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艺术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966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建筑艺术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建筑艺术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建筑艺术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建筑艺术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建筑艺术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建筑艺术3.docx

《现代建筑艺术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建筑艺术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建筑艺术3.docx

现代建筑艺术3

第四章后现代主义建筑

1.后现代主义形成的原因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体生存方式与生产活动的强制。

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重的人文学科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胁。

三西方反理性主义文化的发展导致主体尊严的丧失和人的价值的失落。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还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职责、地位和存在价值的危机。

五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已经全面地扩张到了文化领域。

六人作为社会动物,自始自终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

七自我意识的丧失与价值标准的失落。

八当代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进入一个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后现代建筑”是指现代以后的各流派的建筑总称。

所以包含了多种风格的建筑。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

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的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

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3.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有什么设计特色

 

 

环顾天下,彼时在全世界堪当此大任的建筑师屈指可数,最后双方将目标锁定于洛杉矶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盖氏的建筑向来以前卫、大胆著称,其反叛性的设计风格不仅颠覆了几乎全部经典建筑美学原则,也横扫现代建筑,尤其是“国际式”建筑的清规戒律与陈词滥调。

[

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

在盖里魔术般的指挥下,建筑,这一章已凝固了数千年的音乐又重新流动起来,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声响。

这个作品中盈溢的那种暗合于西班牙文化的、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不仅倾倒了全世界的万千民众,也折服了无数对盖里满怀偏见的建筑师。

当然,最幸福的应属毕尔巴鄂市的居民,当天起凉风,日影飞去,整个博物馆因光阴的流转而幻化出奇异的迷彩,河面粼波浩荡,光影上下相逐

4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广场吸纳了那些设计手法

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矶崎新

矶崎新(ArataIsozaki)(1931—),丹下健三的高足,1983年的筑波中心广场,运用了历史的、隐喻的、装饰的形式元素,一般被放到“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加以阐释。

有的更详细的分析又称其“手法主义”的建筑。

尽管对于“晚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分期有争议。

无疑,矶崎新是采取了反对已经过于拘束的现代主义的立场。

矶崎新的筑波中心广场最明显的手法主义,几乎与16世纪意大利手法主义(又称“风格主义”)的取向一致,即引用了位于罗马七山之一的国会山山顶的米开朗基罗市政广场的元素,而相反的是,矶崎新采用了“镜像”的手法,即筑波广场位于综合楼的最低点,而且铺装的色彩也被互换了。

据矶崎新自己的论述,他在这里受到了委拉斯贵支绘画《宫娥》中利用镜像的构思的影响。

筑波中心,这个可以看作后现代“历史主义”典型体现的作品中,也有类似先驱者路易斯·康的许多形式元素。

影响

最能代表日本当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是自称为“世界市民的建筑家”的矶崎新。

矶崎新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建筑艺术家,他对西方文化的超强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是日本其他建筑师望尘莫及的。

他最初深受高技派的影响,但很快抛弃了那些幻想,然后踩着现代、晚期现代和后现代,一直走到解构主义。

在建筑哲学上,他也提出了与黑川纪章相近的理论,即“暗空间”和“虚空间”。

在日本,矶崎新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旗手,但是他拒绝了后现代主义中建立在美国文化基础上的大众建筑形象,却又在其语言理论中找到了与他“诗的建筑”倾向的共同点。

他善于从各种建筑潮流甚至文学思维中汲取灵感,并化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他承认后期主要是从德里达那里得到启发,在解构主义理论的启发下,矶崎新设计了他的一系列著名作品。

  筑波中心是矶崎新也是日本当代和后现代主义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

中心由大厦和广场组成,其中大厦作为筑波城市的中心建筑进行规划,但它的中心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被有意地抹煞了,仿佛是一个多中心的建筑。

源于欧洲传统的广场,拼凑了许多“洋符号”,包括米开朗基罗的卡比多广场、帕拉蒂奥的构图母题、摩尔的意大利广场的一些手法,以及“梦露曲线”等。

矶崎新运用手法主义,“从历史和遍及世界各地的建筑贮藏库里任意地引用的众多意向交错重叠地配置在一起,目的是反抗和解体希望通过某种统一的风格来表达某种国家意志的企图。

”广场中心处没有设置纪念物,而是令其反转,成为洼陷,矶崎新以此隐喻了“中心失落”的思想。

他的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MOCA)采取分裂一折衷主义态度,把东西方的观念、建筑语言和细部加以抽象、拼合,是他走向世界的重要作品。

  80年代以来,矶崎新的创作越来越强调世界性,摆脱对地域性和传统的一厢情愿的厮守,渴望获得更大的创作自由,这使他越来越倾向于解构主义。

1991年建成的坐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提姆·迪斯尼大厦,就是矶崎新具有解构意味的重要作品。

大厦由两座现代风格的办公楼和一个主入口组成,入口呈圆椎形,周围是一些功能各异、色彩纷呈的“散乱”的小楼,并与办公楼连接起来。

平面直径和高度均为36米的椎形的内庭的上部开口向着天空,顶部一边有一根巨大的指针,强烈的阳光将指针的影子投射在内墙面上,使标有刻度的内墙面成为日晷,增加了建筑象征气氛。

矶崎新是这样表述他的设计意念的:

“在日常活动为主的办公楼的中央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空洞,随着太阳的运转而在内部落下的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时钟,‘时间’在此成为主题。

长长的办公楼在中央的中庭处崩溃,各种色彩的几何形体在此重新构筑而形成一个沐浴在佛罗里达阳光下充满愉悦的游戏般的建筑。

”他的北九州国际会议场也表现出解构主义的“无序的美”。

第五章新现代主义建筑

1.什么是新现代主义?

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从美国当代的建筑发展来看,应该说自从温图利提出向现代主义挑战以来,设计上有两条发展的主要脉络,其中一条是后现代主义的探索,另外一条则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它们基本是并行发展的。

第二个方式的发展,被称为“新现代主义”。

2形成原因以及新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虽然有不少设计家在70年代认为现代主义已经穷途末路了,认为国际主义风格充满了与时代不适应的成份,因此必须利用各种历史的、装饰的风格进行修正,从而引发了后现代主义运动,但是,有一些设计家却依然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他们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但是,从总体来说,他们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继续发展的后代。

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建筑家,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影响却很大。

在70年代继续从事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家以“纽约五人”为中心,另外还有其它几个独立从事这个工作的设计家,包括美籍华人建筑家贝聿铭、设计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建筑的佩利(CesarPelii)、保尔·鲁道夫和爱德华·巴恩斯等。

他们的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现代主义重复,而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发展。

其中,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东厅(1968-1978)、香港的中国银行大楼(1982-1989)、得克萨斯的达拉斯的莫顿·迈耶逊交响乐中心(1981-1989)和法国罗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LeGrandLouvre,Parls,1989)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没有繁琐的装饰,从结构上和细节上都遵循了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基本原则,但是,却赋予它们象征主义的内容。

比如水晶金字塔的金字塔结构本身,就不仅仅是功能的需要,而具有历史性的、文明象征性的含义。

又如西萨·佩利的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1953-1987),从整体来说,基本是现代主义的玻璃幕墙结构,但是,佩利采用了绿色和蓝色的玻璃,使简单的功能主义建筑具有特殊的、通过非同一般的色彩而表达出后现代象征的含义。

 这种探索的方向,被称为“新现代主义”(New-Modernism

3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特色

设计特色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坡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到了中期,在累积了多年的经验的基础上,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后来有机会贝聿铭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聿铭从这些开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而他们所接受的案子以办公大楼与集合住宅为主。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

4“水晶金字塔”的设计特点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

这是贝聿铭研究周围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聿铭设计与

环境的紧密关系。

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

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

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

起初许多人反对这项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获得广泛

的赞许。

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

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

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

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

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

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

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

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至要绕行七八百米。

一个现代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占总面积的一半。

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勤。

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

 

第六章中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

中国现代建筑指的中国现代建筑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直至目前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分为五个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设计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

1.为什么上海是中国现代建筑的摇篮?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出现了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形。

最初有两类:

其一早期的新功能、旧形式建筑,如上海早期江海关(1857)、上海江南制造局机械厂(1865)等,功能是近代的而沿用传统的庙宇、衙署形式;其二早期的中国式教会建筑,如上海浦东教堂(1878)、圣约翰学院(1894)和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1907)等,按新功能设计平面而沿用当地建筑形式。

从20世纪20年代起,近代民族形式建筑活动进入盛期,尤其是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大约10年间里达到高潮。

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背景是:

①五·四运动以来,民族意识高涨,“发扬我国建筑固有之色彩”成为建筑界和社会的普遍呼声;②国民政府推行中国本位文化政策,在当时制订的《首都计划》和《上海市中心区域规划》中,对建筑风格都指定采用中国固有形式;③当时中国建筑师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学院派的设计思想,很自然地把运用中国民族形式当作折衷主义的一种式样来创作。

一些外国建筑师也投入了这一行列。

于是,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建造的一批公共建筑中,涌现出一幢幢不同式样的民族形式的新建筑。

 

2.中国建筑新时期的设计特色是什么?

中西交汇风格多样时期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发展迟缓而又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形式是以高度成熟的木构架体系为主体的多民族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程式化的传统风格。

西方建筑基本上没有进入中国。

除一些早期教堂、圆明园西洋楼和广州十三夷馆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建筑一直处在与西方建筑完全隔膜的状态。

鸦片战争后,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入,封建经济结构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成批西方建筑传入中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建筑转向近代的进程十分曲折,发展状态很不平衡,建筑风格异常多样。

外来建筑形式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30年代,欧美各国建筑经历了由古典复兴、浪漫主义经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向现代建筑转化的变革时期,这些建筑风格都曾先后或交错地呈现在中国近代新建筑活动中。

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多国占领的租界城市,混杂着欧美各国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城市面貌较紊杂。

在青岛、大连、哈尔滨等一国占领的租借地城市,则呈现着经过统一规划的、较单一的建筑风格,城市面貌较协调。

民族建筑形式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出现了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形。

最初有两类:

其一早期的新功能、旧形式建筑,如上海早期江海关(1857)、上海江南制造局机械厂(1865)等,功能是近代的而沿用传统的庙宇、衙署形式;其二早期的中国式教会建筑,如上海浦东教堂(1878)、圣约翰学院(1894)和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1907)等,按新功能设计平面而沿用当地建筑形式。

中国建筑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

在政治路线、经济建筑、意识形态、建筑方针政策、建筑科学技术、传统建筑文化、外来建筑文化、建筑创作思想等一系列直接的、间接的因素制约下形成。

3.广州风格有什么特点

欧陆风格仍有生命力

1997年锦城花园推出市场并取得成功后,“欧陆风格”风靡广州。

据统计,目前广州有不少60个楼盘采取这种典型的“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的欧陆风格式的建筑形式。

“欧陆风格”出现后,赞扬肯定者很多,批评否定者也不少。

“欧陆风格”是一种“风”,还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引起了很多争议。

“异域风格和外国建筑师”

①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发展商为了突破市场重围,而刻意在产品上采取“求新求变”。

②目前,统计表明,近年国内房地产开发中,商品住宅占的比例在80%以上,住宅设计占的比重较大。

国内建筑师和国外建筑师均有发挥的空间。

③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

国外建筑师的生活空间、视野空间和思维空间都比国内建筑师开阔得多,形成了国外建筑师比较自如、不拘一格的设计表现形式。

4.岭南风格的特点在哪里?

岭南写真:

广州湾---湛江

广州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现代建筑基本上又是外来的体系,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不是本地产生的,在现代商品住宅上探索“岭南建筑风格”应具有可观的前景。

关于“岭南建筑风格”,目前还没有形成流派,没有理论依据,甚至缺少创作实践,很多还仅仅停留在商业口号中。

什么是“岭南建筑风格”?

怎样在现代商业住宅中体现“岭南文化底蕴”和“岭南特色”?

目前还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但是广州湾-湛江见证国运兴衰,且看他的建筑风格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建筑特点

1、务实性,岭南建筑的本质所在,就是以真实为主;

2、兼容性,古今中外,一切精华为我所用,这是岭南建筑博各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做法;

3、世俗性,这是岭南建筑注意民间建筑,大众化思想的表现;

4、创新性,这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特色和根本,一切以创新为主,在创新中求变。

此外,随时着文化的发展,辐射性的作用也在岭南建筑中不断发展,也可以说是第五项特征了。

岭南近代建筑更多表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

进入岭南世家就能让你感觉得到地道的岭南味,楼房是洋房式建筑,配套的园林跟社区设施都是中式建筑,中西和谐地融入一起,上图墙上用的贴片都是仿灰砖,木质的凉亭跟鲜红的灯笼无一不是中国特色。

围墙、门口均是以中式复古设计,加上中式的园林设计,显得豪气大方,有大宅院的气派,中式园林设计比西式设计更能融入住户身边,一花一草一木都很亲切,体现出真真切切的家的感觉~!

第七章现代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你认为未来建筑应该是什么面貌?

A未来建筑将更加先进和人性化

B在于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世界先进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

C节能---低碳建筑

D做好本土建筑----建设了一系列的同一风格的建筑,并使其走向更完善、完美的发展,其作品是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后沉淀下的思想表现,其作品一定是很深厚、有功底的

2.低碳理念的核心是什么---------------------------节能

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其实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尽量自然通风,自然的采光,这样的生活环境才是完整的,才称得上是低碳的。

  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3什么是人性化建筑设计

人性化建筑设计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中国的建筑只有将国际先进的服务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灵魂的不朽之作。

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性化设计。

4.你如何看待广州的建筑与城市发展?

“中国传统风格”、“岭南建筑风格”引起关注

①现代与传统如何结合,技术与经济如何结合,是当前建筑设计面临的两个难题。

最近,广州有多个楼盘打出了“岭南建筑风格”、“体现岭南文化底蕴”,的旗号,在市场上引起关注。

广州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现代建筑基本上又是外来的体系,是从西方引入的,而不是本地产生的,地方风格、传统风格、民俗风格的建筑很少发展(某些公共建筑除外)。

在现代商品住宅上探索“岭南建筑风格”应具有可观的前景。

②关于“岭南建筑风格”,目前还没有形成流派,没有理论依据,甚至缺少创作实践,很多还仅仅停留在商业口号中。

什么是“岭南建筑风格”?

怎样在现代商业住宅中体现“岭南文化底蕴”和“岭南特色”?

目前还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无疑地,传统地方建筑(如西关大屋、骑楼建筑、琉璃瓦坡屋顶等)的一些闪亮之处,可以作为一些元素粘贴到现代建筑之中,但还不能构成完整的现代“岭南建筑风格”。

与“国际建筑风格”对抗的“岭南建筑风格”的特色和内涵,是决定其能否作为一种思潮和创作思路存在的重要方面。

③提倡一种新的“风格”,需要学术界、建筑师、投资商和广大用户的共同支持。

在“实干优先”和“利益至上”的广州房地产界,更多体现的是实用主义。

发展商、投资商关注经济效益重于建筑风格;建筑师关注功能和业主要求重于“艺术求道”;用户买家关注价格、环境重于对建筑艺术的评判。

今天,“岭南建筑风格”恐怕还只能停留在探索阶段,还很难成为一种浪潮。

同时,正因为“岭南建筑风格”正处探索阶段,如果解决得好,就如同北京的菊儿胡同,苏州的桐芳巷、杭州的白荡海人家一样,成为“热点”的可能性更高,广州目前尚没有一件这样成功的作品。

发展商、建筑师、策划公司恐怕还是更多地探索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的倾向。

广州住宅建筑风格走势预测

1、讨论住宅建筑风格不能游离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

对住宅建筑风格必须用市场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作预测。

广州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量,未来几年内每年将会维持在600万平方米左右,数量之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正因为规模的存在,所以多种建筑风格并存,百花齐放的局面持续,也就成为了可能。

2、住宅风格“趋同化”、“相似化”仍将是主流。

建筑在功能、构造的形式上趋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状。

虽然一些建筑师进行了许多探索、试验,前卫的、复古的、世界各国大杂烩的、传统的,各类型建筑风格都被发展商和设计者拿过来,在广州这个房地产大舞台上试验。

但仅仅就风格来说目前住宅建筑风格基本上还是以现代主义的基本形式为基础,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略加装饰,行方性、岭南传统风格往往与现代的功能需求、现代建筑的构造具有一定的矛盾,推广的难度就很大。

3、“岭南建筑风格”的突破口。

“岭南建筑风格”一度被一些发展商所看好。

这种“风格”的突破口在如下几方面:

①把传统岭南建筑的基本形式保留下来,强化形式,突出特色,应用于住宅设计上;②运用比较明显的岭南建筑的符号来强调“岭南建筑风格”;③采用反复扩展、延伸、重叠等手法来扩展传统建筑的功能,来打造“新派建筑”,类同于北京菊儿胡同的改建工程;④对传统重新诠释,强调岭南的文脉感,采用岭南建筑、岭南园林、亚热带传统建筑的一些特征,而赋予现代的内容,采用现代的结构。

但从总体上看,“岭南建筑风格”在今后2-3年内,仍将处于探索阶段,成功的作品不会多。

4、参照国内外建筑风格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作如下一些预测:

――“现代主义风格”,可强调装饰细节和形式处理的“现代主义风格”,仍将是主流,并容易为广大居民所接受。

――在政府、规划部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广州市中心区的住宅建筑会出现重新强调旧城市价值的“新都市主义”风格。

――商业建筑倾向于重装饰和色彩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郊区楼盘会大量采用考虑生态保护、环境平衡的“环境主义”的设计手法,以吸引思想开放的买家。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预测,“高科技”风格有望抬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