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22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docx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届:

2015届专业:

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

指导老师:

李淑钗职称:

讲师

 

2016年3月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摘要]近年来银行不良资产持续膨胀,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并且制约金融体制的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在一定条件下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会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和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银行业的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旧有体制造成。

除此之外,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也对不艮贷款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

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特色。

笔者就不良贷款成因的特殊性、不良贷款治理过程、及其治疗后果等思路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包袱;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原因;最后,给出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对策;论文认为,我们应该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让商业银行真正按商业原则经营,成为真正的银行。

[关键词]不良贷款;成因;债转股;对策

Thecausesofnon-performingloansofcommercialbanksin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continuousexpansionofnon-performingassetsofbanksandhugenon-performingloansreliesonthepresencethebank'sownstrengthisdifficulttosolve,andcontrolofthefinancialsystemreformandfurtheropeningtotheoutsideworld,incertainconditionsthesystemicrisksinthebankingsystemwillendangerthecountry'sfinancialsecurity.WiththefinancialglobalizationprocessandChina'saccessiontotheWTOafterthepaceofChina'sfinancialsystemreformtoacceleratethe,bankingriskalsowillsubsequentlyincrease.China'slong-termaccumulationofnon-performingloansismainlyduetotheoldsystem.Inaddition,thegovernment,banksandenterprisesasstakeholdersontheformationofGenloanbearssomeresponsibility.WiththeestablishmentofAssetManagementCofinancialandCommercialBankshareholdingreform,non-performingloanshasshownnewfeatures.Theauthorputforwardhisownviewsontheparticularityofbadloans,themanagementprocessofbadloans,andtheresultsoftreatmentandsoon.Firstofall,thispaperexpoundstheimportantroleandhistoricalburdenofcommercialbanks;second,analysisofthecausesofnon-performingloansofcommercialbanks.Attheendofthepaper,reducingnon-performingloansmeasures.Authorconsidersthatweshouldreducegovernmentinterventioninthebanking,commercialbankaccordingtotherealcommercialprinciples,businessandbecometherealbank.

[Keywords]LoansCausesDebtCountermeasures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财力所限,只能依靠银行扩大信贷投放资金,一些企业盲目扩大投资,造成企业利润率低,重复贷款,占了大量银行贷款。

银行信贷质量的下降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目前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量偏大,不良贷款结构严峻,关注类贷款大量增加,不良贷款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信贷风险期不仅仅表现在表内业务的长短期贷款上,表外业务如梦担保等中间业务所包含的信贷风险也不断增加。

巨大的不良贷款酝酿着经济危机,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找出合理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改革发展,商业银行纷纷大量的发放贷款,把钱大量的贷给了国内的大企业、房地产商,使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和股价飞速上涨,接着又以这些高估了的房地产和股票作抵押继续向这些企业贷款。

我国的不良贷款问题由来已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资料表明,2006年底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5.3万亿元,不良资产比重在20%以上。

2007年底根据“一逾两呆”的分类标准,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已达25%。

可以说,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的问题已到十分严重的地步,而作为主体的商业银行的形势更为严峻。

2013年初,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额为3.2万亿元,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就占1.8万亿元。

2014年末,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0%,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

其中,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达20.36%,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39%,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为7.92%。

笔者认为,这些数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银行业贷款质量的稳步提升,但是由于2013年我国新增贷款2.99万亿,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稀释不良贷款的作用,因此不良贷款率的进一步降低,仍然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大,不良贷款率在下降,可见贷款规模同不良贷款率呈反比的,但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将两者的关系理解成:

贷款规模越大,则不良贷款率越低;贷款规模越小,则不良贷款率越高,归根结底,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从根本上还是跟信贷质量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其中,表1为2014年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增长率和不良贷款上升率。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原因探析

(一)政府行政干预不良贷款是主要原因

四大商业银行都是国家独资银行,政府常常干预不良贷款。

2004年,中国政府出资救助四大银行,但异乎寻常的注资方式和非常规的渠道(动用中国的外汇储备)使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仅仅会助长银行长期以来的盲目放贷行为。

最重要的问题是,此次注资限定不能用于冲减不良贷款。

这笔资金是以美元方式注入的,这对调整银行的资本机构是有益的,但对冲销人民币不良贷款毫无用处。

从这可以看出,银行内大量的不良贷款中行政干预发放的贷款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有时把商业银行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部分,经济过热时让其压缩贷款,经济萧条和需求不足时又让其增加贷款。

在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缓解不良贷款,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但我们不应忽视准备金率上调的隐性含义,即经过了这些宏观调控举措,中国的经济仍处于过热的风险之中。

上调准备金率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银行被迫调整资产负债表,被迫将越来越多的资产转为央行的负债,无法自由放贷、自定利率的结果是使得银行资产劣质化,导致银行不愿意吸引过多的存款,然而不良贷款又没有办法真正的下降。

第二,中央级政府把商业银行贷款于财政资金的替代。

例如在安排大型项目建设计划时,部分资金缺口留给商业银行贷款安排;援助性贷款,例如灾后贷款、工人安定团结贷款;政策性的扶贫贷款,等等。

第三,地方政府的干预手段和形式很多。

各级政府通过指令性贷款、强制贷款、关系贷款、强制担保等手段干预金融机构的业务。

例如通过现场办公,帮助项目取得银行贷款,导致政企不分,官商套取贷款不还,有些行为实际上是严重的金融腐败。

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向银行施加压力,以便为本地区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性贷款;在清理银行不良债权的过程中,则对本地企业竭力维护,甚至帮助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等途径逃废银行债务。

利用地方司法部门帮助地方企业逃废贷款债务

(二)银行的负债经营管理不当

“银行是企业,不是政府的提款机。

”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仍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提款机的角色。

本来银行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货币资本商品的企业。

但由于货币资本商品是价值形式,与千差万别的普通商品不同,资本商品具有同质性,体现了购买能力。

这种同质性在经济运行中货币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市场供求,这就使银行具有二重性,既是企业,又直接影响经济供求总量的平衡,具有宏观经济调控的功能。

在公有制银行体制下,各级行长必然以贷款为筹码作交易,交易对象可能是各级政府,高级官员,也可能是非政府企业或个人。

决策权过分集中,对经营决策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组织结构不合理,依然具有行政色彩,机构庞杂,环节众多,责权不明确;稽核审查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的信贷行为时有发生。

此外,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统计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机构内部上下之间也不知道真实信息,业务经营的透明度极差,违规经营、账外账现象普遍。

此外,商业银行“自愿”的不良贷款。

有许多贷款在发放之时就知道收不回来,从银行方面看完全是“自愿”造成不良贷款。

这里边有个人行为,也有机构行为,有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易行为,也有以贷谋私、违法行为。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行为对不良贷款的影响

从宏观体制上讲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实行供给制,无风险约束的影响。

银行的放款意识不强,只是政府部门的出纳;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由政府计划,产品的销售也由计划决定,企业没有压力。

但自从实行改革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机制使企业受到市场的冲击,有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大量亏损,在银行的账户上则表现为不良贷款的增加。

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银行替财政还账。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以往受体制的约束,国有企业只重视向国家上缴利润,忽视自身积累,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缺乏资金。

现在,面对市场竞争,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难以得到上级拨款,只有依靠银行大量贷款。

一旦企业效益滑坡,债务负担就会增大。

可以形象地说,传统的利润分配体制对企业的“抽血”,在新体制下由银行承担了“补血”、“输血”的任务。

同时,传统财政体制下不重视呆帐的冲销,银行提取的呆帐准备金比例也很低,冲销就更少,致使呆帐越积越多。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提高了呆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但也很有限,实际上不仅无法对付过去遗留的呆帐,也难以应付不断新增的呆帐,因为国有企业中仍存在一大批没有转轨变型的企业,不良贷款仍在大量出现。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危害探析

我国不良贷款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沉重的包袱,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最大隐患,是我国最大的金融风险源。

有以下几点。

(一)不良贷款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中商业银行,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商业银行的贷款产生不良,就意味着贷款利息不能按时或足额收回,甚至本金也难以或无法收回时,这就导致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另外由于贷款本金可能也无法收回这就从一矩意义上在潜在地吞着银行资本金。

因此,不良贷款过高是金融风险的一种表现方式,当金融风险达到某个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必须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金融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是银行体制的改革,大量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隐患,也大大的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上升到很高水平,明显高于警界线,直接危及到国家金融安全。

但这样不仅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还蕴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支付能力及金融稳定,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尤其是以国家信誉作担保的商业银行如果在不良贷款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之前,就进行股份改造,这种由巨额不良贷款带来的支付能力不足而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更会暴露无遗。

虽然为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政府先后采取了注资、剥离等措施,但这都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问题。

面对外资银行大批量入住中国金融市场,如果我国银行业在处理不良贷款问题上仍組酷不前,势必将影响我国银行业的自主与安定。

(二)不良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

事实上,银行的资倍取决于它的资金经营及实力,如果银行不良贷款增多,收益能力下降,必然影响到银行的资倍状况,现金流入减少,筹资成本增加严艰到支付困难就会发挤兑,引发银行危机,迫使银行倒闭。

从2006年的12月13日开始,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将可以享受和商业银行完全相同的待遇。

换句话说,所有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人民币业务,不管是面向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的业务,外资银行全部可以经营。

从那一天开始,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人民币存到花旗,汇丰,渣打等任何一个银行,没有人能够阻止。

这些国际银行巨头和国内的银行比较起来,国际银行巨头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更有优势。

由于外国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竞争,再加上国内股票市场活跃度加大,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就大面积缩水。

“投资”这两字,已成为很敏感的话题。

商业银行既受到外资的竞争,又因为股票市场火暴,所以本身存款大福度的缩水,目前最主要的是努力增加业务,维持生存,已经顾不上提高其竞争力。

(三)不良贷款阻碍银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有存才有贷,银行贷出去的款项主要来自储户的存款,如果不良贷款过多,银行原本计划将到期的贷款收回用以支付到期的存款,但由于无法收回或不能按时收回,导致无法支付,从而发生支付危机。

不良资产的存在是长久以来的事,但银行之所以一直都没出现存款支付问题,是因为其有强大的靠山——国家,才能吸收到大量的新存款来支付旧存款。

这一方面使得银行产生依赖性,不去想办法吸收存款,而是“守株待兔”地等储户来存钱,久而久之将会导致银行内部人员丧失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一切变得机械。

而且,假如当某天有不可抗拒的情况发生,如战争,天灾等,将会使得银行的新存款急剧下降,旧存款的支付面临困难,借款人到期得不到存款用以维持生产经营,由各行业组成的链条只要断掉任何一节,其他的也将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阻。

三、降低不良贷款的对策

在改革中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加以治理。

既要注重源头的控制,防范新的再度产生或扩大,同时,又要做好现有存量风险的化解,两者都不可偏废。

(一)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来平衡不良贷款

目前,国内银行控制不良贷款比例要求提高,即便银行能够很好地识别不良贷款的风险,但如何对风险予以确切地定价也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摆在我国银行面前的一个挑战。

在公开交易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集合竞价的竞争性定价中,投资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但利率市场化后的银行不同,尽管存在竞争,但在对某一具体的企业发放贷款时的风险定价的竞争并不是完全的,银行并不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但在利率管制下,中国的银行业没有对风险进行自主定价的余地,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并没有开发出相应的风险定价技术。

合理的风险定价既要保证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得到应有的补偿,同时也应保证风险定价不要太低而产生新的逆向选择。

于是就让市场这只看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吧。

随着中国进入WTO,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压力,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运用财政政策解决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问题,应逐步成为财政政策的重点。

任何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案,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中国现有的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实际上是银行资产的亏空。

然而单靠银行的自身盈利能力难以消解数额巨大的贷款呆、坏账。

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府为防范金融风险而实行的金融调整政策。

通过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接收、管理、处置银行划转不良贷款,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并通过合并收购、资产重组、债转股和股票上市等方式盘活不良贷款所对应的不良资产,以实现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问题。

(二)采用债转股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

企业重组是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核心的环节。

只有企业搞活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才能发生转变,相应的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逐级向好的方面转化。

对于由银行不良贷款所构成的企业,国家实行特殊的企业重组和改造政策,这包括:

第一,允许这些企业突破所有制结构限制,实行合并与收购,把它们作为国企改革的优先发展部门。

第二,允许这些企业依据行业特点和产品特点进行民营改造,或者实施职工持股制度。

第三,允许出售存量资产。

由国家统筹分类不良贷款所对应的企业资产状况,对于重叠的企业和产品可以按行业和地域重组;对于需要退出的行业,可以折价变现等。

第四,允许这些企业优先实施激励机制,如四中全会文件中所提出的年薪制,股票权制和利润挂购分成的奖励制度。

奖励比例可以提高,足以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节约成本,开拓市场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

(三)利用上市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降低

商业银行要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银行,确非易事,不是一上市就能行的。

虽然上市不能够完全的解决目前不良资产的存量问题,但为了上市,商业银行需要实施“多管齐下”的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资产率。

所以上市可以部分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和补充资本充足率,然而上市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解决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

而要通过上市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控制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所谓上市喜人,就是中行、交行、建行在香港上市后,招行、工行也跑步进入香港市场,从这些国内银行2006年的中期报表来看,其资产迅速上升,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10%以上,而不良贷款率则下降4%。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看,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其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将会完全暴露在资本市场和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督之下,处理得好,将大大推动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锻炼和提高银行的市场适应能力,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处理得不好,则将在严酷的竞争中被市场所淘汰。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的监督和检验下,对现有运行机制和股权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巩固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的成果,防止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使我国的不良贷款真正的降下来。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同时,银行本身的产权关系的模糊、资本非人格化,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内部机制上的漏洞,是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可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两类。

其中政策性不良贷款是由于政府行为在信贷分配中过度介入,因政策不合理所形成的不良贷款;经营性不良贷款则是由于银行在信息不完全、信贷评估失误以及内部控制不严所造成的结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由于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一直受到政府的巨大干预。

而银行本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不够现代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升高。

以至于开始全面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应该减少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让商业银行真正按商业原则经营,成为真正的银行。

同时在银行内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致谢语

本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得以完成的,老师对课题的选题、指导等各个环节都注入心血,在我的整个论文过程中给予全程的指导。

老师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待人真诚、和蔼可亲,他的为人师表以及对科学一丝不苟的作风让我获益匪浅。

老师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时刻关心我的学习、工作、生活,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此次毕业论文。

在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指导老师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胡兵.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D].西南财经大学,2000.

[2]易红.论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3.

[3]陈红艳,张琳,孙玉玲.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的实证研究-基于羊群效应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1:

86-89.

[4]梁秋霞.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01:

69-74.

[5]张婕妤.试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J].知识经济,2012,01:

62-63.

[6]罗丽萍,劳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54-56.

[7]王海兵,郎铸.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1:

55-59.

[8]方秋月.关于不良贷款“撇账出表”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5,03:

27-32.

[9]李宏瑾.不良贷款、经济增长与制度[J].金融评论,2014,05:

1-15+123.

[10]刘毅,孙碧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中的虚假诉讼研究[J].南方金融,2015,03:

90-95.

[11]舒冰青.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0-31.

[12]段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法律规制[J].运城学院学报,2015,02:

68-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