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6031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第10课 谈中国诗

钱钟书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

(1)理解作者观点;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激趣导入

钱钟书无疑是一个谜一般神秘而又富于魅力的人物。

照相机式的记忆力,纵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的机趣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使得钱钟书极富传奇色彩,蜚声海内外。

更有甚者,外国记者如是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

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简直把他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现象不得不说,这就是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连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

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富于暗示 ②中西诗内容、作风相合

微任务活动一 理解作者观点

1.作者谈中国诗的立场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较文学。

2.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具有哪些特征?

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

从发展看

从形式看

从技巧看

从语言看

从内容看

答案 ①中国诗是早熟的 ②中国诗篇幅短小 ③中国诗富于暗示 ④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⑤中国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3.在论述中国诗的特点时,作者把哪一个特点说得最详细?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把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说得最详细。

作者首先说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接着说中国诗往往在无言中蕴含神秘;中国诗喜用疑问句发问引思,诗歌荡气回肠。

(2)之所以说得最详细,就是要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中国诗的含蓄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是最出名的。

4.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如果有,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5.中国诗与西洋诗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外国诗呢?

(请用课文语句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研究外国的诗会使我们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如到外地旅游能增加对家乡的爱恋一样。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钱钟书《谈中国诗》善于用“比”,即比较、类比、比喻等。

试举例加以分析。

1.运用比较。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对中外诗歌进行了多角度比较,如中外诗歌的发展史、篇幅长短、风格特色、语言形式、思想内容等,观点明晰,分析令人信服。

2.善用类比。

本文善用类比方法,用读者熟悉的事物加以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

为了证明“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作者用中国绘画里早已有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以及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周到作类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诗的特点。

3.多用比喻。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句,不仅很好地证明了本文的观点,还使文章的语言更形象、生动。

如“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证明了中国诗符合爱伦·坡“诗的篇幅‘愈短愈妙’”的主张。

微任务活动三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没有史诗,连最好的戏剧诗也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超常——早熟而早衰的原因,用反语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重逻辑严密、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的危害。

2.赏析下列语句。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有什么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闪电战”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诗在篇幅上的特征——短以及欣赏诗的速度快。

“轻鸢剪掠”是英国短语,意思是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

鸢,又名“老鹰”。

以“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加以论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诗简短而又意味悠远的特点。

(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暗喻。

“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

形象地说明了“诗体”和“诗心”的关系:

诗歌的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

比喻信手拈来,丰富精当。

(3)“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试对这段话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

用生活之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形象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4)“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怀孕的静默”应怎样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言外之意不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种言外之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正像胎儿在母体之中了。

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感。

(5)“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这‘不知’得多撩人!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整体句式相似,条分缕析,很有气势地证明了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征;“引诱”“不了了之”等表达活泼,富有情趣;最后一句运用感叹语气,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6)“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

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这两个句子中的两个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用“蛛丝网”和“钢丝网”、“乐队合奏”和“吹着芦管”的对比,深入浅出地指出了中国诗和西洋诗的差异:

中国诗低沉斯文,西洋诗高亢雄壮。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像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妙,有人认为不雅。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

像上面的句子,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中西本位文化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观点二)这样的句子虽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但用语过“俗”,态度过于严厉,“小畜生”磨牙咬人的比喻似乎有愤世嫉俗的意味,不容易让人接受,与上文的整体风格不太一致。

助读材料

1.文化昆仑——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江苏无锡人。

字默存,号槐聚。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

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

《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钟书治学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2.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3.本位文化论

所谓本位文化论,是指那种蓄意把中国和西方文化割裂开来,对外来文化进行排斥的论调。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许多人在文化上盲目“自尊”,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文化,对外来文化一概排斥。

反过来,西方有许多人也是狂妄自大,以西方文化为本位文化,对中国文化采取蔑视的态度而加以否定。

4.钱钟书名言小辑

(1)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2)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3)天下只有两种人。

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字词知识

1.严正:

严肃正当;严肃公正。

2.一蹴而至(cù):

蹴,踏。

至,达到。

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3.数见不鲜(shuòxiān):

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4.颦蹙(píncù):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

5.回肠荡气: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一、文艺评论

中国诗与中国画

钱钟书

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

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做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

当然,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要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把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也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

不过,批评史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批评。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也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也是当时一种文艺风气的表示。

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

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和他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

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

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

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必然和当然。

传统也有弹性,因而不得不变,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做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

批评史上这类权宜应变的现象,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表示传统并不呆板,而具有相当灵活的机会主义。

它一方面把规律定得严,抑遏新风气的产生;而另一方面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于因对抗而地位摇动。

它也颇有外交老手的“富于弹性的坚定”那种味道。

传统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愈迫切。

于是不再能委曲求全,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表现。

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也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例如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圣佩韦认为当时法国的浪漫诗派蜕变于法国十六世纪的诗歌。

中国也常有相类似的努力。

明清批评家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挂钩;我们自己学生时代就看到提倡“中国文学改良”的学者煞费心机地写了上溯古代的《中国白话文学史》,又看到白话散文家在讲《新文学源流》时,远追明代“公安”“竟陵”两派。

这种事后追认先驱的事例,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它会影响创作,使新作品从自发的天真转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法;它也改造传统,使旧作品产生新意义,沾上新气息,增添新价值。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

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健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里,节省了不少心力。

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

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零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瞰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

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而不见树。

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田地,所谓“此中人语”。

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

缘故是:

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旁人难于意会。

释袾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

“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

”这其实是生活里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

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

(选自《七缀集》,有删改)

赏析

 钱钟书在文中主要批评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批评他们对旧传统里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有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

作者善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生动透彻,风趣幽默;善用对比手法,将观点表达得准确清楚;同时引用古诗文,不仅使文章典雅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二、哲思散文

一个偏见

钱钟书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句中自称:

“敝魔生平最好讲理。

”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

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

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

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

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意见还不失禅宗《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

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

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

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

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

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

“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

”可谓客观极了!

但是按照希腊来阿铁斯《哲学言行论》六卷二章所载,偏有人拿着一只拔了毛的鸡向柏拉图去质问。

博马舍《趣姻缘》里的丑角说:

“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欲望的动物。

”我们明知那是贪酒好色的小花脸的打诨,而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偏宕之论确说透了人类一部分的根性。

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

假使我们说:

“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

”那又何妨?

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

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

就是独处一室,无与酬答的时候,他可以开留声机,听无线电,甚至睡眠时还发出似雷的鼻息。

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

这就是所谓“人籁”!

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

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

人的声音胜过一切。

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

唐子西的《醉眠》诗名句“山静如太古”,大概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

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融为一片的。

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

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

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清醒的睡梦。

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

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

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

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

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

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

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噪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

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

《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

《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

虫鸟鸣噪,反添静境。

雪莱诗《赠珍尼——一个回忆》里,描写啄木鸟,也说鸟啄山更幽。

柯律立治《风瑟》诗云:

“海声远且幽,似告我以静。

”假使这个海是人海,诗人非耳聋头痛不可。

所以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

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

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

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有删节)

赏析

 钱钟书的散文《一个偏见》,真是畅快淋漓!

偏见本不足褒,而作者睿智幽默地引经据典,讥古讽今,却把“一个偏见”描述得流光溢彩。

读之,仿佛是一把利剑,直指时弊!

又仿佛是一服良药入口,去痛消炎!

这两篇文章虽然有的属于文艺评论,有的是哲思散文,但在语言风格上有相同之处,请简要谈一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钱钟书的创作体现出一种绝顶的聪明与睿智。

他的幽默与讽刺不仅仅作为形式和技巧而存在,同时它还是一种精神,体现出创作主体的超凡心境和博大胸怀。

请以“高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体现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15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其实高考很像一个宴会,而且华美至极。

为了这个宴会,我们已经精心预备十二载。

怀着激动抑或悲壮的心情,我们盛装赴宴,义无反顾。

在这个华丽的宴会上,我们欢歌笑语,翩翩起舞。

自我的风采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人都是笑靥如花,心中仿佛盛满了蜜。

坐在考场中奋笔疾书,想起警戒线外还有一群人以海枯石烂的姿势屹立着,仿佛历经沧海桑田也不会改变,他们在等待着我们凯旋,心中不由多了几分甜蜜。

素材点击

 钱钟书先生居高临远,鸟瞰世界诗歌,透视全球诗境中的中国诗的特征,体现了独特的诗学精神:

包容的、融合的、联系的、辩证的。

中国诗和外国诗有差异之处,更有相通之处。

中西方文化是并峙的,钱钟书坚决反对把文化割裂开来的本位主义做法,以维持文化的交融性。

中国诗与西洋诗的并立与对峙的诗学精神,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当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洪水般袭击了中国的寸土寸壤。

西方文化的先进性敲打着饱受磨难的中国人的心,有些人滋生出一种对“优势文化”盲从的心态。

钱钟书先生如果还活着,一定会叫那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来咬这些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的人!

《谈中国诗》启迪我们:

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尊重异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之长,发展民族文化。

角度运用

精彩运用

 正如中式教育有着坚实的学科大地,却住在井里;英式教育有着广袤的素质之空,却无落足之地。

英国走到井边,拾起石子,开始建设自己的大地;我们却笑以为自己是最佳模范,仍住井底。

孔子早已向我们阐明了从师学习的道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昌黎亦曾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英国择我善者,我们切不可以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技高一筹,实际上,这恰恰是英国在这平等的交流学习中抢占了先机。

英国看到了我们的优势,不巧的是,我们看到的也是自己的优势。

归根结底,国人对教育的观念仍然老套而片面。

教育不是标准化生产,一套试卷不足以作为标准来束缚教育;教育不是为了让人们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