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401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9

古诗词阅读

江上

孙蕡

江上青枫初着花,

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

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

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

又是沧洲阅岁华。

注释孙蕡(fén):

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元末明初诗人。

【作者简介】

孙蕡(1337—1393),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平步(今顺德平步乡)人。

生于元至元二年(1337年)。

他仪表堂堂,性格通达、豪爽。

孙蕡于书无所不读,写起诗文来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

初读起来好像并无刻意经营,细加体味,则气象雄浑,兴喻深致,有魏晋风度。

他从小就志气不凡,不随便与人交往,乡间的人都很尊敬他,称他孙先生。

孙蕡诗风清圆流丽,著述甚富。

今存九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诗歌鉴赏】

首联写出初秋时节,枫叶变红,远远望去,一片美好的景色,诗人的船歇宿在芦苇之中,红色的枫叶、青青的芦苇,营造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颔联写乌云过后突然下起了小雨,靠近河水的小村庄也沐浴在雨中。

颈联写渔船和归雁,渔船依然垂钓,江水回潮,大雁回归落于沙滩。

归雁一般都有思乡的意味,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诗人心底的忧愁已被风吹尽,在那滨水之处(沧州)每年也可以欣赏到江上的大好风光,又显示了诗人豁达的心境。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是如何理解的?

(2分)

示例:

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色的枫叶逐渐变红,远远望去,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的花儿。

(或:

作者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秋时节,江枫一片青色枫叶中点缀着红色枫叶的美景)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分)

诗人既有淡淡的思乡愁绪,又有看到美丽景色后开朗旷达的心境。

诗人原来有思乡愁绪,尾联“秋怀”一词,即心底的忧愁,流露出诗人离家千里,身在旅途中的思乡情感,但江行所见之景清新优美,心境也逐渐变得开朗旷达起来,尾联写心底的忧愁已被风吹尽,在那滨水之处(沧洲)每年也可以欣赏到江上的大好风光,即为明证。

文言文阅读

终北之国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

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顶有口,状若甔甀①,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澧③,一源分为四埒④,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亡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⑤。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长幼侪⑥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⑦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则饮神,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渎,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甔甀(dānzhuì):

盛水的陶器。

②瀵(fen):

泉水。

③醪澧(láolǐ)美酒。

④埒(liè)⑤札厉:

瘟疫。

⑥侪(chi):

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

繁衍盛多。

孳,繁殖。

阜,同“富”,繁盛。

【参考译文】

大禹治理水土,迷失了道路,误入一个国家。

(该国)濒临北海的北边,不知道距离齐州有几千万里,这个国家名叫终北国。

在国土正中有(一座)山,山名叫壶岭,样子像只小口大腹的陶罐,山顶有个洞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

(洞口)有水喷涌而出,名叫神瀵,气味清香胜过兰椒,味道甜美赛似美酒。

一(个)源泉分为四(道)水流,灌注到山下。

(泉水)流遍各处,经过全国,没有浸润不到的地方。

(这里)地气调和,没有瘟疫。

人民性情委婉顺和,不竟逐,不争斗;心地柔顺,品性怯弱,不骄傲,不妒忌;老幼同居,不分君臣上下;男女杂游,不需媒妁,不要聘礼;临水而居,不耕土地,不种庄稼;土气温适,不织布帛,不穿衣服;百年而死,不短命,不生病。

这里的人民繁衍兴旺,人口无数,只有喜悦安乐,没有衰老愁苦。

这里的风俗爱好唱歌,成群结队,轮流歌唱,歌声终日不停,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泉的水,力气和心志便又恢复中和与平静。

(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了,十几天后才能苏醒。

(人们)用神泉的水洗澡,肤色柔滑而有光泽,香气十几天才消散。

周穆王在北方巡游时经过这个国家,一住三年,流连忘返。

(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他)不吃酒肉,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两处)(2分)

亮其俗好声相携而选谣终日不辍音

其俗好声/相携而选谣/终日不辍音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同“途”,道路)

(2)臭过兰椒,味过醒醴.(气味)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沿着,顺着)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了,十几天后才能苏醒。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6.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

“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想。

现代文阅读

(一)凌晨四点的月光

陈志宏

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像那晚那样默默凝视凌晨四点的月亮。

浓而厚的夜幕,挂着一弯残月,微亮的一点,发出惨白的光,虚弱无力,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远山如墨,近树似黛,好似沐在牛乳中,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周遭虫嘶不歇,间或一声夜鸟啼鸣,划破长空,静夜逾静。

陪我一起看月亮的,是我远道而来的小叔叔。

那年我刚好20岁,一个早春的夜里,父亲遽然离世,顿感天塌地陷,感觉被一股奇异的力量裹挟着,毫无反抗余力,不知不觉堕入暗夜,看不到一丝光亮,摸不到前行的路。

灰暗的心把文字涂抹成颓废态,发表在校报上,七弯八拐,被小叔叔知道了,他决定南下赣州来看我。

见我第一眼,小叔叔板起脸孔,严厉训斥:

“你不要想干蠢事,都这么大的人了,要懂事,学会坚强。

寻短见是最没出息的,你爸爸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

”我无言以对,默默低头,极力控制不流出眼泪来。

他陪我在食堂吃了一顿晚饭,顺便给了我60元钱。

钱这么俗气的东西,在那个时候,让我感受到了亲情和温暖。

饭后,小叔叔陪我在校园里走了一圈一圈又一圈,两人相对无言,唯有春风笑。

父亲有四个兄弟,唯有小叔叔成功跳出农门,在省城的邮电单位上班,做水电工。

我在村里,他在城里,平时很少接触,叔侄关系并不算亲密。

他从南昌过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虽忧郁不散,但惊喜已至关键时刻,亲情总能显现其威力,展示其魅力。

小叔叔收入并不高,为了省钱,他托熟人关系,搭乘“昌吉赣”线邮车过来。

他们沿105国道一路收放邮包,原本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十多个钟头。

邮车披星出发,下午才把叔叔送到我的学校门口,接着又往赣州城驶去。

小叔叔和开车师傅约好,第二天凌晨四点,邮车来接他回南昌。

那夜,小叔叔和我挤在学生宿舍的单人小床上,怕打扰其他同学休息,相卧无言。

安眠的夜,时光总过得很快。

临近凌晨四点,我们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急急忙忙赶到校门口,却没看见邮车的踪影。

小叔叔看看手表,才四点过五分,在月光下焦急地徘徊,生怕错过了邮车。

我静立在月下,抬头凝视月亮,环视远山近树,心头的郁结慢慢化解。

年月照方寸心,如清水洗尘,一点点去除心间的轻尘浮埃。

凌晨四点的月光是我人生的初见。

此前之后,我都不曾认真打量过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月光。

在这如洗的月光里,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读懂了人生的不易。

那片赣南月以亮光为笔,在大地之上,在我的心间,更重地写下了人生忠告: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久等邮车不来,小叔叔不再踱步,蜷缩在月下小憩,我悄悄地挨着他席地而坐,不知不觉我们叔侄俩竟在月光中睡去。

邮车喇叭在校门口响起的时候,时针已指向6点,天亮了。

看到邮车鲜红的尾灯在赣南山区林密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站在清晨的我,伸了一个懒腰,默默地告诉自己:

——真的,天亮了。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本文通过写叔侄二人凌晨四点等车的事,叙写了自己走出心理阴影,终获成长,并抒发了对亲情的赞美和感恩之情。

8.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分)

因为失去父亲而悲伤、绝望的心理。

9.文章以“凌晨四点的月光”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

“凌晨四点的月光”既是文章描写的重点,又隐含着双关的寓意,还贯穿全文,成为线索,并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10.“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写景的语句很多,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示例:

“浓而厚的夜幕,挂着一弯残月,微亮的一点,发出惨白的光,虚弱无力,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这句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光的惨淡,就像“我”此刻失去亲人的心情,烘托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11.阅读结尾的画线句,体会“天亮了”的含义。

(4分)

“天亮了”既指太阳出来,天亮了;又指“我”在小叔叔的亲情感染下,终于走出了父亲死亡的心理阴影。

(二)千古沧桑话大晟(shèng)

陈鹏宇

①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组北宋时期的“大晟”编钟,共八枚。

它们大小相近,形制相同。

形制上,这些编钟与先秦古钟十分接近,是北宋徽宗崇宁年间,仿照当时出土的春秋宋公戌钟铸造的。

②宋公戌钟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出土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崇福院内,共六枚。

据古书记载,宋人是商人的后代,而商人出自传说中的帝王颛顼[zhuānxū]。

颛顼所用的古乐号“六茎”,古钟恰好有六枚,时人便以为是“六茎”所用乐器。

再加上应天府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潜”之地一一黄袍加身之前,赵匡胤的官职是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故而登基后取“宋”为国号。

宋州后来也就改名为“应天”,以示“应天之命”。

在受命之邦挖出了带有皇朝国号的古器,举朝以为是祥瑞。

宋徽宗便命大司乐刘昺(Bǐng)按这几口古钟的形制,仿制一套编钟,再现上古的雅乐。

③古钟的形制容易效仿,制作技艺却无法复原。

先秦的编钟,大小相次,一钟双音,这种工艺早已失传。

当时的编钟,大小一致,厚薄不同,每枚钟只能发出一个乐律的乐音。

④传统上,乐音根据音高的不同分为“十二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其中,黄钟律是基准。

但世异时移,黄钟律已无法确定。

为此,宋徽宗下诏,博求“知音”之士。

后来,官员们终于在西蜀寻访到一位九十余岁的老者,名叫魏汉津,自称学过“鼎乐之法”。

魏汉津向宋徽宗进言,认为黄帝创设黄钟之律,律管长九寸。

夏禹效法黄帝,“以身为度”,将左手中指第三节、无名指第三节、小指第三节的长度合为九寸。

他请求宋徽宗将左手这三节的长度赐予臣下,以确定黄钟律的律管长度,再由律管推定容积。

先铸造九鼎,以象征天下九州;再铸造高九尺、容九斛的大钟,以为标准器;最后再铸造新乐编钟。

⑤这番说法迎合了笃信道教的宋徽宗的心思。

于是,在刘昺的督导下,负责乐器铸造的机构—一“铸泻务”,便按照魏汉津的理论,参照宋公戌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兴造。

同年七月,作为标准器的景钟铸成。

次年七月,九鼎成。

八月,编钟等新乐乐器成。

按照当时的礼制,大晟钟共有十二编,每编二十八枚,包括正声钟十二枚、中声钟十二枚、清声钟四枚,共三百三十六枚。

⑥九月朔,宋徽宗驾临大庆殿,与百官庆贺“鼎乐”落成。

在新乐演奏的时候,居然有白鹤数只,从东北方飞来。

于是龙颜大悦,下诏褒美。

至于新乐的名号,既然尧乐称“大章”,舜乐称“大韶”,今乐直追上古,宋徽宗便赐名“大晟”,新乐编钟被称为“大晟钟”。

创制大晟乐是宋徽宗的得意之作,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大晟钟被宝藏于宫中,大晟乐则被颁行于四方。

⑦可是,四海弦歌挡不住金人的铁蹄。

大晟钟铸成之后二十二年,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往北方。

三百三十六枚大晟钟,或在围城之际被宋人埋入汴梁城下,或作为战利品被金人赏赐臣下,或被解往金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⑧八年之后,宋徽宗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大晟钟却继续在金人宫廷里演奏。

只是,金太宗名完颜晟,为了避讳,金人磨去了钟上的“大晟”,而重刻了“大和”二字。

入元后,大晟钟流入元宫。

元明鼎革,明人仍“斟酌用之”(明代朱载堉《乐律全书》),直至清初。

到了乾隆年间,梁诗正、王杰等人奉敕将宫中所藏古铜器编纂成书,发现内廷有四件刻有“大和”字样的古钟。

时人已不知晓它们的来历,以为是周代的古器,便将其编入了《西清古鉴》及《西清续鉴乙编》。

其中两件民国时被运往台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两件下落不明。

⑨如今,已知存世的大晟钟仅有二十五枚。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八枚,有两件是清宫旧藏,其余六枚则来自购买、调拨和捐献。

1958年购藏的那件,刻有“大和”二字,并且有明显削磨过的痕迹,显然是靖康之难的见证者。

这八枚囊括了大晟钟的全部三个类别,涉及了七种乐律,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经检测,它们仍能发出清晰的乐音。

袅袅余声中,它们似乎还在诉说着汴京的繁华、亡国的悲凉和千年的沧桑。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大晟钟,属于事物说明文。

(2分)

13.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指出文中表明该种顺序的词语。

(4分)

时间顺序。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同年七月”“次年七月”“八月”“九月朔”“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八年之后”“入元后”“元明鼎革”“清初”“乾隆年间”等。

1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据古书记载,宋人是商人的后代,而商人出自传说中的帝王颛顼。

不能删去。

因为“据古书记载”说明后面的说法来自于古书,如果删去,来源不清,可信度不高,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3分)

如今,已知存世的大晟钟仅有二十五枚。

“仅”是“只有”的意思,包含着遗憾之意,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6.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属于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按照当时的礼制,大晟钟共有十二编,每编二十八枚,包括正声钟十二枚、中声钟十二枚、清声钟四枚,共三百三十六枚。

列数据。

列举准确的数据,具体说明大晟钟的组成,让读者了解其规模。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大晟”编钟藏于故宫博物院,为北宋时期仿制而成,至今能完整地奏出大晟乐。

B.古音“十二律”指的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C.“大和”古钟其实就是“大晟”编钟

D.古代“以身为度”,“大晟”编钟黄钟律的律管长度以宋徽宗的身体为参照制成。

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大晟”能完整地奏出大晟乐文中并没有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