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274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docx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三章教案

教案:

第三章厂商理论

了解生产函数;

理解短期中一种变动投入下的生产函数、产量规律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掌握长期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以及规模收益。

理解和掌握产量规律、成本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

上大学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第一节厂商的生产活动:

投入与产出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能生产出最大产出量与这一产出所需要的投入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一定物质技术的状况。

可表示为:

Q=f(K,L,N,Ne)

K:

资本,L:

劳动,N:

土地,Ne:

企业家才能

二、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从企业的生产函数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产量概念: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表3-1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表

劳动单位

(L)

总产量

(TP)

边际产量

(MP)

平均产量

(AP)

0

0

1

2000

2000

2000

2

3000

1000

1500

3

3500

500

1167

4

3800

300

950

5

3900

100

780

图3-1总产量图3-2边际产量及递减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AP=TP/L,MP=ΔT/ΔL(见图3-3)。

三、短期生产中的一般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技术不变和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从而引起边际收益(产量)减少。

四、长期生产函数:

规模收益和要素投入最优组合

  1.规模收益

  规模收益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同比例增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当所有投入同比例增加时,总产量有三种反应(见图3-4)。

2.最优投入组合

(1)等产量线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见图3-5)。

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Q=f(L、K)。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如下:

A.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

B.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C.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以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RTSLK=-ΔK/ΔL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中,存在着一种变动趋势,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趋势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3)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见图3-6)。

  (4)最优投入组合

  把企业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就可确定企业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即生产均衡点(见图3-7中的E点)。

第二节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

  1.总成本

  总成本(TC)是指生产一定产量水平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总额,它随产量的上升

而上升。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如表3-2所示。

表3-2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产量Q

(1)

固定成本FC(元)

(2)

可变成本VC(元)

(3)=

(1)+

(2)

总成本TC(元)

0

55

0

55

1

55

30

85

2

55

55

110

3

55

75

130

4

55

105

160

5

55

155

210

6

55

225

280

2.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C)是指,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即使产量为零也必须支付的开支总额,也称“经常开支”或“沉积成本”。

3.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VC)是指,随着产出(产量)水平变化而变动的开支。

  由表3-2可作出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动成本曲线图(见图3-8)。

图3-8总成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

4.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C)是指,生产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

如表3-3所示。

表3-3边际成本的计算

产量Q

(1)总成本TC

(2)边际成本MC

0

1

2

3

4

5

55

85

110

130

160

210

30

25

20

30

50

  由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即可得出边际成本曲线,根据表3-3可作出总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图(见图3-9)。

5.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见图3-10)。

图3-10平均成本类型图

表3-4根据总成本计算的各项成本

(1)

产量

Q

(2)

固定

成本

FC

(3)

可变

成本

VC

(4)

总成本

TC

(5)

边际

成本

MC

(6)

平均

成本

AC

(7)

平均可

变成本

AVC

(8)

平均固

定成本

AFC

0

55

0

55

0

1

55

30

85

30

85

30

55

2

55

55

110

25

55

27.5

27.5

3

55

75

130

20

43.3

25

18.3

4

55

105

160

30

40

26.2

13.7

5

55

155

210

50

42

31

11

6

55

225

280

70

46.6

37.5

9.1

7

55

315

370

90

52.8

45

7.8

8

55

425

480

110

60

53.1

6.8

9

55

555

610

130

67.7

61.6

6.1

10

55

705

760

150

76

70.5

5.5

二、短期成本分析

根据表3-4,可做出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图(见图3-11)。

图3-11根据总成本曲线得出其他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的特征:

  1.曲线呈U形状MC、AC、AVC三条曲线呈U形状。

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确定的。

  2.MC相交与AC、AVC的最低点(E、M)。

三、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确定:

最小成本原则

  假设厂商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即厂商应该在最低可能的成本上进行生产,从而使利润达到最大。

在满足预算约束条件C=wL+rK的情况下,最低成本规则,可用公式表示为:

MPL/CL=MPK/CK

四、长期成本分析

  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甚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在长期内,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与变动的区别。

  所以,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三种:

长期总成本(LTC)、长期平均成本(LAC)和长期边际成本(LMC)。

(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即对各个产量水平下的最低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见图3-12)。

图3-12最优生产规模选择

  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于是,便可得到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见图3-13)。

图3-1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三)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均为∪型,但成因不同(见图3-14)。

图3-14∪型平均成本曲线的原因

(四)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LMC=dLTC/dQ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见图3-15)。

图3-15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第三节成本、收益、利润和产量

一、显成本、隐成本和机会成本

  企业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二、收益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厂商的收益可分为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见图3-16)。

 

图3-16厂商的收益

三、利润

  1.利润公式

  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π(Q)=TR(Q)-TC(Q)

2.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又叫最大利润规律或MR=MC法则):

指企业只有根据MR=MC原则来决定产量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MR=MC法则有两方面的应用价值,如表4-3所示。

表4-3MR=MC的应用价值

应用价值

条件

厂商的对策

厂商最优产量

抉择的依据

MR>MC

增加产量

MR=MC

产量处于最佳水平

MR<MC

减少产量

获得最大利润

的均衡条件

MR>MC

如果不增加产量,可赚到的利润没赚到

MR=MC

总利润最大

MR<MC

如果不减少产量,总利润不会增加

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在西方经济学中,需要区别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π(Q)=TR(Q)-TC(Q)=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会计利润未考虑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经济利润+机会成本

 

1.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

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2.某出版社将要出版一本售价为10元的书。

出版该书的固定成本为5000元,每本书的可变成本为5元。

那么,出版社的收支平衡点在哪里?

第三章厂商理论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讨论及思考题

1.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出最大产出量与这一产出所需要的投入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技术不变和其他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同一单位的某一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从而引起边际收益(产量)减少。

边际收益(产量)递减规律描述了在只有一种可变要素投入时,产出的增加少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某一种要素的不断投入,可使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

2.是的。

企业会根据最小成本原则,用现在更便宜的要素替代所有其他要素是有利可图的。

3.规模收益是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同比例增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规模收益递减、不变、递增:

表示所有投入的增加比例大于、等于、小于产出增加比例,不同行业、企业出现规模收益的情况有所不同。

经济学家认为,大多数生产活动应当能够达到规模收益不变。

他们的理由是:

如果生产能够通过对现有工厂一次又一次的简单重建而得到调整,那么,生产者很容易使投入和产出保持相同比例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观察到在任何产出水平上的规模收益不变。

当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时,管理和协调的问题也就日益难以处理。

尽管技术上可能产生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增,但是,对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可能最终导致大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减。

4.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时,尽管技术上可能产生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增,但管理和协调的问题日益难以处理,可能最终导致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减。

5.某小零售店女店主自己做账,你将如何计算她的各项成本?

(提示:

总成本由显成本和隐成本构成,隐成本等于零售店女店主聘请一个会计人员做账付出的工资。

6.这笔费用是显性成本。

7.提示:

当AVC>MC时,AVC递减;当AVC

参考图3—8,某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平均可变成本递增或递减。

8.平均可变成本是平均成本的一部分,AC=AFC+AVC。

9.经济学讲的成本与选择(决策)有关。

把放弃的计入成本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所以,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机会成本)。

10.当AVC>MC时,AVC递减;当AVC

AC与MC关系同理。

参考图3—8。

11.假定从甲地到乙地,飞机票价100元,飞行时间1小时;公共汽车票价50元,需要6小时,考虑下列哪个是最经济的旅行方法:

(1)一个企业家,飞机总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100+1*40=140元;公共汽车总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50+6*40=290元。

(2)一个学生,飞机总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100+1*4=104元;公共汽车总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50+6*4=74元。

练习题或案例题

1.TC=FC+VC=4000+VC,TR=10000*Q。

TC1=FC+VC=4000+20000;TC2=FC+VC=4000+26000;TC3=FC+VC=4000+32000;TC4=FC+VC=4000+36000;TC5=FC+VC=4000+42000;TC6=FC+VC=4000+50000;TC7=FC+VC=4000+60000;TC8=FC+VC=4000+72000;TC9=FC+VC=4000+86000;TC10=FC+VC=4000+102000。

TR1=10000;TR2=10000*2;TR3=10000*3;TR4=10000*4;TR5=10000*5;TR6=10000*6;TR7=10000*7;TR8=10000*8;TR9=10000*9;TR10=10000*10

总成本曲线一直向右上方倾斜,总收益曲线一直向右上方倾斜;

总收益曲线一直向右上方倾斜,总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的直线。

比较TR与TC,生产数量在5--8之间有利润。

2.某钢铁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5LK,每单位资本的价格CK=2元,每单位劳动的价格CL=1元。

已知,资本的边际产量MPK=5L,劳动的边际产量MPL=5K,当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企业该如何组织生产?

(提示:

根据最小成本原则MPK/CK=MPL/CL得5L/2=5K/1,代入生产函数Q=5LK,40=5LK计算出K=2和L=4)

TC=TR,TC=5000+5Q,TR=10Q,5000+5Q=10Q,Q=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