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史重点.docx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语言学史重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功能角度:
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二)具体研究对象:
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
(三)研究时段:
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四)研究方法:
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五)研究对象的状态:
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
(六)研究角度和范围:
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类别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
三、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
1.一般的划分方法
(1)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
(2)近代语言学(19世纪)
(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五段两线三解放
“五段”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指“整齐论”和“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2.传统语文学的定义、性质、局限性
定义:
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
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性质:
“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
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局限性:
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
四、古希腊语言研究
1.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重要争论:
“词”“物”之争
(1)公元前五世纪:
自然派:
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惯例派:
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柏拉图《对话录》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
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
规则派:
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
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以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为代表)
异常派:
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
--帕加马学派(以斯多噶派学者为代表)
3.芝诺创立的哲学学派——斯多葛学派
芝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斯多葛学派,又称为画廊学派。
斯多葛学派:
创立于希腊化时期,分别探讨了语音学、语法学和词源学,提出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二分法,在语言中区分“能指”和所指,其对语言地位的认识与今天语言学的某些观点非常相似。
语言学特别是语法学,是在斯多葛学派时期才首次在哲学中获得独立地位的,斯多葛学派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在语法学方面,他们从理论的角度,确定了语法范畴,提出了“格”的名称。
如:
(1)语言的声音或“材料”是一种象征符号;
(2)语言的符号意义,即“所说有内容”;
(3)符号所代表的外界事物:
格范畴/词类划分(名词、动词、连词、冠词、关系代词)。
4.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该学派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理论,使语言学特别是语法学达到了希腊语言学研究的高峰。
该学派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亚里斯塔尔库斯(亚里斯塔克,前2世纪)被看作科学荷马学的创始人,语法研究的许多成就也都归功于他。
不同于主要从哲学观点出发研究语言的斯多葛学派,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对语言发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语言看作文学研究的一部分,另外他们坚持类比论的观点,并应用于文本的校订。
5.狄奥尼修斯的《读写技巧》(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读写技巧》又叫《语法术》、《希腊语语法》,书中简要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
书的开始阐述了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心目中的语法研究的内容,认为语法是有关诗人和散文作家使用语言的实际知识。
这是现存的第一部明确描写希腊语语法的著作。
五、古罗马语言研究
1.瓦罗《论拉丁语》
规则与变则。
把语言分成三个部分:
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
在词源学方面,瓦罗认为语言从最初数目有限的原始词发展而来。
在词源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区分了派生构词、屈折构词。
在形态学方面:
发展希腊语传统,对拉丁语的词汇进行分类。
如:
希腊语有五个格,拉丁语有六个格。
2.多纳图斯《语法术》
内分简编和详编两种:
简编只有若干问答和八类词;详编包括音论、字母、拼音、诗律、重音、正误、诗歌语言、比喻几部分,特别注意实用方面,一直被采用做拉丁语课本,教人怎样正确地写作和说话。
3.普利西安著作《语法原理》
可说是拉丁语法学家的代表作。
主要是把狄奥尼修斯的《读写技巧》以及阿波洛纽斯的著作中的语法体系,尽可能地运用于拉丁语的描述。
普利西安的主要观点:
(1)语音学
字母是话语中的最小部分,字母的描写包括发音和音节结构的描写。
根据他的定义,字母是分节语言的最小语音部分,具有名称、形体和音值等特性。
(2)形态学
词是句法结构的最小单位,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单位。
(3)词类划分:
八种
普利西安提出了由狄奥尼修斯和阿波洛纽斯确立的含有八种词类的传统体系,取消了冠词,又把叹词单独分为一类。
六、古印度研究
1.巴尼尼的《梵语语法》
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学者巴尼尼(Panini)研究《吠陀》的语法,著《梵语语法》,又叫《巴尼尼语法》。
对梵语的词形变化和词的结构、词类和句子作了精密的分析,对梵语的语音结构和语流音变作了周详的描述。
2.古印度语言研究的成就
古印度人对于语文研究的成果是卓越的,它所发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词法:
区分词根、后缀和词尾,词根又分为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
(2)词类和词形变化:
分为动词和名词。
还有前置词和小品词。
动词有人称、态、式等变位,名词有8个格。
(3)语音分析:
根据语音生理属性分类:
①依声门开闭:
无声音和有声音。
②依口腔开合度:
元音、半元音、紧缩音和闭塞音。
③依发音部位:
喉音、腭音、头音、齿音和唇音。
(4)历史比较法的萌芽:
巴尼尼把梵语跟其他梵语方言对比。
中世纪欧洲语言研究
中世纪早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拉丁语语法的研究。
七、“三才”“四技”
中世纪的教育以“七艺”为基础,包括“三才”和“四技”
三才(trivium):
语法、雄辩术、修辞学
四技(quadrivium):
音乐、算术、几何、天文
“三才”“四技”的划分及其名称,是罗马的学者和政治家波伊提乌提出来的。
其中语法是中世纪学术的基础,它不仅是七艺之一,而且也是正确地读写拉丁文的必要知识。
八、中世纪后半期的语言研究
1.亚历山大和《教学手册》
《教学手册》实用性极强,是整个中世纪时期通行的一本必读课本,有些学校用的时间更长
2.《第一篇语法论文》(《首篇语法专论》)
作者不祥,是冰岛第一位语法家。
此书也是冰岛首篇语法专著,比布拉格学派早大约800年,触及到该学派音位理论的某些内容,并已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音位的概念。
3.摩迪斯泰学派的思辨语法
思辨哲学是受经院哲学影响下进行的语言研究。
经院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神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企图解决信仰与理智之间、唯名论与唯实论之间的矛盾。
因此思辨语法反映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种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
思辨语法学家用这些原因来解释语法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语法现象的说明和描写,而是探索语言内部的原因和理论。
4.希斯帕尼斯的语法
希思帕尼斯认为意义是“通过习惯的声音对一个事物的表达”。
他把意义分为主要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部分。
词根表示的意义是主要意义,词缀表示的意义是附加意义。
附加意义是通过词缀表现出来的。
假设是承认一个实体名称代表一个事物。
希斯帕尼斯认为假设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假设是承认名称能够指称事物,而意义是强迫一个声音指示一个事物。
意义是词汇特性;假设是名称特征。
意义反映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假设反映代替物与被代替事物之间的关系。
假设也可分为两种,即形式假设和物质假设。
形式假设表示所指称的人,物质假设只代表这个词本身。
所谓“名称”,是对“代表现存事物的词汇的理解”。
在希思帕尼斯的影响下,十三、十四世纪的语法家对布在的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进行了探讨,后称为“摩迪斯泰学派”,他们的语法都称为“思辩语法”。
代表作是1310年德国埃尔福的托马斯所撰的《论思辨语法》。
5.摩迪斯泰学派观点小结:
A.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词形与词义之间没有天然的、内在的联系;
B.自然界和语言结构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语言都有自己的系统,都是由有限的单位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
C.如果能够证明大自然的规律与语言内部的规律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就能解释语言现象。
D.在两种规律中,还有第三种规律,就是我们的认识规律。
成就:
思辨语法体系标志着句法分析的新发展和语言理论上的新成就。
由此可见,中世纪的语言学已建立了一种明确、系统的句子结构理论和句法关系理论,它比普利西安的语法分析更深刻,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不足表现在:
第一,他们过分注意宏观的研究,而忽略的微观的研究,特别在形态学方面,成就很少。
第二,他们用于证实自己观点的例句大多出于个人的编造,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程式化的痕迹较为明显。
九、经验语法、理性语法
1.经验主义哲学和经验语法
(1)培根:
知识和观念来自感觉经验,后者则从自然中得到,其内容是客观的,研究者从感性的材料中获取合乎规律的东西。
极端形式表现为休谟的完全否定知识具有先验成分的观点。
(2)洛克【英】:
现代欧洲语义学的鼻祖,代表作:
《论人类认识》(1690),在该书第三卷中,他专门讨论“词语及其一般语言问题”,主要是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各种语义。
他在词汇语义学方面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仍然是应用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中心课题。
--结构主义语言学
(3)霍尔德:
《言语要素》1669年,对元音辅音作了科学的分析。
2.理性主义哲学与唯理语法
理性主义:
强调理性思维,一切知识都来自理性,只有理性才靠得住,感觉是不足为凭的。
代表人物:
笛卡尔
感觉是不可靠的,人们要想获得真理,就必须使理性摆脱感官的干扰。
基础:
相信人类有相同的思维结构,所以人的思想能够用一种普遍语言表达出来。
主要内容:
寻找支配世界语言的共同原则、决定现存语言文字形式和语法结构的共同因素,探索语言与思维逻辑社会文化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言学
3.保尔·罗瓦雅尔学派(以笛卡尔哲学为基础)
(1)代表人物:
阿尔诺、朗斯洛
(2)代表著作:
《普遍唯理语法》。
人的思维和高于一切权威的理智是相同的,存在于一切语言中的语法在表达思想上有一致性。
第一部分字母和书写文字,第二部分词意的各种形式及其所依靠的原理和法则、唯理主义的词类分析
4.英国语言学家的普遍语法思想
(1)詹姆士·哈利斯于1751年发表了《对语言和普遍语法的哲学探讨》一文,强调语言的普遍性,他反对经验主义,主张天赋观念。
他坚持语法的普遍性,认为概括共同思想的能力是上帝赋予的。
他认为,人类的说话能力与识别事物、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密切相关。
他还认为,词与所指称的实体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他认为词是有意义的声音,句子是有意义的声音复合体。
语言是连在一起的有意义的语音系统。
(2)詹姆士·伯尼特:
大力支持哈利斯的观点。
在他的论著《论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中》,没有明确否认语言是上帝的恩赐,但他着重论述了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有语言之前,早已有了人类社会,语言的出现必须以社会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人必须要先有概念,才能产生表达概念的语言。
他试图从现存的语言中去寻找所谓“原始语言”的残余和演变过程。
“原始语言”缺乏抽象概念,语法形式简单。
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概念就是语言不发达的表现。
汉语的许多概念用一个词表达,因此他认为是有“严重缺陷”的不发达的语言。
伯尼特的理论显然是缺乏科学性的。
十、十八世纪中后期关于语言起源问题的研究
1.洛克论人类的抽象能力
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于1690年出版的《人类悟性论》一书里解释那是一种抽象的能力。
人们看见粉笔、雪、牛奶等有相同的颜色,会在他们的脑子里用“白”这个一般的概念概括这些个别的感觉。
2.亚当·史密斯
相信最先造出的都是动词,因为在他看来,事物可以用手指指出或者摹仿,而动作不能。
3.斯图瓦尔特
认为最先造出的是名词,因为动词可以用手势来补充。
4.卢梭[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1755)
认为语言最初是人类经过详细考虑相互定造成的。
语言起源于指示性和模仿性的手势和自然的呼叫声。
抽象的词汇来自具体的词汇。
复杂的语法来自于简单的语法。
5.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1772)“摹声说”
普鲁士科学院1769年的评奖征文。
感叹说也好,摹声说也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知从个人方面去推测语言的起源,而漠视了语言的社会性。
历史比较语言学
十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定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是将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利用这门学科一方面可以研究相关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找出它们的共同母语,或者明白各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它的出现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十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前期的三位奠基者
1.葆朴【德】第一个将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家。
(1)1816年:
《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标志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葆朴也就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第一个典基人。
(2)葆朴的主要观点:
A.任何语言的句子都是以主语—系词—宾语的方式构成。
B.粘着理论:
从起源来看,词的屈折形式曾经是一个独立的词。
2.拉斯克【丹麦】:
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3.格里姆【德】
“格里姆定律”,即辅音音变规律。
现在我们一般称为“语音对应规律”。
十三、洪堡特
1.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语言系统的思想3.语言是一个有机体
4.语言的创造性5.语言与思维6.语言与民族
他根据词形有无变化和变化的复杂程度,世界语言被划分为:
“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三个类型。
十四、施莱歇尔[德]自然主义语言观
1.语言有机体理论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
3.语言发展阶段论4.语言谱系树理论
十五、历史比较语言学前期和中期的成就和缺点
1.成就:
首先,语言的亲属关系得到了普遍的确认。
其次,比较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广泛的运用。
再次,语言学与语文学的分化日益明显,语言学开始取得独立的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也说,由于比较语言学的努力,印欧语的历史比较研究终于成了“十九世纪欧洲科学中主要工作之一,而且是最成功的工作之一”。
2.历史比较语言学前期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
第一,缺乏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二,他们的眼光常常停留在语言的最古阶段,而忽视对活的口语的考察与研究。
十六、青年语法学派
1.正式产生标志
1878年勃鲁格曼和奥斯托霍夫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问世,刊内由勃鲁格曼执笔的“序言”中,正式应用了“青年语法学派”这一名称,提到了“青年语法学派的倾向”、“青年语法学派的方法”、“青年语法学派的原则”等等。
因此,《形态学研究》的创刊,无疑标志着青年语法学派的正式成立。
2.主要论点
第一,影响语言变化的因素。
第二,研究中心和方向方面。
第三,研究侧重点。
第四,研究方法。
第五,两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3.青年语法学派与早期比较语言学家的分歧
分歧关键:
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性质有完全不同的认识。
第一,语言本质的分歧。
早期比较语言学家:
“语言有机体”理论和“两个时期”等观点。
青年语法学派:
认识到语言并非一个有生长、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独立机体。
第二,语言研究的目标和重点的分歧。
早期比较语言学派:
兴趣集中于从书面材料探溯语言的最古阶段,目的在于确定印欧语的原始形式。
青年语法学派:
重视现代语言和方言的重要性,力求尽量精确地观察历史发展中的语言事实,并坚持在分析语言现象时不超过已证实的材料的范围,拒绝对史前时期的无文字记载的语言状况提出任何假设。
十七、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进展
1.内部拟测法:
它主要立足于一个语言或方言系统内部,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入手,利手共时语言系统中的异常分布、空格、不规则的形态变化等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即以语言或方言系统弥雾机系统不规则的成分作为突破口,探讨语言的发展变化,从语言的寻找历史的过程和结果。
重建或构拟已经消失了的原始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
2.语言扩散研究:
“扩散”:
指语言演变的一种方式,指语的演变从一个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的横向传播,或者说语言系统中由少数词语开始的变化,逐渐扩大开来,扩散到其他相关的语词。
(1)波浪理论和方言地理学
创立时间:
1872
创始人:
J·施密特
波浪理论:
用方言的波浪扩散来解释方言之间的复杂关系。
原始印欧语在分化以前就曾存在方言分歧,各方言相互影响,各自的特点就像石子投入池塘后形成的波浪一样,向其他方向扩散,使后来的不同语族形成了许多交叉的特点。
方言地理学
【德】H·舒哈特
【法】J·齐列龙
“每个词都有它的历史”
二者相同点:
都是针对新语法学派的语音演变假说而提出,都是通过词汇在地哉上的护花来说明语音变化的不规则性,并且得出方言之间的接触没有规则性的结论。
(2)词汇扩散理论
创立人:
王士元(美籍华裔)
创立时间:
20世纪60年代
基本观点:
词汇的扩散首先从词开始,然后逐渐扩及整个相关的词语。
词汇扩散理论立足于语言共时系统中的变异,通过对大量汉语和英语材料的微观分析和统计,观察出语音变化是离散的、突变的,而这种音变在词汇中的实现,却是连续的、渐变的。
--------语音突变、词汇渐变
3.语言变异理论:
创始人:
【美】魏恩莱希拉波夫等
“异质有序论”把变异、系统与社会联系起来。
语言是以各种变异形式存在的,纷繁的变异形式表面上是杂乱无序的,实际上却是与各种社会因素有着规律性的联系。
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
西方现代语言学一般是指从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到20世纪50年代末转换生成语言学兴起之前的大约半个世纪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语言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个时期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初开始兴起,30年代到50年代中为其鼎盛时期,50年代末受到兴起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有力挑战,经过几年论战之后,60年代逐步衰落,其主导地位被转换生成语言学所取代。
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今对世界各国的语言学仍有重要影响。
十八、索绪尔的语言学说
(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二)索绪尔的思想来源:
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哲学。
(三)《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最重要的、也是惟一的一本著作。
(四)索绪尔的重要观点
1.言语活动、言语和语言
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言语活动(langage)、言语(parole)和语言(1angue)三样东西,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
(1)含义
语言(langue)--语言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语言是抽象规则的集合,而非具体话语的表达;总之,语言是一种社会契约,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并制约着人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
言语(parole)--言语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的行为和结果。
(2)区别
a.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的个人性(从含义中可以看出)
b.语言的心理性和言语的心理-物理性
c.语言的系统性和言语的散在性
(3)联系
a.“语言和言语是彼此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
b.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言语是与语言存在的形式。
2.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的社会-心理特点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3.语言的系统性与符号的价值
语言符号不纯粹是语言事实,而是系统的组成要素,这个系统代表了语言。
进入系统中的符号的功能,是由系统的组成成员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语言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形成一个整体。
在语言这样的符号系统中,各个要素是按照一定规则互相保持平衡的,同一性的概念常与价值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反过来也是一样。
词的价值不是由标志它的客观对象的关系来确定的,而是由它对其他词的关系及其在该语言中的地位来决定的。
价值就是系统的功能,价值就是语言事实在该语言系统中的意义。
由于价值决定了符号的功能,因此,价值的概念是索绪尔语言学说的体系中具有枢纽性意义的概念之一。
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主张区分两种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把语言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而历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形成系统。
换言之,共时语言学仅仅与语言有关,而历时语言学则与言语有关。
索绪尔认为,共时观点比历时观点更为重要。
如果语言学家只注意历时的背景,那么他看到的绝不是语言,而只是一系列在形式上变化着的语言现象。
他批评历史比较语言学:
“自有近代语言学以来,我们可以说,它全神贯注在历时态方面。
5.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有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之分。
索绪尔关于语言的定义,就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这些东西,可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来统称。
外部语言学要研究的内容有:
第一,语言学和民族学的一切接触点,语言史与种族史或文化史之间的关系,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语言中的反映等。
第二,语言和政治史的关系。
第三,语言和各种制度如教会、学校等的关系。
最后,凡是与语言在地理上的扩展和方言分裂有关的一切,都属于外部语言学的范围。
而内部语言学则不容许随意的安排。
索绪尔指出:
“语言是一个系统,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
”
6.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的机构中,一切要素都是按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运行的。
这两种关系相当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两个形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语言价值。
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连接在一起,彼此便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它们之间结成的关系,叫做句段关系。
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叫做句段。
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这种不在前后相续的环境中出现,而是在说话者的脑子里出现的联系,叫做联想关系。
索绪尔认为,在整个语言机构中不外就是这两种关系的运用。
(五)索绪尔的影响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对于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影响
(1)在研究对象上,索绪尔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对语言整体的性质加以探讨,指出语言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语言学研究的确定的对象。
(2)在研究任务上,提出要找出那些在冥冥中支配着人类言语行为的结构模式和关系准则。
(3)在研究道路上,索绪尔又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从而最终确定了语言共时系统的符号性质,把语言研究引入新的轨道,为后人开辟一条新的可行的研究道路。
(4)在理论上,索绪尔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