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47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书的注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书的注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书的注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书的注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书的注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书的注释.docx

《古书的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的注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书的注释.docx

古书的注释

古书的注释

二、训诂的概念

•训、诂二字,在汉初是分用的,《尔雅》卽有“释诂”、“释训”的区别。

释诂,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

释训,言形貌。

•训诂:

•《说文解字·言部》:

“训,说教也。

”段玉裁注:

“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说文》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

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解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

”而诂字始见东汉,未见先秦、汉初古书。

表示“故言”的诂,本作故。

故、诂是古今字。

所以段玉裁注“诂”字又说:

“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故言也。

谓取故言为传也。

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

贾谊为《左氏传训故》,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

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

他说: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陈澧说: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之也。

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

所谓通之者,训诂之大功矣哉。

•以“故”为体式的古书注释,大概比较侧重于一字一义的解释。

•后来,“训故”二字多连用,如:

•《汉书·艺文志》:

“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

•又曰:

“《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故》,并列焉。

•《刘歆传》:

“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

”颜师古注:

“故,谓指趣也。

•再后来多作“训诂”,如:

•《后汉书·陈元传》:

“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锐精覃思,至不与乡里通。

•《东平宪王苍传》:

“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崔骃传》:

“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

•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诂”、“训”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

‘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

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

这样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

•黄侃: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次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

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根源是也。

•三、注释的历史:

(一)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以前,一个字大都是一个词。

春秋战国以后,构词法有了发展,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字在增加,字义也有引申和变迁想要了解古书中的词义不能不有解释。

因此在先秦书里就有不少解说字义的材料。

其中有据字形说义的,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

“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说:

“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说:

“于文,皿虫为蛊”。

•有从字音推求字义的,如《孟子滕文公上》说: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庠”与“养”,“校”与“教”,“序”与“射”都音韵相近。

•又有用同义字来作讲解的,如《易经·杂卦》说:

“恒,久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

这些都是字的常用义。

有些字所代表的概念比较难懂,或别有专指,就采用语句加以说明。

如《易经·系辞下》说:

“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说卦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孟子·梁惠王下》说: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周代自平王东迁雒邑以后,王室的势力日趋衰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人民转徙不安,语言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北方黄河流域有了区域共同语,凡是古语或方言为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要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即所谓“雅言”来解释。

《论语·述而》说: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

言”就是“中夏”之言。

训诂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约有4种原因:

•①语言有发展,古今语有不同和方言有不同;

•②书面语用词与当时口语用词有不同;

•③社会不断发展,名物繁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

•④对用词表达思想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提高,逻辑思维日趋严密。

因为有了以上几种原因,所以训诂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很好的开端。

注释特点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

“《诗》云:

‘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

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

“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

“六人叛楚,即东夷。

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

“克之者何?

杀之也。

杀之则曷为谓之克?

大郑伯之恶也。

(二)两汉时期:

兴盛时期(西汉到唐代)

•原因是

•1、语言文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

•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

•3、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1、注释对象

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

2、注家注本

贾逵、服虔、马融、郑兴、郑众、许慎、郑玄

毛亭《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尚书传》,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3、注释体式

章句、传注

•两汉训诂的特点:

•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

通释语义与随文注解两者相对而言,都是训释词义。

解释词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解释的概括义,后者解释的是具体义。

解释的方法不同:

前者离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作总括性的注解,即解释的不是某一词语在某句、某篇乃至某书里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的或全部的含义;后者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作的有个性的解释。

释义体例上有所不同,前者全面研究各个词语法含义给以准确而简明的解释;后者顾名思义,是随文而释。

•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

•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三)魏晋南北朝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有关经、史、子、集四部重要著作的训诂专着以及佛经的音义,标志着这一时期训诂学逐渐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扩大了自己的领域。

•1、注释对象:

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小学著作。

2、注家注本

王弼、韩康伯的《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庄子注》,张湛的《列子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

•魏晋南北朝:

张揖《广雅》、何晏《论语集解》、郭璞《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顾野王《玉篇》、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颜之推《颜氏家训》

•3、注释体式

(1)受佛学讲佛经方式影响,古书注释产生“义疏”体式。

(2)兼采前人各家之说解,产生“集解”体式

4、注释特点

魏晋时期北方注经守东汉经师家法,重训诂章句;南方注好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大谈性命哲理。

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大兴。

儒生注书开始采用一种既解经文,又释注文的新体式,“义疏”由此形成。

(四)唐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

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孔颖达《五经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李善《文选注》等。

3、注释体式

(1)唐的义疏因为是官修,“奉诏更裁,定名曰正”,所以也叫“正义”。

(2)音义类注释体式的产生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

•4、唐代义疏的特点

(1)解释词句及考证名物制度较翔实,引证丰富,保存了汉魏一些经注旧说。

(2)唐疏遵守“疏不破注”原则

(五)宋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

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朱熹的《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

•3、注释特点

(1)宋代的注释受宋代哲学影响大

(2)儒家学说中渗入佛教思想;程朱理学致力阐述义理;其治经多讲义理

(3)从语言上来看,1、是对汉字的音义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如王子韶(圣美)创“右文说”,主张因声符求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2、是对古代文献的语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如南宋时学者王若虚着《滹南遗老集》,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的得失;

•3、是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这使训诂学又向前跨了一步。

4、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楚辞集注》、洪兴祖《楚辞补注》、王若虚《滹南遗老集》

四、衰落时期(元明)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

戴侗《六书故》、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

•鼎盛时期(清代到近代)

•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

•2、有朴素的历史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

•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

•4、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和突破。

•特点:

1、重视证据,反对臆说。

•2、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

•3、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够注意语言各个方面的古今差异。

•4、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5、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以上四人为清代说文四大家)、朱起风《辞通》、戴震《方言疏证》、阮元《经籍纂诂》、郝懿行《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邵晋涵《尔雅正义》、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传释词》、《经义述闻》、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近代时期

近代,继承了干嘉学者的治学方法,撷取其成就,

•“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而廓大其内容,开拓其新径”的,是章太炎先生和黄季刚先生。

章、黄两先生集前人之成绩。

其训诂方面之特点有二:

•1.为干嘉时代之训诂学作总结。

章太炎:

“训诂之术略有三途。

一曰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如《说文》云:

‘元,始也’,此直训也,与翻译殆无异。

又云:

‘天,颠也’,明‘天’之得语由‘颠’而来。

又云:

‘吏,治人者也’,此界说也,于‘吏’字之义,外延内容期无增减而后已。

”(《与章行严论墨学第二书》)

黄侃:

“求训诂之次序有三。

一为求证据,二为求本字,三为求语根。

”(《训诂略说》)

在理论上,黄先生又重新对训诂下了定义。

•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认为诂训即指词的本义与引伸义。

训诂的范围既能确定了,训诂的对象也就明确了。

2.先审音,后求义。

重视原始资料。

•章太炎说:

“凡治小学,非专辨章形体,要于推寻故言,得其经脉。

不明音韵,不知一字数义所由生。

”(《小学略说》)

黄说:

“小学分形、音、义三部……案三者虽分,其实同依一体:

视而可察者,形也;闻而可知者,声也;思而可得者,义也。

有其一必有其二,譬如束芦,相依而住矣。

三者之中,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

”(《声韵略说》)

形训

•一、形训的概念:

利用字形结构解释词义谓之形训。

•1)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二十九章)

•2)稽首:

•泰:

滑也。

此以叠韵为训。

字从水。

水在手中。

下澑甚利也。

与辵部达字义近。

皆他达切。

周易泰、通也。

否、塞也。

•滑则寛裕自如。

故引伸为纵泰。

如论语泰而不骄是也。

又引伸为泰侈。

如左传之汏侈、西京赋之心奓体泰是也。

汏卽泰之隶省。

奢:

 张也。

张者、施弓弦也。

引申为凡充之偁。

甚:

尤安乐也。

从甘,从匹耦也。

•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清•昭连《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

“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形训的历史:

•形训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训诂方式。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高明《中国古文字通论》

•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宣公十一年》“夫文,止戈为武。

•《宣公十五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

•《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韩非子五蠹》: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三)形训的作用:

(1)利用古文字材料的形训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书的意思。

•《诗经小雅节南山》: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尚书大诰》:

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

•吊:

问终也。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从人持弓,会驱禽。

•古者人民朴质。

饥食鸟兽。

渴飮雾露。

死则裹以白茅。

投于中野。

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

故作弹以守之。

故歌曰。

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

•不吊、弗吊

•王引之根据《左传·哀公十六年》有“闵天不吊”,郑众注《周礼春官大祝》引作“闵天不淑“认为这两个字通用,有善良的意思。

(2)理解常见词语的意思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固将愁苦而终穷。

•《苏武传》:

其冬,丁令盗牛羊,武复穷厄。

•讨论:

穷在古代与贫有区别。

•穷《说文》:

极也。

从穴,躬声。

•躳,从身,从吕。

•吕,可以理解为邕字,

•《说文·川部》,邕四面有水,自邕成池者是也。

从川、从邑。

读若邕。

段玉裁认为“池沼多由人工所为。

唯邑之四旁,有水来自拥抱,旋绕成池者,是为邕。

····引申者。

凡四面有水皆曰邕。

•罗振玉《殷契书例考释》说:

“从川从口,从口从川,古辟雍字如此。

辟雍有环流,故从川。

口象还土形,外为环流,中斯为环土也。

•《韩非子》:

•国平则养儒侠,难至用介士,

•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郭在贻不同意,认为是养。

•《诗经·小雅·大田》: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ji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声训

•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

•《周礼·地官》:

媒氏:

郑玄注云:

媒之言谋也,谋和异族使相合而成者。

•酬之言周也。

忠信为周。

酬劳与忠信可以相通。

•殿君子之邦、殿,镇也。

•不遂其媾。

媾,厚也。

•政事愈蹙。

蹙,促也。

•仁,忍也。

好生恶杀,善含忍也。

•通,洞也。

无所不贯洞也。

•厚,后也。

有终后也。

故青徐人言厚如后也。

•良,量也。

量力而动,不敢越限也。

•好,巧也。

如巧者之造物。

无不皆善,人之好也。

•涕,汁也。

涕涕而出也。

•领,颈也。

以雍颈也。

亦言总领为端首也。

•山夹水曰涧。

涧,间也。

言在两山之间也。

•随风张幔曰帆。

帆。

泛也。

使舟疾泛泛然也。

义训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

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

•关于反训:

•忽闻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讨论落英:

•《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

•宋李璧《王荆公诗注》卷八《残菊诗》:

残菊飘零落地金。

•注曰:

欧公笑曰:

百花落尽,独菊在枝上耳。

戏赋:

秋花不比春花落。

为报诗人仔细看。

荆公曰:

是定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

•采落之义:

•洪兴祖《楚辞补注》说:

“秋花无自落者,当读如我落其实而取其华之落。

•明人王瑗《楚辞集解》:

夫落者,不必自落而后谓之落,采而取之,脱于其枝即可谓之落,如取露于木兰之上亦可谓之坠也。

若果谓之坠于地,则露其可饮乎?

•落者,始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说:

“以予观之,夕餐秋菊之落英,”非零落之落,落者,始也。

•《尓雅》:

落,权舆,始也。

•孙奕《示儿编》曰:

“落与访落及章华台成则落之落同。

盖嗣王谋之于始则曰访落,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也。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

“古人言语多如此,故以乱为治,以臭为香,以扰为驯,以慊为足,以原为再,以特为匹,以落为萌。

2)反训概念:

•解释词义的一种手段,就是反义为训。

尓雅里面就有反训的例子。

•而正式把反训作为解释词义的一种手段则是晋代的郭璞。

•《尔雅·释诂》:

“治、肆、古,故也。

”又:

“肆、故,今也。

”郭璞注:

“‘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

•第一:

美恶同名:

(本见于左传:

贵贱不同号,美恶不嫌同名。

•第二:

义有反复旁通。

反训成立的条件。

就是除了一半常见意义之外,还有一个相对立的意义。

•乱

•《君牙》:

民之治乱在兹。

•《皋陶谟》:

原而恭,乱而敬。

•《盘庚中》:

兹余有乱政。

•毒:

–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毒药攻邪。

•祥:

《左传》:

“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

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

是何祥也?

吉凶安在?

《国语·周语》弃亲即狄,不祥。

祥,善也。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断肠人:

•断肠有伤心的意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在白频洲。

•杜甫《滕王亭子》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结句是“人道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岂有愁苦伤心之意。

•《阆水歌》:

阆中盛事可肠断,阆中城南天下稀。

这是写嘉陵江山水之美的,所以没有愁苦之意。

•还有李白的《古风》: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古代美恶同辞,所以肠断是美辞,指心上人。

四、古注的名称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

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于是有一些学者,比如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

•古注名称很多,比如传、说、解、诂、训、笺、注、释、诠、述、学、订、校、考、证、微、隐、疑、义、疏、音义、章句、诂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等等。

•注,释经以明其义曰注。

”(明代以后字或作“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

东汉郑玄集汉代今古文经之大成,曾为三《礼》作过注。

从他之后,“注”几乎成了经籍训释的统称。

“传”是用来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称为“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说文·竹部》:

“笺,表识书也。

”典型代表是《诗经》毛传郑笺。

《毛诗》篇首“郑氏笺”孔颖达疏:

“郑于诸经皆谓之‘注’。

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

‘笺者,表也,识也。

’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

故特称为笺。

•如孔子着《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诂训传》。

《诗·墉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

“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郑笺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订正的注释。

•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

•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使其可被识别。

•这两方面的内容统一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

•例如《诗经·墉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注:

“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笺云:

“仪,威仪也。

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三)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它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其主要特点是:

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着重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王逸的《楚辞章句》也属于此类。

这种体式的优点是对文献的注释更富于整体性,有利于对全篇主题的开掘。

但一般较为繁琐,不如传注那样简明,所以古代通人往往“羞为章句”。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集注、集说、集释等。

一部重要的作品,注解往往很多,将这些注解汇集在一起,加以选择,再加上自己的注解,即为集解。

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楚辞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王先谦《庄子集解》、《荀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等。

•集解的特点是博采众家之长,使读者对各家注释一目了然,其中还可能发现已佚注本的内容,可用来辑佚。

•2、集多书予以注解。

如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是集《春秋经》和《左氏传》而加以注解的。

•《论语·学而》: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

“马曰:

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王曰:

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义疏,简称“疏”,《说文》中释为“通也”,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疏义”等,简称“疏”。

•“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

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正义:

•“疏”又称“正义”。

唐朝是汉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政治文化的大一统局面,唐太宗诏孔颖达与诸儒编纂五经义疏,兼采先儒旧说和各家义疏指长,定名为《五经正义》,取“正前人之疏义”义。

•《周易正义》十卷: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

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五十卷: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

晋杜预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