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964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 酶与酶促反应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有

机物。

2.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酶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且易受温度和pH等

的影响。

5.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其空间结构并没有

被破坏,在适宜的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

而高温、

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去

活性。

1.酶的概念与特性

(1)酶的概念:

①来源:

由活细胞产生。

②功能:

具有催化活性。

③实质:

是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

[连线]

2.酶促反应

(1)细胞代谢与酶促反应:

①细胞代谢是指生物体内不停地进行着的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

②酶促反应:

指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pH:

a.在最适pH下,酶活性最大,高于或低于此pH,酶活性均降低。

b.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心等发挥作用的。

②温度:

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超过某个数值后,酶促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b.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

③酶浓度和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2)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3)低温和高温都会导致酶失活(×)

(4)酶的特性只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5)最适温度或pH时,酶的活性最大(√)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组成元素都为C、H、O、N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解析:

选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其中R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

3.人摄入的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但不能分解纤维素,这说明酶具有(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解析:

选B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不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这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

A.酶是蛋白质

B.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解析:

选C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相对无机催化剂而言,化学本质不同,且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条件等。

5.活细胞内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

A.细胞核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解析:

选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6.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麦芽糖酶

解析:

选B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7.下列对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适温度都是37℃

B.只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

选C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所有酶都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核心要点

验证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

1.酶具有催化性和高效性的实验验证

(1)实验设计:

(2)典型实验:

2H2O2―→2H2O+O2↑。

①加入H2O2酶(新鲜肝脏研磨液或马铃薯片或酵母菌溶液等)。

②加入FeCl3(无机催化剂)。

③加入蒸馏水(空白对照)。

①与③对照可证明酶具有催化性;①与②对照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3)模型的建构与解读:

项目

内容

条件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的进行

自变量

是否加入催化剂以及催化剂的种类

因变量

催化效率

观察指标

到达反应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结果

催化效率:

加入酶>加入无机催化剂>加水

结论

酶具有高效性

  [名师点拨] 对酶催化作用的认识

(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设计与模型建构

(1)实验设计

①设计思路一:

换反应物不换酶。

实验组:

反应物+相应酶溶液→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

另一反应物+等量相同酶溶液→反应物不被分解。

②设计思路二:

换酶不换反应物。

实验组:

反应物+相应酶溶液→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

相同反应物+等量另一种酶溶液→反应物不被分解。

(2)锁钥假说

①图中A表示酶,分解反应中B、合成反应中B和C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

②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3)专一性模型的建构与解读

①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反应物A反应。

②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反应物A反应。

3.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模型建构

(1)实验设计

实验的自变量(即单一变量)为温度或pH,因变量是反应物分解的速率或存在量。

在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在探究酶活性的最适pH时,需先将酶置于一定的pH条件下,然后再加入反应物。

(2)模型建构

①在一定温度(或pH)范围内,随温度(或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酶活性。

③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④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温度(或pH)的酶促反应的速率可能相同。

4.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图甲表示在其他条件适宜、酶数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

(2)图乙表示在反应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名师点拨] 研究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实验的两个注意点

(1)当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pH等能够影响酶活性的其他因素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时一定要遵循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选择过氧化氢的酶促反应,用于鉴定的试剂也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加热,加热会改变溶液的温度,两者均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题组冲关]

1.下面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解析:

选C 在图甲中T0时酶的活性最高,应是最适温度;图甲中Ta是因为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但空间结构没有改变,而Tb处是温度过高,导致酶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丧失了活性;乙图中Tb到Tc的麦芽糖积累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温度高使酶已经失活,如果是酶活性达到最大,积累量还应该继续上升;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应是最适温度,即图甲中的T0。

 

2.现有三支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均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乙、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甲和乙实验中,酶的不同种类为自变量

解析:

选C 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自变量是酶的种类,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试管甲和丙比较,自变量是温度,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是RNA,大多数是蛋白质

B.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也发生化学反应

C.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

D.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解析:

选A 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与无机催化剂一样,酶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不变;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食物中的酶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形成氨基酸或核苷酸;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2.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说明酶具有(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D.稳定性

解析:

选A 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说明了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结构的特异性决定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3.右图反映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

B.当温度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

D.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a温度下的活性低

解析:

选A 由图可知,温度为b时,酶的活性最高,故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温度为d时,酶已经失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升高,超过一定温度,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直至将为0;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在a温度下的活性高。

4.如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

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中b为催化该反应的酶

B.该模型能体现酶活性易受温度的影响

C.该模型中c为该反应的底物

D.该模型能体现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

选B 该酶作用的模式图中未涉及温度,所以该模型不能体现酶易受温度的影响。

5.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使反应物断开化学键所需的能量降低

C.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增加了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解析:

选C 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

6.以下对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

B.酶可以在死细胞中合成

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解析:

选D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7.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列最确切反映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是(  )

解析:

选B 当酶的数量一定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与B选项中的曲线图相符合。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

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

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

向3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B.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C.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多

D.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

解析:

选A 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2号pH过高,3号试管pH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产生气泡速率较低;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

9.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3%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反应温度

0℃

60℃

100℃

碘液

2滴

2滴

2滴

A.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B.本实验探究的是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

C.淀粉溶液和酶溶液可直接混合后再在相应温度下保温

D.①③组实验结果均出现蓝色,其原因都是酶永久失活

解析:

选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如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本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控制到相同温度后再混合;0℃时,淀粉酶活性很低,淀粉几乎未分解,所以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

100℃时,淀粉酶变性失活,淀粉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所以10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

 

10.如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增大①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B.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②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④的浓度增加一定会抑制反应速率

解析:

选D ④表示生成物,在非可逆反应中,生成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而在可逆反应中,生成物的浓度会抑制反应速率。

二、非选择题

11.完成下列有关酶实验的问题:

(1)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本实验的______变量,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本实验的因变量。

此外,试管的洁净程度、是否准确滴加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等都是本实验的______________变量。

(2)在37℃、pH=6.8时,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作催化剂所释放的氧气量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使用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那么本实验的原

理有:

①淀粉遇碘后,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复合物。

②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______________(填“显”或“不显”)蓝色。

③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后,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酶的活性。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自变量是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而试管的洁净程度、是否准确滴加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等都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2)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比用FeCl3作催化剂所释放的氧气量多。

(3)①淀粉遇碘变蓝是因为形成了蓝色的复合物;②麦芽糖遇碘不变蓝;③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后,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水解,酶的活性高;若变蓝或蓝色变浅,说明淀粉没有水解,则酶失活或活性低。

答案:

(1)自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无关 

(2)酶具有高效性 (3)①蓝色 ②不显 ③溶液是否变蓝色及蓝色的深浅

 

一、选择题

1.科学家证实:

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这一结果表明(  )

A.酶都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

B.RNA具有催化作用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解析:

选B 将该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后,剩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剩余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来提高反应速率

B.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

C.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

解析:

选A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应该是其作用温度,酶的保存要保持其低活性,一般在低温下保存;pH过高过低,都可使酶失活,故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变化的影响;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

3.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具有催化作用

C.酶都具有消化作用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解析:

选B 酶是蛋白质或RN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具有催化作用,而不是消化作用;酶是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的合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解析:

选A 许多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5.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酶已失活

B.甲酶能够抗这种蛋白酶的降解

C.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解析:

选A 甲酶用蛋白酶处理后,酶的活性不变,说明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乙酶用蛋白酶处理后,随时间推移酶的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使乙酶分子结构改变,从而降低了乙酶的活性。

6.下图1是麦芽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2是在麦芽糖含量一定、最适温度和pH时,麦芽糖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为a和d时,麦芽糖酶失活

B.温度为c时,e点不变,f点右移

C.温度为d时,e点为0

D.若温度由d下降到c时,e点不变,f点左移

解析:

选B 温度为a时,麦芽糖酶活性降低,不会失活;温度为c时,酶活性比最适温度时低,反应速率降低,但生成物的总量不变,故e点不变,f点右移;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并不改变原来的反应,温度为d时,酶失活,但反应依然能进行,故e点不为0;若温度由d下降到c时,酶的活性不能恢复,f点右移。

7.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m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m生成产物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若仅增加物质m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解析:

选D 如果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显著,改变酶促条件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减弱,达到活化状态需要的能量增加,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二、非选择题

8.[实验探究]某同学为验证pH对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

请回答:

实验方案:

a.取5支试管标上A、B、C、D、E。

b.在A、B、C、D、E5支试管中各加入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c.然后再各加入10mL的3%可溶性淀粉溶液。

d.在A试管中加入2mL2%盐酸,B试管中加入2mL5%盐酸,C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D试管中加入2mL2%氢氧化钠,E试管中加入2mL5%氢氧化钠,摇匀。

e.实验进行5min后测定试管中可溶性淀粉含量。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案修正后,进行了实验,记为实验一。

同时还做了如下实验二:

将加入5支试管中淀粉酶溶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

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淀粉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实验一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甲是第_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曲线甲和乙中,淀粉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a、b两点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实验中c、d顺序不对,应先进行d再进行c。

②没有对温度等无关变量的控制,步骤e应改为:

将5支试管放在适宜的恒温水浴中,进行实验5min后测定试管中淀粉含量。

(2)①pH 可溶性淀粉的变化量 ②二 甲与乙所用时间相同,但甲分解的淀粉量较少,说明甲中所含酶的量较少 ③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酶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酶的用量不同,相同时间内分解的淀粉量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