识点解释)

筛选数据就是根据特定条件,暂时隐藏工作表中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只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

24、在Excel2003中,如果根据数据表建立的图表中某个数据系列被删除,则该数据系列所对应的数据表中的数据将(B)。

A、自动删除B、不删除C、以虚线表示D、不确定

★考核知识点:

修改图表,参见(讲稿第8讲)

附1.1.24(考核知识点解释)

只删除图表中的数据系列:

单击图表中要删除的数据系列,按Delete键。

把工作表中的某个数据系列与图表中的数据系列一起删除:

先选择工作表中的数据系列所在的单元格区域,按Delete键。

25、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中,要在所有幻灯片同一位置上插入同一幅图片,最好的方法是(B)。

A、对每页幻灯片分别执行插入图片的操作B、在母版中插入图片

C、使用幻灯片版式D、使用【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

★考核知识点:

幻灯片母版设计,参见(讲稿第9讲)

附1.1.25(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母版中所作的设置会应用到所有幻灯片上。

26、在Access2003中,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B)。

A、关系B、记录C、字段D、主键

★考核知识点:

关系术语,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26(考核知识点解释)

二维表中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或称为一个元组。

27、在Access2003中,“商标”字段用于存储商标图像,则该字段的数据类型为(D)。

A、文本B、备注C、查阅向导D、OLE对象

★考核知识点:

字段数据类型,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27(考核知识点解释)

OLE对象:

用于在其他程序中创建的,可链接或嵌入到Access数据库中的对象(如MicrosoftWord文档、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图片、声音或其他二进制数据)。

最多存储1GB。

28、在Access2003中,两个表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个相关联的字段建立的,起着定义相关字段取值范围作用的表称为(A)。

A、父表B、子表C、主表D、从表

★考核知识点:

Access中的数据表关系,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28(考核知识点解释)

两个表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个相关联的字段建立的:

起着定义相关字段取值范围作用的表称为父表,该字段称为主键;另一个引用父表中相关字段的表称为子表,该字段称为子表的外键。

29、在Access2003的某一字段单元格中编辑数据后,当焦点离开该单元格时,要求Access检查字段值是否符合条件,则应设置(B)。

A、记录有效性规则B、字段有效性规则

C、条件格式D、参照完整性

★考核知识点:

有效性规则,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29(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于对字段的输入数据施加某些限制,以保证所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根据其作用范围的大小,有效性规则分为两种:

(1)字段有效性规则:

通常由条件表达式来表示。

在字段单元格中编辑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已经为该字段定义了有效性规则,则当焦点离开该单元格时,Access会检查字段值是否符合条件。

如果不符合条件,即提示出错信息,直到修改数据使其符合条件才允许离开该单元格。

(2)记录有效性规则:

可以涉及数据表中多个字段,但一个表仅可以定义一个记录有效性规则。

该规则在焦点离开记录时由Access自动验证,如果记录中数据不符合条件,必须进行修改,直到与条件符合才允许焦点离开该记录。

30、在Access2003中,要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末尾,则应使用(C)查询。

A、删除查询B、更新查询C、追加查询D、生成表查询

★考核知识点:

操作查询,参见(讲稿第10讲)

附1.1.30(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于对数据库进行复杂的数据管理操作,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完成多个记录的修改。

操作查询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删除查询:

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

更新查询:

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更改。

追加查询:

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末尾。

生成表查询:

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新建表。

31、下列选项中属于软件维护的是(ABCD)。

A、磁盘清理B、碎片整理C、数据备份D、病毒的防护和查杀

★考核知识点:

信息化办公概述,参见(讲稿第1讲)

附1.1.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电脑的日常维护主要是指对磁盘进行清理、碎片整理和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BD)。

A、办公软件B、财务处理软件C、设备驱动程序D、图像处理软件

★考核知识点:

软件系统,参见(讲稿第1讲)

附1.1.32(考核知识点解释):

系统软件:

负责管理系统软硬件资源的软件,如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

应用软件:

供用户使用、完成某项工作的软件,如办公软件、财务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33、桌面图标可以表示(ABC)。

A、软件或程序的快捷方式B、图像文件

C、文件夹D、正在运行的程序

★考核知识点:

桌面图标,参见(讲稿第1讲)

附1.1.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桌面包括的图标如下:

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回收站和InternetExplorer。

除了上面的图标外,桌面上还有一些其他图标,它们大多是某些程序的快捷方式,或者是文件、文件夹。

34、下列选项中属于【任务栏】组成部分的是(ABD)。

A、【开始】按钮B、【通知区域】C、桌面背景D、【快速启动栏】

★考核知识点:

任务栏,参见(讲稿第1讲)

附1.1.34(考核知识点解释)

【任务栏】由【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任务按钮栏】、【语言栏】和Windows系统的【通知区域】五个部分组成。

35、下列选项中可以进行当前活动窗口切换的操作是(ABD)。

A、单击【任务栏】上对应的程序切换按钮B、按下Alt+Tab组合键

C、按下Ctrl+Tab组合键D、单击某个窗口区域内的任一位置

★考核知识点:

切换窗口,参见(讲稿第1讲)

36、在Word2003中,如果文档中有绘制的图形时,在(BC)方式下不能被显示出来。

A、页面视图B、大纲视图C、普通视图D、Web视图

★考核知识点:

使用Word2003,参见(讲稿第3讲)

37、在Word2003中,要插入表格可以使用的方法有(ABC)

A、使用【插入表格】对话框

B、使用【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C、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绘制表格】按钮

D、使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考核知识点:

插入表格,参见(讲稿第9讲)

38、在Word2003中,样式规定了文档中的(AB)

A、文字格式B、段落格式C、页面设置D、打印设置

★考核知识点:

创建和应用样式,参见(讲稿第5讲)

39、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大纲视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D)

A、在大纲视图中,文档标题和正文文字被分级显示

B、在大纲视图中,可以提升或降低段落的级别

C、在大纲视图中只能显示文档标题,正文文字会自动隐藏

D、在大纲视图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隐藏部分标题

★考核知识点:

使用大纲视图,参见(讲稿第5讲)

40、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目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

A、目录可以手动创建,也可以自动创建

B、章节标题只要具有同样的格式,就可以自动创建目录

C、章节标题只要具有同样的样式,就可以自动创建目录

D、自动创建的目录中必须显示页码

★考核知识点:

创建并修改目录,参见(讲稿第5讲)

41、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模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

A、模板就是某种文档的样式和模型

B、基于模板可以快速建立文档,但并不是每个文档都必须使用模板

C、用户在打开Word2003时会自动启动Normal模板

D、用户可以利用一个已排好版的文档创建一个新模板

★考核知识点:

创建和使用模板,参见(讲稿第5讲)

42、在Word2003中,下列关于页眉和页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D)

A、页眉和页脚分别位于每页的顶部或底部

B、文档自始至终必须使用同样的页眉和页脚设置

C、文档奇数页和偶数页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D、文档中任意两页都可以设置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考核知识点:

设置页眉和页脚,参见(讲稿第5讲)

43、在Excel2003中,有关移动和复制工作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工作表可以在所在工作簿内移动B、工作表可以在所在工作簿内复制

C、工作表可以移动到其他工作簿内D、工作表可以复制到其他工作簿内

★考核知识点: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参见(讲稿第6讲)

44、在Excel2003中,下列选项中能够实现单元格数据复制操作的是(ACD)

A、选择要复制的单元格,执行复制命令,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单元格,执行粘贴命令

B、选择要复制的单元格,按住Shift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将该单元格拖动到目标单元格

C、选择要复制的单元格,按住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将该单元格拖动到目标单元格

D、选择要复制的单元格,按住鼠标右键将该单元格拖动到目标单元格,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到此位置】

★考核知识点:

移动、复制数据到插入的单元格中,参见(讲稿第6讲)

45、在Excel2003中,要将选中区域中的多个单元格进行合并,则可以(BC)

A、单击【格式】工具栏的【合并】按钮

B、单击【格式】工具栏的【合并及居中】按钮

C、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对齐】选项卡中选择【合并单元格】复选框

D、用鼠标右键单击选中的区域,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单元格】

★考核知识点:

合并和拆分单元格,参见(讲稿第6讲)

46、在Excel2003中,以下关于排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C)

A、按升序排序时,空格排在最后

B、按降序排序时,空格排在最后

C、按升序排序时,数值从小到大排列

D、按降序排列时,逻辑值按FALSE在前,TRUE在后的顺序排列

★考核知识点:

数据的排序,参见(讲稿第8讲)

47、在使用Excel2003中的高级筛选功能时,必须先建立一个条件区域,以下关于条件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条件区域的首行必须包含作为筛选条件的字段名(即列标题)

B、条件区域中可以包含一行或多行用来输入筛选条件

C、条件区域中位于同一行的多个筛选条件表示“或”的关系,即多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满足即可

D、条件区域中位于不同行的多个筛选条件表示“与”的关系,即多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考核知识点:

数据的筛选,参见(讲稿第8讲)

48、在Excel2003中,做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AC)

A、选中要做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或区域中的某个单元格

B、选中要做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的列标题

C、将要做分类汇总的数据区域按照用于分类的列标题进行排序

D、清除以前所做的分类汇总

★考核知识点:

数据的分类汇总,参见(讲稿第8讲)

49、在Excel2003中,要将若干数据用图表形式来表示,则选取的数据(BC)

A、可以是不同工作表中连续的区域B、可以是同一工作表中连续的区域

C、可以是同一工作表中不连续的区域D、可以是不同工作表中不连续的区域

★考核知识点:

创建图表,参见(讲稿第8讲)

50、在PowerPoint2003【幻灯片切换】任务窗格的【修改切换效果】选项中可以定义(BC)

A、幻灯片切换的方式B、幻灯片切换的速度

C、幻灯片切换的声音D、幻灯片切换设置的应用范围

★考核知识点:

设置幻灯片翻页效果,参见(讲稿第9讲)

51、以下查询中,属于操作查询的是(ACD)

A、删除查询B、选择查询C、追加查询D、生成表查询

★考核知识点:

操作查询,参见(讲稿第10讲)

52、在Access2003中创建选择查询时,通过查询设计器窗口可以设置(ABC)

A、查询中用到哪些字段B、查询条件

C、查询结果中显示哪些字段D、查询结果输出到哪个文件

★考核知识点:

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参见(讲稿第10讲)

53、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可分为(ABC)

A、光化学复印B、热敏复印C、静电复印D、物理复印

★考核知识点:

复印机的使用,参见(讲稿第13讲)

(二)、判断部分

1、硬盘通常安装在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